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2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张慧 孙乾 孟纹羽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06-111,共6页
文章基于2013—2023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测度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由东向西呈现从高到低的... 文章基于2013—2023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测度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由东向西呈现从高到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显著促进了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且该影响效应在东部地区最为显著。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和绿色创新的机制作用显著。门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对绿色经济效率的促进作用表现出显著“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 绿色经济效率 中介效应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现状与驱动逻辑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福中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7,F0002,共14页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也是我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本文基于文献与数据分析,系统探讨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现状、问题及驱动逻辑。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数字经...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也是我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本文基于文献与数据分析,系统探讨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现状、问题及驱动逻辑。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呈现产业数字化规模持续扩大、区域协同性逐步增强的向好态势,但“数字鸿沟”、核心技术“卡脖子”、制度治理滞后及就业结构性矛盾等问题仍制约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在驱动逻辑层面,数字技术的突破性创新为数实深度融合奠定基础,个性化市场需求激发转型动力,全球化供应链的数字化重构拓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空间,而政策体系的持续优化则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因此,需通过强化数字基建均衡布局、突破核心技术壁垒、完善治理框架以及深化产教融合等举措,推动数实深度融合,助力我国在全球数字化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 数字驱动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再测算——来自融合深度的新发现 被引量:4
3
作者 钞小静 王意萱 王宸威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共10页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是培育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之一。现有文献大多采用协调度模型、投入产出模型及单一指标法测算中国数实融合深度,无法做到对数实融合系统、全面的表征。文章基于数实融合的理论逻辑,从数字经济实体...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是培育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之一。现有文献大多采用协调度模型、投入产出模型及单一指标法测算中国数实融合深度,无法做到对数实融合系统、全面的表征。文章基于数实融合的理论逻辑,从数字经济实体化与实体经济数字化两个维度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TOPSIS”法测度2012—2023年中国整体与省域的数实融合深度,并利用“投影寻踪-模拟退火”法等进行稳健性检验,使用Dagum基尼系数法、Kernel密度估计法等方法刻画其区域差异与时空演变趋势。研究发现:中国数实融合程度总体呈现不断深化的趋势,特别是2017年以后融合程度显著加速;实体经济数字化水平与整体数实融合程度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而数字经济实体化水平则在2019年以后出现跨越式增长;中国七大区域数实融合深度的差异呈现逐年缩小的趋势,且总体差异的来源为区域间差异;各省份的数实融合发展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地理依存性,数实融合水平总体上向上转移的概率高于向下转移的概率,且低水平省份更易受邻接省份数实融合水平的影响发生向上“跃迁”。这些结论可以为加快中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与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数据参考与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融合 技术—经济范式 数字经济实体 实体经济数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制度安排 被引量:22
4
作者 师博 魏倩倩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8,共12页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然而,数据产权、交易、分配和治理制度不健全、核心技术存在短板、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脱节、寡头垄断平台“一家独大”、数字基础设施供...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然而,数据产权、交易、分配和治理制度不健全、核心技术存在短板、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脱节、寡头垄断平台“一家独大”、数字基础设施供求不匹配、数字鸿沟较大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带来了现实挑战。数据要素制度、数字技术制度、数字产业制度、数字平台制度、数字基础设施制度可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提供关键内核、强劲动能、生态体系、中介载体和坚实底座。因此,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走向深度融合需要加强相关的制度安排,未来应完善以“数据二十条”为核心的数据要素制度、“卡脖子”技术攻关制度、数字产业融合制度、数字平台治理制度、数字基础设施共投共建共享制度和数字鸿沟弥合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 融合发展 制度安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数据开放能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吗?——来自政府数据平台上线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24
5
作者 王晓丹 石玉堂 刘达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5-44,共20页
公共数据作为支撑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资源和关键生产要素,评估其对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影响是科学施政的前提。基于政府数据平台上线的准自然实验,通过耦合评价模型测度2010—2021年全国280个地级市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 公共数据作为支撑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资源和关键生产要素,评估其对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影响是科学施政的前提。基于政府数据平台上线的准自然实验,通过耦合评价模型测度2010—2021年全国280个地级市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以政府数据平台上线为表征的公共数据开放对数实融合的影响。研究发现:(1)公共数据开放显著促进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该结论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依旧成立。(2)公共数据开放主要通过成本效应、要素配置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内在路径影响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3)公共数据开放对数实融合的提升效应在行政等级、市场保护及资源禀赋城市存在显著差异,且对高行政等级、市场一体化程度较高及非资源型城市表现更为明显。(4)政府数据开放质量越高,数实融合提升作用越明显,且开放数据质量、平台建设质量、政策保障力度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公共数据开放的价值创造效应。基于上述结论,从重视培育全面的数据要素市场,多维度探索数实融合驱动路径,根据城市发展特征精准施策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为更好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数据开放 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 数实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是否提升了企业创新能力——基于正反向融合度的非线性检验 被引量:13
