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字表面模型的冬小麦生物量估算
1
作者 郭燕 贺佳 +6 位作者 位盼盼 曾凯 史舟 叶粟 杨秀忠 郑国清 王来刚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3,共11页
【目的】构建冬小麦主要生育时期生物量估算模型,分析不同水处理和不同年份情景下估算模型的迁移能力,为冬小麦生物量快速估算、表型研究及制定作物水肥决策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通过设置不同水氮处理,采用大疆M600 Pro无人机搭载安... 【目的】构建冬小麦主要生育时期生物量估算模型,分析不同水处理和不同年份情景下估算模型的迁移能力,为冬小麦生物量快速估算、表型研究及制定作物水肥决策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通过设置不同水氮处理,采用大疆M600 Pro无人机搭载安洲科技K6多光谱成像仪获取冬小麦关键生育期影像,提取影像数字表面模型,基于无人机影像提取株高,通过BP神经网络构建并改进冬小麦生物量估算模型。【结果】水氮耦合自然状态条件下冬小麦实测株高的变化较小,但在氮充足条件下灌溉可增加冬小麦实测株高。无人机提取株高与实测株高的线性决定系数(R^(2))为0.81,即无人机提取株高可解释81%的株高变异。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提取株高构建的冬小麦生物量估算模型,R^(2)、均方根误差(RMSE)、相对分析误差(RPD)分别为0.58、4528.23 kg/ha和1.25,说明该模型可对冬小麦生物量进行快速估算,但模型稳健性较差(RPD<1.4),估算值(16198.27 kg/ha)较实测值(16960.23 kg/ha)偏小,且估算值较分散。通过数据转换,基于生物量/无人机提取株高比值构建的冬小麦生物量估算模型R^(2)、RMSE、RPD分别为0.88、2291.90 kg/ha和2.75,改进后的模型稳健性较强(RPD>2.0),估算值(17478.21 kg/ha)与实测值(17222.59 kg/ha)较接近,模型估算精度提高了51.72%。经验证,改进的冬小麦生物量估算模型在不同水处理和不同年份情景下具有较强的迁移能力,迁移估算模型的R^(2)均在0.85以上,能实现对冬小麦生物量的精准快速估算。【结论】利用无人机影像提取株高信息,通过数据转换,能有效提高冬小麦生物量估算模型的估算精度。改进的冬小麦生物量估算模型在不同水处理和不同年份情景下均表现出较强的迁移能力,但在不同氮水平情景下的迁移能力存在差异,因此,模型迁移利用前应对不同情景数据集进行直方图特征分析,并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以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生物量 株高 数字表面模型(dsm) 迁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视角下基于几何一致性的神经辐射场卫星城市场景渲染与数字表面模型生成
2
作者 孙文博 高智 +3 位作者 张依晨 朱军 李衍璋 路遥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79-1689,共11页
卫星遥感提供了全球、连续、多尺度的地表观测能力。近年来,神经辐射场(NeRF)因其连续渲染和隐式重建特性,在自动驾驶与大场景重建等领域表现出良好鲁棒性,受到广泛关注。然而,NeRF在卫星对地观测中的应用效果有限,主要因其训练需大量... 卫星遥感提供了全球、连续、多尺度的地表观测能力。近年来,神经辐射场(NeRF)因其连续渲染和隐式重建特性,在自动驾驶与大场景重建等领域表现出良好鲁棒性,受到广泛关注。然而,NeRF在卫星对地观测中的应用效果有限,主要因其训练需大量多视角图像,而卫星影像获取受限。在视角稀疏时,模型易对训练视角过拟合,导致新视角下性能下降。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新的方法,通过在NeRF的训练过程中引入场景深度与表面法线的几何约束,旨在提升在稀疏视角条件下的渲染与数字表面模型(DSM)生成能力。通过在DFC2019数据集上进行广泛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几何约束的NeRF模型在稀疏视角条件下的新视角合成和DSM生成任务上均取得了领先的结果,显示出其在稀疏视角条件下卫星观测场景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对地观测 神经辐射场 场景渲染 数字表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表面模型在滚磨离散元仿真中的应用
3
作者 陈艺文 李文辉 +1 位作者 辛宇鹏 李秀红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3-209,共7页
离散单元法是模拟滚磨光整加工过程的一种基础方法,主要用以分析滚磨光整加工机理或预测加工效果。为了提高仿真结果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滚磨离散元仿真中零件的数字孪生表面模型构建方法;为实现对复杂表面轮廓不同形貌误差成分的提取,... 离散单元法是模拟滚磨光整加工过程的一种基础方法,主要用以分析滚磨光整加工机理或预测加工效果。为了提高仿真结果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滚磨离散元仿真中零件的数字孪生表面模型构建方法;为实现对复杂表面轮廓不同形貌误差成分的提取,研究了小波分解中小波基及分解尺度的优选,得到数字孪生表面点云模型;通过泊松表面重建算法将点云模型转换为表面几何模型;最后选取试件完成数字孪生表面模型的构建,通过分析理想表面模型与数字孪生表面模型在滚磨离散元仿真中的磨损情况,并与试件实际加工磨损情况对比,从仿真效率与仿真效果上验证了构建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磨光整加工 离散元仿真 数字孪生 表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数字孪生滚磨光整加工的高保真模型构建方法
