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金融素养对农村家庭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罗荷花 刘慧婷 雷雨亮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8,共7页
依据2017年、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运用OLS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考量数字金融素养对农村家庭经济韧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素养通过促进农村家庭实现非农就业转移、优化金融资产配置和提高家庭... 依据2017年、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运用OLS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考量数字金融素养对农村家庭经济韧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素养通过促进农村家庭实现非农就业转移、优化金融资产配置和提高家庭风险抵御能力提升农村家庭经济韧性;数字金融素养对数字乡村发展程度高地区农村家庭、“长尾”农村家庭的经济韧性影响更大。鉴于此,需完善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普及数字金融知识常态化教育培训等,不断提高数字金融素养,推动农村家庭经济韧性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素养 经济韧性 非农就业 金融资产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要素视角下数字金融素养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罗荷花 周志豪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9-51,共13页
基于湘鄂两省411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调研数据,分别采用变异系数法、主成分分析法测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济韧性及其数字金融素养。运用OLS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素养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济韧性的提升效果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 基于湘鄂两省411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调研数据,分别采用变异系数法、主成分分析法测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济韧性及其数字金融素养。运用OLS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素养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济韧性的提升效果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数字金融素养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济韧性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在经过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该结论仍成立。第二,从盘活生产要素视角来看,数字金融素养通过扩大信息广度、提高信贷可得性、促进新技术采用以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济韧性。第三,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素养具有普惠效应,更能帮助“长尾”型、低资源禀赋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经济韧性;数字保险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济韧性的助推作用相较于数字理财等其他数字金融产品更为明显。据此提出普及数字金融知识常态化教育培训,重视信息、资金、技术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中的应用等对策建议,以期不断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济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素养 经济韧性 信贷可得性 信息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居民数字金融素养的收入效应研究
3
作者 谭卓敏 柳松 徐伟祁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4-80,共17页
在数字金融赋能共同富裕的背景下,针对城镇居民收入增速放缓和收入不平等程度亟需缓解的现实,采用华南农业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共同开发的“普惠金融与‘三农'研究”调研数据以及西南财经大学搜集的202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 在数字金融赋能共同富裕的背景下,针对城镇居民收入增速放缓和收入不平等程度亟需缓解的现实,采用华南农业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共同开发的“普惠金融与‘三农'研究”调研数据以及西南财经大学搜集的202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SCAU),通过克服内生性的工具变量估计,探讨了数字金融素养对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水平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素养可以有效促进城镇居民增收,并抑制收入不平等加剧。机制分析表明,提升金融可得性和促进创业是数字金融素养助力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增长的有效渠道;相比于高收入群体,中低收入城镇居民能从数字金融素养提升中获益更多,进而缓解收入不平等。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金融素养有助于拓宽城镇居民收入渠道,改善各类分项收入状况;欠发达地区城镇居民以及低禀赋城镇居民提升数字金融素养能够产生更强的收入效应。因此,持续推进国民数字金融教育,是实现城镇地区社会和谐稳定和共同富裕的重要政策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素养 城镇居民 收入 收入不平等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素养对农村家庭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丽莎 徐凯欣 王雲民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83,共10页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7—2019年微观数据,探讨了数字金融素养对农村家庭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传导路径。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素养能显著增强农村家庭经济韧性,并且这一结果具有稳健性。进一步研究表明,促进农户非农就业和社...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7—2019年微观数据,探讨了数字金融素养对农村家庭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传导路径。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素养能显著增强农村家庭经济韧性,并且这一结果具有稳健性。进一步研究表明,促进农户非农就业和社会资本积累是数字金融素养提升农村家庭经济韧性的关键路径;从区域和收入异质性看,数字金融素养对东部、西部地区和低收入农村家庭经济韧性的影响更大。通过以上分析,本文为提高农户数字金融素养、促进农村家庭经济韧性提升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素养 农村家庭经济韧性 非农就业 社会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素养对家庭消费韧性的塑造机理与实证分析
5
作者 杜娟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70-73,共4页
本文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问卷(CHFS)数据,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对数字金融素养与家庭消费韧性的塑造机理和间接机制进行深入探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素养作为家庭财务管理的重要基石,对家庭消费韧性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从间接机制来看... 本文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问卷(CHFS)数据,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对数字金融素养与家庭消费韧性的塑造机理和间接机制进行深入探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素养作为家庭财务管理的重要基石,对家庭消费韧性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从间接机制来看,数字金融素养可以通过缓解家庭流动性约束,进而助推其消费韧性水平的提升;从家庭类型异质性来看,数字金融素养对城镇家庭消费韧性的影响较为显著。据此,提出加大对数字金融素养教育的投入力度、完善数字金融服务体系、实施差异化提升策略等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素养 家庭消费韧性 流动性约束 CHF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素养对家庭金融韧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朱波 裴珊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6-67,共12页
