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虚拟财产权强制执行研究
1
作者 王常阳 《交大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4-136,共13页
数字虚拟财产权是在数字网络虚拟环境中发挥基础设施功能的新兴财产权,实践中已经出现对此类财产权执行的需求,但能否及如何执行尚需探索。执行法上数字虚拟财产权的识别可借鉴实体法有价值性、虚拟性、有限支配性的特征标准,但应结合... 数字虚拟财产权是在数字网络虚拟环境中发挥基础设施功能的新兴财产权,实践中已经出现对此类财产权执行的需求,但能否及如何执行尚需探索。执行法上数字虚拟财产权的识别可借鉴实体法有价值性、虚拟性、有限支配性的特征标准,但应结合执行语境作以改造。数字虚拟财产权表现形式多样,如直播账号、网店、NFT数字资产等,其中虚拟货币等部分禁止融通财产不可执行,其余财产则在法律关系上有同质性,可归入统一程序法命题。从实体本质和程序实效两方面考虑,虚拟财产权的性质应采债权说。立足债权说,数字虚拟财产权执行可分为以平台为被执行人的非金钱债权执行和以用户为被执行人的金钱债权执行,后者整体上应参照对债权执行处理,并根据数字虚拟财产权继续性行为债权之性质进行局部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虚拟财产权 对债权的执行 债权说 债权收取权 数字财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数据融合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及数字虚拟诊疗在肾上腺肿瘤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云浩 范凯 +4 位作者 黄从军 程强强 王官燕 肖友平 梅傲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1-207,共7页
目的 探讨基于CT断层扫描影像数据融合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及数字泌尿外科虚拟诊疗在肾上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16年9月~2023年04月期间收治的肾上腺肿瘤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共纳入病例19例,三... 目的 探讨基于CT断层扫描影像数据融合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及数字泌尿外科虚拟诊疗在肾上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16年9月~2023年04月期间收治的肾上腺肿瘤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共纳入病例19例,三维重建肾上腺肿瘤(3D组)12例(男性3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44.92±13.28)岁。3D组12例患者均在术前使用增强CT影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并使用重建模型了解肿瘤及占位位置,以及肿瘤处与血管及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依据三维可视化模型制定手术计划、术中指导及进行医患沟通。未三维重建手术(CT组)7例(男性3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35.14±11.25)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方法、围手术期数据,并使用SPSS 26.0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结果 19例手术中,1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CT组1例手术因术前评估不够精确,术中发现肿瘤巨大、解剖关系复杂,无法显露完整肿瘤、中央静脉和肾静脉,转为开放手术。3D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小于C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拔除引流管时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可视化及实景重建技术是构建数字泌尿外科虚拟诊疗的重要基础,三维重建模型可以减少肾上腺肿瘤手术中的解剖迷失以实现术中精准切除,从而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降低手术风险,在泌尿外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临床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可视化技术 数字虚拟诊疗 数字泌尿外科学 肾上腺肿瘤 实景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虚拟中国人男性一号循环系统的三维建模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文嘉 刘谦 +3 位作者 龚辉 唐雷 钟世镇 骆清铭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98-202,共5页
