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联印刷探讨数字网络技术应用
1
作者 杨晓芳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79-79,共1页
本刊讯 面对数字化浪潮,印刷企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8月16日,北京华联印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联印刷)在其成立9周年之际,用“网络·数字·融合——现代印刷新技术论坛”及一场名为“历久弥新之华联新体验”的活动,体现... 本刊讯 面对数字化浪潮,印刷企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8月16日,北京华联印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联印刷)在其成立9周年之际,用“网络·数字·融合——现代印刷新技术论坛”及一场名为“历久弥新之华联新体验”的活动,体现出一家印企对充分利用新兴网络数字技术、为客户提供多种解决方案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技术应用 印刷企业 北京华联印刷有限公司 网络数字技术 转型升级 技术论坛 数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数字技术创新网络与全要素碳效率
2
作者 王玉珊 刘道强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5-151,共7页
数字经济蕴含着环境友好的特殊性质,有利于赋能经济结构低碳转型。选取2014—2022年27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Super-SBM方法测算城市全要素碳效率,采用双向固定效应、中介效应、调节效应、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检验数字经济对... 数字经济蕴含着环境友好的特殊性质,有利于赋能经济结构低碳转型。选取2014—2022年27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Super-SBM方法测算城市全要素碳效率,采用双向固定效应、中介效应、调节效应、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检验数字经济对城市全要素碳效率的影响,并重点检验数字技术创新网络的中介机制与网络外部性。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高了城市全要素碳效率,经过稳健性检验,结论仍然有效;数字技术创新网络嵌入是数字经济带动城市全要素碳效率提升的关键作用路径;城市通过嵌入数字技术创新网络,通过网络外部性对网络邻近城市的全要素碳效率产生正向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全要素碳效率 数字技术创新网络 网络嵌入 网络外部性 低碳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与数字时代的体育产业 被引量:98
3
作者 刘佳昊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6-64,共9页
近年来,网络和数字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对于快速发展的体育产业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现有研究多局限于个别领域的技术应用,缺乏对网络数字技术影响体育产业的整体性分析。通过对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在体育产业中的应用情... 近年来,网络和数字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对于快速发展的体育产业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现有研究多局限于个别领域的技术应用,缺乏对网络数字技术影响体育产业的整体性分析。通过对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在体育产业中的应用情况梳理分析,较为全面地总结了网络与数字时代,体育产业将在生产效率、产品供给、赛事文化传播、商业模式、市场结构、体育消费等方面产生新的变化,但网络和数字技术在体育产业中的应用仍受到技术水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制约。研究认为扩大网络和数字技术应用深度和应用范围,是推动体育产业转型升级、体育消费增长的重要途径,政府也应从顶层设计、社会参与、基础设施、数据共享、法律法规、人才培养等几方面着手,充分发挥网络和数字技术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带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数字技术 体育产业 体育消费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问政:从形态文明到数字文明 被引量:1
4
作者 高钢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4-74,共1页
今天的网络数字技术推进着信息传播的两个发展趋向:一是个体信息能量的深度开掘。RSS,博客,有文字记录功能和多媒体交互能的即时通讯平台,标示地理定位信息的数码相机,有线与无线的各种信息传播渠道,包括IPAD在内的千姿百态的个... 今天的网络数字技术推进着信息传播的两个发展趋向:一是个体信息能量的深度开掘。RSS,博客,有文字记录功能和多媒体交互能的即时通讯平台,标示地理定位信息的数码相机,有线与无线的各种信息传播渠道,包括IPAD在内的千姿百态的个人信息使用终端,所有这些技术都使得个人信息的获取、创造、传播和使用获得了日益强大的技术支持。网络数字技术在满足个体信息需求的同时,正在深入开掘着每一个生命个体的信息创造与信息传播的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数字技术 信息传播渠道 文明 形态 生命个体 个人信息 发展趋向 通讯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时代广播组织权与公共利益的冲突及平衡策略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双阁 艾岚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5-107,共3页
西方国家创立广播组织权的初衷,是促使广播组织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达到协调一致。但随着数字网络技术的更新迭代,广播组织权的内涵不断拓展,导致两者利益不可避免地发生一些冲突。如何平衡广播组织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既保护... 西方国家创立广播组织权的初衷,是促使广播组织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达到协调一致。但随着数字网络技术的更新迭代,广播组织权的内涵不断拓展,导致两者利益不可避免地发生一些冲突。如何平衡广播组织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既保护广播组织的专有权不受损害,又保障公民能够依法获取和使用广电节目,是立法机构完善广播组织权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本文在分析广播组织权与公共利益缘何会发生冲突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广播组织权与公共利益平衡的互动机制和实现机制,并从公民言论自由、获取信息自由、自我实现需要三个方面,探讨广播组织权与公共利益达到平衡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组织权 公共利益 数字网络技术 互动机制 平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小学生数字化学习用具的开发设计研究
