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展望数学生态学与生态模型的未来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典谟 马祖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083-1089,共7页
首先简要回顾了 2 0世纪数学生态学发展的历史 ,特别是半个世纪以来在中国的发展。然后指出了生物学的进步为数学生态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作者列出了当前数学生态学和生态模型研究的几个热点 :( 1 )非线性动力学 ;( 2 )种群的时空动态 ... 首先简要回顾了 2 0世纪数学生态学发展的历史 ,特别是半个世纪以来在中国的发展。然后指出了生物学的进步为数学生态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作者列出了当前数学生态学和生态模型研究的几个热点 :( 1 )非线性动力学 ;( 2 )种群的时空动态 :包括异质种群动态 ,源 -汇理论以及种群对时、空变化的响应等 ;( 3)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关系 ;( 4)行为的动态模型 ;( 5)基于个体的模型。最后指出 ,生态学中的混沌现象 ,可能表明多年来理论生态学家寻找的种群动态及生态系统动态的一般规律根本就不存在 ;然而还原论和整体论的相互补充促进 ,可能会对 2 1世纪生态学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生态学 生态模型 混沌 还原论 整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数学生态学研究进展——Alcal第2届国际数学生态学大会介绍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庆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93-394,共2页
关键词 数学生态学 研究进展 学术大会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主体系统的一种数学生态学模型
3
作者 程析 侯义斌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272-1275,共4页
研究多主体系统的动力学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中首先提出了用生态学理论来对多主体系统建模的思想 .并化简得到了一个方程 .我们对这个数学模型进行了直观的解释 ,然后进行了修改 ,试图使所建立的方程能够包含更复杂的现... 研究多主体系统的动力学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中首先提出了用生态学理论来对多主体系统建模的思想 .并化简得到了一个方程 .我们对这个数学模型进行了直观的解释 ,然后进行了修改 ,试图使所建立的方程能够包含更复杂的现象 .为了证明这个模型的正确性和在对多主体系统的动态行为的设计、分析方面的潜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主体系统 数学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生态学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树锋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期240-241,共2页
分析了林业发展的重要性、"低碳经济"和"森林碳汇"的主要性能指标及概念,指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介绍数学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并建立林业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到森林数量由于自然环境的恶... 分析了林业发展的重要性、"低碳经济"和"森林碳汇"的主要性能指标及概念,指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介绍数学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并建立林业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到森林数量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化,出现因火灾而发生的数量的突变。根据森林的密度制约型及单种群生物,建立Logistic随机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林业 数学生态学 可持续发展 密度制约型 随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富营养化生态学数学模型研究
5
作者 程玮 逄勇 李一平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28-32,共5页
建立了描述太湖藻类生消的富营养化生态学数学模型,模拟变量为:藻类、氨氮、硝酸盐氮、无机氮、BOD、溶解氧、有机氮、有机磷8项;利用气象、水文、水质的同步监测资料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率定.根据1993年实测气象、水文、水质监测值,... 建立了描述太湖藻类生消的富营养化生态学数学模型,模拟变量为:藻类、氨氮、硝酸盐氮、无机氮、BOD、溶解氧、有机氮、有机磷8项;利用气象、水文、水质的同步监测资料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率定.根据1993年实测气象、水文、水质监测值,对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计算值和实测值不论从数值大小还是从分布趋势看,都较为接近.另外,对影响环境比较重要的叶绿素和氨氮高浓度区,模式预测结果较好,从总体上看:所建模型能够描述太湖叶绿素和氨氮的时空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富营养化 生态学数学模型 参数率定 模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ami模型的生态学应用 被引量:30
6
作者 刘洪杰 《生态科学》 CSCD 1997年第1期52-55,共4页
Miami模型是第一个用环境变量估算全球净初级生产力的数学模型.但常被批评为缺乏理论基础.经过分析可以发现其基本模型结构是符合生态学原理的.Miami模型的估算精度不高,主要是由于变量选取不当和单因子模型独立估算造成... Miami模型是第一个用环境变量估算全球净初级生产力的数学模型.但常被批评为缺乏理论基础.经过分析可以发现其基本模型结构是符合生态学原理的.Miami模型的估算精度不高,主要是由于变量选取不当和单因子模型独立估算造成的.针对其固有的缺陷,可以通过优选环境变量和建立复合模型的方法加以改进,达到提高精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生态学 Miami模型 初级生产力 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容生态因子的广义Logistic模型 被引量:22
