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CESat-2高程数据的南极数字高程模型精度评估
1
作者 王杰 张智宇 +2 位作者 姜洋 赵朴凡 吴松华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6-588,共13页
南极数字高程模型(DEM)能够为南极科考活动提供关键地形数据的支撑,还可用于融水池体积估算等研究。但南极自然环境恶劣,传统地面定标方法实施困难,星载激光雷达能够直接获取高精度的地表高程数据,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ICESat-2作为... 南极数字高程模型(DEM)能够为南极科考活动提供关键地形数据的支撑,还可用于融水池体积估算等研究。但南极自然环境恶劣,传统地面定标方法实施困难,星载激光雷达能够直接获取高精度的地表高程数据,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ICESat-2作为新一代激光测高卫星,其激光足印间隔仅为0.7 m,其南极冰盖的高程数据产品精度可达厘米级。并且该南极冰盖的高程数据产品与南极洲参考高程模型REMA DEM生成的源数据具有较好的时间匹配度。该文首先利用2015年IceBridge计划的IDHDT4数据产品验证了ICESat-2陆冰高数据ATL06的高程精度。在此基础上,利用验证后的ATL06数据系统评估了REMA DEM 32 m分辨率产品的高程精度。研究表明REMA DEM在坡度小于5°的平坦地形上精度可达亚米级,接近激光测高精度,在坡度达到30°时高程误差的RMSE不超过3.5 m。此外,论文进一步分析了地面光斑轨迹方向与DEM坡向间的夹角和季节对REMA DEM高程精度评估的影响。该文精度验证的结果能够为后续利用该数据产品在平坦地区进行冰面湖水深反演等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光子计数激光雷达 数字高程模型 高程精度评估 激光测高 南极d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七大江河流域重点防范区1∶1万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库的建立 被引量:22
2
作者 唐新明 李莉 +8 位作者 季小燕 王东华 商瑶玲 刘建军 宋鸿运 李力勐 廖安平 翟勇 严荣华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9-22,55,共5页
全国七大江河流域重点防范区 1∶1万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建库是一项海量数据库建库工程。如何建立图幅达上万幅、数据量几十个GB的空间数据库是建库的核心问题。总结 1∶1万DEM数据库的建库经验 ,提出在建库之前必须进行充分有效的大规... 全国七大江河流域重点防范区 1∶1万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建库是一项海量数据库建库工程。如何建立图幅达上万幅、数据量几十个GB的空间数据库是建库的核心问题。总结 1∶1万DEM数据库的建库经验 ,提出在建库之前必须进行充分有效的大规模的建库试验。在数据库结构和管理系统的建立时必须牢牢树立以应用为核心。在数据质量控制问题上 ,应采用以计算机自动和辅助检查为主 ,以图面检查为辅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河流域 数字高程模型 dem 数据 防洪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全球开源数字高程模型的高程误差预测数据集 被引量:1
3
作者 余翠琳 王青松 +3 位作者 钟梓炫 张君豪 赖涛 黄海风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445-3455,共11页
数字高程模型(DEM)校正一直是遥感地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机器学习新方法为DEM高程误差校正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由于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方法依赖大量的训练数据,考虑到目前缺少大区域公开的、统一的、大规模和规范化多... 数字高程模型(DEM)校正一直是遥感地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机器学习新方法为DEM高程误差校正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由于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方法依赖大量的训练数据,考虑到目前缺少大区域公开的、统一的、大规模和规范化多源DEM高程误差预测数据集,针对数据集缺失的问题,该文公开了多源DEM高程误差预测数据集(DEEP-Dataset)。该数据集包括4个子数据集,分别基于中国广东省研究区域的数字高程测量的TerraSAR-X附加组件(TanDEM-X)DEM和先进陆地观测卫星世界3D-30米(AW3D30)DEM以及澳大利亚北领地研究区域的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绘任务(SRTM)DEM和先进星载热发射和反射辐射计全球数字高程模型(ASTER)DEM构成。其中,广东省研究区域的样本数量约为40000,北领地研究区域的样本数约量为1600000。数据集中的每个样本均由10个特征组成,涵盖了地理空间、地物种类以及地表形态等特征信息。通过设置机器学习模型测试、DEM校正以及特征重要性评估等对比实验,验证了DEEP-Dataset在实际模型训练和DEM校正中的有效性,也证明了该数据集的合理性和丰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预测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分析迪庆州松林空间分布特征
4
作者 孙锦山 卢腾飞 +2 位作者 宋永全 张以棚 李仲立 《林业勘查设计》 2024年第5期75-80,共6页
通过选取迪庆州内旗舰树种云杉、冷杉和高山松3种主要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利用DEM数据生成海拔、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并结合2017年调查完成的迪庆州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成果,分析研究全州3种松林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迪庆州云... 通过选取迪庆州内旗舰树种云杉、冷杉和高山松3种主要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利用DEM数据生成海拔、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并结合2017年调查完成的迪庆州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成果,分析研究全州3种松林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迪庆州云杉主要分布于海拔2801~4000 m的缓坡、斜坡和陡坡区域;冷杉主要分布于海拔3201~4400 m的缓坡、斜坡和陡坡区域;高山松主要分布于海拔2801~4000 m的缓坡、斜坡和陡坡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dem) 森林类型 空间分布 迪庆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省级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关键技术——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库 于东升 史学正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8-192,共5页
