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线性方程组数学分离模型建立光纤传感过程检测复方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溶出度 被引量:1
1
作者 丁海燕 李改茹 +4 位作者 于迎阁 周冬冬 郭伟 支玲 李新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56-1059,共4页
基于线性方程组数学分离模型建立在线过程检测复方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溶出度方法。分别扫描缬沙坦和氢氯噻嗪的紫外吸收光谱,两组分在最大吸收波长处完全重叠。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吸光度加和性原理,分别测定两组分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系... 基于线性方程组数学分离模型建立在线过程检测复方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溶出度方法。分别扫描缬沙坦和氢氯噻嗪的紫外吸收光谱,两组分在最大吸收波长处完全重叠。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吸光度加和性原理,分别测定两组分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系数,建立线性方程组数学分离模型,采用光纤传感过程分析技术(FODT)检测缬沙坦氢氯噻嗪片的溶出度,并与HPLC法相比较。在规定的溶出介质中,两种成分同时实时测定,并且FODT累积溶出度与HPLC法相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批次药物的溶出行为一致,说明制剂工艺稳定,均匀度好。溶出曲线显示缬沙坦溶出快于并高于氢氯噻嗪,且30 min时两组分的溶出度均大于80%符合美国药典规定。结果表明,应用线性方程组数学分离模型结合FODT法可实现复方缬沙坦氢氯噻嗪片中双组分溶出度的同时检测,并可提供双组分的溶出过程曲线和全部溶出数据,直观反映各组分在各溶出时段的快慢,为此药建立标准提供依据。与HPLC法单点数据相比优势明显,更有利于药品评价和抽验质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氢氯噻嗪片 溶出度 线性方程组 数学分离模型 光纤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浮力调节的大负载UUV载荷投放运动分析
2
作者 刘立栋 张宇文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94-598,共5页
研究大负载UUV载荷安全投放技术,不可避免地要分析其载荷投放扰动特性。基于重力解脱方式,建立了载荷投放分离数学模型,通过浮力调节水舱比例-微分的深度控制,仿真研究了UUV载荷投放受扰运动特性。仿真结果表明,载荷投放将导致UUV产生... 研究大负载UUV载荷安全投放技术,不可避免地要分析其载荷投放扰动特性。基于重力解脱方式,建立了载荷投放分离数学模型,通过浮力调节水舱比例-微分的深度控制,仿真研究了UUV载荷投放受扰运动特性。仿真结果表明,载荷投放将导致UUV产生较大幅度纵倾振荡,海流会进一步加大纵倾振荡幅度,对UUV姿态稳定及后续投放产生不利影响。为此,提出了一种纵倾调节布局方案,并对其进行了可行性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可有效地抑制纵倾振荡,提高了纵倾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UV 载荷投放 分离数学模型 纵倾振荡 纵倾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