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实深度融合、产学研协同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培育
1
作者 管淼 杨新华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3-192,共10页
数实深度融合依托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促进传统产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不断催生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业态,成为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关键引擎。基于2013—2023年中国279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实深度融合对新质生产... 数实深度融合依托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促进传统产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不断催生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业态,成为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关键引擎。基于2013—2023年中国279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实深度融合对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影响效应及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实深度融合能够显著推动新质生产力培育,且该作用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产学研协同创新在数实深度融合与新质生产力培育间发挥正向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实深度融合对新质生产力培育的赋能作用在东部地区、大规模城市和中心城市更明显。据此,提出畅通数实深度融合多重发展路径、优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模式、采取差异化新质生产力培育策略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实深度融合 产学研协同创新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深度融合推动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重点、战略任务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8
2
作者 任保平 张嘉悦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4,共10页
数实深度融合推动新型工业化是通过数实融合为实体经济提供技术支持、内需支持、政策创新支持来实现新型工业化。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数实深度融合推动我国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重点在于以数实深度融合创新力提高实体经济的产业基础... 数实深度融合推动新型工业化是通过数实融合为实体经济提供技术支持、内需支持、政策创新支持来实现新型工业化。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数实深度融合推动我国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重点在于以数实深度融合创新力提高实体经济的产业基础能力,以数实深度融合培育实体经济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以产业价值链整体水平提高完善新型工业化的价值链支撑,消除数实深度融合区域差异弥合制约新型工业化的数字鸿沟,以数实深度融合制度体系的完善构建新型工业化的制度基础。在数字经济新发展阶段中数实深度融合推动新型工业化的战略任务在于以数实深度融合培育实体经济的新动能和新优势,培育创新型人才优化数实深度融合推动新型工业化的人才链,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培育数实深度融合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微观主体,以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构建数实深度融合推动新型工业化的服务体系。在我国数字经济新发展阶段数实深度融合推动新型工业化的路径选择在于:以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消费转型升级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数实融合,进而推动新型工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深度融合 实体经济 新型工业化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深度融合助力“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分棉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6-111,共6页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影响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点与难点,“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小企业的排头兵,其数字化转型具有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助力“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是破解数实深度融合困境的关键突破口。数实深度融合可以...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影响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点与难点,“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小企业的排头兵,其数字化转型具有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助力“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是破解数实深度融合困境的关键突破口。数实深度融合可以赋能“专精特新”企业实现生产经营数字化、组织管理数字化、产业协同数字化和敏捷创新数字化。加快推进“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需建设“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平台,降低“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促进产业生态融通,构建“专精特新”企业全产业链数据共享圈,加强“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集成服务,对“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进行精准化政策扶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深度融合 “专精特新”企业 数字化转型 影响机制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数实深度融合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进”的活力 被引量:7
4
作者 任保平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56,共10页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充分激发各方面优势和经济发展“进”的活力。我国经济发展优势在于独立完备的产业体系、超大规模市场、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经济发展“进”的活力的决定因素包含技术因素、市场因素、产...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充分激发各方面优势和经济发展“进”的活力。我国经济发展优势在于独立完备的产业体系、超大规模市场、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经济发展“进”的活力的决定因素包含技术因素、市场因素、产业因素和政策因素。以推进数实深度融合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进”的活力,要提高数实深度融合在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进”的活力中的首位度,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新数字产业化发展,打造以市场为主体的数实融合动力体系,加强数实深度融合保障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进”的活力 新发展阶段 数实深度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全促进数实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杜传忠 张榕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27,共12页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促进数实深度融合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数实深度融合是数据要素、数字技术、数字理念等逐步融入实体经济各个领域和环节的过程。数智技术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数实深度...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促进数实深度融合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数实深度融合是数据要素、数字技术、数字理念等逐步融入实体经济各个领域和环节的过程。数智技术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数实深度融合的基础支撑,健全相关体制机制是促进数实深度融合的制度保障。中国数实深度融合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然面临数字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数据要素流通机制不畅、微观主体数字化转型遇到瓶颈和数字经济基础条件不均等问题,不利于数实深度融合的进一步推进。未来应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着力点,进一步健全数字技术创新、数字经济发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要素市场和数字平台监管等方面的体制机制,为促进数实深度融合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经济 数字经济 数实深度融合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深度融合与新质生产力交互的逻辑机理、战略价值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11
6
作者 张姣玉 徐政 丁守海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4-124,共11页
随着科技革命步伐加快,数实深度融合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驱动力。数实深度融合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内在一致性,其表现为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两者双向交互的逻辑机理在于数实深度融合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 随着科技革命步伐加快,数实深度融合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驱动力。数实深度融合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内在一致性,其表现为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两者双向交互的逻辑机理在于数实深度融合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载体,新质生产力发展是加快数实深度融合的核心动能;战略价值在于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转型发展的迫切需求、科技强国方针下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制造强国建设下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乡村振兴战略下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指出存在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滞后、数字技术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城乡区域之间发展不协调、数据与技术治理体制尚不健全等现实困境。提出应当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立城乡协调发展的机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健全数据与技术治理体制等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深度融合 新质生产力 新型工业化 数字化转型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数实深度融合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战略意蕴、重点任务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9