文章以江苏省的DEM制作为例,介绍利用ARCINFO、ARCVIEW软件生成DEM的全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应用结果表明,可以快速查找出采编地形图信息过程中的错误,建立的DEM精度较高,更适合于水土流失的定量监测,显示了该技术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dem) 省级 江苏省 ARCINF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高程模型及其数据结构 被引量:52
6
作者 王家耀 崔铁军 苗国强 《海洋测绘》 2004年第3期1-4,共4页
简要介绍了DTM的提出和应用情况,并对数字地面模型(DTM)、数字高程模型(DEM或DHM)、数字地形模型(DGM)等三个概念进行了论述,说明了它们的区别和联系,详细论述了离散点、不规则三角形、等高线、断面线和规则格网等几种数字高程模型的数... 简要介绍了DTM的提出和应用情况,并对数字地面模型(DTM)、数字高程模型(DEM或DHM)、数字地形模型(DGM)等三个概念进行了论述,说明了它们的区别和联系,详细论述了离散点、不规则三角形、等高线、断面线和规则格网等几种数字高程模型的数据结构,并对不同数据结构的数字地面模型的特征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面模型 DTM 数字高程模型 dem DHM 数字地形模型 DGM 不规则三角网 TIN 规则格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压缩及算法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蔡先华 郑天栋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6-18,共3页
提出DEM数据压缩、DEM地形压缩误差(Ep)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以DEM地形压缩误差影响为选取资格的数据压缩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为DEM的数字综合提供一种技术手段,减小DEM的存储数据量,提高DEM后续处理速度。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数据压缩 算法 dem TIN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小波压缩算法 被引量:11
8
作者 罗永 成礼智 +1 位作者 陈波 吴翊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8-123,共6页
针对海量DEM数据的存储和传输的问题,设计出一种高效的DEM数据的小波压缩算法。基于提升理论提出了一种包含自由变量t的紧支撑小波构造方法;通过选取合适的小波滤波器系数,基于提升的整数小波变换只需要整数加法、整数乘法和移位实现,... 针对海量DEM数据的存储和传输的问题,设计出一种高效的DEM数据的小波压缩算法。基于提升理论提出了一种包含自由变量t的紧支撑小波构造方法;通过选取合适的小波滤波器系数,基于提升的整数小波变换只需要整数加法、整数乘法和移位实现,运算速度快,便于硬件实现;选取参数t=1的整数9-7小波变换,其运算量接近整数5-3小波,但DEM数据压缩质量接近浮点的CDF9-7小波。实验证明该压缩算法对DEM数据有极佳的压缩效果,在保持地形形状和起伏特征的前提下,DEM数据可以压缩4096倍,PSNR>34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形模型 数字高程模型数据 带参数整数小波变换 数据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1∶25万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的设计与建库 被引量:32
9
作者 王东华 刘建军 +2 位作者 商瑶玲 吉建培 宋鸿运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27-28,31,共3页
1∶ 2 5万数字高程模型库是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全国 1∶ 2 5万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已在国家宏观管理决策、区域规划、防灾减灾等部门广泛应用。从数据库的设计角度出发 ,比较详细地介绍了 1∶ 2 5万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的设计... 1∶ 2 5万数字高程模型库是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全国 1∶ 2 5万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已在国家宏观管理决策、区域规划、防灾减灾等部门广泛应用。从数据库的设计角度出发 ,比较详细地介绍了 1∶ 2 5万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的设计思路、建库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1∶25万数据 数字高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的无损数字水印 被引量:6
10
作者 何密 罗永 成礼智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0期40-43,共4页