6
作者 吕延方 赵琳慧 王冬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20,共14页
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依托数字技术与设备实现核心领域突破性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编制我国非竞争投入产出表,从供需双层面和广义狭义双范畴,可构建并测算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正、反向融合度,探究数字经济与实体经... 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依托数字技术与设备实现核心领域突破性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编制我国非竞争投入产出表,从供需双层面和广义狭义双范畴,可构建并测算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正、反向融合度,探究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对实体企业创新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融合度对实体创新的影响存在非线性效应,正向融合度整体提升实体企业创新质量和效率,这与技术吸收能力强化相关;反向融合度处于合理区间时才能拉动创新增长,否则将因成本效应和适应性不足降低实体工业创新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非竞争投入产出模型 融合 创新能力 非线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邢台市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研究
7
作者 何锡金 梁雪 《黑龙江粮食》 2024年第4期85-87,共3页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对邢台市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邢台市数字经济较弱,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水平不高,但近年来信息技术产业增速明显高于GDP总量。其次,对...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对邢台市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邢台市数字经济较弱,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水平不高,但近年来信息技术产业增速明显高于GDP总量。其次,对邢台市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措施与成效进行分析,发现邢台市采取的系列措施有效推动了本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最后,就进一步提高邢台市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邢台市 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 产业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商务发展视角的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机制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胡文岭 阎立波 关军锋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3-127,共5页
电子商务是数字经济的典型商业模式,也是数字经济的引领者。电子商务数字平台正在成为一种重要的产业组织形式,在电子商务发展实践中,呈现电子商务产业化和传统产业电商化互动融合发展特征。在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型进程中,探究电... 电子商务是数字经济的典型商业模式,也是数字经济的引领者。电子商务数字平台正在成为一种重要的产业组织形式,在电子商务发展实践中,呈现电子商务产业化和传统产业电商化互动融合发展特征。在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型进程中,探究电子商务和传统产业融合的机理和演变规律,对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研究具有理论价值。数字平台商业模式创新是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融合的关键环节,由此引发数字化重构组织和市场结构,产业互联网发展又促进了新一轮商业模式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电子商务 产业融合 商业模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区域差异与形成机制 被引量:9
9
作者 王裕瑾 崔志远 刘家绮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2-75,共14页
探寻区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差异的来源与成因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构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2000—2022年中国省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借助Daugm基尼系数和QA... 探寻区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差异的来源与成因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构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2000—2022年中国省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借助Daugm基尼系数和QAP分析揭示区域差异的来源与形成机制。研究发现,中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整体偏低但呈上升趋势,省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存在“双高”“高低”“低高”和“双低”四种类型;融合发展的区域总差异有所缩小,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差异和超变密度分别是东中西部地区、南方与北方地区、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差异的主要来源;各地市场环境的空间非均衡配置是导致差异形成的关键因素。以上结论为探索差异化的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策略、构建协同提升的深度融合发展格局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差异 差异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协调发展水平统计测度 被引量:26
10
作者 高培培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32,共5页
文章基于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并进一步借助灰色关联度模型筛选影响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内部因素。结果显示: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与实体... 文章基于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并进一步借助灰色关联度模型筛选影响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内部因素。结果显示: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与实体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均随时间推移而持续提高;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协调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整体偏低,且呈现东部沿海>北部沿海>南部沿海>长江中游>黄河中游>东北>大西南>大西北的空间分异特征;数字创新与实体创新是影响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 熵值法 灰色关联度模型 耦合协调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空间关联与协同治理路径 被引量:1
11
作者 方大春 常愉珠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101,共8页
