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T-VGT机器人动力学解析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宏 杨随先 徐礼钜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9-94,共6页
针对多重四面体变几何桁架机器人,本文导出了它的基本公式,建立了动力学解析模型,导出了数字-符号表示的动力学模型矩阵,并给出了实例说明。
关键词 数字-符号法 变几何桁架 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杆长和惯性参数可变的平面可调五杆机构的动力学解析模型 被引量:5
2
作者 林光春 高山 +1 位作者 徐礼钜 杨志刚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39-143,共5页
可调机构模型的建立是研究可调机构控制问题的前提。基于运动分析、凯恩动力学方程和数字-符号方法,首次建立了杆长和惯性参数可变的平面可调五杆机构的动力学解析模型。将动力学模型的推导问题转化为特定条件下运用运动学和动力学计算... 可调机构模型的建立是研究可调机构控制问题的前提。基于运动分析、凯恩动力学方程和数字-符号方法,首次建立了杆长和惯性参数可变的平面可调五杆机构的动力学解析模型。将动力学模型的推导问题转化为特定条件下运用运动学和动力学计算公式求解机构驱动力矩的问题。将广义坐标以及杆长和惯性参数作为符号量,导出了模型矩阵元素的数字-符号表达式。研制的软件可以应用于研究广义坐标、杆长和构件的惯性参数对驱动力矩的影响。在计算机上离线生成了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大大减少了在线计算量。给出的机构动力学仿真实例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可调五杆机构 解析模型 凯恩动力学方程 数字-符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行计算的三自由度并联机床动力学解析模型
3
作者 王进戈 范丽华 徐礼钜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3-478,共6页
基于运动学分析、凯恩动力学方程和数字-符号方法,建立了三自由度并联机床的动力学解析模型.将广义坐标、构件的质量和转动惯量处理为符号量.将动力学模型矩阵的推导问题转化为特定条件下运用运动学和动力学计算公式求解驱动力的问题,... 基于运动学分析、凯恩动力学方程和数字-符号方法,建立了三自由度并联机床的动力学解析模型.将广义坐标、构件的质量和转动惯量处理为符号量.将动力学模型矩阵的推导问题转化为特定条件下运用运动学和动力学计算公式求解驱动力的问题,由计算机自动生成动力学模型矩阵中的各元素的实时代码.文中引入了一种新的标量矩阵与矢量矩阵的乘法运算,研究了广义坐标和构件的质量对驱动力的影响规律.构造了动力学解析模型的并行算法,节省了计算时间.给出了动力学模型矩阵元素的实时代码生成和驱动力矩与参数关系的具体数值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自由度并联机床 动力学 解析模型 数字-符号法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行计算的平面可调七杆机构动力学解析模型研究
4
作者 范书名 林光春 +2 位作者 徐雪梅 张济 徐礼钜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2007年第12期1-4,29,共5页
基于运动学分析、凯恩动力学方程及数字-符号法,提出采用并行计算建立平面可调七杆机构动力学解析模型的方法,并研究了构件杆长及惯性参数变化对驱动力/力矩的影响。利用封闭矢量法对平面可调七杆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得到各构件的速度... 基于运动学分析、凯恩动力学方程及数字-符号法,提出采用并行计算建立平面可调七杆机构动力学解析模型的方法,并研究了构件杆长及惯性参数变化对驱动力/力矩的影响。利用封闭矢量法对平面可调七杆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得到各构件的速度和加速度表达式;将独立广义坐标、杆长及惯性参数作为符号量,其余参数处理为数值量,导出动力学解析模型的数字-符号表达式,并构造了解析模型的并行算法。由于动力学模型及实时代码优化是离线建立的,并且采用并行计算结构,减少了在线计算时间,从而为实时控制打下了基础。给出的仿真实例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可调七杆机构 动力学解析模型 并行计算 数字-符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