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金融使用能缓解城乡家庭金融脆弱性吗 被引量:6
1
作者 温涛 刘亭廷 《金融经济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59,共21页
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分析数字金融使用与城乡家庭金融脆弱性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数字金融使用能缓解家庭金融脆弱性,且对农村家庭的缓解效果更强。进一步分析发现,家庭对数字金融的使用能通过优化资产配置和放松流动... 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分析数字金融使用与城乡家庭金融脆弱性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数字金融使用能缓解家庭金融脆弱性,且对农村家庭的缓解效果更强。进一步分析发现,家庭对数字金融的使用能通过优化资产配置和放松流动性约束,增加家庭资产组合的多样性,加强家庭在面临意外冲击时平滑经济损失的能力,从而缓解家庭金融脆弱性。此外,数字金融使用缓解城乡家庭金融脆弱性的效果随着金融素养水平的提升逐渐减弱,且对“长尾群体”的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更大,体现了数字金融的普惠性。基于此,建议积极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推进数字金融的深度发展,提高农村家庭等“长尾人群”的数字金融使用水平,使家庭享受“数字金融红利”,加强自身风险抵御能力,有效降低家庭金融脆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家庭金融脆弱性 数字金融使用 资产配置 流动性约束 金融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使用的收入效应研究
2
作者 柳松 罗戈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36,共12页
基于2013年、2015年、2017年和2019年四期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平衡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双重差分和三重差分模型,研究数字金融使用的收入效应。研究表明,数字金融使用能显著提升家庭收入水平,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机制检... 基于2013年、2015年、2017年和2019年四期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平衡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双重差分和三重差分模型,研究数字金融使用的收入效应。研究表明,数字金融使用能显著提升家庭收入水平,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机制检验发现,促进家庭生计策略转换和资产合理配置,进而提升工作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是数字金融使用影响家庭收入的两条作用路径。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使用对收入总量增长的效应在优势群体中更明显,但不同家庭使用数字金融对收入增长比例的影响并无明显差异。因此,应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居民数字金融应用能力,积极创新数字金融产品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要,发挥数字金融的普惠性和共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使用 收入效应 收入差距 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使用对湖南省农村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杨新玉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9期83-92,共10页
基于对湖南省1 016户农村家庭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OLS模型、Tobit模型实证分析数字金融使用对湖南省农村家庭消费规模、消费结构的影响,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来检验数字金融使用通过农村家庭收入影响家庭消费规模、消费结构的机制。研究发... 基于对湖南省1 016户农村家庭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OLS模型、Tobit模型实证分析数字金融使用对湖南省农村家庭消费规模、消费结构的影响,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来检验数字金融使用通过农村家庭收入影响家庭消费规模、消费结构的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使用有助于促进农村家庭消费规模扩大以及消费结构优化,家庭收入是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村家庭消费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中介变量。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金融使用更能帮助经济发达地区、中青年以及高资产农村家庭扩大消费规模和优化消费结构。为此,提出继续推动农村数字金融的深化发展、加快农村地区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字消费金融监管等建议,以期进一步有效利用数字金融服务来促进农村家庭消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使用 家庭消费 农村家庭 家庭收入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