目的建立虚拟中国人男性一号血管灌注循环系统的三维模型,为解剖教学以及临床虚拟手术研究提供三维数据模型。方法对数字虚拟中国人男性一号样本进行血管灌注,对获取的彩色断层图片进行空间配准和半自动交互分割,对分割后的数据通过并... 目的建立虚拟中国人男性一号血管灌注循环系统的三维模型,为解剖教学以及临床虚拟手术研究提供三维数据模型。方法对数字虚拟中国人男性一号样本进行血管灌注,对获取的彩色断层图片进行空间配准和半自动交互分割,对分割后的数据通过并行算法进行快速三维重建处理。结果对灌注后的动静脉血管和心脏建立了三维模型;通过组合动脉和静脉以及心脏模型获得了全身循环系统的三维模型,弥补了数字化虚拟人体血管模型的空白。结论经过样本的动脉灌注处理之后,在获取高分辨率的切片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精确、完整的血管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虚拟中国人 动脉灌注 图像处理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破解对数字虚拟货币监管的难题 被引量:20
4
作者 华秀萍 夏舟波 周杰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8,共18页
随着数字经济与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区块链技术日渐走向成熟,但对私人机构发行的数字虚拟货币这一典型应用的监管,在全球范围内都仍是一个难题。本文从数字虚拟货币的本质、全球各国的监管策略、中国对数字虚拟货币监管的探索等视角,对... 随着数字经济与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区块链技术日渐走向成熟,但对私人机构发行的数字虚拟货币这一典型应用的监管,在全球范围内都仍是一个难题。本文从数字虚拟货币的本质、全球各国的监管策略、中国对数字虚拟货币监管的探索等视角,对数字虚拟货币的定义、发展与监管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探讨。研究发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数字虚拟货币在商业应用与价值创造方面的作用并不断探索有效监管途径的背景下,一刀切地禁止民间进行数字虚拟货币探索及其相关应用,可能并非最佳选择。本文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我国监管机构在坚持审慎原则的前提下,可以推行适度灵活的数字虚拟货币监管政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并通过监管科技、监管沙盒等监管手段的不断创新,构建中国特色数字虚拟货币监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区块链 数字虚拟货币 监管科技 监管沙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数为美:数字虚拟创作的美学思考 被引量:8
5
作者 周伟业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3-65,62,共4页
数字虚拟创作为当代艺术创作和审美体验提供了全新的方式,其本质是运用数字技术对现实和幻想世界进行再现和虚拟,审美特征包括创作方式的非物质化、创作手法的"以小见大"、创作主体的相互协作。数字虚拟创作可以将复制、模仿... 数字虚拟创作为当代艺术创作和审美体验提供了全新的方式,其本质是运用数字技术对现实和幻想世界进行再现和虚拟,审美特征包括创作方式的非物质化、创作手法的"以小见大"、创作主体的相互协作。数字虚拟创作可以将复制、模仿结合起来,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创作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虚拟创作 本质 类型 审美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数字虚拟设计中审美价值取向的哲学嬗变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孟洁 王美艳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6-102,共7页
数字虚拟设计发展到今天,相较于之前的人造物(即以一定的质感、量感、体感呈现的实际物),有了很大的变化。其存在方式和呈现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最终导致其作为审美客体时,设计者(第一审美主体)、使用者和欣赏者在进行审美活动时,... 数字虚拟设计发展到今天,相较于之前的人造物(即以一定的质感、量感、体感呈现的实际物),有了很大的变化。其存在方式和呈现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最终导致其作为审美客体时,设计者(第一审美主体)、使用者和欣赏者在进行审美活动时,审美价值取向发生了嬗变。主要体现在:优美形态的神秘内涵缺失——深度被削平、广度被收窄;崇高与幽默的奇特结合——反讽和恶搞盛行;多维度审美愉悦——动感之美的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虚拟设计 审美价值 审美主体 审美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增辉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4-136,141,共4页
