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教师数字负担的生成与消解
1
作者
王强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9-104,128,共7页
数智技术嵌入教育场域的初衷在于提升教学资源可及性、推进教育公平,然而却在实践中衍生出教师数字负担问题。教师数字负担表现为数据监控下全天候待命导致的时间贫困、信息过载下角色超载引发的技术迷思以及技术工具中异化劳动催生的...
数智技术嵌入教育场域的初衷在于提升教学资源可及性、推进教育公平,然而却在实践中衍生出教师数字负担问题。教师数字负担表现为数据监控下全天候待命导致的时间贫困、信息过载下角色超载引发的技术迷思以及技术工具中异化劳动催生的数字至上三种样态。教师数字负担的成因主要源于技术量化的评估失真、技术治理的伦理阙如和算法控制的逻辑悖论。鉴于此,消解教师数字负担可从三方面着手:在制度规制层面,通过构建跨部门跨层级的协同治理机制、整合监督考核的多元化指标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奖惩激励机制,以规范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在主体增能层面,通过营造良好技术生态环境、构建支持性社会文化环境、加强教师数字素养培训,全面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水平,有效弥合“数字鸿沟”;在权力下沉层面,通过重视教师数字建议权、赋予教师数字选择权、强化教师在评价体系中的话语权,拓宽教师实践空间,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教师
数字负担
协同治理
数字
素养
权力下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技术与组织互构:基层治理者的数字负担及其应对——基于上海市X街道数字治理平台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
26
2
作者
文军
高芸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3-157,共15页
数字治理作为社会治理的新范式,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数字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基层治理效率,但在面对“减负增能”的政策导向时,实际上基层治理者正普遍地面临工作时间延长、工作压力增大等数字增负效应。基于上海市X街道...
数字治理作为社会治理的新范式,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数字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基层治理效率,但在面对“减负增能”的政策导向时,实际上基层治理者正普遍地面临工作时间延长、工作压力增大等数字增负效应。基于上海市X街道数字治理平台的经验研究,文章搭建了“数字技术—基层治理者—社区居民—科层组织”的分析框架,以类型化方法区分了基层治理者的组织性负担、技术性负担、主体性负担与互动性负担,并具体剖析了数字负担的形成原因及其应对策略。研究发现,基层治理者的数字负担主要包括组织性负担、技术性负担、主体性负担以及互动性负担。在基层数字治理实践中,四种数字负担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再生产的生态系统,这一循环过程构成了数字治理的复杂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
数字
治理
基层治理者
数字负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层治理中数字负担的生成与消解
被引量:
44
3
作者
于水
区小兰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1期75-83,共9页
数字赋能基层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数字负担等问题也悄然滋生。基层数字治理实践中出现的数字化“隐形工作”、数字化形式主义等数字负担,不仅恶化基层政治生态,抑制数字行政效率与阻碍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还消解政府公信力。压力情...
数字赋能基层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数字负担等问题也悄然滋生。基层数字治理实践中出现的数字化“隐形工作”、数字化形式主义等数字负担,不仅恶化基层政治生态,抑制数字行政效率与阻碍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还消解政府公信力。压力情境、技术认知与行动者策略是理解数字负担何以生成的关键变量,并构成了“情境—认知—策略”分析框架。数字负担的生成由上级、部门及社会压力,行动者技术认知失调及其策略性行为共同作用。因此,基于制度、技术、行动者层面提出重构基层治理结构及数字治理体系、审视技术特征及调适技术认知思维、制定数字治理规则与界定治理边界的针对性策略,旨在消除数字负担,从而为基层数字治理减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
数字
治理
技术增负
数字负担
治理减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韧性治理: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的方向与路径
4
作者
张玉强
《湖湘论坛》
2025年第5期41-50,共10页
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承载着国家数字整合、民众美好生活建构的重要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整合乡村社会的行动逻辑呈现为从“政权下乡”到“数字下乡”。以韧性治理为理论基础,本文构建起“结构—技术—生活”分析框架,研究认为乡村...
