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金融创新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兼论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夏丽萍 张倩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1-90,共10页
以2012—2023年中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作为实证分析样本,量化研讨数字金融创新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创新可正向推动共同富裕,且该结论在进行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创新对高... 以2012—2023年中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作为实证分析样本,量化研讨数字金融创新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创新可正向推动共同富裕,且该结论在进行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创新对高市场化水平地区、大型及以上城市、东部地区城市共同富裕促进效应更加显著。中介机制检验表明,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数字金融创新作用于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门槛效应检验可知,数字金融创新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非线性特征。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如下建议:以数字金融创新为抓手,促进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因地制宜推动金融创新发展,有效激发数字金融动能;完善就业服务生态体系建设,切实提升收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数字金融创新 高质量充分就业 收入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2
作者 祝炜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73,共6页
以2010—2022年沪深A股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固定效应、中介效应等模型,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以2010—2022年沪深A股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固定效应、中介效应等模型,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中介效应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创新能够以新质生产力为作用路径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作用在高市场化水平地区和国有企业更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数字金融创新相关理论,可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证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创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 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创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与农民共同富裕 被引量:8
3
作者 尹栾玉 张驰 肖双娇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51-55,共5页
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数字金融创新对农民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创新能正向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且该促进作用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金... 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数字金融创新对农民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创新能正向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且该促进作用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金融创新能够通过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间接促进农民共同富裕;数字金融创新对农民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在西部地区及欠发达地区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创新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农民共同富裕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创新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高祥晓 王永强 卢秀茹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52-156,共5页
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2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及机制检验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创新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创新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促进效应,且该结论... 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2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及机制检验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创新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创新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促进效应,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低互联网发展水平地区、外围城市,数字金融创新对高互联网发展水平地区及中心城市具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创新能够经由经济双循环这一重要渠道,助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创新 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经济双循环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创新、双循环联动与新质生产力 被引量:5
5
作者 张若为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1-146,共6页
选取2011—2022年我国26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创新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机制与作用关系。基准回归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创新对新质生产力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创新对新质生产力的助推作用... 选取2011—2022年我国26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创新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机制与作用关系。基准回归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创新对新质生产力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创新对新质生产力的助推作用存在城市地理位置异质性,这一影响效应在沿海城市表现得更为突出。机制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双循环联动是数字金融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传导机制。据此,提出有效提升数字金融创新水平、全面发挥双循环联动效应、制定差异化数字金融创新策略的具体措施,为我国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理论借鉴及政策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字金融创新 双循环联动 数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