4
作者 辛宇鹏 李文辉 陈艺文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141-3158,共18页
零件表面微观几何形貌表达以及机械作用力的仿真计算,是影响精密加工仿真结果预测准确度的关键。传统仿真中常采用理想光滑表面模型替代零件真实的几何形貌,往往导致仿真结果与实际加工效果产生巨大偏差。以滚磨光整加工为背景,借鉴数... 零件表面微观几何形貌表达以及机械作用力的仿真计算,是影响精密加工仿真结果预测准确度的关键。传统仿真中常采用理想光滑表面模型替代零件真实的几何形貌,往往导致仿真结果与实际加工效果产生巨大偏差。以滚磨光整加工为背景,借鉴数字孪生理念,提出采用高保真模型模拟预测机械加工作用效果。该模型是一个多维度、多尺度的数据集合,在保留零件表面微观几何尺寸信息的同时,还兼容加工要求、材料和表面质量等信息。研究了面向数字孪生滚磨光整加工的高保真模型几何建模方法,提出了数字孪生滚磨光整加工系统框架,分析了该框架下的高保真模型迭代运行机制。最后,通过对比一尺寸为20 mm×20 mm×3 mm铝合金试件的滚磨光整加工实验和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滚磨光整加工 表面模型 加工仿真 高保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字表面模型生成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刘世杰 晏飞 +1 位作者 王卫安 李荣兴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14-1418,共5页
针对高分辨率卫星立体影像生成数字表面模型(DSM)过程中由于影像几何和辐射差异造成匹配困难和误匹配等问题,综合运用尺度不变特征转换(SIFT)算子和归一化互相关(NCC)算子,并考虑核线和视差约束,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角网视差约束的影像分... 针对高分辨率卫星立体影像生成数字表面模型(DSM)过程中由于影像几何和辐射差异造成匹配困难和误匹配等问题,综合运用尺度不变特征转换(SIFT)算子和归一化互相关(NCC)算子,并考虑核线和视差约束,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角网视差约束的影像分层匹配方法,同时对匹配窗口进行自适应优化改进,实现特征点、格网点和特征线的匹配,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生成DSM.将提出的方法应用于上海崇明WorldView-1和浙江舟山资源三号卫星影像生成对应区域的DSM,与地面控制点和已有DSM对比分析,高程精度与像素分辨率相当,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卫星影像 影像金字塔 立体影像匹配 数字表面模型(d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对相位直方图的数字表面模型数据与遥感图像配准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松林 孙刚 +2 位作者 牛照东 张江伟 陈曾平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96-1705,共10页
针对数字表面模型(DSM)数据与可见光遥感图像信息融合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一致点漂移算法(CPD)与相对相位直方图(RPH)的两级配准策略来实现上述数据与图像的自动配准。首先,利用Canny算子提取图像边缘,将边缘点作为CPD算法的输入... 针对数字表面模型(DSM)数据与可见光遥感图像信息融合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一致点漂移算法(CPD)与相对相位直方图(RPH)的两级配准策略来实现上述数据与图像的自动配准。首先,利用Canny算子提取图像边缘,将边缘点作为CPD算法的输入,实现两幅图像的粗匹配,从而得到初始对应点集并估算尺度因子;然后,定义了一种鲁棒且具有旋转、平移不变性的区域变化信息描述子-RPH,其在粗匹配结果的保障下还可以实现尺度不变性;最后,根据尺度因子在两幅图像中分别定义圆环模板,并利用RPH测度完成DSM图像与可见光遥感图像精配准。实验结果显示,使用RPH测度进行精配准后,基于CPD算法的粗匹配结果得到了有效校正,在数据自身存在透视失真情况下,算法配准误差约为2pixel,能够满足DSM数据与遥感图像信息融合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表面模型 遥感图像 相对相位直方图 一致点漂移 图像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IDAR数据的城市数字表面模型生成技术 被引量:14
7
作者 汪承义 赵忠明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9-60,63,共3页
激光雷达(LIDAR)数据是一种新型数据源,它产生的是高密度点云数据。为了更加方便地应用这些数据,首先要生成数字表面模型(DSM)。采用传统的方法生成城市DSM,对城市区域复杂性的考虑不足,也没有对数据存在的缺值情况进行相应处理,故无法... 激光雷达(LIDAR)数据是一种新型数据源,它产生的是高密度点云数据。为了更加方便地应用这些数据,首先要生成数字表面模型(DSM)。采用传统的方法生成城市DSM,对城市区域复杂性的考虑不足,也没有对数据存在的缺值情况进行相应处理,故无法生成高质量的城市DSM。该文阐述了一种新颖的生成高质量城市DSM的方法,兼顾城市的复杂性和LIDAR传感器本身的特点。试验证明,该方法生成的DSM与传统方法相比,具备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数字表面模型 三角网 插值算法 EM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集点云的数字表面模型自动生成方法 被引量:6
