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虚拟DPU技术的DCS流程动态数学模型仿真 被引量:2
1
作者 宋人杰 王晓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93,共3页
用虚拟DPU技术对TDC3000集散控制系统实现了DCS流程动态数学模型仿真,该法将实际分散控制单元中的DPU功能移植到虚拟DPU软件上,脱离硬件而采用软件仿真实现DPU工作过程的模拟。其中虚拟DPU算法块在VISUAL C++高级评议环境中开发,虚拟DP... 用虚拟DPU技术对TDC3000集散控制系统实现了DCS流程动态数学模型仿真,该法将实际分散控制单元中的DPU功能移植到虚拟DPU软件上,脱离硬件而采用软件仿真实现DPU工作过程的模拟。其中虚拟DPU算法块在VISUAL C++高级评议环境中开发,虚拟DPU通过DDE通讯接口、OPC服务器接口与仿真操作界面通讯。该法既保证了DCS系统的仿真精度又增强了系统的可移植性和可扩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厂集散控制系统 虚拟分散处理单元 流程动态数学模型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发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数学模型及其仿真 被引量:2
2
作者 曲忠杰 张志艳 +1 位作者 李丽 赵宏飞 《轻工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101-108,共8页
针对永磁同步发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问题,在分析PMSG通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匝间短路故障因子,推导出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数学模型;然后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了仿真模型,采用时域仿真分析法和FFT分析,研... 针对永磁同步发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问题,在分析PMSG通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匝间短路故障因子,推导出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数学模型;然后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了仿真模型,采用时域仿真分析法和FFT分析,研究了PMSG分别在正常和定子A相绕组匝间短路不同严重程度下的运行工况.结果表明:PMSG定子电流的值会随故障严重程度的加剧而增大,只有当定子绕组的短路匝数达到一定数目时,对应的定子电流的幅值变化才会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发电机 匝间短路 数学模型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侵蚀数学仿真模型 被引量:3
3
作者 牛志明 解明曙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1997年第3期38-41,共4页
当雨滴击溅力和地表径流冲刷力超过土壤颗粒的内聚力时,便会发生降雨侵蚀。基于这个基本观点,本文通过一种理论的方法对降雨侵蚀过程进行了描述。击溅力和冲刷力可通过雨滴和径流产生的动量通量求得。为计算土壤可蚀性,引入一个临界... 当雨滴击溅力和地表径流冲刷力超过土壤颗粒的内聚力时,便会发生降雨侵蚀。基于这个基本观点,本文通过一种理论的方法对降雨侵蚀过程进行了描述。击溅力和冲刷力可通过雨滴和径流产生的动量通量求得。为计算土壤可蚀性,引入一个临界动量通量,它取决于前期侵蚀量。该模型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校验,校验后的模型经计算机运行后,其结果与野外实测结果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侵蚀 数学仿真模型 水土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仿真数学模型构造面向对象的智能知识库
4
作者 华志春 吕维雪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39-43,共5页
仿真数学模型是一种黑板结构,它难以实现智能计算与逆问题求解.文中介绍了一种数据驱动的面向对象的智能知识库(IKB),它从仿真数学模型转换而来,并实现了智能计算,它为逆问题求解和模型推理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仿真数学模型 智能知识库 逆问题 数据驱动 面向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试验数据驱动的列车制动管压力预测模型
5
作者 应之丁 范琳 周和超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0-437,共8页
为解决长大组合列车安全操作问题,有效利用现有150辆编组智能化制动试验平台,预测超长列车的制动性能,建立精准且适用于不同编组位置车辆的长大组合列车管压力变化预测模型。提出列车管压力差模型这一概念,采用曲线拟合法与理论推导的方... 为解决长大组合列车安全操作问题,有效利用现有150辆编组智能化制动试验平台,预测超长列车的制动性能,建立精准且适用于不同编组位置车辆的长大组合列车管压力变化预测模型。提出列车管压力差模型这一概念,采用曲线拟合法与理论推导的方式,建立仿真数学模型,并提出理论列车管压力差模型的改进方法。列车管压力差模型与首车列车管压力变化模型叠加后得到列车管压力变化预测模型,与利用智能化制动试验平台得到的多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误差保持在10%以内。最后,利用该预测模型得到200辆编组组合列车制动作用时的列车管压力变化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试验 列车管压力 列车管压力差 曲线拟合 仿真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平台电机负载仿真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6
作者 王乐勇 毛武军 +1 位作者 邓方艺 赵文普 《机电工程》 CAS 2011年第7期831-834,共4页
稳定平台可以很好地隔离载机飞行过程中的角扰动,而控制系统的设计对其隔离性能的实现至关重要。针对在使用Simulink仿真时,数学模型中电机特性以及负载的影响难以确定的问题,通过实验数据对模型校准,以及设计的3种不同模拟负载进行了... 稳定平台可以很好地隔离载机飞行过程中的角扰动,而控制系统的设计对其隔离性能的实现至关重要。针对在使用Simulink仿真时,数学模型中电机特性以及负载的影响难以确定的问题,通过实验数据对模型校准,以及设计的3种不同模拟负载进行了试验验证,从而得到了精确的仿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真实反应电机及负载的特性,有利于稳定平台控制系统的仿真设计,保证了稳定平台的顺利交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平台 数学仿真模型 SIMULINK工具箱 模拟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铜厂生产决策数学模型 被引量:2
