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相混合物质数学统计分析法
1
作者 陈利颐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2期42-44,共3页
本文针对材料、矿物分析中的难题,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即利用物质的先验统计分析规律,生成概率矩阵,把初始测量数据自动转换成正确的物质组成率,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多相混合物质识别和测定。文中对4种不同矿物组成的光片在Q-900图象分析系... 本文针对材料、矿物分析中的难题,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即利用物质的先验统计分析规律,生成概率矩阵,把初始测量数据自动转换成正确的物质组成率,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多相混合物质识别和测定。文中对4种不同矿物组成的光片在Q-900图象分析系统中进行了数学统计法分析,并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物质 数学统计分析 矿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自适应快速AF-DBSCAN聚类算法 被引量:33
2
作者 周治平 王杰锋 +1 位作者 朱书伟 孙子文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3-98,共6页
基于密度的DBSCAN聚类算法可以识别任意形状簇,但存在全局参数Eps与Min Pts的选择需人工干预,采用的区域查询方式过程复杂且易丢失对象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参数自适应以及区域快速查询的密度聚类算法。根据KNN分布与数学统计分析自... 基于密度的DBSCAN聚类算法可以识别任意形状簇,但存在全局参数Eps与Min Pts的选择需人工干预,采用的区域查询方式过程复杂且易丢失对象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参数自适应以及区域快速查询的密度聚类算法。根据KNN分布与数学统计分析自适应计算出最优全局参数Eps与Min Pts,避免聚类过程中的人工干预,实现了聚类过程的全自动化。通过改进种子代表对象选取方式进行区域查询,无需漏检操作,有效提高了聚类的效率。对4种典型数据集的密度聚类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使得聚类精度提高了8.825%,聚类的平均时间减少了0.92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聚类 DBSCAN 区域查询 全局参数 KNN分布 数学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多个数量性状遗传相关变异的研究
3
作者 邹学校 刘建华 张继仁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S4期735-742,共8页
研究了50个辣椒地方品种15个性状间的简单,偏相关系数和遗传相关信息及其贡献,并将15个性状分为5组,即单株产量(PFY)、果实性状(FYC)、植株性状(PMC)、抗病性(RDC)和果实营养含量(FNC).分析了果实性状、植株性状.抗病性和果实营养含量... 研究了50个辣椒地方品种15个性状间的简单,偏相关系数和遗传相关信息及其贡献,并将15个性状分为5组,即单株产量(PFY)、果实性状(FYC)、植株性状(PMC)、抗病性(RDC)和果实营养含量(FNC).分析了果实性状、植株性状.抗病性和果实营养含量与单株产量间的多元相关系数和两两间拓广遗传相关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数量性状 统计分析(数学)/遗传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面反应法在动物营养试验中的应用——赖氨酸、蛋氨酸对促进小白鼠生长最佳配比试验
4
作者 刘晓明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1989年第2期67-71,共5页
应用曲面反应法及统计分析进行饲喂两种氨基酸促进实验动物生长发育的试验,目的是探求赖氨酸和蛋氨酸促进小白鼠生长发育搭配的最佳比例。实验结果为1.6:0.66。
关键词 小白鼠 饲养试验 曲面 统计分析(数学) 营养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朝阳市水土保持动态监测体系建设的探讨
5
作者 杨占英 孙颖 王再祥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2004年第5期34-35,共2页
水土保持监测目的就是对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水土流失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及水土保持措施所产生的社会、经济、生态、蓄水保土效益进行监测。监测手段的先进性、观测数据的精确性、分析方法的科学性直接影响着监测的结果。为此... 水土保持监测目的就是对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水土流失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及水土保持措施所产生的社会、经济、生态、蓄水保土效益进行监测。监测手段的先进性、观测数据的精确性、分析方法的科学性直接影响着监测的结果。为此而提出水土保持监测原则 ,要求其合理布局观测站点、连续监测、跟踪监测。观测内容及方法宜细不宜粗。分析方法宜采用统计数学分析 ,建立多元函数回归方程 ,进行复相关分析 ;对于某些偶然现象 ,不宜不加分析地取舍 ,应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延长观测系列 ,再做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监测 统计数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