7
作者 司聪 任保平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30,共13页
以数实深度融合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大战略意蕴,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深度渗透、耦合与重塑,以切实动摇产业底层发展逻辑的范式革命全面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显著提升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 以数实深度融合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大战略意蕴,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深度渗透、耦合与重塑,以切实动摇产业底层发展逻辑的范式革命全面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显著提升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水平,以数实深度融合激发的产业质变取代表层融合引发的产业量变,不断提升产业体系的整体发展质量,增强现代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以此构建符合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要求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新时代要通过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在技术、生产、链网和生态四个维度的深度融合全面增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动力、激发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效能、增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韧性、优化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环境,重点补齐产业发展的创新短板、消除结构瓶颈和突破模式桎梏。因此,应全面深化数实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改革,系统构建数驭未来的全新产业格局,踔厉锻造聚数汇智的新型基础设施,加速探索数实策应的新型治理模式,为产业体系开辟创新勃发、架构完整、内核先进、稳健安全的现代化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产业体系 数实深度融合 数字经济 数字科技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深度融合、新质生产力与经济高质量增长 被引量:5
8
作者 边作为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7-52,共6页
选取2010—2022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实深度融合对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影响,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新质生产力在二者间的传导作用。结果表明,数实深度融合对经济高质量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机制检验发现,新质... 选取2010—2022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实深度融合对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影响,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新质生产力在二者间的传导作用。结果表明,数实深度融合对经济高质量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机制检验发现,新质生产力在数实深度融合对经济高质量增长的促进作用中发挥正向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实深度融合对我国2015—2022年区间、东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强。门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数实深度融合对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影响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只有当数实深度融合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对经济高质量增长产生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深度融合 经济高质量增长 新质生产力 产业数字化 数字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深度融合、颠覆性技术创新与农业新质生产力 被引量:6
9
作者 王佳宜 范馨月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99,共9页
本文基于2015—2022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考察数实深度融合与农业新质生产力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实深度融合可有效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机制检验结果显示,颠覆性技术创新在数实深度融合与农业新质生产力间发挥中介效应。空间... 本文基于2015—2022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考察数实深度融合与农业新质生产力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实深度融合可有效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机制检验结果显示,颠覆性技术创新在数实深度融合与农业新质生产力间发挥中介效应。空间溢出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实深度融合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东部地区、高金融发展水平地区以及高人力资本水平地区,数实深度融合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效应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深度融合 农业新质生产力 颠覆性技术创新 农业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试点”政策协同对数实深度融合的影响效应研究
10
作者 南梦飞 张雅琴 《统计与决策》 2025年第17期42-47,共6页
“宽带中国”战略与创新型城市建设不仅是新时代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措施,还是实现数实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但现有研究更多局限于对单一政策的效应评估,忽视了二者协同作用的政策红利。文章以2011—2023年中国288个地级及... “宽带中国”战略与创新型城市建设不仅是新时代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措施,还是实现数实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但现有研究更多局限于对单一政策的效应评估,忽视了二者协同作用的政策红利。文章以2011—2023年中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在对数实深度融合指数进行测算的基础上,运用多期双重差分(DID)模型系统探讨“宽带中国”与创新型城市的“双试点”政策协同对数实深度融合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双试点”政策能够显著促进数实深度融合,特别是对东部地区城市、中心城市、资源型城市和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的促进作用尤为突出;(2)“双试点”政策协同主要通过数字要素集聚、创新要素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三大核心传导路径促进数实深度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中国”试点政策 创新型城市建设 政策协同 数实深度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深度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专题征稿启事
11
作者 《华东经济管理》编辑部 《华东经济管理》 2025年第8期F0003-F0003,共1页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所在。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协调和管理变革,深挖数实深度融合潜力,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已成为学术界与产...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所在。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协调和管理变革,深挖数实深度融合潜力,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已成为学术界与产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此,本刊拟开设相应专题,诚挚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青年才俊踊跃投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深度融合 数字经济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作用机制与实践路径
12
作者 疏爽 杜传忠 李泽浩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7-38,共12页
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最具活力的通用目的技术,以“创新链+价值链”为基础支撑,以“创新链+供应链”为关键支撑,以“创新链+产业链”为核心支撑,以“创新链+生态链”为重要支撑,通过生产要素、平台组织、产业转型升级、数实深度... 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最具活力的通用目的技术,以“创新链+价值链”为基础支撑,以“创新链+供应链”为关键支撑,以“创新链+产业链”为核心支撑,以“创新链+生态链”为重要支撑,通过生产要素、平台组织、产业转型升级、数实深度融合四个维度赋能新型工业化。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为此,中国应重点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和突破,有效发挥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场景的示范作用,加快培育和引进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端复合型人才,不断完善人工智能领域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进一步拓展数实深度融合的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新型工业化 数智技术 数实深度融合 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