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数学新课标总目标中基本概念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
5
1
作者
孙国春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2-109,共8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总目标中的基本概念是“三会”导向的数学课程目标的主要构成。但因数量较多,渊源复杂,给基层教师理解“三会”导向的数学课程目标造成困扰。准确理解总目标中的基本概念,厘清隐含其中的逻辑关系,构...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总目标中的基本概念是“三会”导向的数学课程目标的主要构成。但因数量较多,渊源复杂,给基层教师理解“三会”导向的数学课程目标造成困扰。准确理解总目标中的基本概念,厘清隐含其中的逻辑关系,构建以基层教师教育经验为基石的数学课程目标整体逻辑框架,可以为基层教师理解和落实“三会”导向的数学课程目标提供经验支撑和方向引导,填补素养导向的数学课程目标与教师的教育经验之间的鸿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新课标
课
程目
标
核心素养
逻辑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义务教育数学新课标中的“提出问题”:意涵解析与教育应对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婷
谢升梅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2-108,137,共8页
学生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与表现。在我国加快培养创新人才的战略背景下,“提出问题”在义务教育数学新课标中的呈现量以及信息量均为历史最高,成为数学课程改革的焦点。在内涵维度上,新课标回归“提出问题”能力本源,将其视为序列认知...
学生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与表现。在我国加快培养创新人才的战略背景下,“提出问题”在义务教育数学新课标中的呈现量以及信息量均为历史最高,成为数学课程改革的焦点。在内涵维度上,新课标回归“提出问题”能力本源,将其视为序列认知活动,并期许了培养高水平问题提出者的教育目标。在价值维度上,新课标坚持素养与创新导向,既建立“提出问题”与数学核心素养的结构关联,又把握“提出问题”是创新思维发端的时代定位。在操作维度上,新课标呈现“提出问题”的实践指导,既建构“提出问题”教学路径又主张“提出问题”的跨域融合。为落实上述理念,教科书中应设计多样真实情境,开发多类型“提出问题”栏目;教学中推进“提出问题”能力培养与数学核心素养发展协同并进;需要建构“提出问题”能力评价指标,开展“提出问题”教学与考试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新课标
提出问题
教育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2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Ⅱ卷数学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被引量:
5
3
作者
李三有
张治华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5-27,共3页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数学试题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立足基础,突出主干;坚持素养导向,强化关键能力;创设真实情境,凸显理性思维;稳中求新,增强题型的开放性,体现了高考评价改革要求,有效落实立德树人、...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数学试题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立足基础,突出主干;坚持素养导向,强化关键能力;创设真实情境,凸显理性思维;稳中求新,增强题型的开放性,体现了高考评价改革要求,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高考功能。针对2023年高考数学试题命制特点提出备考建议:关注高考评价改革,明确高考方向;夯实基础知识,强化主干内容;重视素养导向,提升关键能力;重视情境教学,培养理性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3年高考
全国
新
课
标
Ⅱ卷
数学
试题
主干知识
素养导向
真实情境
开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问题探讨
被引量:
14
4
作者
史艳华
王芬玲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27-128,共2页
文章分析了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中存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脱节,并提出研读新课标,及时与学生沟通,完成教学内容的衔接;着眼时代发展需要,积极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完成学习方式的转变等措施,从而提高高等数学...
文章分析了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中存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脱节,并提出研读新课标,及时与学生沟通,完成教学内容的衔接;着眼时代发展需要,积极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完成学习方式的转变等措施,从而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
数学
高中
数学
衔接
高中
数学新课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学新课标总目标中基本概念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
5
1
作者
孙国春
机构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小学教育研究所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2-109,共8页
基金
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面向基层实践的义务教育数学核心素养结构模型与生成机制研究”(BHA230153)。
文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总目标中的基本概念是“三会”导向的数学课程目标的主要构成。但因数量较多,渊源复杂,给基层教师理解“三会”导向的数学课程目标造成困扰。准确理解总目标中的基本概念,厘清隐含其中的逻辑关系,构建以基层教师教育经验为基石的数学课程目标整体逻辑框架,可以为基层教师理解和落实“三会”导向的数学课程目标提供经验支撑和方向引导,填补素养导向的数学课程目标与教师的教育经验之间的鸿沟。
关键词
数学新课标
课
程目
标
核心素养
逻辑框架
Keywords
new mathematics curriculum standards
curriculum objective
core competency
logical framework
分类号
G622.3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32.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义务教育数学新课标中的“提出问题”:意涵解析与教育应对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婷
谢升梅
机构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2-108,137,共8页
基金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委托2024年度重大课题“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研究”(JCSZD2024KCZX009)。
文摘
学生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与表现。在我国加快培养创新人才的战略背景下,“提出问题”在义务教育数学新课标中的呈现量以及信息量均为历史最高,成为数学课程改革的焦点。在内涵维度上,新课标回归“提出问题”能力本源,将其视为序列认知活动,并期许了培养高水平问题提出者的教育目标。在价值维度上,新课标坚持素养与创新导向,既建立“提出问题”与数学核心素养的结构关联,又把握“提出问题”是创新思维发端的时代定位。在操作维度上,新课标呈现“提出问题”的实践指导,既建构“提出问题”教学路径又主张“提出问题”的跨域融合。为落实上述理念,教科书中应设计多样真实情境,开发多类型“提出问题”栏目;教学中推进“提出问题”能力培养与数学核心素养发展协同并进;需要建构“提出问题”能力评价指标,开展“提出问题”教学与考试评价。
关键词
数学新课标
提出问题
教育应对
Keywords
new mathematics curriculum standards
posing questions
educational response
分类号
G62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2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Ⅱ卷数学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被引量:
5
3
作者
李三有
张治华
机构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
太原市第三实验中学校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5-27,共3页
文摘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数学试题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立足基础,突出主干;坚持素养导向,强化关键能力;创设真实情境,凸显理性思维;稳中求新,增强题型的开放性,体现了高考评价改革要求,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高考功能。针对2023年高考数学试题命制特点提出备考建议:关注高考评价改革,明确高考方向;夯实基础知识,强化主干内容;重视素养导向,提升关键能力;重视情境教学,培养理性思维。
关键词
2023年高考
全国
新
课
标
Ⅱ卷
数学
试题
主干知识
素养导向
真实情境
开放性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问题探讨
被引量:
14
4
作者
史艳华
王芬玲
机构
许昌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27-128,共2页
基金
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1]-JKGHAD-0659)
2012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数学教学论课程与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对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文章分析了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中存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脱节,并提出研读新课标,及时与学生沟通,完成教学内容的衔接;着眼时代发展需要,积极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完成学习方式的转变等措施,从而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等
数学
高中
数学
衔接
高中
数学新课标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数学新课标总目标中基本概念的内在逻辑
孙国春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义务教育数学新课标中的“提出问题”:意涵解析与教育应对
陈婷
谢升梅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202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Ⅱ卷数学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李三有
张治华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问题探讨
史艳华
王芬玲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