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质量数字连接驱动了数字服务出口增长吗?——来自国际海缆扩展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5
1
作者 徐美娜 沈玉良 彭羽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0-114,共15页
本文以国际海缆扩展深度作为衡量高质量数字连接的新指标,刻画了国际海缆的连接数量、连接强度、连接广度与一国数字服务出口的关联,提出高质量数字连接是驱动数字服务出口增长的重要动力,它与数据增值服务优势的互补作用是一国数字服... 本文以国际海缆扩展深度作为衡量高质量数字连接的新指标,刻画了国际海缆的连接数量、连接强度、连接广度与一国数字服务出口的关联,提出高质量数字连接是驱动数字服务出口增长的重要动力,它与数据增值服务优势的互补作用是一国数字服务出口比较优势的重要来源。研究结果表明,一国数字服务出口随着国际海缆连接数量的提高而增长。国际海缆通过提供满足大数据跨境传输所需的容量与带宽,来缓解数字鸿沟约束,降低市场进入的固定成本,从而促进数字服务出口。对比较优势来源的进一步讨论表明,一国的数字连接能力与数据增值服务优势构成数字服务出口促进的关键互补条件,即国际海缆扩展的数字服务出口促进效应随本国数据增值服务能力的提高而增强,且数据增值服务优势关于国际海缆扩展的数字服务出口促进效应的正向调节作用随国际海缆扩展的深化而加强。对不同扩展模式即扩展路径、地理范围和投资主体的拓展性分析还表明,连接强度相较于连接广度扩展、洲内相较于洲际扩展、传统电信商相较于数字平台商主导扩展的数字服务出口促进效应更强。上述结论为提高数字连接质量来驱动我国数字服务出口增长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扩展国际海缆基础设施以实现数字服务出口结构升级提供了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连接 国际海缆 数字服务贸易 数据增值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诱发电位及数字连接试验对亚临床型肝性脑病的诊断初探 被引量:9
2
作者 沈清燕 易淑倩 +2 位作者 赵英恒 熊希民 陈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6年第3期150-152,共3页
作者对36名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脑诱发电位(EP)的检测,其中检查视觉诱发电位(VEP)23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32例,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SEPS)22例,有33例同时进行了数字连接试验(NCT),30及... 作者对36名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脑诱发电位(EP)的检测,其中检查视觉诱发电位(VEP)23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32例,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SEPS)22例,有33例同时进行了数字连接试验(NCT),30及36例分别检查了血氨及脑电图。结果表明30例无肝性脑病(HE)表现的患者有18例(60%)出现三项EP中任一项以上的异常,部分伴有NCT时间的延长,其异常率与肝功能损害的程度有关,而血氨及脑电图(EEG)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提示EP及NCT对亚临床型肝性脑病(SHE)有一定的诊断意义,而血氨及EEG的诊断价值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性脑病 脑诱发电位 数字连接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连接试验在亚临床肝性脑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俊文 艾萍 魏艳芳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21期22-23,共2页
目的降低亚临床肝性脑病的发生。方法将64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肝、对症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数字连接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肝性脑病发生率为6.2... 目的降低亚临床肝性脑病的发生。方法将64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肝、对症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数字连接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肝性脑病发生率为6.25%(2/32),对照组为46.88%(15/3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数字连接试验异常的重型肝炎患者,早期加强相应的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乙型 肝性脑病 数字连接试验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连接与信息对齐对竞争优势的影响:大数据预测分析能力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梁丽萍 刘潭飞 +1 位作者 姚琳 雷李楠 《管理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43,共16页