新发展阶段,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基于2016—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测度各省(区、市)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水平及空间关联网络特征,运用二次指派程序(QAP)探究影响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空间关... 新发展阶段,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基于2016—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测度各省(区、市)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水平及空间关联网络特征,运用二次指派程序(QAP)探究影响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空间关联网络的因素。结果表明:2016—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较低,东部地区融合水平优于中部、西部以及东北地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空间关联呈现出复杂的网络形态且较为稳定;地理邻接、产业结构、对外开放水平对数实融合空间关联有显著促进作用。为此,在数实融合协同治理过程中应加快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增强中心省份辐射带动力,强化数字赋能产业发展,全面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深化数据要素市场改革,夯实数实融合发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 融合发展 空间关联 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内涵、机理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56
12
作者 田杰棠 张春花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33,共9页
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我国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征程上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辨析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的关系,分析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三个阶段和内在规律,并对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度... 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我国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征程上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辨析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的关系,分析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三个阶段和内在规律,并对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度进行了简单估算。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需要建设和推广使用算力基础设施,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数据要素市场,让数据流动起来;引导平台企业进一步与实体经济紧密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 深度融合 推进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基本逻辑及路径选择 被引量:52
13
作者 郑琼洁 曹劲松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5-102,共8页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数字经济已被视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是历史演进的必然趋势、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经济增长的自然选择。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中存在创新...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数字经济已被视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是历史演进的必然趋势、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经济增长的自然选择。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中存在创新逻辑、发展逻辑和应用逻辑三重基本逻辑,具体来说,即技术生态圈的打造、主体生产率的提升以及场景适应力的拓展。实践中,加快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亟需构建三大体系,即通过由数字技术、数字人才、数字政策的有力支持组成的“供给支撑体系”,由数字生产、数字生活、数字场景的有序开发构成的“需求拉动体系”,以及由数字金融、数字立法、数字安全的有效推进构成的“运行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 融合发展 基本逻辑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77
14
作者 杨秀云 从振楠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2-49,共8页
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目标下,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能够产生“降本增效”的作用,提高生产迂回度和附加价值,引致新业态、新组织、新模式诞生,从而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具体而言,数实融合能够助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产业... 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目标下,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能够产生“降本增效”的作用,提高生产迂回度和附加价值,引致新业态、新组织、新模式诞生,从而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具体而言,数实融合能够助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效率、增强产业创新动能、赋能产业绿色发展。然而,当前我国数实融合的实践进程中还面临着数字鸿沟与区域间产业发展的差异性共存、数字技术核心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部分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动力不强、数据要素流通不畅等一系列现实困境。若要持续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就应采取措施弥合多维数字鸿沟,推动数字技术自主创新,引导产业数字化转型,畅通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渠道,以促进产业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 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驱动因素与区域分异 被引量:49
15
作者 胡西娟 师博 杨建飞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1-101,共11页
本文从基础融合、应用融合、创新融合和金融融合四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指标体系,运用组合赋权法测度2012-2020年中国各省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水平,并分析了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区域分异。研究发现,数字... 本文从基础融合、应用融合、创新融合和金融融合四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指标体系,运用组合赋权法测度2012-2020年中国各省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水平,并分析了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区域分异。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水平呈上升态势,且融合发展指数表现出空间非平衡性;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贸易开放水平和国有企业规模能够显著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有企业规模能够同时促进本地区和经济距离邻近地区的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各区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分异程度呈扩大趋势,区域间净差异是总体区域分异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 经济融合发展 融合发展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驱动体育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内涵机理、发展困境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鹏 郭玉禄 +2 位作者 闫超 周淇丰 郭晗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95,110,共16页