增强金融韧性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维度,数字金融素养的提升为我国应对重大风险挑战冲击、维护经济金融稳定和健全金融安全治理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基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推演数字金融素养的作用机理,以福利为切入点,利用中国家庭... 增强金融韧性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维度,数字金融素养的提升为我国应对重大风险挑战冲击、维护经济金融稳定和健全金融安全治理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基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推演数字金融素养的作用机理,以福利为切入点,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采用广义矩方法(GMM)动态评估家庭金融韧性,实证考察数字金融素养能否以及如何影响家庭抵御外部不确定性冲击的金融韧性。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素养能够显著增强家庭金融韧性;通过缓解流动性约束、增加风险承担和促进财富积累,数字金融素养建设有助于家庭金融韧性的提升。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金融素养对中西部地区家庭金融韧性有着更强的正向效应,人口特征因素能够发挥一定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对提升数字经济时代家庭金融韧性水平、加强数字金融素养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健全国家金融安全治理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金融韧性 数字金融素养 生命周期 G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素养对家庭创业活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柳松 罗戈 徐伟祁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9-56,共8页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金融素养在促进外部要素供给和家庭创业实践形成精准对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15年和2019年两期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金融素养对家庭创业活动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金融素养在促进外部要素供给和家庭创业实践形成精准对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15年和2019年两期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金融素养对家庭创业活动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素养提升有助于促进家庭开展创业活动,并能显著提高家庭创业绩效。机制检验表明,缓解融资约束、提升风险偏好和增加信息关注是数字金融素养影响家庭创业活动的重要路径。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金融素养提升能有效缓解资源禀赋不足对家庭创业行为的约束,并且更倾向于提高高创业绩效群体的创业绩效。因此,应积极开展多样化的数字金融教育活动,并通过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和营商环境,全面激发家庭创业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素养 创业行为 创业绩效 融资约束 风险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素养对农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基于金融可得性视角 被引量:3
8
作者 刘诗洁 管福泉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64,共8页
本文利用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从金融知识与技能、数字技能两个维度构建数字金融素养指标,并通过因子分析法测算农村家庭数字金融素养水平,实证分析数字金融素养对我国农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金融素养... 本文利用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从金融知识与技能、数字技能两个维度构建数字金融素养指标,并通过因子分析法测算农村家庭数字金融素养水平,实证分析数字金融素养对我国农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金融素养对农村家庭金融市场参与、金融资产规模以及金融资产占比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通过机制检验发现,数字金融素养会通过影响金融可得性,进而影响农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基于此,本文为提高农户数字金融素养、促进农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合理化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素养 资产配置 金融资产 农村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民数字金融素养度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22年中国居民数字金融素养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3
9
作者 武志伟 殷明 吴宜真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3-115,共13页
数字金融素养是数字经济时代体现金融素养的新维度和新领域,也是在微观层面衡量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Lyons和Kass-Hanna对数字金融素养的分析框架为基础,利用1506位中国居民数字金融素养问卷调研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确... 数字金融素养是数字经济时代体现金融素养的新维度和新领域,也是在微观层面衡量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Lyons和Kass-Hanna对数字金融素养的分析框架为基础,利用1506位中国居民数字金融素养问卷调研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确定了中国居民数字金融素养的构成维度,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了个体因素与家庭环境因素对居民数字金融素养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居民数字金融素养由金融知识、数字知识、数字金融可得性意识、数字金融参与性意识、数字金融使用技能和数字金融维权意识等六个维度构成;性别、教育水平、经管课程学习、个人收入、身体健康水平、家庭财商培养和家庭金融氛围等因素对居民数字金融素养水平存在正向影响,年龄因素对居民数字金融素养存在负向影响。本研究拓展了数字金融素养理论的应用边界,丰富了中国居民数字金融素养的相关文献,研究结论可以为提升我国居民数字金融素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素养 中国居民 主成分分析 个体因素 家庭环境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素养、一般风险厌恶与地方金融治理能力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净 王丽媛 刘兢轶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51-160,共10页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数字+金融”双重风险叠加使得县域金融治理难度加大,领导干部的数字金融素养对其地方金融治理能力提升的作用重大。本文结合行为金融学视角和新公共治理理论,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利用372份县域领导干部调查问卷数据,...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数字+金融”双重风险叠加使得县域金融治理难度加大,领导干部的数字金融素养对其地方金融治理能力提升的作用重大。本文结合行为金融学视角和新公共治理理论,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利用372份县域领导干部调查问卷数据,研究数字金融素养、一般风险厌恶对地方金融治理能力的影响机理和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县域领导干部的数字金融素养对地方金融治理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对一般风险厌恶有显著负向影响,且一般风险厌恶对地方金融治理能力有显著负向影响;一般风险厌恶在数字金融素养和地方金融治理能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数字金融素养的四个维度中,直接影响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技能、知识、态度和行为。进一步检验发现,数字金融素养对地方金融治理能力的四个构面能力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是一般风险厌恶仅对重大风险事项处置能力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两个构面能力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同时一般风险厌恶仅在数字金融素养和这两个构面能力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素养 治理能力 普惠金融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素养能否助推家庭共同富裕?——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靖远 于文成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5-35,共11页