在当前数字化潮流中,如何合理配置和利用数字技术以促进供应链的整合与协作,成为企业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也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途径。本文基于资源基础观,探讨供应链数字化连接与信息对齐通过大数据预测分析能力影响企业竞争优... 在当前数字化潮流中,如何合理配置和利用数字技术以促进供应链的整合与协作,成为企业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也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途径。本文基于资源基础观,探讨供应链数字化连接与信息对齐通过大数据预测分析能力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以及行业数字技术强度的调节作用。本文通过对293家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和对国泰安数据库的行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字化连接与信息对齐对企业竞争优势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大数据预测分析能力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行业数字技术强度正向调节数字化连接、信息对齐二者与大数据预测分析能力和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研究从理论上揭示了跨组织数字化活动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为供应链数字化和大数据预测分析能力研究做出贡献;同时,研究从实践角度明确企业应利用数字技术重塑供应链关系,为企业在数字化时代通过整合供应链获取竞争优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买方-供应商互动 数字连接 信息对齐 大数据预测分析能力 行业数字技术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能力对在华跨国公司数字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基于fsQCA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程聪 胡嘉阳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91-99,共9页
随着数字技术快速发展,数字能力成为影响跨国公司数字创新绩效的重要途径。为了探究数字能力对跨国公司数字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以40家在华跨国公司为例,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分析框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讨数字连接情境下在华跨国... 随着数字技术快速发展,数字能力成为影响跨国公司数字创新绩效的重要途径。为了探究数字能力对跨国公司数字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以40家在华跨国公司为例,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分析框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讨数字连接情境下在华跨国公司数字创新绩效影响因素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华跨国公司数字创新绩效提升路径。结果显示,产品创新绩效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数字连接能力与企业资源偏好的影响;流程创新绩效中,数字智能应用、数字资源投入与分配能够促进流程创新绩效提升。结论可拓展在华跨国公司数字创新绩效相关研究,为在华跨国公司提升创新绩效提供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能力 在华跨国公司 数字创新绩效 数字连接 fs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连接型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系统 (一)接口算法特性 被引量:30
6
作者 胡昱宙 张沛超 +1 位作者 方陈 包海龙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6-41,共6页
功率连接型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结合了实时数字仿真和动态物理模拟的优点,是未来研究新能源发电和储能设备物理特性和接入技术的关键手段。接口算法是功率连接型混合仿真系统的关键技术。文中从稳定性和精确性2个方面,研究并建立了功率连... 功率连接型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结合了实时数字仿真和动态物理模拟的优点,是未来研究新能源发电和储能设备物理特性和接入技术的关键手段。接口算法是功率连接型混合仿真系统的关键技术。文中从稳定性和精确性2个方面,研究并建立了功率连接型混合仿真系统的接口特性。对阻抗阻尼接口进行了化简,分析了简化阻尼阻抗接口和理想变压器接口的稳定性。分析了简化阻尼阻抗接口对数字仿真系统精确性的影响,得出在阻抗匹配时阻尼阻抗法不受接口延迟影响的透明特性。针对物理模拟系统无源和有源2种情况,分析了简化阻尼阻抗接口和理想变压器接口对物理被试系统精确性的影响,得出理想变压器接口带有源负载能力优于阻尼阻抗接口的结论。根据理论分析结果,给出了在各种情况下选择接口算法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连接数字物理混合仿真 接口算法 理想变压器模型接口 阻尼阻抗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连接型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系统(二)适应有源被试系统的新型接口算法 被引量:12
7
作者 胡昱宙 张沛超 +1 位作者 包海龙 方陈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6-81,共6页
将实时数字仿真技术和动态物理模拟技术结合起来,可以对含可再生能源和储能的微网系统进行研究与测试。由于被试系统为有源系统,对混合仿真系统的接口算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简化阻尼阻抗接口,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有源被试系统的阻抗... 将实时数字仿真技术和动态物理模拟技术结合起来,可以对含可再生能源和储能的微网系统进行研究与测试。由于被试系统为有源系统,对混合仿真系统的接口算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简化阻尼阻抗接口,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有源被试系统的阻抗跟踪算法,实现了实时阻抗匹配。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接口模型,新接口用理想变压器接口构成前向驱动器,以激励物理模拟系统;由简化阻尼阻抗接口构成反向观测器,以获得精确的数字仿真结果。MATLAB仿真表明,对于有源被试系统,新接口算法兼顾了简化阻尼接口算法对数字仿真系统的"透明性"以及理想变压器接口的带有源负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连接数字物理混合仿真 阻尼阻抗接口 理想变压器模型接口 阻抗匹配 有源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XC1/0数字交叉连接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刘钊远 刘建华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9-11,共3页