7
作者 史谊峰 杨家旺 +3 位作者 张邦琪 徐翔 杨小陆 张建坤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30,共5页
利用冶金热力学及反应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了炼铜厂生产过程中SO2废气排放量和能源成本两大决策目标体系,采用全息仿真数学模型的建模方法,建立了炼铜厂生产决策数学模型。实际生产表明,该套数学模型可靠性和准确性较高,并具有较强的... 利用冶金热力学及反应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了炼铜厂生产过程中SO2废气排放量和能源成本两大决策目标体系,采用全息仿真数学模型的建模方法,建立了炼铜厂生产决策数学模型。实际生产表明,该套数学模型可靠性和准确性较高,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决策 炼铜厂 仿真数学模型 冶金热力学 废气排放量 基本原理 目标体系 能源成本 生产过程 建模方法 工程学 SO2 准确性 可靠性 实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振动系统状态空间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方子帆 邓兆祥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3-357,共5页
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带非独立悬架的汽车多自由度振动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基于现代控制理论,建立了汽车振动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提出了某车型的一套仿真参数值。通过系统模态分析,计算出该车型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与主振型。利用仿... 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带非独立悬架的汽车多自由度振动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基于现代控制理论,建立了汽车振动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提出了某车型的一套仿真参数值。通过系统模态分析,计算出该车型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与主振型。利用仿真分析与实车的试验方法分析了状态空间模型误差,验证了所提出的模型及其参数值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汽车振动系统状态空间模型及析取的参数值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系统动力学 悬架系统动力学 状态空间模型 数学仿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轧机主传动系统虚拟仿真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瑞成 李晨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17期157-161,共5页
板带轧制系统当前智能化程度不高,并且系统中轧机主传动长期处于高负荷的运转状态,容易造成严重的故障,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轧机主传动虚拟仿真系统。系统主要包括轧机主传动三维虚拟系统、仿真界面、Matlab数学模型仿真和OP... 板带轧制系统当前智能化程度不高,并且系统中轧机主传动长期处于高负荷的运转状态,容易造成严重的故障,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轧机主传动虚拟仿真系统。系统主要包括轧机主传动三维虚拟系统、仿真界面、Matlab数学模型仿真和OPC通信环境。运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并在GENESIS64组态软件中搭建实时仿真界面,接着在Matlab中编写系统数学模型程序,最后构建OPC通信协议完成系统之间的通信。系统可以将Matlab仿真数据通过OPC通信协议传入仿真界面中。轧机主传动系统三维模型可以随着传输数据的大小变化来改变运行速度的快慢,以实时模拟现实生活中轧机主传动系统的动作行为。测试结果表明,轧机主传动虚拟仿真系统具有操作简单、运行稳定、安全可靠等优点,利用物理实体与虚拟模型的交互融合,通过监测服务能够准确模拟轧机主传动的运行状态,使轧机主传动系统的运行优化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轧机主传动系统 虚拟仿真 三维建模 数学模型仿真 实时模拟 通信协议 监测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车事故致因的事变树模型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武宏 《铁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57-63,共7页
在剖析行车所涉及的人机环境系统中事变与事故关系的基础上,基于信息论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事变树(IncidentTree,简称IT)及其仿真数学模型。结合机车冒进信号的机理辩识,详细地阐述了IT的绘制步骤和功能,从而得到... 在剖析行车所涉及的人机环境系统中事变与事故关系的基础上,基于信息论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事变树(IncidentTree,简称IT)及其仿真数学模型。结合机车冒进信号的机理辩识,详细地阐述了IT的绘制步骤和功能,从而得到系统安全分析的新方法─—事变树分析(IncidentTreeAnalysis,简称ITA),为辩识铁路行车事故致因的动态过程提供一新思路,同时也展示了ITA预测和控制事故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车事故 事变树 事变树分析 仿真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网干扰仿真系统的实现
11
作者 王会婷 《兵工自动化》 2005年第6期49-49,共1页
雷达网干扰仿真系统,硬件采用C/S攻防对抗框架,软件选用Win2000、TCP/IP、VC++6.0及ACCESS。仿真数学模型包括单/多部雷达对目标探测区及单/多部干扰机对雷达网干扰的建模。系统设置完成后将模拟干扰机对抗雷达网的探测与干扰过程。随... 雷达网干扰仿真系统,硬件采用C/S攻防对抗框架,软件选用Win2000、TCP/IP、VC++6.0及ACCESS。仿真数学模型包括单/多部雷达对目标探测区及单/多部干扰机对雷达网干扰的建模。系统设置完成后将模拟干扰机对抗雷达网的探测与干扰过程。随着仿真时钟的运行,动态实时显示雷达网探测与干扰的电磁态势,最后给出对抗评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系统 干扰机 雷达网 WIN2000 VC++6.0 攻防对抗 TCP/IP 仿真数学模型 ACCESS 探测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E发动机系统用焓轮加湿器仿真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陆仲君 许思传 倪淮生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0-53,71,共5页