6
作者 史丽 于东玖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0-172,共3页
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本研究针对现有学习用具所存在的问题点,提出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和方式,并结合现代产品造型设计原则———创新性、机能性、审美性、生产性,从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从人机工学、使用便利等多视角进行分析研究拟... 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本研究针对现有学习用具所存在的问题点,提出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和方式,并结合现代产品造型设计原则———创新性、机能性、审美性、生产性,从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从人机工学、使用便利等多视角进行分析研究拟定设计提案。除满足现有学习用具的功能外,主要具有手写式输入方式,同时赋予小学生喜欢的卡通形象作为产品外形,使整个学习用具成为小学生的亲密伙伴,成为集合新技术,符合时代需求和现代小学生性格特点的科学适用的学习用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网络技术 手写式输入方式 小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赋能思想政治教育“走新路”
7
作者 高跃明 《农电管理》 2024年第8期69-70,共2页
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其核心要义是解决人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问题,是做好其他一切工作的根本保障,只有把思想政治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才能为企业改革发展、实现生产经营目标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随着新... 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其核心要义是解决人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问题,是做好其他一切工作的根本保障,只有把思想政治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才能为企业改革发展、实现生产经营目标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随着新技术的更新迭代,新媒体发展迅速、空前活跃。目前,以数字网络技术为核心、以互联网为渠道、以无线移动设备为终端的各类新媒体,已成为人们快速获取、分享和传播信息的重要平台。在改变人们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的同时,新媒体也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政治意识、价值尺度、思维观念和思维方式。因此,在新时代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握时代变化、紧跟时代节奏、适应时代形势,深入探索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径、新模式,走出一条新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 生产经营目标 数字网络技术 政治立场问题 国有企业 价值尺度 新媒体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制”版权之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15
8
作者 彭学龙 《知识产权》 CSSCI 2005年第2期23-29,共7页
传统版权法是建立在复制权基础之上的,一部技术发展史也是版权人所享有的复制权不断扩张的历史,数字网络技术则将这种扩张推向极至,而与之相伴的控制社会公众获得作品的后果又促使人们思考放弃传统的复制版权模式,以重构适应数字网络环... 传统版权法是建立在复制权基础之上的,一部技术发展史也是版权人所享有的复制权不断扩张的历史,数字网络技术则将这种扩张推向极至,而与之相伴的控制社会公众获得作品的后果又促使人们思考放弃传统的复制版权模式,以重构适应数字网络环境需要的新型版权制度。在数字网络环境下应以获得作品权取代复制权,而在模拟世界传统复制版权依然能够有效运行,如何协调现实和网络世界的版权保护是版权法不能回避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构 反思 数字网络技术 数字网络环境 技术发展史 复制权 社会公众 版权制度 环境需要 版权保护 网络世界 有效运行 版权法 传统 版权人 扩张 作品 回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计算环境下《著作权法》的困境与纾解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曹胜亮 严郁洁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2-118,共7页
一、云计算的内涵界定与特征述析众所周知,知识产权与科技发展息息相关,而著作权的客体和内容更是由技术发展作为主导。数字网络环境下作品的无序传播给著作权保护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云计算技术作为继计算机时代和互联网时代之后数字... 一、云计算的内涵界定与特征述析众所周知,知识产权与科技发展息息相关,而著作权的客体和内容更是由技术发展作为主导。数字网络环境下作品的无序传播给著作权保护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云计算技术作为继计算机时代和互联网时代之后数字网络技术的第三次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作权法》 计算环境 困境 数字网络环境 数字网络技术 第三次革命 互联网时代 计算机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政务对畜牧执法思维的影响与变革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雪芹 孔雷 《中国牧业通讯》 2008年第15期15-16,19,共3页
电子政务,又被称为电子政府,最早起源于美国,1993年,克林顿政府在一份名为《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政府》的报告中提出了构建电子政府计划。所谓电子政务,就是运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依靠电子信息化硬件系统、数字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 电子政务,又被称为电子政府,最早起源于美国,1993年,克林顿政府在一份名为《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政府》的报告中提出了构建电子政府计划。所谓电子政务,就是运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依靠电子信息化硬件系统、数字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的综合服务系统,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政务 电子信息化 电子政府 执法 畜牧 综合服务系统 数字网络技术 政府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电影时代视听新媒体的“情动”生产、呈现与传播 被引量:2