8
作者 闫利 陈长海 +1 位作者 费亮 张奕戈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共7页
针对机载航空多视影像密集匹配得到的原始点云存在大量的噪声和空洞,难以直接用于城市数字表面模型重建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增强点云进行法向量优化的泊松表面重建方法。首先通过反投影误差约束和点云距离分布统计分析方法剔除尽可能多... 针对机载航空多视影像密集匹配得到的原始点云存在大量的噪声和空洞,难以直接用于城市数字表面模型重建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增强点云进行法向量优化的泊松表面重建方法。首先通过反投影误差约束和点云距离分布统计分析方法剔除尽可能多的噪声,并通过k邻域均值采样填补点云空缺得到增强点云,及采用固定视点法简化法向量一致化。其次,针对重建表面数据冗余的问题,在保持特征的前提下,引入最短边准则剔除大量的狭长三角形。最后采用ISPRS倾斜下视航空影像及无人机影像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二维狄洛尼构网算法和快速三角化方法在表面重建效果上有一定的改进,对于多视影像的DSM自动生成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视影像 数字表面模型 摄影测量点云 表面重建 噪声剔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GPS系统表面模型的数字化描述与操作技术 被引量:2
9
作者 彭和平 刘晓军 +1 位作者 蒋向前 徐振高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6年第10期12-15,18,共5页
产品尺寸和几何技术规范(Dimensional and 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 and Verification,GPS)是有关产品几何特性的一系列技术标准,它贯穿于产品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验收到使用和维护的全过程。本文介绍了新一代GPS标准... 产品尺寸和几何技术规范(Dimensional and 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 and Verification,GPS)是有关产品几何特性的一系列技术标准,它贯穿于产品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验收到使用和维护的全过程。本文介绍了新一代GPS标准体系表面模型的概念及其数字化描述方法,探讨了基于新一代GPS的表面模型的操作技术。其中几何要素、特征、恒定类和恒定度等概念的引入。为实现几何技术规范的数字化描述、设计、评定与控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有效地解决了产品更新换代在功能描述、规范设计和认证评定全过程中数学表达规范统一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表面模型 几何要素 数字化描述 恒定类与恒定度 操作与操作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分析法对直接印模及石膏模型扫描获得数字模型的一致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青奕 Chung How Kau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32-1135,共4页
目的:用表面分析方法对三维激光扫描仪分别扫描石膏模型和印模获得的数字模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进行比较。方法 :对20个病例分别采用两种方法采集上颌和下颌数字模型。将同一病例的两种数字模型输入Rapid Form软件以最佳配对算法进行叠... 目的:用表面分析方法对三维激光扫描仪分别扫描石膏模型和印模获得的数字模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进行比较。方法 :对20个病例分别采用两种方法采集上颌和下颌数字模型。将同一病例的两种数字模型输入Rapid Form软件以最佳配对算法进行叠加,并采用表面分析方法对叠加结果加以分析。测量两模型上各点的线性距离,在容差设定为0.05、0.10、0.25、0.50、0.75、1.00 mm的情况下,确定相关模型之间的重叠百分率。此外,对6个预定的线性测量指标也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 :平均上颌模型的线性距离是0.097~0.191 mm,而下颌模型的平均线性距离是0.092~0.257 mm。在0.50 mm容差值水平,可以得到超过94%的表面相关性。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ICCs)统计表明两种方法获得的数字模型间有很好的一致性(0.972≤ICCs≤0.998)。结论 :两种方法生成的数字模型在软件中有很好的重叠,经表面分析方法分析统计两者一致性较好,表明直接从印模获取数字模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分析 数字模型 石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数字孪生的产品表面模型表达与生成方法 被引量:15