由于对传统环境艺术进行设计时,存在对数字虚拟技术的过度依赖,因此,提出新的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方法。深入考虑环境景观和环境形态两种环境艺术属性,获取图形以及影像图层,以三维环境区域的比例和尺寸为依据,获取环境... 由于对传统环境艺术进行设计时,存在对数字虚拟技术的过度依赖,因此,提出新的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方法。深入考虑环境景观和环境形态两种环境艺术属性,获取图形以及影像图层,以三维环境区域的比例和尺寸为依据,获取环境区域的二维矢量图后,融合全部小角度拍摄获取的纹理,得到总体环境图像纹理,在此基础上采用Google Sketchup平台绘制虚拟环境初步模型;将二维矢量图嵌入到Google Sketchup平台内的地形和影像两个图层后,融合环境初步模型,构建三维环境景观模型。采用混沌式生成法,在三维环境景观模型的基础上,实现虚拟环境形态的混沌式生成,依据虚拟现实观,通过环境体验演变获取环境形态设计图。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三维建模误差低于1.2%,环境艺术设计的逼真度、效率、成本指标都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 数字虚拟 三维建模 图层获取 形态设计 实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虚拟峰值电压控制Buck变换器分析
8
作者 王禹玺 马皓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84-190,共7页
在传统数字峰值电压(DPV)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虚拟峰值电压(DVPV)控制算法,采用对称三角前缘(SLT)调制,分析了开关变换器数字虚拟峰值电压控制的稳定性问题。将此控制算法用于Buck变换器中,分析了负载突变时输出电压的瞬态响应。在... 在传统数字峰值电压(DPV)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虚拟峰值电压(DVPV)控制算法,采用对称三角前缘(SLT)调制,分析了开关变换器数字虚拟峰值电压控制的稳定性问题。将此控制算法用于Buck变换器中,分析了负载突变时输出电压的瞬态响应。在变换器稳定的前提下,通过增大数字虚拟峰值电压控制参数Ai,与传统改进型数字峰值电压(IDPV)控制相比,进一步减小了负载突变变轻时的电压超调和负载突变变重时的电压跌落,并减小了动态调整时间,瞬态响应性能得到改善。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和仿真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了新算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峰值电压控制 数字虚拟峰值电压控制 SLT调制 负载切换 瞬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虚拟飞行的民机复飞爬升梯度评估 被引量:6
9
作者 涂章杰 王立新 陈俊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530-2538,共9页
飞机的爬升梯度反映了其越过地面障碍达到安全高度的能力,为保障民机复飞时的飞行安全,适航条款规定复飞爬升梯度应满足一定的数值要求。根据适航条款对民机复飞程序和复飞爬升梯度的规定,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虚拟飞行的复飞爬升梯度适... 飞机的爬升梯度反映了其越过地面障碍达到安全高度的能力,为保障民机复飞时的飞行安全,适航条款规定复飞爬升梯度应满足一定的数值要求。根据适航条款对民机复飞程序和复飞爬升梯度的规定,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虚拟飞行的复飞爬升梯度适航符合性评估方法。基于适航条款规定和驾驶员操纵特点,建立了复飞任务的数字化模型和驾驶员操纵模型,进而以中国某型涡喷支线客机为对象建立飞行动力学模型,构成了可进行复飞爬升任务仿真的数字虚拟飞行仿真系统。通过仿真计算完成了对着陆爬升和进场爬升的爬升梯度评估,并与真实试飞结果对比,评估相对误差在10%以内,验证了本文方法的适用性和准确性。本文方法可应用于民机的概念方案设计,为保证飞机复飞爬升性能的适航符合性和最大着陆重量的确定等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用飞机 爬升梯度 复飞 适航符合性 数字虚拟飞行 任务数字化模型 驾驶员操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工艺数字虚拟博物馆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俭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8-91,共4页
中国的传统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制作技艺和工艺美学等诸多方面有极高的成就。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它不及传统绘画那样拥有基于创作实践的理论文献,商品社会中传统工艺受到极大的冲击,众多门类濒临失传。虚拟现实技术能将各种存在或不... 中国的传统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制作技艺和工艺美学等诸多方面有极高的成就。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它不及传统绘画那样拥有基于创作实践的理论文献,商品社会中传统工艺受到极大的冲击,众多门类濒临失传。虚拟现实技术能将各种存在或不存在的事物根据图片、文献进行数字复原,效果逼真,使已失传的工艺进行复原保护有了可能。在今天的网络状况、虚拟现实技术和数码技术的支持下建立传统工艺数字虚拟博物馆是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传统工艺的新方法、新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工艺 虚拟现实 数字表现 数字虚拟博物馆 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中数字虚拟角色表演与观众互动观赏心理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鑫 《电影评介》 2013年第6期67-68,共2页