本文论述了DXC1/0数字交叉连接系统的设计原则、系统结构及主要功能,重点讨论了数字交叉网络的设计。
关键词 数字交叉连接 主控制器 通信网 DX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数字交叉连接矩阵的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袁玉英 王跃峰 罗永刚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1-33,共3页
采用两级结构设计了一种4×4SDXC矩阵,用以实现四路不同STM-1输入信号的完全无阻塞交叉连接。整个设计采用FPGA设计方法,阐述了SDH数字交叉连接矩阵的交换实质,重点解析了空分交换单元和时分交换单元的结构框图。最后,采用Quartus ... 采用两级结构设计了一种4×4SDXC矩阵,用以实现四路不同STM-1输入信号的完全无阻塞交叉连接。整个设计采用FPGA设计方法,阐述了SDH数字交叉连接矩阵的交换实质,重点解析了空分交换单元和时分交换单元的结构框图。最后,采用Quartus Ⅱ软件进行功能仿真,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数字体系 数字交叉连接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基于LB/IHMM的高性能汉语连接数字语音识别系统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成友 汤叔祺 梁甸农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5期86-91,共6页
本文使用一种IHMM的简化训练算法,讨论了一个基于LevelBuilding搜索算法,参考模式基于IHMM模型的高性能的汉语连接数字语音识别系统。文中详细描述了系统的特征提取、IHMM模型、训练过程和识别过程,以及系... 本文使用一种IHMM的简化训练算法,讨论了一个基于LevelBuilding搜索算法,参考模式基于IHMM模型的高性能的汉语连接数字语音识别系统。文中详细描述了系统的特征提取、IHMM模型、训练过程和识别过程,以及系统用于特定人、多说话人和不认人语音识别的实验,并且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识别系统 连接数字 LB/IH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H数字交叉连接系统的设计与ASIC实现
11
作者 常立立 李惠军 +1 位作者 孔庆涛 邓晓飞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9-52,共4页
基于同步数字交叉连接系统(SDXC)的基本原理及技术关键,分析、讨论了系统的技术细节及技术指标。在提出设计方案的基础上,重点对SDXC系统的核心单元——数字交叉连接矩阵模块,使用VCS和Design-vision(Synopsys Inc.)等设计工具进行了系... 基于同步数字交叉连接系统(SDXC)的基本原理及技术关键,分析、讨论了系统的技术细节及技术指标。在提出设计方案的基础上,重点对SDXC系统的核心单元——数字交叉连接矩阵模块,使用VCS和Design-vision(Synopsys Inc.)等设计工具进行了系统级描述及综合、验证。其结果满足了SDXC系统的设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终端设备 同步数字体系 数字交叉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数字基建中的国家安全与战略选择——以全球海底光缆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悦怡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4-151,155,共29页
当前,数字基础设施与国家的政治安全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全球数字基建中的国家安全具体表现为数字连接安全,具有脆弱性和不可信任性两大风险特质。受制于技术实力和国际压力双重因素,国家在全球数字基建中面临的安全环境可分为强安全... 当前,数字基础设施与国家的政治安全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全球数字基建中的国家安全具体表现为数字连接安全,具有脆弱性和不可信任性两大风险特质。受制于技术实力和国际压力双重因素,国家在全球数字基建中面临的安全环境可分为强安全、中等安全、弱安全三类。这三类安全促使国家选择不同的全球数字基建战略。其中,处于强安全环境的国家所面临的脆弱性和不可信任性风险相对较低,因而更容易设定较高安全阈值,刺激国家采取护持战略。中等安全环境中的国家往往采取发展战略与防御战略相结合的方式,并因自身面临的技术实力和国际压力的大小不同,形成对脆弱性与不可信任性两大风险的认知差异,在选择发展战略与防御战略时会有所侧重。弱安全环境中的国家在技术实力方面均相对不足,因而在面临较大国际压力时倾向于选择防御战略,当面临的国际压力较小时则更容易选择依附战略。中国的数字连接环境正处于中等安全水平,在参与全球数字基建时须综合运用防御战略与发展战略,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平台,致力于塑造全球数字连接环境的共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数字基建 数字连接安全 国家安全 海底光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FO技术在SDH数字交叉连接芯片设计中的应用
13
作者 刘钊远 《电讯技术》 2006年第3期28-32,共5页
