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学新课标总目标中基本概念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5
1
作者 孙国春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2-109,共8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总目标中的基本概念是“三会”导向的数学课程目标的主要构成。但因数量较多,渊源复杂,给基层教师理解“三会”导向的数学课程目标造成困扰。准确理解总目标中的基本概念,厘清隐含其中的逻辑关系,构...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总目标中的基本概念是“三会”导向的数学课程目标的主要构成。但因数量较多,渊源复杂,给基层教师理解“三会”导向的数学课程目标造成困扰。准确理解总目标中的基本概念,厘清隐含其中的逻辑关系,构建以基层教师教育经验为基石的数学课程目标整体逻辑框架,可以为基层教师理解和落实“三会”导向的数学课程目标提供经验支撑和方向引导,填补素养导向的数学课程目标与教师的教育经验之间的鸿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新课标 程目 核心素养 逻辑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教育数学新课标中的“提出问题”:意涵解析与教育应对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婷 谢升梅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2-108,137,共8页
学生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与表现。在我国加快培养创新人才的战略背景下,“提出问题”在义务教育数学新课标中的呈现量以及信息量均为历史最高,成为数学课程改革的焦点。在内涵维度上,新课标回归“提出问题”能力本源,将其视为序列认知... 学生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与表现。在我国加快培养创新人才的战略背景下,“提出问题”在义务教育数学新课标中的呈现量以及信息量均为历史最高,成为数学课程改革的焦点。在内涵维度上,新课标回归“提出问题”能力本源,将其视为序列认知活动,并期许了培养高水平问题提出者的教育目标。在价值维度上,新课标坚持素养与创新导向,既建立“提出问题”与数学核心素养的结构关联,又把握“提出问题”是创新思维发端的时代定位。在操作维度上,新课标呈现“提出问题”的实践指导,既建构“提出问题”教学路径又主张“提出问题”的跨域融合。为落实上述理念,教科书中应设计多样真实情境,开发多类型“提出问题”栏目;教学中推进“提出问题”能力培养与数学核心素养发展协同并进;需要建构“提出问题”能力评价指标,开展“提出问题”教学与考试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新课标 提出问题 教育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Ⅱ卷数学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被引量:5
3
作者 李三有 张治华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5-27,共3页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数学试题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立足基础,突出主干;坚持素养导向,强化关键能力;创设真实情境,凸显理性思维;稳中求新,增强题型的开放性,体现了高考评价改革要求,有效落实立德树人、...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数学试题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立足基础,突出主干;坚持素养导向,强化关键能力;创设真实情境,凸显理性思维;稳中求新,增强题型的开放性,体现了高考评价改革要求,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高考功能。针对2023年高考数学试题命制特点提出备考建议:关注高考评价改革,明确高考方向;夯实基础知识,强化主干内容;重视素养导向,提升关键能力;重视情境教学,培养理性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3年高考 全国Ⅱ卷数学试题 主干知识 素养导向 真实情境 开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问题探讨 被引量:14
4
作者 史艳华 王芬玲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27-128,共2页
文章分析了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中存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脱节,并提出研读新课标,及时与学生沟通,完成教学内容的衔接;着眼时代发展需要,积极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完成学习方式的转变等措施,从而提高高等数学... 文章分析了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中存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脱节,并提出研读新课标,及时与学生沟通,完成教学内容的衔接;着眼时代发展需要,积极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完成学习方式的转变等措施,从而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数学 高中数学 衔接 高中数学新课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