电影中数字虚拟角色表演艺术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感觉的艺术,它的艺术展现离不开创作者,更离不开接受者。其艺术表达是在与观众心理交流互动的生动过程之中来实现的审美境界,通过其"拟真"、"陌生化"、"3D立体&q... 电影中数字虚拟角色表演艺术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感觉的艺术,它的艺术展现离不开创作者,更离不开接受者。其艺术表达是在与观众心理交流互动的生动过程之中来实现的审美境界,通过其"拟真"、"陌生化"、"3D立体"的数字虚拟角色表演艺术特点呈现给观众一种"舒畅"、"亲切"、"默契"的特别心理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员 数字虚拟角色 观众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赋能与“赋魂”:数字虚拟人的个性化建构 被引量:42
12
作者 杨名宜 喻国明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4-50,共7页
自2002年数字化虚拟人项目被列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始,虚拟人的经济价值、科研价值和商业价值逐渐被各界认可和重视,在智能时代和元宇宙概念爆发的当下,数字虚拟人也成为未来传播的重要带动点和虚拟现实技术中的关键突破点。... 自2002年数字化虚拟人项目被列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始,虚拟人的经济价值、科研价值和商业价值逐渐被各界认可和重视,在智能时代和元宇宙概念爆发的当下,数字虚拟人也成为未来传播的重要带动点和虚拟现实技术中的关键突破点。随着高新技术发展与融合,数字虚拟人已达到“形似”真人的水平,但要实现个性化和用户体验层面的“神似”仍有较大距离。为此,文章将数字虚拟人从建构、塑造和呈现三个阶段分析个性化建构的难点、关键与策略。在创建阶段,根据应用场景中的工具价值与情感价值,对不同类型的数字虚拟人进行定位,解析不同数字虚拟人在个性化过程中如何确定价值观基调并选择适配的人物特征;在对外塑造阶段,数字虚拟人基于深度学习从内容、情绪和态度入手进行个性化表达,人工制造符合其定位的标签更容易聚集目标受众;在呈现阶段,文章根据用户体验对不同类型的数字虚拟人提供不同的呈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虚拟 个性化 精准定位 虚拟偶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宇宙时代的新媒体景观:数字虚拟人直播的具身性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喻国明 杨名宜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2-36,48,共6页
元宇宙概念兴起的智能时代,以虚拟主播为代表的数字虚拟人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唐·伊德的身体观为起点,以A-Soul珈乐事件为例进行个案分析,采用内容分析法,研究真人以虚拟形象进行直播打赏的新媒介景观。研究发现,虚拟直播... 元宇宙概念兴起的智能时代,以虚拟主播为代表的数字虚拟人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唐·伊德的身体观为起点,以A-Soul珈乐事件为例进行个案分析,采用内容分析法,研究真人以虚拟形象进行直播打赏的新媒介景观。研究发现,虚拟直播仍以人类意识为主导,弱人工智能时代的数字虚拟人仍需身体在形式意义上的在场和参与,通过人类意识驱动的物质身体、符号化的技术身体、直播间场域中作为日常生产形态存在的具身性传播实践共同生产出的新媒介景观。在该景观中,“他者出席而又离场”的虚拟直播场域让人类放弃主体地位,营造离身的“天使交流的永恒梦境”,为后人类主义下的具身人工智能积累实践经验。同时,由真人驱动的数字虚拟人以人类身体所特有的生理结构介入直播生产中,其通过真人展现的认知行为是涉身的,虚拟直播媒介景观既建立在由人类身体实践形成的惯习之上,又受到由符号化技术身体形成的虚拟形象的助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直播 数字虚拟 具身 媒介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空间数字虚拟资产保护研究构想和成果展望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涛 杨进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1,共11页