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承载着国家数字整合、民众美好生活建构的重要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整合乡村社会的行动逻辑呈现为从“政权下乡”到“数字下乡”。以韧性治理为理论基础,本文构建起“结构—技术—生活”分析框架,研究认为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在于实现权力逻辑、技术逻辑、生活逻辑的综合平衡。然而,受制于单向度政府主导的路径依赖,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呈现出一定的“刚性治理”特征,主要表现在结构单一化、技术悬浮化、生活碎片化三方面,存在路径依赖、技术主义和关系脱嵌的内在困境。应从党建引领协同共治的制度框架出发,以构建包容互补的数字治理规则、整合多源异构的技术工具、满足村民多元生活需求为着力点,构建更具可调适性、包容性和网络化特点的乡村数字韧性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乡村
数字
治理
数字负担
数字
乡村
韧性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师数字负担的生成与消解
1
作者
王强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9-104,128,共7页
文摘
数智技术嵌入教育场域的初衷在于提升教学资源可及性、推进教育公平,然而却在实践中衍生出教师数字负担问题。教师数字负担表现为数据监控下全天候待命导致的时间贫困、信息过载下角色超载引发的技术迷思以及技术工具中异化劳动催生的数字至上三种样态。教师数字负担的成因主要源于技术量化的评估失真、技术治理的伦理阙如和算法控制的逻辑悖论。鉴于此,消解教师数字负担可从三方面着手:在制度规制层面,通过构建跨部门跨层级的协同治理机制、整合监督考核的多元化指标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奖惩激励机制,以规范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在主体增能层面,通过营造良好技术生态环境、构建支持性社会文化环境、加强教师数字素养培训,全面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水平,有效弥合“数字鸿沟”;在权力下沉层面,通过重视教师数字建议权、赋予教师数字选择权、强化教师在评价体系中的话语权,拓宽教师实践空间,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
关键词
数智时代
教师
数字负担
协同治理
数字
素养
权力下沉
Keywords
Digital Intelligence Era
Teachers'Digital Burden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Digital Literacy
Power Devolution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技术与组织互构:基层治理者的数字负担及其应对——基于上海市X街道数字治理平台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
26
2
作者
文军
高芸
机构
贵州大学贵州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高端智库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暨社会发展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出处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3-157,共1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形势下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及其应对机制研究”(22&ZD183)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不确定性研究的社会学转向及其体系建构”(22ASH002)。
文摘
数字治理作为社会治理的新范式,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数字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基层治理效率,但在面对“减负增能”的政策导向时,实际上基层治理者正普遍地面临工作时间延长、工作压力增大等数字增负效应。基于上海市X街道数字治理平台的经验研究,文章搭建了“数字技术—基层治理者—社区居民—科层组织”的分析框架,以类型化方法区分了基层治理者的组织性负担、技术性负担、主体性负担与互动性负担,并具体剖析了数字负担的形成原因及其应对策略。研究发现,基层治理者的数字负担主要包括组织性负担、技术性负担、主体性负担以及互动性负担。在基层数字治理实践中,四种数字负担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再生产的生态系统,这一循环过程构成了数字治理的复杂压力。
关键词
基层治理
数字
治理
基层治理者
数字负担
分类号
D035.5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层治理中数字负担的生成与消解
被引量:
44
3
作者
于水
区小兰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1期75-83,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研究”(20ZDA023)。
文摘
数字赋能基层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数字负担等问题也悄然滋生。基层数字治理实践中出现的数字化“隐形工作”、数字化形式主义等数字负担,不仅恶化基层政治生态,抑制数字行政效率与阻碍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还消解政府公信力。压力情境、技术认知与行动者策略是理解数字负担何以生成的关键变量,并构成了“情境—认知—策略”分析框架。数字负担的生成由上级、部门及社会压力,行动者技术认知失调及其策略性行为共同作用。因此,基于制度、技术、行动者层面提出重构基层治理结构及数字治理体系、审视技术特征及调适技术认知思维、制定数字治理规则与界定治理边界的针对性策略,旨在消除数字负担,从而为基层数字治理减负。
关键词
基层
数字
治理
技术增负
数字负担
治理减负
Keywords
grass-roots digital governance
technical burden increase
digital burden
governance burden reduction
分类号
TP39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D63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韧性治理: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的方向与路径
4
作者
张玉强
机构
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出处
《湖湘论坛》
2025年第5期41-50,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数智时代乡村治理的优化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4CZZ068)。
文摘
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承载着国家数字整合、民众美好生活建构的重要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整合乡村社会的行动逻辑呈现为从“政权下乡”到“数字下乡”。以韧性治理为理论基础,本文构建起“结构—技术—生活”分析框架,研究认为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在于实现权力逻辑、技术逻辑、生活逻辑的综合平衡。然而,受制于单向度政府主导的路径依赖,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呈现出一定的“刚性治理”特征,主要表现在结构单一化、技术悬浮化、生活碎片化三方面,存在路径依赖、技术主义和关系脱嵌的内在困境。应从党建引领协同共治的制度框架出发,以构建包容互补的数字治理规则、整合多源异构的技术工具、满足村民多元生活需求为着力点,构建更具可调适性、包容性和网络化特点的乡村数字韧性治理模式。
关键词
乡村治理
乡村
数字
治理
数字负担
数字
乡村
韧性治理
分类号
D422.6 [政治法律]
F49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教师数字负担的生成与消解
王强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技术与组织互构:基层治理者的数字负担及其应对——基于上海市X街道数字治理平台的案例研究
文军
高芸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层治理中数字负担的生成与消解
于水
区小兰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
4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韧性治理: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的方向与路径
张玉强
《湖湘论坛》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