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新思维——浅谈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 被引量:9
1
作者 殷绍霞 《教师》 2015年第28期44-44,共1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能够让学生在问题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进行知识探究,提高他们的探究效率。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兴趣特点,用有趣的问题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其在好奇心的指引下探究知识,掌握教材内容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能够让学生在问题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进行知识探究,提高他们的探究效率。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兴趣特点,用有趣的问题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其在好奇心的指引下探究知识,掌握教材内容的重难点,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一、创设问题情境要遵循的原则(1)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问题情境 情境创设 数学教学 兴趣特点 数学学习能力 探究过程 数学水平 探究欲望 活跃性 其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数学问题情境创设 被引量:1
2
作者 吴静君 《江苏教育》 2022年第57期75-76,共2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理念部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应使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形成和发展面向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在学生与情境的持续互动中,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理念部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应使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形成和发展面向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在学生与情境的持续互动中,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从人的认知角度来看,情境可被看作人的认知活动的信息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数学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场域 学习经验 认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造数学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个性
3
作者 邱生 《成才之路》 2008年第24期35-36,共2页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永恒主题,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特别是21世纪,新型的知识经济形态对教育提出了全新要求,呼唤教育要塑造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关键词 数学问题情境 创新个性 引导学生 培养学生 创新能力 好奇心 营造 知识经济形态 创新意识 永恒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支持下的儿童数学问题解决——情境表征的视角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丽娜 张生 陈坤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1年第9期39-41,共3页
该文在深入剖析数学问题解决情境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从情境表征这一新视角来思考技术支持儿童的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以期为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深层次整合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情境表征 数学问题解决情境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创设 被引量:2
5
作者 朱宝庆 《教师》 2011年第34期39-39,共1页
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教师通过有目的地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非常重要,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更好地发现问题,并通过对知识的理解解决数学问... 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教师通过有目的地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非常重要,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更好地发现问题,并通过对知识的理解解决数学问题。同时,真正有效的数学问题情境,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好奇心,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那么,作为数学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怎样创设有效的数学问题情境呢?以下笔者谈点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情境创设 初中数学教学 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问题情境 数学教师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主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对学生数学化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3
6
作者 马艳园 《宜春学院学报》 2013年第12期151-152,共2页
"数学化"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数学化分为水平数学化和垂直数学化。"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模式对学生数学化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数学 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之管窥
7
作者 王丹 《成才之路》 2014年第27期89-89,共1页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提出问题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问题提出是高效课堂的良好开端。《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提出问题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问题提出是高效课堂的良好开端。《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要切实开展有效学习,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产生对知识的渴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数学学习内容 情境教学 数学问题情境 锐角三角形 联结点 探究欲望 钝角三角形 课程标准 探究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SA标准的中考数学情境题比较研究——以江苏、浙江省中考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夏月园 左浩德 《数学之友》 2020年第20期8-11,共4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则纲要(2010-2020)》中强调“引导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提高数学素养”[1].作为一项国际性评测项目,PISA项目对数学素养的认识具有革命性的开创意义,全部为情境题的PISA试题也已对许多国家的课程与评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则纲要(2010-2020)》中强调“引导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提高数学素养”[1].作为一项国际性评测项目,PISA项目对数学素养的认识具有革命性的开创意义,全部为情境题的PISA试题也已对许多国家的课程与评测产生重大影响,包括我国的试题编制.数学试题的命制随之趋于情境化.但情境题编制仍有不少缺陷,数学问题情境浮于表面,存在针对性不强、脱离生活等问题[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SA 数学问题情境 中考数学 情境 数学素养 开创意义 试题编制 数学试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9
作者 朱顺华 《教师》 2014年第10期73-73,共1页
数学问题情境是指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探索,自主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 数学问题情境是指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探索,自主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从而主动地发展。1.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主动发展 数学问题情境 学生自主学习 知识形成 心理学研究 背景信息 数据材料 问题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课堂多一些数学思考
10
作者 川流 《教育视界》 2021年第17期1-1,共1页
"数学思考",本是带着数学的印记,透着数学的味儿,然而,实际数学课堂中存在一些把数学过于生活化、活动化,以致淡化、浅化数学思考的倾向。我们应循着数学的本性和规律,引导学生学会数学思考,让数学的精神、思考方法在学生心... "数学思考",本是带着数学的印记,透着数学的味儿,然而,实际数学课堂中存在一些把数学过于生活化、活动化,以致淡化、浅化数学思考的倾向。我们应循着数学的本性和规律,引导学生学会数学思考,让数学的精神、思考方法在学生心里扎下根来。数学思考,可基于数学内部的问题情境。一般而言,数学问题情境可分为两类:与生活相关的数学情境和数学内部的情境,二者都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现实。创设问题情境根本上是为了展开数学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思考 思考方法 数学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情境 生活化 数学课堂中 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数学教科书中“几何直观”的分析--以北师大版教科书“有理数及其运算”为例
11
作者 安婕 《数学之友》 2021年第4期13-16,共4页
几何直观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的十大核心观念之一[1],在初中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领域都得到了体现[2].其中,几何直观在数与代数中的渗透帮助学生表征数与代数的运算过程、... 几何直观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的十大核心观念之一[1],在初中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领域都得到了体现[2].其中,几何直观在数与代数中的渗透帮助学生表征数与代数的运算过程、理解数与代数运算法则、分析复杂的数学问题情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数学问题情境 统计与概率 《课程标准》 几何直观 运算过程 运算法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设情境 鲜活课堂
12
作者 陈小艳 《成才之路》 2011年第9期87-87,共1页
一个好的数学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新学的知识,化解教学的难点,还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数学课堂... 一个好的数学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新学的知识,化解教学的难点,还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活动 创设情境 以学生为主体 数学问题情境 解决问题的能力 鲜活 数学课堂 学习兴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