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税收征管能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吗?——基于研发操纵和盈余管理的中介效应
1
作者 张凯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98,共11页
以2013年开始试点的金税三期工程为切入点,利用2008—2021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样本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税收征管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税收征管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其中数字税收征管在2013年金... 以2013年开始试点的金税三期工程为切入点,利用2008—2021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样本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税收征管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税收征管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其中数字税收征管在2013年金税三期工程试点当年及之前年份中的影响效应并不明显,而在2014年及之后年份的影响效应更为显著。从具体机制来看,数字税收征管一方面通过抑制企业研发操纵的中介机制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另一方面通过缓解盈余管理的中介机制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此外,数字税收征管对委托代理问题大、成长期、数字化转型较高组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更强。据此,提出打造数字税收征管智慧体系、完善企业创新发展驱动机制、制定企业内部差异化发展模式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税收征管 企业创新能力 研发操纵 盈余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管家乡认同、数字税收征管与企业避税
2
作者 范亚东 许鑫婕 张琦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38-44,共7页
税收是国家发展和建设的根本保障,数字税收征管使我国税收发生重大变革。基于高阶理论,探究高管团队家乡认同对企业避税行为的影响,并将数字税收征管纳入考虑,研究其对二者关系的权变效应。以2010—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 税收是国家发展和建设的根本保障,数字税收征管使我国税收发生重大变革。基于高阶理论,探究高管团队家乡认同对企业避税行为的影响,并将数字税收征管纳入考虑,研究其对二者关系的权变效应。以2010—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结果发现,高管团队家乡认同程度越强,对企业避税行为的抑制作用越明显,尤其在实施数字税收征管的地区会增强这种抑制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中西部地区和大规模企业中,数字税收征管强化了高管家乡认同与企业避税间的抑制作用。研究拓宽了高管团队家乡认同与企业避税效应的边界条件,并为政府数字税收征管工作和企业降低税务风险等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乡认同 数字税收征管 企业避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征管数字化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来自税收征管文本分析与A股上市公司微观数据 被引量:5
3
作者 刘香伶 龚日朝 崔浩南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9,共8页
依据税收征管数字化文本分析和A股上市企业微观数据,考量税收征管数字化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税收征管数字化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降低代理成本以及倒逼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异质性检验显示,法治环境更... 依据税收征管数字化文本分析和A股上市企业微观数据,考量税收征管数字化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税收征管数字化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降低代理成本以及倒逼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异质性检验显示,法治环境更好地区、资本与技术密集型行业以及政治关联较弱企业,促进作用更显著。鉴于此,建议持续深入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建设,完善公司透明度建设、公司治理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等配套机制,分类精准施策,以高质量税收征管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征管数字 新质生产力 文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征管数字化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考察
4
作者 袁娇 叶琛 陆扬帆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43,共18页
利用“金税三期”工程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发现税收征管数字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造成负面冲击,但其长期动态趋势是逐渐减弱的。在非两职合一企业、股权分布相对集中企业中,税收征管数字化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更加... 利用“金税三期”工程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发现税收征管数字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造成负面冲击,但其长期动态趋势是逐渐减弱的。在非两职合一企业、股权分布相对集中企业中,税收征管数字化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更加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中西部地区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则表现出明显的激励作用。机制检验发现,税收征管数字化负向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渠道包括降低投资效率、提高代理成本、削弱创新水平。进一步分析表明,财政分权在两者的关系中起到了调节作用,强化了税收征管数字化的负向影响效应。从经济后果来看,税收征管数字化有助于加强全要素生产率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并展现出持续性的特征。对此,从完善税收征管数字化改革的正向引导机制、提高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平衡央地财税关系等方面提出建议,为推动微观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征管数字 全要素生产率 “金税三期” 财政分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征管数字化、税收竞争与统一大市场建设 被引量:7
5
作者 石绍宾 张玲欣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3-200,共18页
自“金税”工程启动以来,我国税收征管数字化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并产生了重要的治理效应。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而言是基础,也是途径,其实现也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好重要铺垫。税收征管数字化能否为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 自“金税”工程启动以来,我国税收征管数字化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并产生了重要的治理效应。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而言是基础,也是途径,其实现也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好重要铺垫。税收征管数字化能否为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助力?为回答这一问题,本文以2009—2015年全国194个城市的统计年鉴等数据为基础,基于“价格法”进一步延伸,计算其2010—2015年的市场分割指数,度量统一大市场建设情况,利用金税三期这一政策冲击,以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探究税收征管数字化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关系。研究发现,税收征管数字化确实能够降低市场分割程度。机制分析表明,税收征管数字化对于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降低政府间税收竞争程度来实现的。这种促进作用在制度壁垒高、城市受省界影响程度高,以及地形起伏度高的地区更为明显,且调节效应分析表明,这种促进作用会受到地区财政分权程度的影响。本文丰富了税收征管和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相关研究,也为进一步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征管数字 税收竞争 统一大市场 市场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征管数字化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孙伟艳 李雨洁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1,共9页