针对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简称DEM数据)提出广义直方图的概念,以DEM数据作为信息承载对象,采用修改广义直方图的方法嵌入水印信息,提取水印时不需要原始数据,水印提取后可完全恢复DEM数据,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此方法计算复杂度低,适宜处... 针对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简称DEM数据)提出广义直方图的概念,以DEM数据作为信息承载对象,采用修改广义直方图的方法嵌入水印信息,提取水印时不需要原始数据,水印提取后可完全恢复DEM数据,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此方法计算复杂度低,适宜处理浮点精度的DEM数据,在保证较高峰值性噪比(平均42 dB)的同时嵌入信息量大(≥48.8 KB),带水印的DEM数据能很好地保持地形形状和起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数字水印 数字高程模型(dem) 广义直方图修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栅格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河网提取及实现 被引量:71
11
作者 李翀 杨大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4年第3期208-214,共7页
从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ElevationModels)DEM直接提取河网及相关流域信息,是分布式水文模型开发与应用的基础。本文基于D8(eightflowdirectionmatrix)处理方法,开发出一套DEM凹陷区域识别与处理、河网自动生成与流域划分软件。在新疆天... 从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ElevationModels)DEM直接提取河网及相关流域信息,是分布式水文模型开发与应用的基础。本文基于D8(eightflowdirectionmatrix)处理方法,开发出一套DEM凹陷区域识别与处理、河网自动生成与流域划分软件。在新疆天山,应用本软件在100m×100m精度的DEM数据上生成的河网与全国1 25万的数字河流对比验证,吻合较好。此外,在美国联邦地质调查局(USGS)的HYDRO1k全球1km精度的DEM数据源基础上,所提取生成的长江流域河网,与1 100万的数字长江主要河道对比,差别不大。结果表明,所开发软件能够很好地自动生成流域水系,可为进一步开发分布式水文模型提供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dem 8流向矩阵法(D8) 河网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绘制立体地貌图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贾正元 崔斌 张贵宾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24,共10页
地貌晕渲图是一种较常见的数字测绘产品,它通过模拟阳光入射产生的明暗程度反应地貌的分布、起伏和形态特征。近年来随着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发展,具有更加丰富地形地貌信息的立体地貌图逐渐为人们所关注。研究了不同高度比例因子曲线的渲... 地貌晕渲图是一种较常见的数字测绘产品,它通过模拟阳光入射产生的明暗程度反应地貌的分布、起伏和形态特征。近年来随着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发展,具有更加丰富地形地貌信息的立体地貌图逐渐为人们所关注。研究了不同高度比例因子曲线的渲染效果,通过基于B样条函数控制的变比例因子调整地貌晕染,改善了渲染区域中平缓地形及高低起伏地形并存情况下的立体显示效果。通过行列扫描并设定不同阈值进行水域识别,避免了虚警。首次提出通过设定红色阈值抑制偏色,有效地解决了红青分色立体地貌图制作过程中出现的偏色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改善地貌图晕染效果;可在保证高色彩还原的前提下提高地貌图立体显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数据 立体地貌 地貌晕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处理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和与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相结合的遥感信息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文久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1989年第2期38-43,共6页
本文介绍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处理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和遥感信息与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相结 合的综合分析方面的应用;说明了实现人工阴影和人工立体观察像对的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处 理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上的应用;介绍了为提高遥感图像的... 本文介绍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处理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和遥感信息与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相结 合的综合分析方面的应用;说明了实现人工阴影和人工立体观察像对的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处 理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上的应用;介绍了为提高遥感图像的可解译性,把遥感信息与数字高程模型 相结合,制作遥感图像的人工立体观察像对和立体透视图像的方法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遥感信息 dem 人工阴影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000数字高程模型(DEM)在高速公路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简灿良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3-35,共3页
阐述了生产 DEM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
关键词 特征点 精度 数字高程模型 dem 高速公路设计 等高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秀伶 《绿色科技》 2014年第5期315-316,共2页
指出了DEM在人文和自然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介绍了数字高程模型概念,针对构建过程中DEM的数据源及采集方式、获取途径、表示模型及质量控制方法作了详细地阐述。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dem 规则格网 TIN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环青海湖地区可能太阳直接辐射的计算 被引量:11