11
作者 易扬 刘晓军 +3 位作者 冯锦丹 刘庭煜 刘金山 倪中华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54-1462,共9页
产品数字孪生模型被认为是实现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深度融合的一种潜在的有效解决方法。针对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对数字孪生几何模型合理准确表达的实际应用需求,提出以非理想表面模型为载体实现数字孪生模型的几何参考表达方法。引入新... 产品数字孪生模型被认为是实现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深度融合的一种潜在的有效解决方法。针对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对数字孪生几何模型合理准确表达的实际应用需求,提出以非理想表面模型为载体实现数字孪生模型的几何参考表达方法。引入新一代产品几何技术规范,给出了通过几何要素及相关操作实现非理想表面模型信息的完整表达方案;分析了面向数字孪生的产品非理想表面模型的两种映射生成方法和模型创建流程,通过在离散网格模型上增加几何误差信息的方式生成规范表面模型;根据逆向建模的思想,通过实际测量离散点云数据并采用离散几何及小波分析等手段进行多尺度表面形貌误差表征,从而生成认证表面模型。最后通过某零件实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非理想表面模型 模型表达 映射生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形跟踪制导中数字表面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敏 林行刚 +1 位作者 赵乃国 罗丁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0-244,共5页
分析研究了数字表面模型 (DSM)在飞行器地形跟踪制导中的应用 ,提出了一种大地坐标下和高斯坐标下 DSM建模的新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 DSM模型纵横断面采样间距对孤立障碍物的影响 ,分析定义了 DSM模型下飞行器掠地飞行的最小安全高度... 分析研究了数字表面模型 (DSM)在飞行器地形跟踪制导中的应用 ,提出了一种大地坐标下和高斯坐标下 DSM建模的新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 DSM模型纵横断面采样间距对孤立障碍物的影响 ,分析定义了 DSM模型下飞行器掠地飞行的最小安全高度。仿真试验表明 ,在地形跟踪制导技术中采用数字表面模型 DSM比采用数字高程模型 DEM有更强的制导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表面模型 无人飞行器 地形跟踪制导 障碍物 数字摄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lInSAR的植被区高精度数字表面模型反演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解金卫 索志勇 +1 位作者 李真芳 王跃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3-301,共9页
针对传统方法无法估计电磁波在植被中的穿透深度导致植被数字表面模型(DSM)反演误差较大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高精度DSM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极化干涉相干最优中最大化相位差法分离得到电磁波在植被中高、低散射相位中心的干涉相位... 针对传统方法无法估计电磁波在植被中的穿透深度导致植被数字表面模型(DSM)反演误差较大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高精度DSM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极化干涉相干最优中最大化相位差法分离得到电磁波在植被中高、低散射相位中心的干涉相位。然后提出一种归一化高、低散射相位中心高度随消光系数变化的模型,基于该模型搜索得到电磁波在植被中的最浅穿透深度。最后利用干涉处理方法得到高散射相位中心的高程,将最浅穿透深度补偿到该高程中,从而提升植被区DSM估计精度。利用PolSARpro软件在不同植被种类和不同植被高度下进行仿真试验以及机载全极化数据进行实测数据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植被区DSM反演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干涉 散射相位中心 穿透深度 数字表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表面模型的岩体结构面产状获取 被引量:12
14
作者 宣程强 章杨松 许文涛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5-83,共9页