新质生产力作为数智时代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对于驱动体育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比较优势理论探讨新质生产力驱动体育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围绕新质生产力的主体性要素和渗透性要素两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新质生产力作为数智时代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对于驱动体育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比较优势理论探讨新质生产力驱动体育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围绕新质生产力的主体性要素和渗透性要素两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针对政府市场作用、科技创新保障、数据要素配置、体育组织协同、科教人才保障等发展困境,应充分发挥新劳动者、新劳动对象、新劳动资料、科技创新、数据要素、组织生态各方面的效能,在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科创制度改革,不断加强体育数据要素的合理配置,推进科教人才协同化发展,基于全球视野构建体育生态系统,进而依托新质生产力不断驱动体育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体育实体经济 体育数字经济 深度融合 比较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景驱动实体经济和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内在机理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3
17
作者 夏杰长 张雅俊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36,共15页
实体经济和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是实数融合的重要内涵,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场景是释放数字技术赋能效应的重要载体和基础,为实数融合阶段转变提供了强劲动力。实体经济为数字技术提供了丰... 实体经济和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是实数融合的重要内涵,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场景是释放数字技术赋能效应的重要载体和基础,为实数融合阶段转变提供了强劲动力。实体经济为数字技术提供了丰富多元的应用场景,数字技术催生了数字场景等突破物理场景局限的新兴场景,基于场景的数字技术创新与应用能够有效推动和实现实数融合,场景驱动成为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新的重要模式。从具体实践看,新型工业化、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与算法算力、产业元宇宙等是实体经济和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典型应用场景,以数字技术核心技术群为重点的成果转化与创新应用成为实体经济和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领域。为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技术进一步深度融合,需要加速完善要素体系、产业体系、生态体系和治理体系等支撑体系,推动数字经济底层技术创新突破与深入应用,创新数字技术在实体经济的应用场景,探索构建数字场景等虚实共生场景,促进相关主体“全面连接”和价值共创,实现实体经济和数字技术双向赋能、互促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经济 数字技术 实数融合 场景驱动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创新之策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勇坚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26,共5页
实数融合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在本质上涉及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能力、数字经济等方面,在这些领域,我国具有很好的基础。然而,在实数融合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短板。对此,应建立与实数融合、科... 实数融合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在本质上涉及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能力、数字经济等方面,在这些领域,我国具有很好的基础。然而,在实数融合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短板。对此,应建立与实数融合、科技创新等相关的数据要素流通共享机制,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发展,以实数融合优化创新资源配置,以实数融合推动中小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数融合 实体经济 数字经济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如何提升产业链韧性 被引量:5
19
作者 史歌 任保平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1,共12页
从稳链、强链、增链三方面阐释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对产业链韧性的提升作用,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考察2013-2022年我国实数融合度和产业链韧性的变化特征,以及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链韧性的作用机制... 从稳链、强链、增链三方面阐释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对产业链韧性的提升作用,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考察2013-2022年我国实数融合度和产业链韧性的变化特征,以及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链韧性的作用机制和区域分异。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程度持续深化,通过提升企业网络协作效率、丰富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显著提升了产业链韧性,其中对增链力和强链力的影响效应更强。东部地区实数融合对稳链力、强链力和增链力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中部地区实数融合对强链力和增链力的提升效果更强;西部地区实数融合则对产业链韧性的提升作用相对较弱。据此,应健全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机制,缩小实数融合的区域差距,促进区域创新协作和产业梯度有序转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效提升产业链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经济 数字经济 实数融合 产业链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机制与路径 被引量:9
20
作者 郭克莎 杨倜龙 《广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53,285,共13页
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实数深度融合)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促进实数深度融合的内涵主要体现在我国数字化生态发生了转变、实体经济具有基础地位和作用、实体经济增强主动融入性、实数深度融合的范围和效应进一步扩大等方面。... 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实数深度融合)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促进实数深度融合的内涵主要体现在我国数字化生态发生了转变、实体经济具有基础地位和作用、实体经济增强主动融入性、实数深度融合的范围和效应进一步扩大等方面。实数深度融合的理论机制在于:数字经济的核心资源由实体经济产生,其发展空间和支撑均在于实体经济,并为实体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然而,实数深度融合仍面临“过渡难题”“卡脖子”问题以及数据要素应用基础性和实数深度融合发展不平衡问题等现实挑战。基于此,应完善促进实数深度融合的顶层设计,加大对中小微实体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发挥新型制度优势加强关键核心数字技术攻关,统筹协调数字平台企业创新与垄断的关系,加强对数据基础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经济 数字经济 深度融合 机制和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