11
作者 姜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98-102,共5页
随着数字网络技术兴起,技术赋能下视听新媒体应运而生,其以手机、网络、电脑等为传播媒介,以网络剧、网络电影、网络综艺、短视频等作为具体传播形态,冲击着当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手机从初始简单的通讯工具演变为一种具有全功能性与移动... 随着数字网络技术兴起,技术赋能下视听新媒体应运而生,其以手机、网络、电脑等为传播媒介,以网络剧、网络电影、网络综艺、短视频等作为具体传播形态,冲击着当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手机从初始简单的通讯工具演变为一种具有全功能性与移动性的便携智能终端,使得人们无时无刻不与各类数字化信息联系在一起。网络环境成为人们日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们生活在互联网交织的各类视听新媒体当中,真正进入一种后电影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信息 数字网络技术 通讯工具 智能终端 网络电影 短视频 视听新媒体 传播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滨州:不动产登记档案即办即归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赞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31,共2页
近年来,随着《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的制定、发布和施行,不动产登记业务活动更加法制化和规范化。同时,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等民事主体,对不动产登记供给侧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在不动产登记活动中... 近年来,随着《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的制定、发布和施行,不动产登记业务活动更加法制化和规范化。同时,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等民事主体,对不动产登记供给侧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在不动产登记活动中发挥的作用愈加突出,成为有力推动不动产登记供给侧服务提质增效的关键一环。信息社会背景下,数字网络技术与不动产登记业务融合加快,人民群众对不动产登记活动“放管服”需求加大,这些都对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提出了迫切要求。只有探索出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数字化转型的正确路径,才能实现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才能更好地记录不动产登记业务活动,并为其提供高效便捷的档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动产登记 非法人组织 放管服 数字网络技术 数字化转型 供给侧 山东滨州 民事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青年学人
13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34-237,共4页
吕 炳 斌 吕炳斌,1980年生,浙江新昌人,法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中德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孤儿作品的版权问题研究”(14CFX077)。孤儿作品是指作者身份不明或作者身份虽可明确但经勤勉查... 吕 炳 斌 吕炳斌,1980年生,浙江新昌人,法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中德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孤儿作品的版权问题研究”(14CFX077)。孤儿作品是指作者身份不明或作者身份虽可明确但经勤勉查找无果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学人 版权问题 法学博士 数字网络技术 数字图书馆 法学研究所 南京大学 语言服务 谷歌 心理学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新媒体时代的科学传播 被引量:9
14
作者 魏峰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9-160,共2页
在面对科技时代的瞬息万变及复杂多元时,不同形式的大众传播媒介是帮助我们认识外在世界,掌握新知的一层最重要的“文化肌肤”。而对科学及科技知识的传播而言,大众媒介的功能不仅是传递,也是在重塑着科学的信息。随着科学的发展和... 在面对科技时代的瞬息万变及复杂多元时,不同形式的大众传播媒介是帮助我们认识外在世界,掌握新知的一层最重要的“文化肌肤”。而对科学及科技知识的传播而言,大众媒介的功能不仅是传递,也是在重塑着科学的信息。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科学信息的快速增加,科学的公众形象和社会功能在不断发生变化,科学传播的理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科学传播越来越受到媒体力量的牵制,尤其是以网络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兴媒体的出现,更是深远地影响到科学传播的形态,并在科学传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科学传播 大众传播媒介 网络数字技术 科学信息 科技时代 外在世界 科技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定位开始,激活图书营销新思考
15
作者 滕斌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51,共2页
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出版社已从单纯的出版事业单位转变为自负盈亏的经营性企业,图书市场也早已从供不应求的产品时代演变为今天的多元化营销时代。图书的刚性需求持续下降,依靠学生数带来外延式增长的条件不再存在;政策的不确定因... 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出版社已从单纯的出版事业单位转变为自负盈亏的经营性企业,图书市场也早已从供不应求的产品时代演变为今天的多元化营销时代。图书的刚性需求持续下降,依靠学生数带来外延式增长的条件不再存在;政策的不确定因素加大,书业市场的竞争、整合进一步加剧;网络数字技术对阅读、购买行为进行颠覆性挑战,对传统经营业态和销售方式形成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营销 激活 网络数字技术 经营性企业 经济体制 自负盈亏 事业单位 营销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