网络空间数字虚拟资产已成为重要的社会财富。然而,国内外对于数字虚拟资产保护方面的研究均尚处于探索阶段,系统性的基础理论研究亟待解决,特别是基础数学模型、安全管理和交易、安全威胁管控机制等方面的系统性研究,成为国内外网络空... 网络空间数字虚拟资产已成为重要的社会财富。然而,国内外对于数字虚拟资产保护方面的研究均尚处于探索阶段,系统性的基础理论研究亟待解决,特别是基础数学模型、安全管理和交易、安全威胁管控机制等方面的系统性研究,成为国内外网络空间数字虚拟资产保护研究的趋势和热点。为有效应对数字虚拟资产保护方面的严峻挑战,本研究针对虚拟货币、数字版权、网络游戏等网络空间数字虚拟资产的安全问题,研究数字虚拟资产保护基础理论体系,包括数字虚拟资产的数学模型、安全管理、威胁感知和风险控制等,以此奠定网络空间数字虚拟资产保护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本研究围绕网络空间数字虚拟资产保护3个关键科学问题:数字虚拟资产数学表征问题、数字虚拟资产应用安全可控问题,以及数字虚拟资产威胁管控问题,分别开展1个基础数学模型、3项关键技术,以及1套原型系统的研究,简述为"1-3-1"方案。通过数字虚拟资产基础数学模型、数字虚拟资产安全管理和交易技术、数字虚拟资产安全威胁感知方法、数字虚拟资产动态风险控制机制等研究,奠定数字虚拟资产保护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最后,通过构造一个数字虚拟资产安全管理与交易原型系统,对本研究的成果进行实验验证,确保其成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通过上述"1-3-1"研究方案实现以下5个方面创新:一是,基于代数理论、统计分析、不可区分混淆、信息隐藏、全同态加密、格理论签名等的数字虚拟资产基础数学模型;二是,基于新型区块链、工作量证明和群体智能的数字虚拟资产安全管理和交易方法;三是,基于免疫的数字虚拟资产安全威胁自适应发现方法;四是,基于人体体温风险预警机制的数字虚拟资产安全威胁变化实时定量计算方法;五是,基于网络环境威胁变化的数字虚拟资产动态风险控制方法。最终,构建了网络空间数字虚拟资产保护理论研究体系,解决了数字虚拟资产的数学表征、数字虚拟资产应用安全可控、数字虚拟资产威胁管控等技术难题。本研究对网络空间数字虚拟资产保护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成果对于保卫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控权的网络空间数字虚拟资产保护技术,打破国外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和垄断等方面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安全 数字虚拟资产 虚拟资产保护 电子货币 加密货币 人工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数字人对用户在线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一鸣 郑乔治 沈校亮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96,共16页
[目的/意义]在教学环境中使用虚拟数字人进行授课可以促使用户更高效地在线学习。本研究旨在探究在线学习中虚拟数字人特征对用户在线学习效果的影响,为在线教学视频设计和教学策略优化提供参考。[方法/过程]结合准社会互动理论,使用VTu... [目的/意义]在教学环境中使用虚拟数字人进行授课可以促使用户更高效地在线学习。本研究旨在探究在线学习中虚拟数字人特征对用户在线学习效果的影响,为在线教学视频设计和教学策略优化提供参考。[方法/过程]结合准社会互动理论,使用VTube Studio软件设计虚拟数字人教学的视频材料,招募用户观看教学视频并测量用户的主观感受,对在线学习中虚拟教师授课的情境进行探究。[结果/结论]虚拟数字人的吸引力、拟人化特征通过用户对虚拟数字人的态度和学习满意度的链式中介作用积极影响在线学习效果,拟人化到学习效果的中介路径之间存在遮掩效应;准社会互动对学习满意度有积极影响,而对学习效果存在负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数字 虚拟 虚拟教师 学习效果 准社会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数字人拟人化对游客体验质量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沈涵 陈庆阳 张静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8-368,共11页
随着元宇宙概念的流行以及数字技术的成熟,虚拟数字人在目的地营销与旅游服务过程中的应用逐渐普遍,而且其拟人化程度不断提高,并被越来越多的游客接受且喜爱.但是虚拟数字人能否以及如何提升游客的体验质量缺乏理论支撑,旅游虚拟数字... 随着元宇宙概念的流行以及数字技术的成熟,虚拟数字人在目的地营销与旅游服务过程中的应用逐渐普遍,而且其拟人化程度不断提高,并被越来越多的游客接受且喜爱.但是虚拟数字人能否以及如何提升游客的体验质量缺乏理论支撑,旅游虚拟数字人的拟人化效果尚处于探索阶段.该研究基于情感信息理论,引入感知可爱、感知信任以及技术准备度,探索旅游虚拟数字人拟人化对游客体验质量的影响机制.研究选取博物馆解说作为应用场景,总共设计三个情境实验进行假设检验.结果表明:1)虚拟数字人的形象相似性与行为相似性均显著正向影响游客体验质量;2)虚拟数字人的拟人化程度显著正向影响游客体验质量,且感知可爱与感知信任发挥中介作用;3)技术准备度调节拟人化程度对感知信任的影响.研究结论在丰富拟人化理论应用以及虚拟数字人实证研究的同时,也为虚拟数字人的设计以及在文旅行业的应用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数字 拟人化 感知可爱 感知信任 技术准备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文化服务场景下虚拟数字人的角色画像与示能性设计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雪慧 赵宇翔 +1 位作者 张轩慧 夏翠娟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61,共11页