对一种新型的FCE发动机(燃料电池发动机)用焓轮加湿器进行了研究。设计了焓轮加湿器的数学物理仿真模型,并采用有限差分法得到了仿真模型的数值解。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证明了该仿真模型结果是正确的,并且具有较高的精度。
关键词 燃料电池 焓轮加湿器 数学物理仿真模型 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影对串联光伏阵列输出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贾言争 李凤婷 +1 位作者 朱贺 周红莲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44-846,854,共4页
基于传统的光伏电池等效模型,研究了影响光伏电池输出特性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受部分遮挡的串联光伏组件工作状态的分析,建立了适用于任意遮挡情况下的串联光伏阵列的数学及仿真模型,通过仿真曲线与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 基于传统的光伏电池等效模型,研究了影响光伏电池输出特性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受部分遮挡的串联光伏组件工作状态的分析,建立了适用于任意遮挡情况下的串联光伏阵列的数学及仿真模型,通过仿真曲线与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利用所建模型,仿真分析了串联光伏阵列在不同遮挡程度下的输出特性曲线,对比分析了不同遮挡状态下串联光伏阵列的最大输出功率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遮挡 串联光伏阵列 数学仿真模型 输出特性 最大输出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特卡洛法在武器系统毁伤概率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4
作者 陈超 王志军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8-50,59,共4页
建立了智能雷对机动目标毁伤概率计算的蒙特卡洛仿真模型 ,计算了智能雷武器系统在各随机扰动作用下对机动目标的毁伤概率 。
关键词 反坦克地雷 反坦克智能雷 蒙特卡洛法 随机扰动 抽样 仿真数学模型 毁伤概率 武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thematical model of slotting manufacture and simulation for cosine gears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建 罗善明 徐攀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3期933-941,共9页
A slotting method for cosine gears was proposed by using the involute cutter based on the conjugate theories of digital surface and gear meshing. The slotting model between the cosine tooth surface represented by disc... A slotting method for cosine gears was proposed by using the involute cutter based on the conjugate theories of digital surface and gear meshing. The slotting model between the cosine tooth surface represented by discrete points and the cutter figuration determined by analytic function was built for their geometrical relationship and conjugate motion during the machining process. Conjugate points in the cutter sec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discrete points on the cosine gear tooth surface and the conjugate movements were solved. By using the flexible control of the CNC procedure, the active control of the cutting trace of the slotting cutter was accomplished and the envelop forming of the cosine gear was obtained. Based on the software C++ and Matlab, the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M) system of the cosine gear was developed, and the simulation of the slotting process was accomplished. Several examples were provided to illustrate the approach. The result of the simulation demonstrates that the proposed slotting method is fea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ine gear mathemattical model computer simulation slotting manufacture C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set model of bending force for 6-high reversing cold rolling mill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 被引量:4
16
作者 曹建国 徐小照 +3 位作者 张杰 宋木清 宫贵良 曾伟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5期1487-1492,共6页