16
作者 邓自旺 倪绍祥 +2 位作者 周晓兰 张洪亮 屠其璞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2-96,共5页
建立了环青海湖地区的数字高程模型 (DigitalElevationModel,简称DEM)。在此基础上 ,应用山地气候学理论研究了坡度、坡向、高度、地理位置等对该地区一年内不同季节可能太阳直接辐射 (Q)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地区平均Q值 ,春季... 建立了环青海湖地区的数字高程模型 (DigitalElevationModel,简称DEM)。在此基础上 ,应用山地气候学理论研究了坡度、坡向、高度、地理位置等对该地区一年内不同季节可能太阳直接辐射 (Q)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地区平均Q值 ,春季为 32 3KJ·cm- 2 ,夏季为 378.7KJ·cm- 2 ,秋季为 2 2 5KJ·cm- 2 ,冬季为 16 6KJ·cm2 。在研究区域较小时 ,太阳辐射随高度、纬度的变化不明显 ,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而坡度和坡向对Q空间分布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其影响的大小随着一年内时间的不同而不同 ,对于环青海湖地区而言 ,冬季影响最大 ,其次分别为秋季、春季和夏季 ,区内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异冬季达 170KJ·cm- 2 ,而夏季仅为 19KJ·cm- 2 。环青海湖地区Q分布特征是 ,湖南山地小于平均值 ,湖北山地大于平均值 ,而湖边平坦草地等于平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dem 环青海地区 太阳辐射 空间分布 坡度 地理位置 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1∶5万数字高程模型建库质量控制的方法和实施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东华 刘建军 +2 位作者 商瑶玲 吉建培 王中祥 《遥感信息》 CSCD 2001年第2期13-16,共4页
结合国家 1∶ 5万数字高程模型 (DEM)建库工程 ,研究和探讨数据质量控制内容、方法及其特点 ,提出 1∶ 5万DEM数据生产成果质量评定的技术指标。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数据框架 质量控制 dem GIS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TER立体像对提取数字高程模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斐 张艳梅 程晓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7,共4页
ASTER是一种新型高分辨率多光谱传感器,其在可见光波段的准实时立体像对获取模式可以用于地面数字高程模型的提取。介绍ASTER立体像对提取DEM的基本原理和数据处理流程,并利用ASTER立体影像进行南极内陆冰盖DEM提取的试验,取得较好的结... ASTER是一种新型高分辨率多光谱传感器,其在可见光波段的准实时立体像对获取模式可以用于地面数字高程模型的提取。介绍ASTER立体像对提取DEM的基本原理和数据处理流程,并利用ASTER立体影像进行南极内陆冰盖DEM提取的试验,取得较好的结果,为今后ASTER数据在此方面的应用提供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像对 数字高程模型 dem 冰盖 南极 立体影像 数据处理流程 ASTER 实时 多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束数据的海底数字地形模型构建 被引量:28
19
作者 高金耀 金翔龙 吴自银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0-38,共9页
提出大批量多格式原始多波束数据的 DTM 构建方法,以满足大区域、大比例尺海底地形制图的需要。在多种格式原始多波束数据接口和系统内部标准数据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文件、数据种类和数据运算量的有效组织管理,实施边读入、边... 提出大批量多格式原始多波束数据的 DTM 构建方法,以满足大区域、大比例尺海底地形制图的需要。在多种格式原始多波束数据接口和系统内部标准数据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文件、数据种类和数据运算量的有效组织管理,实施边读入、边权重配赋的网格插值,分析了高斯、指数和距离平方反比权重函数的适用性,及最小值、最大值和平均值的实用性。在权重配赋网格插值基础上,提出分形 fBM 和张力样条配合使用的方程式插值方法,保证 DTM 数据的有效外延和地形分辨。整套算法效率高,并能有效保证 DTM 的精度,对存储在外部介质的数据遍历一次即可完成网格插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数字地形模型 DTM 数字高程模型 精度 数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高程模型预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0
作者 万民 熊立华 卫晓婧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17,42,共8页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简称DEM)是地形表面形态属性的数字化表达,被广泛应用于流域水文模拟中河网水系的提取。从DEM直接提取的河网水系及相关的流域地理空间信息,是分布式水文模拟的地理信息平台。由于DEM中洼地和平...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简称DEM)是地形表面形态属性的数字化表达,被广泛应用于流域水文模拟中河网水系的提取。从DEM直接提取的河网水系及相关的流域地理空间信息,是分布式水文模拟的地理信息平台。由于DEM中洼地和平坦区的存在会影响水流方向的确定和数字河网的正确提取,因此在河网自动提取过程中必须首先对DEM数据进行预处理。本文对国内外各种DEM预处理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将DEM数据预处理方法分为两大类:分步处理法,以及一体化处理法。分步处理法按处理对象又可分为洼地处理方法和平坦区处理方法两部分;而一体化处理法则采用迭代算法同时对洼地和平地进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dem预处理方法 洼地 平坦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