首先介绍了数字交叉设备中SDH数字交叉连接芯片的位置及作用,简要介绍了SDH数字交叉芯片的基本结构,并讨论了采用FIFO技术来解决该结构中多条高速链路之间交叉所面临的问题,对FIFO基本电路给予描述,重点讨论了FIFO技术在SDH数字交叉连... 首先介绍了数字交叉设备中SDH数字交叉连接芯片的位置及作用,简要介绍了SDH数字交叉芯片的基本结构,并讨论了采用FIFO技术来解决该结构中多条高速链路之间交叉所面临的问题,对FIFO基本电路给予描述,重点讨论了FIFO技术在SDH数字交叉连接芯片中的应用,最后给出了数字交叉连接芯片中FIFO技术的设计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先出队列 数字交叉连接 帧定位 双端口随机存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数字交叉连接设备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朱洪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4-48,共5页
本文首先对G.782定义的同步数字交叉连接设备类型进行了介绍,随后对SDXC设备的主要模块的功能进行阐述,给出了SDXC设备的主要功能及其应用,最后介绍了国内外SDXC设备的研究与开发。
关键词 同步数字体系 数字交叉连接 SD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erilog语言的数字交叉连接矩阵设计
15
作者 华熹曦 赵雷 +2 位作者 许新新 王琳 李惠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2-84,共3页
通过改进传统数字交叉连接矩阵的单元结构,详细介绍了基于Verilog语言的SDXC矩阵设计的一种新方法。此矩阵可实现2条STM-1输入信号中任意等级支路之间的无阻塞时隙交换。文章着重阐述了交叉连接矩阵实时、自适应交换功能的原理及实现方... 通过改进传统数字交叉连接矩阵的单元结构,详细介绍了基于Verilog语言的SDXC矩阵设计的一种新方法。此矩阵可实现2条STM-1输入信号中任意等级支路之间的无阻塞时隙交换。文章着重阐述了交叉连接矩阵实时、自适应交换功能的原理及实现方法,并给出了系统的功能仿真波形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ILOG语言 数字交叉连接 同步数字体系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ark SDK的连接数字语音识别
16
作者 韩丹 姚佩阳 陈玲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2年第4期22-25,共4页
Spark SDK是L&H公司推出的可进行二次开发的语音识别软件 ,它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 ,使开发人员可以将语音部分识别功能添加到他们的应用程序中。在雷达情报口报录取器中 ,利用Spark SDK实现连接数字语音识别 ,并通过编写识别... Spark SDK是L&H公司推出的可进行二次开发的语音识别软件 ,它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 ,使开发人员可以将语音部分识别功能添加到他们的应用程序中。在雷达情报口报录取器中 ,利用Spark SDK实现连接数字语音识别 ,并通过编写识别专业词汇的函数以及修改Spark SDK的语法规则等方法提高了语音识别软件的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PHI SPARK SDK 连接数字语音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TC-9402数字交叉连接系统及其组网应用
17
作者 于德晨 雷振明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0-13,共4页
本文首先讨论数字交叉连接系统的一般概念,然后主要介绍了国家“863”计划通信主题在“八五”期间的课题成果之一———BTC9402数字交叉连接系统的功能和设计实现。
关键词 数字交叉连接 传输网 ATM交换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交叉连接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应用范围
18
作者 赵灵基 《光通信研究》 1995年第3期56-64,共9页
本文主要叙述了数字交叉连接系统的功能、与数字交换机的区别、基本组成、各种类型的应用范围,以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 数字交换机 数字交叉连接 通信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速大容量SDH交叉连接芯片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钊远 韩俊刚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41,共3页
介绍了一种高速大容量SDH交叉连接芯片及其各模块所完成功能的设计与实现,重点论述了如何利用T-S-T三级交换网络实现高速大容量的SDH数字交叉,讨论了设计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该芯片通过高性能的FPGA器件进行仿真和综合,已经在SDH... 介绍了一种高速大容量SDH交叉连接芯片及其各模块所完成功能的设计与实现,重点论述了如何利用T-S-T三级交换网络实现高速大容量的SDH数字交叉,讨论了设计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该芯片通过高性能的FPGA器件进行仿真和综合,已经在SDH交叉设备上成功地完成测试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H 数字交叉连接 T-S-T交换结构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0Gbit/s交叉连接芯片总体方案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蒋林 章倩苓 吕建东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5-48,共4页
首先在明确40Gbit/sSDH(STM 256)光纤通信设备要求的基础上,确定了芯片与外围电路的电路、功能和时序接口,制订了满足设备需要并利于ASIC实现的芯片技术规范;其次,进行了芯片的总体方案设计,按照自顶向下的全正向设计方法进行了芯片的... 首先在明确40Gbit/sSDH(STM 256)光纤通信设备要求的基础上,确定了芯片与外围电路的电路、功能和时序接口,制订了满足设备需要并利于ASIC实现的芯片技术规范;其次,进行了芯片的总体方案设计,按照自顶向下的全正向设计方法进行了芯片的逻辑结构设计,并合理安排了芯片的寄存器结构;行为级仿真结果表明,方案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数字体系 数字交叉连接 专用集成电路 光纤通信设备 ASIC 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