7
作者 于强 傅抱璞 姚克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89-294,共6页
以Logistic模型为代表的种群(x)生长模型,仅依赖于时间(t),X=f(t),它是表达某一环境下生物过程的数学模型,其增长率参数(μ)为常数。本文发展了一种包含生态因子的广义Logistic模型,X=f(P,t... 以Logistic模型为代表的种群(x)生长模型,仅依赖于时间(t),X=f(t),它是表达某一环境下生物过程的数学模型,其增长率参数(μ)为常数。本文发展了一种包含生态因子的广义Logistic模型,X=f(P,t),p表示生态因子,认为增长率是与生态因子有关的参数:μ=μ0f(p),该模型可以概括在不同环境下种群增长的重复试验,使用作物分期播种资料,建立了水稻干物质积累过程与生育阶段(时间)、播种期、太阳辐射、温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解释干物重变异的9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因子 LOGISTIC模型 数学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北蜡梅的生态位 被引量:1
8
作者 郝锋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0-184,共5页
在模糊超体积生态位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样地调查所获得的基本数据,研究了湘西北蜡梅群落中8个物种的生态位.结果表明,生态位宽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蜡梅(0.847 9)、香叶树(0.583 3)、八角枫(0.576 1)、黄连木(0.500 0)、崖花海桐(0.450 0)... 在模糊超体积生态位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样地调查所获得的基本数据,研究了湘西北蜡梅群落中8个物种的生态位.结果表明,生态位宽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蜡梅(0.847 9)、香叶树(0.583 3)、八角枫(0.576 1)、黄连木(0.500 0)、崖花海桐(0.450 0)、鸡仔木(0.420 5)、珊瑚朴(0.313 5)和樱桃(0.305 6),与Simpson指数和Shannow-Wiener公式的结论相同;蜡梅生态位在其他物种的生态位的重叠值都很大,最小的为0.838 2,说明其他物种对资源利用受到蜡梅的激烈竞争;其他物种生态位在蜡梅生态位的重叠值都比较小,最大的为0.627 8,说明蜡梅对资源利用受到其他物种的竞争并不十分激烈,因而蜡梅是湘西北蜡梅群落中的优势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数学生态学 模糊超体积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蜡梅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亚热带4个苗木的生态位 被引量:1
9
作者 郝锋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3-86,共4页
在模糊超体积生态位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南亚热带4个不同演替阶段树种苗木的生态位,探索森林群落演替的规律.以所测定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值为指标,度量包括pH值、矿物质营养浓度、土壤含水量三个生态因子的三维生态位.结果表明:生态位宽... 在模糊超体积生态位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南亚热带4个不同演替阶段树种苗木的生态位,探索森林群落演替的规律.以所测定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值为指标,度量包括pH值、矿物质营养浓度、土壤含水量三个生态因子的三维生态位.结果表明:生态位宽度的大小次序为马尾松(0.405 6),荷木(0.361 4),藜蒴(0.310 8)和黄果厚壳桂(0.306 8),正好对应演替不同阶段的优势种;生态位重叠最小值为0.682 7,表示总体上物种对资源的竞争较激烈;种间竞争系数介于0.635 9和0.735 7之间,表示物种间有回避竞争的趋势,这往往有助于物种共存;利用Cody和May的原则会带来生态位重叠的偏差最大为0.126 2,最小为0.036 1,因此应该避免使用Cody和May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生态学 生态 模糊超体积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净光合作用强度 种间竞争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非线性生态动力系统的持久性
10
作者 万新敏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4期445-450,共6页
考虑一类由常微分方程所描述的两种群捕食非线性动力系统模型,其中被捕食者能在两个块地之间扩散,并且一个块地是它的避难所,捕食者被限制在另一块地上.讨论了系统的持久性,非负平衡点的存在性和全局稳定性,获得了系统持久与一致... 考虑一类由常微分方程所描述的两种群捕食非线性动力系统模型,其中被捕食者能在两个块地之间扩散,并且一个块地是它的避难所,捕食者被限制在另一块地上.讨论了系统的持久性,非负平衡点的存在性和全局稳定性,获得了系统持久与一致持久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生态学 持久性 捕食 生态动力系统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四次生态系统极限环的存在性与唯一性
11
作者 顾道修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1990年第5期113-118,共6页
关键词 数学生态学 生态系统 极限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自适应的种群增长模型及参数估计 被引量:22
12
作者 李新运 赵善伦 +1 位作者 尤作亮 余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11-316,共6页
通过对种群增长的非线性制约机制的数学形态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种群增长数学模型其解析解为:该模型当非线性密度制约指数s<1,s=1,s>1及s→∞时分别对应于Smith,Logistic,崔-Lawson及指数增长模型,具有自适应性。本文还提出了... 通过对种群增长的非线性制约机制的数学形态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种群增长数学模型其解析解为:该模型当非线性密度制约指数s<1,s=1,s>1及s→∞时分别对应于Smith,Logistic,崔-Lawson及指数增长模型,具有自适应性。本文还提出了一种种群增长模型参数估计的搜索寻化方法,只要给出参数的一组启动值,通过逐步搜索可以任意精度近近参数的真优值。利用本文模型和参数估计方法对Gause的草履虫实验数据和济南市灵岩山侧柏生长资料分别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自适应模型的拟会精度明显优于Logistic模型,也优于崔-Lawson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生态学 自适应 种群增长模型 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比率的两种群捕食者-食饵系统的周期解 被引量:7
