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学模型的平行跑道穿越点变化下的容量评估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莉莉 任武玲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2期228-231,共4页
跑道容量是目前很多机场最关心的问题,它是制约整个机场发展的瓶颈。以往的跑道容量计算方法都是在单跑道的基础上建立的,很少有人考虑跑道穿越情况下的跑道容量。根据空中交通管制程序,当飞机需要从一条跑道穿越另一条跑道到达航站区,... 跑道容量是目前很多机场最关心的问题,它是制约整个机场发展的瓶颈。以往的跑道容量计算方法都是在单跑道的基础上建立的,很少有人考虑跑道穿越情况下的跑道容量。根据空中交通管制程序,当飞机需要从一条跑道穿越另一条跑道到达航站区,需要对跑道穿越点位置进行规划;但是具体在哪里设置跑道穿越点,设置多少个穿越点,是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跑道穿越点对跑道容量影响的基础上,设置了1 375~1 425 m、1 650~1 675 m、2 125~2 175 m三个穿越点,通过相应的数学计算方法,分析计算了近距平行跑道三个穿越点下的跑道容量变化。通过搜集相关的数字,借助MATLAB对所使的数学计算方法进行仿真计算,得出跑道穿越点的变化对近距平行跑道容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平行跑道容量 跑道穿越点设置 数学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弧型指尖密封径向极限变形量的计算方法研究
2
作者 杜春华 王源 +2 位作者 张延超 宋丹龙 吉洪湖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9-226,共8页
指尖密封是一种允许产生径向变形的接触式密封技术,径向极限变形制约着其使用工况要求。为揭示圆弧型指尖密封结构对径向极限变形的影响规律,构建了指尖密封径向极限变形量的数学计算模型,并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了结构参数... 指尖密封是一种允许产生径向变形的接触式密封技术,径向极限变形制约着其使用工况要求。为揭示圆弧型指尖密封结构对径向极限变形的影响规律,构建了指尖密封径向极限变形量的数学计算模型,并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了结构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学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误差为4.88%;指尖密封径向极限变形量随指梁间隙、指梁根圆直径、指梁型线圆弧半径等结构参数的增加而增加;随周向角、指梁顶圆直径、指梁基圆半径等结构参数的增加而减小;结构参数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指梁间隙、周向角、指梁根圆和指梁顶圆、指梁基圆、指梁型线圆;其中,指梁根圆和指梁顶圆的影响需要根据具体结构尺寸来确定;指梁间隙影响程度最大,指梁间隙每增加1 mm,小尺寸指尖密封径向极限变形量就会增加10.005 mm,大尺寸的就会增加9.03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尖密封 径向变形 径向极限变形量 结构参数 数学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农业地下潜水资源利用的数学建模
3
作者 秦政坤 赵匠 王生生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7-130,共4页
针对松辽平原区域具有的典型水文地质结构,建立了数学计算模型.根据数学模型的模拟计算,给出了各取水点涌水量的信息,测算出了潜水资源的分布,为探索稳定性较强的沉积平原地区的水资源利用,做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 潜水资源 数学计算模型 动态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膜蒸馏系统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6
4
作者 田瑞 王默晗 +1 位作者 杨晓宏 崔洪江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13,共4页
以太阳能为驱动力,利用高分子疏水性微孔膜提供较大的传质表面来实现水溶液气化和传质的分离过程。文章概述了太阳能膜蒸馏的技术,根据传热学及相关理论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运用LabVIEW软件对太阳能膜蒸馏系统进行了动态模拟与仿真。
关键词 太阳能 膜蒸馏 数学计算模型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结器内测温判定冻结壁厚度的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周晓敏 张绪忠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2-166,共5页
根据在冻结法凿井工程中冻结器纵向测温的经验摸索,建立了停冻后的单孔冻土柱升温的数学计算模型,借助现代数学工具Maple6软件,将公式数字化和图形化,从而揭示了在瞬时升温过程中单孔冻土柱温度分布与时间、冻土柱半径之间的关系,为冻... 根据在冻结法凿井工程中冻结器纵向测温的经验摸索,建立了停冻后的单孔冻土柱升温的数学计算模型,借助现代数学工具Maple6软件,将公式数字化和图形化,从而揭示了在瞬时升温过程中单孔冻土柱温度分布与时间、冻土柱半径之间的关系,为冻结器内测温、监控冻结井筒温度场提供一种理论依据,并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器 凿井工程 数学计算模型 温度 贝塞斗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爆炸战斗部对舰船舱壁的破片载荷特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茂 侯海量 +3 位作者 李典 陈鹏宇 李永清 朱锡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04-1818,共15页