The hydraulic roll-bending device was studied, which was widely used in modem cold rolling mills to regulate the strip flatness. The loaded roll gap crown mathematic model and the strip crown mathematic model of the r... The hydraulic roll-bending device was studied, which was widely used in modem cold rolling mills to regulate the strip flatness. The loaded roll gap crown mathematic model and the strip crown mathematic model of the reversing cold rolling process were established, and the deformation model of roll stack system of the 6-high 1 250 mm high crown (HC) reversing cold rolling mill was built by slit beam metho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quadratic component of strip crown decreases nearly linear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work roll bending force, when the shifting value of intermediate roll is determined by the rolling process. From the first pass to the fifth pass of reversing rolling process, the crown controllability of bending force is gradually weakened. Base on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main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roll-bending force in reversing multi-pass rolling, such as strip width and rolling force, a preset mathematic model of bending force is developed by genetic algorithm. The simulation data demonstrate that the relative deviation of flatness criterions in each rolling pass i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mean relative deviation of all five passes is decreased from 25.1% to 1.7%. The model can keep good shape in multi-pass reversing cold rolling process with the high prediction accuracy and can be used to guide the production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d rolling mill STRIP bending force mathematic model genetic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在基本建设过程中开发系统工程
17
作者 郑华盛 《技术经济》 1982年第2期7-15,共9页
各项工作都要进行经济效果比较从中选出花钱少,收获大的最优方案,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方针,开发系统工程,有利于完善地实现这方针,下面就开发系统工程的必要性,基本建设过程中发展系统已具备条件,怎样开发基本建设系统工程及建立数学仿... 各项工作都要进行经济效果比较从中选出花钱少,收获大的最优方案,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方针,开发系统工程,有利于完善地实现这方针,下面就开发系统工程的必要性,基本建设过程中发展系统已具备条件,怎样开发基本建设系统工程及建立数学仿真模型,分别论述。系统工程的理论及方法还在发展中,自己的体会也要不断地深化,尤其七十年代蓬勃发展的大系统理沦(Large Scale System Theory)在国外、国内都有不同的看法,还在探讨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系统 数学仿真模型 施工力量 数学模型 比例关系 约束条件 数学方法 理沦 最优化 目标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metric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tooth profile using elliptical segments as its line of action
18
作者 王建 罗善明 +1 位作者 苏德瑜 常雪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6期2119-2126,共8页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gear tooth profiles using the ellipse curve, whose curvature is convenient to control by changing the mathematical parameters as its line of action, was built based on the meshing theory. The e...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gear tooth profiles using the ellipse curve, whose curvature is convenient to control by changing the mathematical parameters as its line of action, was built based on the meshing theory. The equation of undercutting condition was derived from the model. A special epicycloidal tooth profile was also presented. An example gear drive with variation of the ellipse parameters was taken to illustrate the proposed method. The contact ratio of the gear drive designed by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analyzed. A comparison of the property of the gear drive designed with the involute gear drive was also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confirm that the proposed gear drive has higher contact ratio in comparison with the involute gear dr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ar transmission tooth profile elliptical segment epicycloidal contact rat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