针对传统现场接触式测量获取岩体结构面参数效率低、工作量大、结果精确性受人为因素影响等问题,本文结合数字摄影测量技术与运动法(structure from motion,SFM)进行岩体三维数字表面模型重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岩体结构面自动识别方... 针对传统现场接触式测量获取岩体结构面参数效率低、工作量大、结果精确性受人为因素影响等问题,本文结合数字摄影测量技术与运动法(structure from motion,SFM)进行岩体三维数字表面模型重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岩体结构面自动识别方法。岩体数字表面模型重建步骤主要为岩体影像资料采集,基于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SIFT)算法进行图像特征匹配、稀疏点云构建、点云稠密化以及岩体曲面模型重构。结构面识别方法流程主要为:首先平滑岩体数字表面模型;通过改变搜索半径和角度阈值实现模型平面分割;基于区域生长原理进行结构面搜索;最后基于随机采样一致性拟合结构面得到结构面产状。将该方法应用于甘肃北山地下实验巷道,实现了巷道三维数字表面模型的重建与结构面产状数据获取,最后将识别到的结构面分组表征在模型表面。与人工实地测量方法以及现有的结构面识别软件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可为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面识别 摄影测量 运动重构 数字表面模型 区域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数字表面模型建筑物分割的LS-ORTSEG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闫奕名 赵春晖 崔颖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34,共6页
基于数字表面模型(DSM)的建筑物分割是遥感三维城市建模的关键技术之一.为解决DSM分割中因地形起伏和边界处干扰物等引起的建筑物分割精度低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层次化的建筑物分割方法 LS-ORTSEG.该方法首先利用水平集方法初步提取各... 基于数字表面模型(DSM)的建筑物分割是遥感三维城市建模的关键技术之一.为解决DSM分割中因地形起伏和边界处干扰物等引起的建筑物分割精度低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层次化的建筑物分割方法 LS-ORTSEG.该方法首先利用水平集方法初步提取各个潜在的建筑物区域,对各潜在区域进行适当扩展,进而针对扩展区域利用一种基于多重随机纹理模型的分割方法进行精细分割,进一步优化建筑物局部边界分割结果.实验表明,文中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物分割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表面模型 建筑物分割 水平集 多重随机纹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义分割网络重建单视图遥感影像数字表面模型 被引量:7
16
作者 卢俊言 贾宏光 +2 位作者 高放 李文涛 陆晴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74-981,共8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仅依靠激光探测与测量数据,实现单视图遥感影像数字表面模型(DSM)重建的新方法。该方法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设计了一种编码-解码结构的语义分割网络,该网络采用多尺度残差融合的编码块与解码(MRFED)块从输入图像中提取语义信... 该文提出了一种仅依靠激光探测与测量数据,实现单视图遥感影像数字表面模型(DSM)重建的新方法。该方法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设计了一种编码-解码结构的语义分割网络,该网络采用多尺度残差融合的编码块与解码(MRFED)块从输入图像中提取语义信息,进而逐像素预测高度值;采用特征图跳跃级联的策略保留输入图像的细节特征和结构信息。该文采用了一个包含DSM数据的遥感影像公开数据集训练与测试模型,实验结果表明:DSM重建结果与真值的平均绝对误差(MAE)为2.1e-02,均方根误差(RMSE)为3.8e-02,结构相似性(SSIM)为92.89%,均优于经典的深度学习语义分割网络。实验证实该方法能够有效实现单视图遥感影像的DSM重建,具有较高的精度,以及较强的地物分布结构重建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分割网络 编码-解码 多尺度残差融合 跳跃级联 数字表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变电站数字孪生体的轻量化构建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嘉 谢景海 +4 位作者 孙密 苏东禹 王涛 杨有行 王少荣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0-140,共11页
构建变电站数字孪生体是实现变电站运行监控和维护智能化的关键技术。为保证变电站物理实体与数字孪生体之间映射的实时性,以实用化为构建目的和功能需求牵引,引入工业CT (computed tomography)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变电站数字孪生体的轻... 构建变电站数字孪生体是实现变电站运行监控和维护智能化的关键技术。为保证变电站物理实体与数字孪生体之间映射的实时性,以实用化为构建目的和功能需求牵引,引入工业CT (computed tomography)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变电站数字孪生体的轻量化构建方法,重点论述了如何构建变电站设备的轻量化数字孪生体模型。采用改进三维线框模型构建变电站数字孪生体的骨架;对变电站三维线框模型进行纹理映射,构建变电站数字孪生体的局部表面模型;采用断层扫描原理构建反映变电站设备内部工况的切片模型。其中,变电站三维线框模型用于应用导航,并且为构建表面模型和切片模型提供坐标定位;表面模型用于变电站局部的外观展现;切片模型用于详细表征变电站设备内部的物理参量大小及分布情况,进而直观反映变电站电气设备的运行工况。文中详细阐述了所提变电站数字孪生体轻量化构建方法的基本思想和模型构建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数字孪生 轻量化构建方法 线框模型 局部表面模型 切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MS环境下零件表面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
