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陆与台湾地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目标的比较研究及其启示 被引量:9
1
作者 吕世虎 杨健 林碧珍 《当代教育与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2-57,共6页
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从数学课程目标的体系和数学课程目标内容两个维度对大陆和台湾地区现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目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岸数学课程体系都是自上而下表述课程目标且表述方式具体、明确,层次性和可操作性强;... 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从数学课程目标的体系和数学课程目标内容两个维度对大陆和台湾地区现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目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岸数学课程体系都是自上而下表述课程目标且表述方式具体、明确,层次性和可操作性强;两岸数学课程都重视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全面发展;两岸数学课程都追求社会本位、学生本位和知识本位相协调的价值取向。两岸数学课程目标的不同点在于:大陆的课程标准比较重视发挥数学课程的教育性功能,而台湾地区的课程纲要突出强调学生的能力发展;在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上,大陆课程标准表述更加关注学生本位,台湾地区课程纲要表述比较倾向知识本位。在未来数学课程改革中,两岸数学课程应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 台湾地区 数学课程目标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数学课程目标体系设置的思考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昆 李伯春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3年第3期9-12,共4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设定课程目标的第一条目中,写进了数学基本思想,这种理解是深刻的。作为目标体系,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数学技能相比处于主导性的核心地位,数学方法与数学技能只是为体现数学思想服务的,这三者...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设定课程目标的第一条目中,写进了数学基本思想,这种理解是深刻的。作为目标体系,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数学技能相比处于主导性的核心地位,数学方法与数学技能只是为体现数学思想服务的,这三者互动的结果便形成了数学知识,生成了数学经验。利用数学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它的根本任务在于促使学生萌生数学思想,其他创新都将在检验、运用数学思想的过程中同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课程目标 数学思想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数学课程目标看数学学科的教育性
3
作者 张玉兰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3年第12期33-34,共2页
一、掌握教育实质,体现教育功能 这次规模宏大的课程改革,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总目标看,其目的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而总目标细化到每一门学科中的课程目标,应关注的是如何利用各门学科所特... 一、掌握教育实质,体现教育功能 这次规模宏大的课程改革,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总目标看,其目的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而总目标细化到每一门学科中的课程目标,应关注的是如何利用各门学科所特有的资源优势去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课程目标 数学学科 教育性 教育功能 教学方法 创新 数学教学 教学内容 教育目标 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高中学校数学内容的课程规范:数学过程、实践和倾向--“中学数学课程与教材国际论坛”开幕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Edward A.Silver 郭玉峰(整理) +1 位作者 洪丽暖(整理) 郑燕男(整理)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18年第12期6-10,共5页
2017年6月16—18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和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学数学课程与教材国际论坛”(International Research Forum on Mathematics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aterials in Secondary School,简称... 2017年6月16—18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和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学数学课程与教材国际论坛”(International Research Forum on Mathematics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aterials in Secondary School,简称“IFMCT-1”)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本论坛的宗旨是“推动中学数学课程教材改革,为研究和解决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的实质问题提供交流、讨论的平台,以促进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的可持续发展”.首届论坛以“聚焦核心素养为统领的数学课程教材改革”为主题,设置“数学核心素养与高中数学课程目标”“高中数学课程的结构与内容精选”“教育信息化与高中数学课程建设”“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教材理论”“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教材案例”“满足数学英才教育需要的数学课程教材”等专题.在为期三天的论坛上,共有22位专家学者对当前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论建构,以及近十年不同国家和地区数学课程与教材发展的历程、最新动向等做了专题报告.时隔一年,本论坛讨论的相关内容被业界持续关注,反响强烈,本刊特组织相关专家对论坛上的部分发言稿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教材改革 数学课程目标 数学过程 国际论坛 高中学校 数学内容 北京师范大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美国学校数学课程标准的整体设计思路
5
作者 东翔玖 《中小学教师培训》 1999年第5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数学课程标准 美国学校 评价标准 数学课程设计 数学课程目标 数学学习 解决问题 数学课程内容 数学素质 整体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策略探究
6
作者 张成永 《数学之友》 2021年第4期28-29,共2页
2020年修订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数学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与核... 2020年修订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数学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与核心素养理念的落实,课堂提问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是必备的教学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提问 策略探究 数学课程目标 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改革 课堂提问 教学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培养数学抽象素养
7
作者 吴兴付 《教育家》 2020年第34期65-65,共1页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在数学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高...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在数学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高中数学学习评价关注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同时,更关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促进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数学抽象 数学学习评价 小学数学课 数学课程目标 态度与价值观 思维品质 综合体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研究--从“推理意识”过渡到“推理能力”的视点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昆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21年第10期39-43,共5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预审稿)》在“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标题下,罗列了15项具体的“数学核心素养”。通过仔细阅读与分析这些作为项目的核心素养,发现没有形成结构性的整体,虽然某几项可能联系更为紧密,但是项目等级层次结构没有建...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预审稿)》在“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标题下,罗列了15项具体的“数学核心素养”。通过仔细阅读与分析这些作为项目的核心素养,发现没有形成结构性的整体,虽然某几项可能联系更为紧密,但是项目等级层次结构没有建立起来,导致教师教学设计及其课堂实施中,从下一级层次推进上升到上一个层次难以把握。这里以从“推理意识”过渡到“推理能力”这两项联系紧密的目标项目展开研究,以其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课程目标 教学设计及课堂实施 推理意识 推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数学新教材建模教学探究--以“函数”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黄雪琼 周裕燕 《数学之友》 2021年第4期57-59,62,共4页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提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在数学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其中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提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在数学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其中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数学抽象 数学方法 数学课程目标 建模教学 数学建模 态度与价值观 高中数学新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数学教育中的幼小衔接问题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煜烨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1年第7期68-69,共2页
一、数学领域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1.学前数学课程“小学化”,小学初期数学课程保守学前数学课程“小学化”是指提前教授小学数学内容,强化数学知识技能训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为《纲要》)指出幼儿在幼儿园阶段所要... 一、数学领域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1.学前数学课程“小学化”,小学初期数学课程保守学前数学课程“小学化”是指提前教授小学数学内容,强化数学知识技能训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为《纲要》)指出幼儿在幼儿园阶段所要完成的数学课程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为《指南》)也对不同年龄幼儿的数学认知提出了具体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小衔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小学化 小学数学 数学课程目标 数学领域 数学认知 学前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数学——我的教学主张
11
作者 张义宝 《江苏教育》 2006年第12B期6-7,共2页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指作为教育内容的数学.应满足学生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能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并有益于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在多年的思考和实践中.我认为只有让学生“人人有价值地学数学”,才能达到“人人学有价值的...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指作为教育内容的数学.应满足学生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能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并有益于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在多年的思考和实践中.我认为只有让学生“人人有价值地学数学”,才能达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小学数学课程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讲,小学数学教学究其本质就是一种价值数学的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课程目标 小学数学教学 价值 学生个性发展 主张 社会生活 教育内容 启迪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初探
12
作者 钟鸣 《数学之友》 2020年第24期68-70,共3页
应用意识是数学课程目标之一,有着重要的价值:培育数学素养、回归教育本位、激发学习兴趣和顺应未来发展.在课程实施中有四种培养策略:长期渗透、全程贯穿、重视实践和双向互化.