为进一步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税收征管数字化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关系,基于2012—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税收征管数字化对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研究发现,税收征管数字化加快了资本结构调... 为进一步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税收征管数字化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关系,基于2012—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税收征管数字化对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研究发现,税收征管数字化加快了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并显著提高了企业增减债务调整资本结构的概率,对权益融资调整方式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小规模、高盈利及外部审计质量较差的企业中,税收征管数字化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更明显。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完善智能化监管和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征管数字 资本结构动态调整 调整速度 调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征管数字化与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基于政府市场关系的机制探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周波 何威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3-146,共14页
基于2009—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税收征管数字化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研究发现:税收征管数字化能够缓解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从影响机制看,税收征管数字化的征税效应会加剧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但其监督治理效应与市... 基于2009—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税收征管数字化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研究发现:税收征管数字化能够缓解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从影响机制看,税收征管数字化的征税效应会加剧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但其监督治理效应与市场优化效应会缓解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整体表现为监督治理效应与市场优化效应强于征税效应。此外,在数字交易水平和财政压力较高的地区以及政治关联较强的企业中,税收征管数字化更能缓解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税收征管数字化虽能加剧企业税收与财务风险,但能更为显著地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并提高企业成长能力与盈利水平。研究可加深对政府如何有效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规范的政府和市场关系并深度影响微观企业经营决策的理解,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征管数字 投融资期限错配 征税效应 监督治理效应 市场优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征管数字化抑制了企业高管在职消费吗?——来自金税三期工程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4
8
作者 孙倩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10,共15页
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对企业高管超额在职消费的治理都是一个重要问题。以金税三期工程为代表的税收征管数字化,可以通过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和强化外部治理来压缩高管实施自利行为的操作空间,从而有效抑制高管在职消费。将金税... 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对企业高管超额在职消费的治理都是一个重要问题。以金税三期工程为代表的税收征管数字化,可以通过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和强化外部治理来压缩高管实施自利行为的操作空间,从而有效抑制高管在职消费。将金税三期系统分批上线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0—2021年的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税收征管数字化对企业高管在职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金税三期工程的实施显著降低了企业高管在职消费水平。机制检验发现,税收征管数字化可以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抑制避税行为等路径来降低企业高管在职消费水平。异质性分析显示,税收征管数字化对高管在职消费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企业、股权集中度较高企业、两职合一企业中更为显著。此外,税收征管数字化还可以弱化高管在职消费对企业业绩的负向影响。因此,政府在加快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的同时,要重视并充分发挥数字化监管的溢出效应,企业则应积极利用内外部数字化转型的契机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征管数字 金税三期 高管在职消费 信息不对称 避税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征管数字化对上市公司创新注意力的治理效应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谢乔昕 《地方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74,共14页
随着税收征管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如何实现税收征管体制改革与企业创新驱动发展之间的协同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2008年—2019年沪深上市公司经验数据,本文利用金税三期工程实施事件考察了税收征管数字化对上市公司创新注意力... 随着税收征管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如何实现税收征管体制改革与企业创新驱动发展之间的协同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2008年—2019年沪深上市公司经验数据,本文利用金税三期工程实施事件考察了税收征管数字化对上市公司创新注意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税收征管数字化显著地提升了上市公司创新注意力。异质性分析发现,税收征管数字化对上市公司创新注意力的强化效应在传统行业企业、位于市场化水平较低地区的企业、技术型高管任职企业以及弱融资约束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税收征管数字化对上市公司创新注意力的影响主要通过避税行为、代理成本和可支配现金流渠道传递。本文研究为数字经济背景下税收征管改革的治理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征管数字 金税三期 创新注意力 治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征管数字化提高了企业慈善捐赠吗——基于“金税三期工程”准自然实验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魏升民 李沛伦 杨彩婷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70,共9页
税收征管数字化是税收征管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典型事件,已有文献对税收征管数字化在企业层面的治理效应进行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但鲜有成果分析其对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2008~2020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的微观数据,采用多期双... 税收征管数字化是税收征管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典型事件,已有文献对税收征管数字化在企业层面的治理效应进行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但鲜有成果分析其对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2008~2020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的微观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税收征管数字化对企业慈善捐赠的影响。基准回归结果显示,税收征管数字化显著提高了企业慈善捐赠规模,在进行平行趋势、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更换被解释变量、剔除部分样本、安慰剂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究其原因,税收征管数字化提高了企业的信息透明度,促进了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和企业享受比例,从而提高了企业慈善捐赠规模。拓展性分析显示,当企业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企业为非国有企业,以及在2014年之后的年份,税收征管数字化促进企业慈善捐赠的效应更为显著。建议深入推进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强化税收征管对企业慈善捐赠的规范和引导,同时注重发挥税收大数据“以数治税”优势,促进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及时精准地匹配到每一户适用企业,助力企业更好实施慈善捐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征管数字 企业慈善捐赠 金税三期工程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税收征管与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基于“金税三期”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6
