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sQCA方法的我国数字经济效率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曹洁 孙延杰 雷良海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1-170,共10页
数字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如何实现数字经济的提质增效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在构建数字经济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首先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度我国2018—2021年30个省(区市)的数字经济效率,然后采用WSR系统分析方... 数字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如何实现数字经济的提质增效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在构建数字经济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首先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度我国2018—2021年30个省(区市)的数字经济效率,然后采用WSR系统分析方法从物理、事理和人理三个层面归纳影响我国数字经济效率的主要因素,最后利用fsQCA方法对不同组态与数字经济效率之间的多重并发因果关系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省际数字经济效率呈现东部优于中部、中部优于西部的空间分布特征且各省份之间差距明显;任何单一的物理、事理或人理因素都不会直接引致数字经济高效率,但地方创新能力不足是导致数字经济效率低下的必要条件;数字经济效率的高低是物理、事理和人理各层面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良好的创新能力是提升数字经济效率的核心前提“;经济发展水平+数据资源+政府支持+创新能力”是引致高数字经济效率4条组态路径中最主要的路径,而数据资源匮乏和创新能力不足是3条非高数字经济效率路径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效率 fsQCA 提升路径 效率SBM模型 WSR系统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群数字经济效率的测度、异质性及动态演进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曾鹏 程寅 魏旭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9-103,共5页
文章为探究中国19个城市群及其内部各城市数字经济效率的地区差异及动态演进规律,依据“生产三要素论”和“达维多定律”构建中国城市群数字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测算19个城市群的数字经济效率,通过Dagum基尼系... 文章为探究中国19个城市群及其内部各城市数字经济效率的地区差异及动态演进规律,依据“生产三要素论”和“达维多定律”构建中国城市群数字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测算19个城市群的数字经济效率,通过Dagum基尼系数测度中国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的总体差异以及区域内和区域间差异,采用Markov链对中国城市群数字经济效率的动态演进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城市群数字经济效率表现出空间上的非均衡性;超变密度在城市群总体差异中的贡献基本上是最大的,是造成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城市群间差异,城市群内差异在总体差异中发挥的作用不大;Markov链的状态转移分析结果反映出本城市数字经济的发展受邻域空间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数字经济效率 DEA-MALMQUIST指数 Markov链估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字经济生产效率测度及其时空动态演进 被引量:11
3
作者 温婷 肖文彬 亓思楠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5-10,共6页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文章采用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2014—2020年29个省份的数字经济生产效率,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其时空动态演变特征。研究发现,环境变量和随机因素导致数...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文章采用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2014—2020年29个省份的数字经济生产效率,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其时空动态演变特征。研究发现,环境变量和随机因素导致数字经济生产效率被高估;从分布上看,数字经济生产效率呈阶梯状分布。核密度估计结果表明数字经济生产效率总体具有长期向好的趋势,区域差异进一步缩小,东部地区两极分化趋势减弱,中部地区稳步提升,西部地区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生产效率 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 时空演变 核密度估计 马尔科夫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