关键词 激发学习兴趣 课程实施 数学素养 教育本位 培养策略 数学课程目标 数学应用意识 培养初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不能流于形式
13
作者 李春春 《四川教育》 2022年第36期35-35,共1页
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可以使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明确整合目的数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不是单纯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而是要以课程目标为依托,将信息... 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可以使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明确整合目的数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不是单纯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而是要以课程目标为依托,将信息技术完美融合,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彰显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合作性,不能以牺牲数学课程目标为前提,不能为了整合而整合,流于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数学教学 数学课程目标 数学课堂教学 探究性 学习的主动性 抽象思维 教学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扬数学教学的“人文性”
14
作者 何彬 《四川教育》 2017年第2期80-80,共1页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把数学课程目标分为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与情感态度四部分。其中“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体现了数学教学“注重人文性,关注人的发展”这一现代教育理念。教师在教学教学中怎么渗透人文素养教育,体...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把数学课程目标分为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与情感态度四部分。其中“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体现了数学教学“注重人文性,关注人的发展”这一现代教育理念。教师在教学教学中怎么渗透人文素养教育,体现数学的人文性呢?一、平等互爱的师生关系。以人为本的教学氛围“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性” 数学教学 张扬 数学课程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 现代教育理念 人文素养教育 情感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破单一视野,创新多元方法——“圆的面积”题目一组
15
作者 万璨 《教育视界》 2024年第35期78-80,共3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确立了核心素养导向的数学课程目标体系,并将创新意识列为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之一。落实到学生层面,创新意识表现为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并能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和掌握新知识和新方法。在解决问题时,...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确立了核心素养导向的数学课程目标体系,并将创新意识列为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之一。落实到学生层面,创新意识表现为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并能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和掌握新知识和新方法。在解决问题时,引导学生打开思路,灵活运用多元方法应对挑战,是培育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教学时,可以补充一些解决方法多样的开放性、非常规数学问题,帮助学生突破单一视野,发展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多元方法 圆的面积 方法多样 数学课程目标 创新意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打开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学生在经历与体验中放飞思维快乐成才
16
作者 冯娟 《成才之路》 2014年第29期I0010-I0010,共1页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课程目标从"双基"发展为"四基","四基"中对"基本活动经验"的强调,是数学教育目标演变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育人为本"理念在数学教学中的体现。它不但注重"结果",而且把"过程"也纳入...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课程目标从"双基"发展为"四基","四基"中对"基本活动经验"的强调,是数学教育目标演变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育人为本"理念在数学教学中的体现。它不但注重"结果",而且把"过程"也纳入到目标之中。活动经验的积累在很大程度上会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持续不断地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学生为本 思维方式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数学课程目标 基本活动经验 成才 经历 数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重教学实效提高课堂效率
17
作者 吴文贵 吴丽限 《成才之路》 2014年第3期31-31,共1页
数学教学是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之下为完成数学课程目标而展开的教学实践活动,该教学活动始终围绕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有序展开。新课改理念强调课堂教学要注重实效性,呼唤打造高效课堂,更加要求“教”和“学”两种行为在实践... 数学教学是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之下为完成数学课程目标而展开的教学实践活动,该教学活动始终围绕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有序展开。新课改理念强调课堂教学要注重实效性,呼唤打造高效课堂,更加要求“教”和“学”两种行为在实践活动中的和谐统一。但是实际的教学中,我们看到的数学课堂往往不尽如人意:教师备课很认真,上课也讲得很细致,但课堂气氛却异常的沉寂,坐在台下的学生也无动于衷;有时虽然教师也能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学生表现也很活跃,但到学生自己独自解决数学问题时还往往是束手无策,效果还是不太理想。课堂上最可怕的就是师生之间无效的劳动,没有思考和实践的课堂是无益的。教学实践也充分告诉我们,在每一节数学课堂上,学生学得怎么样,教师教得怎么样,它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合理地利用时间,以调整学生最佳的学习状态进入到解决数学问题的实际过程中去。可见,课堂上注重教学实效是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途径。那么具体怎么做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效率 教学实效 教学实践活动 学生表现 教师备课 数学课程目标 数学课 数学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