13
作者 董士杰 朱玉峻 郭彦平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1-4,8,共5页
对于捕食者 食饵系统已有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解的稳定性、持久性等,关于周期性结论很少。本文研究了一类非自治的具有时滞和基于比率且有Machaelis Menten型功能性反应的两种群捕食者 食饵周期系统 x1=x1(t)(a(t)-b(t)x1(t)-c(t)... 对于捕食者 食饵系统已有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解的稳定性、持久性等,关于周期性结论很少。本文研究了一类非自治的具有时滞和基于比率且有Machaelis Menten型功能性反应的两种群捕食者 食饵周期系统 x1=x1(t)(a(t)-b(t)x1(t)-c(t)x1(t)x2(t)m(t)x22(t)+x21(t)), x2=x2(t)(-d(t)+e(t)x21(t-τ)m(t)x22(t-τ)+x21(t-τ)),利用Mawhin的重合度理论和不等式技巧,找到了系统的1个先验界,并建立了这类系统正周期解的存在性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率 两种群捕食者-食饵系统 周期解 重合度理论 不等式 数学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饵具有存放周期性制约的捕食者—食饵系统模型及其动态行为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彩琳 李自珍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5-80,共6页
基于对自然界捕食系统实际情况的分析出发 ,对模型进行了扩展 ,并建立了受时变环境周期激励、食饵具有常数存放率以及食饵具有周期存放等情况下的捕食者—食饵系统的新模型 ,通过模拟计算相平面轨线(迹 )、时程图、极限集状态、截面、... 基于对自然界捕食系统实际情况的分析出发 ,对模型进行了扩展 ,并建立了受时变环境周期激励、食饵具有常数存放率以及食饵具有周期存放等情况下的捕食者—食饵系统的新模型 ,通过模拟计算相平面轨线(迹 )、时程图、极限集状态、截面、功率谱等若干系统指标 ,分析研究了几个新捕食模型随参数变化时表现出的动态行为以及行为所发生的质的变化 .结果表明周期激励强度、食饵常数存放率的大小、食饵周期存放以及周期存放的频度对系统行为都有很大的影响 ,当食饵存放率为零时 ,系统随周期激励强度的增大经历了稳定、周期波动、准周期波动和灭绝四种状态 ;当周期激励强度和频度恒定时 ,系统随食饵常数存放率的增大经历了周期 (准周期 )波动、分岔后的周期 (准周期 )波动和灭绝等状态 ;而在周期激励强度和频度恒定时 ,食饵周期存放可能引起系统出现混沌行为 ;当周期存放的强度较大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生态学 捕食者--食饵系统 存放周期性制约 数学模型 动态行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两种逻辑曲线拟合的方法
15
作者 董应才 贾桂花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1期26-27,共2页
凡是具有峰形曲线增长的生物种群,大体上可归纳为前峰形、中峰形和后峰形,完全像逻辑斯蒂曲线增长的不多。因而,采用逻辑斯蒂曲线拟合的方法拟合峰形曲线就有些不太理想。本文介绍两种拟合峰形曲线较理想的方法,一种是累加生成拟合,另... 凡是具有峰形曲线增长的生物种群,大体上可归纳为前峰形、中峰形和后峰形,完全像逻辑斯蒂曲线增长的不多。因而,采用逻辑斯蒂曲线拟合的方法拟合峰形曲线就有些不太理想。本文介绍两种拟合峰形曲线较理想的方法,一种是累加生成拟合,另一种是灰色逻辑斯蒂曲线拟合。第一种方法是通过一次累加生成弱化原始数据中的随机性和波动性,以适应于逻辑曲线的拟合。第二种是采用灰色系统理论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曲线 拟合 数学生态学 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obal Analyses and Persistence in a Delayed Ratio-Dependent Predator-Prey System
16
作者 LU Zhi-qi,LI Hai-yin (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ng,453002)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20-120,共1页
关键词 整体分析 捕食-被捕食系统 持久性 比率 数学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具Ⅲ类功能性反应的食饵种群的定性分析
17
作者 甘春彪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3期228-231,共4页
本文讨论的是一个二维食饵种群具有Ⅲ类功能性反应的微分模型,在具有常数放养率的定性结构下,经过分析研究得到了存在唯一正平衡点的条件、正解的有界性、在R_+~2中全局稳定性、极限环的存在及唯一等结论.
关键词 Ⅲ类功能性反应 极限环 食饵种群 数学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的血型及其在区分种群上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成汉 《淡水渔业》 1979年第7期27-31,7,共6页
鱼类种群的区分是鱼类学及渔业生产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渔业生产上对任何一种经济鱼类的养殖或捕捞对象实际上是该种鱼类的一定种群的代表,因此只有在正确区分鱼类种群的基础上才能根据不同种群的特性,采取更有效的措施,达到理想的... 鱼类种群的区分是鱼类学及渔业生产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渔业生产上对任何一种经济鱼类的养殖或捕捞对象实际上是该种鱼类的一定种群的代表,因此只有在正确区分鱼类种群的基础上才能根据不同种群的特性,采取更有效的措施,达到理想的渔业效果。在鱼类学的研究中,种群的区分是有关鱼类分类、演化、生态、遗传等问题的前题,一些较年青的学科如种群生态学、种群遗传学、数学生态学、数学分类学等都是以不同种群作为基本对象进行探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种群 经济鱼类 种鱼 捕捞对象 养殖 区分 渔业生产 鱼类学 数学生态学 种群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