11
作者 许江波 徐梦洁 张智越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9-26,共8页
投融资期限错配容易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甚至会加剧金融系统性风险。本文基于“金税三期”的准自然实验,采用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数字化税收征管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化税收征管显著降低了企业的... 投融资期限错配容易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甚至会加剧金融系统性风险。本文基于“金税三期”的准自然实验,采用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数字化税收征管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化税收征管显著降低了企业的投融资期限错配程度,且其通过减轻企业的融资约束发挥“桥梁效应”,以及缓解企业的双重代理问题发挥“治理效应”,进而降低投融资期限错配程度。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化税收征管政策的溢出效应在抵押担保能力较弱、分析师关注度较低以及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税收征管 投融资期限错配 桥梁效应 治理效应 “金税三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金税三期”工程的治理效应检验 被引量:8
12
作者 牛彪 王建新 于翔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60,共14页
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违规行为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以“金税三期”工程为代表的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则为治理信息披露违规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将“金税三期”工程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 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违规行为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以“金税三期”工程为代表的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则为治理信息披露违规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将“金税三期”工程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治理效应,结果发现: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显著抑制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发生和次数,其中存在通过改善信息环境和优化公司治理抑制信息披露违规的双重传导路径;地区税收征管强度和行业竞争程度的提高会强化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抑制作用,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可以强化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对信息披露违规次数的抑制作用,而对信息披露违规发生则表现出两者具有替代关系。因此,政府部门应持续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强化税收征管并采取差异化措施,企业则应不断提高内部控制质量,以充分发挥税收大数据的治理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 金税三期 信息披露违规 信息不对称 治理效应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税收征管能降低财务舞弊风险吗——基于金税三期工程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6
13
作者 牛彪 于林希 +1 位作者 尹琪 胡舒扬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2-69,共8页
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将数字技术与税收征管体系深度融合已经成为数字化政府的重要治理工具。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借助“金税三期”工程试点的外生冲击,分析并展示这一政策冲击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风险的影响。研究表... 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将数字技术与税收征管体系深度融合已经成为数字化政府的重要治理工具。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借助“金税三期”工程试点的外生冲击,分析并展示这一政策冲击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数字化税收征管对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风险具有显著降低作用。数字化税收征管通过改善信息环境和优化公司治理可有效降低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风险。基于拓展性分析发现,数字化税收征管对财务舞弊风险的降低作用在内部治理水平高、行业竞争程度激烈和金融监管强度大的企业中更为显著。由此提出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更有针对性地服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税三期 数字税收征管 财务舞弊风险 治理效应 资本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对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进 杨柳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2-80,共9页
利用中国“金税三期”工程分批实施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检验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对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显著提升了企业劳动投资效率,且对劳动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均有显著缓解作用。进一步检验发... 利用中国“金税三期”工程分批实施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检验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对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显著提升了企业劳动投资效率,且对劳动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均有显著缓解作用。进一步检验发现,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对劳动投资效率的作用机制在于缓解代理问题和降低避税行为;该影响在民营、外部融资依赖度高、分析师关注度低、税收优惠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 劳动投资效率 “金税三期” 避税行为 代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征管数字化能否抑制大股东掏空?——基于金税工程三期的经验证据
15
作者 王莎 《财会通讯》 2025年第17期65-69,共5页
本文基于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9—2022年的数据,以逐步实施的金税三期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时点DID模型检验了税收征管数字化对企业实体经营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税收征管数字化使大股东掏空行为得到抑制。机制分析表明,税收征管... 本文基于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9—2022年的数据,以逐步实施的金税三期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时点DID模型检验了税收征管数字化对企业实体经营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税收征管数字化使大股东掏空行为得到抑制。机制分析表明,税收征管数字化倒逼企业积极参与数字化转型,通过加强内外部监督与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来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税收征管数字化对股权集中度高、没有出现两职兼任情况的企业的大股东掏空行为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就产权性质而言,国有、民营企业的大股东掏空行为均能被税收征管数字化显著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征管数字 数字化转型 大股东掏空行为 内部控制 外部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