为研究舰船内部舱壁结构在半穿甲反舰导弹战斗部动态爆炸情形下承受的破片载荷特性,基于合理假设,根据弹目相对初始运动状态建立了空间坐标系,运用爆炸力学经验公式,推导了一种较为实用的数学计算模型。对该数学计算模型进行MATLAB语言... 为研究舰船内部舱壁结构在半穿甲反舰导弹战斗部动态爆炸情形下承受的破片载荷特性,基于合理假设,根据弹目相对初始运动状态建立了空间坐标系,运用爆炸力学经验公式,推导了一种较为实用的数学计算模型。对该数学计算模型进行MATLAB语言编程,考虑装药引爆时战斗部不同的初始位置、姿态、平面运动以及因撞击舷侧外板而获得的转动等初始运动特性参数,采用破片着靶范围、着靶位置、舱壁各区域破片着靶总质量、破片着靶均速等评估参量,进一步研究战斗部初始运动特性对舱壁结构承受的破片载荷特性影响。结果表明:舰船舱壁破片载荷特性因战斗部不同初始运动特性而呈现不同分布规律,因战斗部装药爆炸驱动而获得的破片飞散特性是决定其分布特性的根本因素;对舱壁破片载荷特性有重要影响的首要参数是战斗部初始位置和姿态,其次是战斗部平面运动,而战斗部转动仅引起舱壁破片载荷分布的小幅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舱壁结构 战斗部 高速破片 载荷特性 动态爆炸 数学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薄膜器件的电阻率精确测量方法
7
作者 吴蕾 居冰峰 +1 位作者 杨春晖 林军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72-576,共5页
微纳级别的铝薄膜因宽度和厚度尺寸缩小其试件尺寸接近电极的最小间距、电极间的位置误差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电阻率四电极法在测量过程中产生较大的误差。通过对微纳级的导电薄膜的四电极测量法进行数学建模分析,建立了新的四电极测量法... 微纳级别的铝薄膜因宽度和厚度尺寸缩小其试件尺寸接近电极的最小间距、电极间的位置误差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电阻率四电极法在测量过程中产生较大的误差。通过对微纳级的导电薄膜的四电极测量法进行数学建模分析,建立了新的四电极测量法数学计算模型,提供精确的电阻率修正系数,并利用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四电极电阻率测量技术精确测量了厚度为400 nm、宽度为30μm的铝薄膜的电阻率,且取不同的作用力重复实验。实验结果证明,基于修正后数学模型的微四电极技术对微纳级别薄膜的电阻率测量方面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电极 电阻率 精密测量 数学计算模型 微纳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improved self-adaptive membrane computing optimization algorithm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residue hydrogenating model parameter estimation 被引量:1
8
作者 芦会彬 薄翠梅 杨世品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3909-3915,共7页
In order to solve the non-linear and high-dimensional optimization problems more effectively, an improved self-adaptive membrane computing(ISMC) optimization algorithm was proposed. The proposed ISMC algorithm applied... In order to solve the non-linear and high-dimensional optimization problems more effectively, an improved self-adaptive membrane computing(ISMC) optimization algorithm was proposed. The proposed ISMC algorithm applied improved self-adaptive crossover and mutation formulae that can provide appropriate crossover operator and mutation operator based on different functions of the objects and the number of iterations. The performance of ISMC was tested by the benchmark function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for residue hydrogenating kinetics model parameter estimation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superior to the traditional intelligent algorithms in terms of convergence accuracy and stability in solving the complex parameter optimization probl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mization algorithm membrane computing benchmark function improved self-adaptive opera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