本文基于2015—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微观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金融素养对家庭富裕程度以及富裕程度差异的影响,可视化共同富裕目标,并深入挖掘其内在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素养对于家庭富裕程... 本文基于2015—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微观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金融素养对家庭富裕程度以及富裕程度差异的影响,可视化共同富裕目标,并深入挖掘其内在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素养对于家庭富裕程度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于家庭间的富裕程度差异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U形影响;从众投资与理性投资在数字金融素养对家庭富裕程度的影响中具有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金融监管在数字金融素养对家庭间富裕程度差异的影响中发挥减缓其非线性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对应对数字化发展浪潮,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素养 共同富裕 从众投资 理性投资 金融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流动人口城市选择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晓欣 钟世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22,共11页
已有研究较多地关注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经济红利效应,但相对忽视数字金融素养差异在不同类型群体之间的广泛存在及其产生的非意料结果。该研究在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下,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带来的经济红利效应和更高的数字金融素养要求... 已有研究较多地关注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经济红利效应,但相对忽视数字金融素养差异在不同类型群体之间的广泛存在及其产生的非意料结果。该研究在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下,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带来的经济红利效应和更高的数字金融素养要求两个方面,探讨了其对流动人口城市选择的影响,然后结合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数据以及城市层面相关特征数据,运用条件Logit模型和工具变量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①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流动人口流入地城市选择的影响呈现为显著的倒“U”形,即随着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流动人口选择流入该城市的概率会先上升后下降。②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流动人口城市选择的影响会受到个体数字金融素养差异的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数字金融素养较低的流动人口城市选择的负向影响更强。③教育水平的提升可以缓解数字金融素养不足,进而削弱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流动人口城市选择的负向影响。该研究为数字普惠金融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流动人口特别是流动人口中数字金融素养不足的群体面临更大的城市进入成本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因此,要进一步消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不同群体之间的数字分化,推进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和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提升信息化服务普及率,不断缩小第一道数字鸿沟;要不断提升流动人口的数字金融素养,构建终身数字学习体系,开展针对性数字职业培训,强化数字技术价值转化能力,弥合第二道、第三道数字鸿沟;要发挥社会保障对于数字弱势群体的兜底功能,充分考虑老年流动人口群体特殊性,采取数字助老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数字金融素养 流动人口 城市选择 条件Log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 被引量:9
13
作者 肖翔 丁洋洋 王龙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2-96,共5页
近年来,部分经济体和国际组织积极研究出台数字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对策举措。本文对数字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最新国际经验和我国实践进行了系统梳理,并结合我国国情从监管政策、从业机构合规经营、消费者数字金融素养等方面提出了... 近年来,部分经济体和国际组织积极研究出台数字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对策举措。本文对数字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最新国际经验和我国实践进行了系统梳理,并结合我国国情从监管政策、从业机构合规经营、消费者数字金融素养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消费者保护 数字金融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发展能否促进农村家庭经济韧性提升? 被引量:4
14
作者 罗荷花 叶谊锋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7-88,共12页
本文基于2015、2017、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测度农村家庭经济韧性,结合省级层面数据测度数字乡村发展指数,实证考察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村家庭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发展对提升农村家庭经济韧性有... 本文基于2015、2017、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测度农村家庭经济韧性,结合省级层面数据测度数字乡村发展指数,实证考察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村家庭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发展对提升农村家庭经济韧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经过内生性处理、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非农就业转移在数字乡村发展提升农村家庭经济韧性过程中起中介作用,数字金融素养和政府支持水平起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村家庭经济韧性提升的促进作用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数字基础条件背景下存在差异。为提升农村家庭经济韧性,应加强农村数字基础条件建设,增强数字要素赋能作用,提高农民数字金融素养,建立系统有效的政府支持机制,打通数字乡村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家庭经济韧性 非农就业转移 数字金融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