虚拟数字人作为新的文化传播载体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逐渐受到关注。文章借鉴示能性理论对公共文化领域的虚拟数字人交互设计进行研究,拓展示能性理论在文化信息学的应用,为未来虚拟数字人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文章选取18个虚拟数字人在... 虚拟数字人作为新的文化传播载体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逐渐受到关注。文章借鉴示能性理论对公共文化领域的虚拟数字人交互设计进行研究,拓展示能性理论在文化信息学的应用,为未来虚拟数字人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文章选取18个虚拟数字人在公共文化场景下的实际应用案例,采用LDA主题分析方法对获取的语料库内容进行角色画像构建,提炼出三类主要角色画像,并以示能性理论为依据,采用内容分析法构建示能性设计因素框架。研究发掘了文化使者、时空旅人和虚拟馆员三类核心角色画像,构建以导览和叙事、交互性、临场感和沉浸感、认同感和共鸣、集聚和整合、学习六大示能性因素为核心的虚拟数字人示能性设计因素框架,包含理论层、范畴层、功能层、目标层和角色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虚拟数字 角色画像 示能性设计 数字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户评论的国潮品牌虚拟数字人形象构建与营销策略研究
18
作者 曾伟 刘丽娴 +1 位作者 王蕾 向忠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31,共10页
虚拟数字人作为国潮品牌营销创新升级的重要方式,是品牌在年轻消费群体中“实现破圈”的关键密码。文章基于文化契合理论,对47976条社交媒体用户评论进行分析,通过LDA主题聚类分析、RoBERTa情感分析和语义网络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揭... 虚拟数字人作为国潮品牌营销创新升级的重要方式,是品牌在年轻消费群体中“实现破圈”的关键密码。文章基于文化契合理论,对47976条社交媒体用户评论进行分析,通过LDA主题聚类分析、RoBERTa情感分析和语义网络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揭示用户对虚拟数字人的认知结构与情感体验。构建包含个性魅力、视觉形象、文化寄托与技术驱动四个维度的虚拟数字人形象模型,识别出虚拟代言人、虚拟KOL与虚拟客服三种角色定位,提出从“文化IP构建”“智能营销转化”到“交互服务延展”的生态营销策略。文章初步探究了文化契合理论在虚拟数字营销情境的适用性,为国潮品牌数字化转型中虚拟数字人的形象构建与营销实践提供系统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评论 国潮品牌 虚拟数字 形象构建 营销策略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交融与主体重塑:虚拟数字人讲好中国故事叙事逻辑
19
作者 康茜 靳卓琳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6-51,共6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全面渗透,虚拟数字人逐渐成为兼具真人主播与技术优势的全新主体,不断构筑着数字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实践,一方面实现着中国故事生发的多样主体,另一方面凸显着中国故事传播的多维场域。此过程中,虚拟数字人不间...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全面渗透,虚拟数字人逐渐成为兼具真人主播与技术优势的全新主体,不断构筑着数字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实践,一方面实现着中国故事生发的多样主体,另一方面凸显着中国故事传播的多维场域。此过程中,虚拟数字人不间断地重塑基于主体生成的数字人格,促进主体性力量与数字身份的接合,进而陷入内生逻辑的数字重塑中。以数字劳动的主体性隐匿与主体再生产,审视当前虚拟数字人的主体意义消融与主体力量重构,为虚拟数字人参与国际传播的作用发挥提供了兼具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实践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数字 国际传播 主体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数字人赋能教育出版社数智化转型的实践与思考
20
作者 雷媛 李秀艳 宋永刚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2,共7页
分析虚拟数字人对教育出版社发展的意义和在教育出版社的应用现状,以人民卫生出版社虚拟数字人的建设和应用实践为例,提出虚拟数字人建设的关键要点,即研发队伍建设、技术体系选择、内容创作与生产。分析虚拟数字人在当前教材建设和教... 分析虚拟数字人对教育出版社发展的意义和在教育出版社的应用现状,以人民卫生出版社虚拟数字人的建设和应用实践为例,提出虚拟数字人建设的关键要点,即研发队伍建设、技术体系选择、内容创作与生产。分析虚拟数字人在当前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上的应用实践场景,指出教育出版社应用虚拟数字人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即行业技术适配与本身技术演进的挑战,数据、版权、内容和法律伦理的四重风险,组织架构转型面临的数字化阵痛,以期为教育出版行业虚拟数字人建设提供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数字 教育出版社 应用场景 数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