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科技伦理问题治理:域外经验及中国路向
1
作者 姚懿纯 孟飞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5-152,共8页
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欧盟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前沿地带,在数字科技伦理的基本理念、主体定位、机制建设和核心议题等方面展开了针对数字伦理问题治理的战略部署和政策构建,但面对日新月异的数字科技创新所带来的伦理困境,它们的数字科... 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欧盟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前沿地带,在数字科技伦理的基本理念、主体定位、机制建设和核心议题等方面展开了针对数字伦理问题治理的战略部署和政策构建,但面对日新月异的数字科技创新所带来的伦理困境,它们的数字科技伦理体系也存在难以克服的问题。中国逐步构筑起自己的数字科技伦理体系的基础框架,然而仍存在制度建设不完善、群众数字科技伦理素养不足和国际合作缺乏等问题。推动我国数字科技伦理体系构建,需要通过透视国外数字科技伦理治理模式,结合中国具体情况,探索出中国数字科技伦理体系未来发展的路向。具体包括:完善法律法规,引导数字科技健康发展;开展普及教育,提升群众对数字科技伦理问题的认识;加强国际合作,建构全球数字治理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科技伦理 道德责任 伦理监管 全球数字治理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科技伦理监管:美国进展与中国借鉴 被引量:20
2
作者 肖红军 阳镇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3-86,共14页
新一轮数字技术产生了全新的数字经济形态和数字社会,但也引发了系列负外部性问题,数字科技伦理监管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必须直面的重大现实议题,既有研究对数字科技伦理监管的理论框架、监管模式和主要议题缺乏深度解构。本文立足美国数... 新一轮数字技术产生了全新的数字经济形态和数字社会,但也引发了系列负外部性问题,数字科技伦理监管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必须直面的重大现实议题,既有研究对数字科技伦理监管的理论框架、监管模式和主要议题缺乏深度解构。本文立足美国数字科技伦理监管的最新政策布局与监管实践,解析美国数字科技伦理监管的主要主体、监管模式和重点议题,搭建面向数字科技伦理监管的“监管主体—监管模式—监管机制”的一般性理论框架,研究发现,美国数字科技伦理监管主体涵盖“联邦政府—州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多元主体,监管模式型侧重以国会为主导的美国政府立法与标准引领型监管、行业协会和研究机构等社会组织多元参与型监管,以及企业以数字科技伦理嵌入公司治理的嵌入型自治模式的三重主导模式,监管重点议题涵盖道德式人工智能与透明、公平和可解释的算法以及数据隐私与数据伦理等核心议题。中国加快构建数字科技伦理监管体系,需要强化数字科技伦理监管立法,在分层分类思路开展数字科技伦理制度设计和政策执行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发挥地方数字科技伦理监管政策制定与执行的自主性原则,调动数字企业在数字科技伦理监管与治理方面的治理标准、行业规范、企业倡议、治理指南和操作手册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科技伦理 监管模式 数字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文明变局中的教育数字化转型 被引量:32
3
作者 苗逢春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7-63,91,共18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技术驱动的数字文明变局背景下,教育供给与管理的供给侧数字化改革、数字人才及数字人文主义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育人需求侧内生实践创新以及教育对数字社会秩序重建的预前引领。文章在分析技术逐利和人文主义两种数字文...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技术驱动的数字文明变局背景下,教育供给与管理的供给侧数字化改革、数字人才及数字人文主义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育人需求侧内生实践创新以及教育对数字社会秩序重建的预前引领。文章在分析技术逐利和人文主义两种数字文明变局逻辑对峙的基础上,倡导以数字人文主义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总体价值观原则。进而从数字文明变局的关键过程性要素出发,提出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辨析框架。基于该框架,主张教育数字化转型应重点关注战略性数字化自主的教育数字化转型历史责任、基于升维技术的教育数字基建、数字素养普及和数字科创能力建设、公共数字教育体系构建以及数字社会秩序重建五个战略领域,进而围绕五个领域诠释十项数字人文主义的具体价值观原则,揭示了各领域的人文忧患或关键趋势,并倡议了各领域的战略实施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文明变局 数字人文主义 教育数字化战略性自主 基于升维技术的教育数字基建 数字包容与作为公共产品的数字技术 数字素养与数字科创 数实均权与创用内生 科技伦理数字社会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