18
作者 李元恒 李文辉 +1 位作者 辛宇鹏 武锋锋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4-149,共6页
为了解决CIMS环境下,产品设计、工艺规划、质量检验等不同环节对多元素、多尺度、多层次零件表面质量信息的应用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表面综合质量信息模型构建方法。以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准则为基础,采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创... 为了解决CIMS环境下,产品设计、工艺规划、质量检验等不同环节对多元素、多尺度、多层次零件表面质量信息的应用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表面综合质量信息模型构建方法。以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准则为基础,采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创建了包含设计几何模型、表面质量模型和表面性能模型的数字孪生表面模型,为多指标综合表征零件表面质量提供一种参考。其次,研究了数字孪生表面信息模型信息的表达与管理方法,实现几何模型与表面质量信息关联式的表达与管理,并提出一种基于XML的数字孪生表面信息模型集成应用框架,采用StAX标准编程接口规范来对XML文件进行解析,从而实现孪生数据在不同系统之间的有效传输。最后,以某卫星零件的复合加工工艺为例,构建了该零件的数字孪生模型,结合UOP UB200I金相显微镜、ZeGage Plus三维轮廓仪和西门子PLM系统Teamcenter搭建了CIMS环境,实现了该零件数字孪生表面模型的表达与集成应用,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表面信息模型 表面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投影影像精化数字表面模型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艳楠 汪佳丽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5-48,56,共5页
随着摄影测量技术的成熟和人们对摄影测量产品应用的要求不断提高,真正射影像在工程与人们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生成高质量真正射影像的关键在于如何获取高精度的DSM。目前修正和改善DSM误差的方法普遍存在费力费时、精度缺乏... 随着摄影测量技术的成熟和人们对摄影测量产品应用的要求不断提高,真正射影像在工程与人们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生成高质量真正射影像的关键在于如何获取高精度的DSM。目前修正和改善DSM误差的方法普遍存在费力费时、精度缺乏保证及任意性等问题。本文针对DSM精度的修正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即基于投影影像的概念,将空间点位在投影影像上的投影轨迹线作为几何约束条件,直接对现有DSM的高程进行修正的方法。通过获取高精度的DSM,进而生成更为精确的真正射影像。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单点高程和多点高程修正试验,验证了提出的新方法直观简单,适用性强,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表面模型 正射影像 投影影像 投影轨迹线 影像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地面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南艳 翟玲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00-503,共4页
通过阐述数字高程模型(DEM)的一般概念,研究了DEM的建立过程,还对DEM的数据采集过程和数据结构作了详细的阐述,研制开发了DEM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多项功能软件,包括简单的土方量的计算、绘制剖面图、绘制三维格网图、计算表面积并对坡度... 通过阐述数字高程模型(DEM)的一般概念,研究了DEM的建立过程,还对DEM的数据采集过程和数据结构作了详细的阐述,研制开发了DEM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多项功能软件,包括简单的土方量的计算、绘制剖面图、绘制三维格网图、计算表面积并对坡度的表面积进行统计等,给出了利用OpenGL绘制三维格网图和坡度的表面积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GL 剖面图 土方量 表面 数字高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