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问题论域、概念释意及其运行逻辑
1
作者 陈进华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2-65,共14页
“共同体”是社会治理组织的韧性载体。“数字社会治理共同体”是一种基于计算机语言、程序和编码的“数据—算法—平台”技术性制度支撑,以重塑要素关系、组织架构、运作流程、空间场域及其效能强度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数字化形态。作为... “共同体”是社会治理组织的韧性载体。“数字社会治理共同体”是一种基于计算机语言、程序和编码的“数据—算法—平台”技术性制度支撑,以重塑要素关系、组织架构、运作流程、空间场域及其效能强度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数字化形态。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形态,在其应用过程中机遇与风险共存。如何从国家战略高度,统筹推进数字化的安全可信与可持续发展,在激发创新活力与筑牢伦理底线之间构建动态平衡机制,保障多元主体的数字权益并厘清责任分配,以增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社会治理共同体技术基础设施的“物感”活力和人居社会需求的“人感”韧性,是一个亟待理论论证和思想辩护的学术议题。在厘清数字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问题论域、概念释意及其时代驱动的基础上,遵循数字化治理、治理化数字和数实相融化的运行逻辑,可以从“技术—价值—场景”三个维度,系统性增强数字社会治理共同体迈向新征程的理论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社会治理共同体 数字治理 治理数字 数实相融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社会治理的场景构建、运行逻辑与公共价值实现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佃利 滕蕾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5-133,共9页
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已引领社会治理迈入数字时代,发展数字社会治理也已成为国家数字战略的重要任务。依据社会治理需求可将数字社会治理场景分为政务服务、数字产业、公共服务、城市生活四类。数字技术在数字社会治理场景中具有联结治... 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已引领社会治理迈入数字时代,发展数字社会治理也已成为国家数字战略的重要任务。依据社会治理需求可将数字社会治理场景分为政务服务、数字产业、公共服务、城市生活四类。数字技术在数字社会治理场景中具有联结治理主体、整合各方利益等作用。按照“需求汇聚—信息共享—架构再造—主体聚合”的机理,数字技术能够为社会治理赋能。数字技术为社会治理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但同时也可能因各主体的参与问题导致公共价值失灵。未来,数字技术与社会治理的融合需要从社会治理本源出发,秉持以人为本、公开透明、风险共担、可持续发展、公平公正的原则,追求数字社会治理公共价值的实现,从而助力数字社会治理走向善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社会治理 公共价值 应用场景 数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码”背后的数字社会治理挑战研究 被引量:90
3
作者 方兴东 严峰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78-91,共14页
健康码是数字化抗疫的亮点之一。现阶段,健康码走向常态化逐渐成为大势所趋,直接影响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健康码是智能传播的新利器,也是一把双刃剑。它缺乏体系性制度设计,缺乏基本监管制度和制衡机制,造成潜在风险和隐患不... 健康码是数字化抗疫的亮点之一。现阶段,健康码走向常态化逐渐成为大势所趋,直接影响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健康码是智能传播的新利器,也是一把双刃剑。它缺乏体系性制度设计,缺乏基本监管制度和制衡机制,造成潜在风险和隐患不断累积。其中,最大隐患是市场力量借助其技术优势、数据优势和资本优势,对徤康码造成事实上的“监管俘获”。应当正视健康码背后的资源、角色、权力、隐私等问题,警惕徤康码常态化背后隐藏的商业力量借助公权力突破法律法规限制的风险。全球健康码行动,带来了数字时代智能传播格局的新变化和权力角色转换的新博弈。由健康码“突进”而引发的治理能力考验,是数字时代社会治理的第一场全局性大考,也是进入数字杜会后治理经验的大规模预演,值得格外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码 监管俘获 数字传播 数字社会治理 数字领导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治理数字化的主体伦理冲突与调适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海建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130,共11页
社会治理数字化是治理主体运用数字技术对社会治理进行结构重塑与流程再造的新型治理形态。在社会治理数字化进程中,只有多元治理主体之间形成地位平等、能力提升、责任明晰、情感融洽的伦理关系,才能把数字技术的工具理性与治理主体的... 社会治理数字化是治理主体运用数字技术对社会治理进行结构重塑与流程再造的新型治理形态。在社会治理数字化进程中,只有多元治理主体之间形成地位平等、能力提升、责任明晰、情感融洽的伦理关系,才能把数字技术的工具理性与治理主体的价值理性有机融合并激发出来,提升社会治理的效能。在现实中,技术的负面效应、主体的不完善和社会适应性的滞后,造成了治理主体之间数据垄断与地位平等、技术依赖与能力提升、机械逻辑与情感融洽、责任模糊与责任明晰的伦理冲突。调适治理主体之间的伦理冲突需要构建“权力-能力-关系-制度”的四维协同体系,即通过平衡治理主体之间的数字权力、均衡治理主体之间的数字能力、重构治理主体之间的数字关系、完善治理主体之间的数字规范,再造数字治理主体之间的伦理关系,推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数字 地位平等 数字权力 责任体系 伦理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社会治理数字化的实践省思 被引量:17
5
作者 孙宾 章荣君 《湖湘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69,共13页
社会治理数字化是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引擎,然而,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实践存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冲突与失衡的问题。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失衡容易引发数字鸿沟、数字孤岛、信任赤字和数字安全隐患等问题。因... 社会治理数字化是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引擎,然而,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实践存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冲突与失衡的问题。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失衡容易引发数字鸿沟、数字孤岛、信任赤字和数字安全隐患等问题。因此,应探索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在社会治理数字化实践中的耦合关系,有效回应社会治理数字化的实践议题。把数字公平、数字协同、数字信任和数字安全等价值理性要素作为社会治理数字化的实践遵循,通过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构建社会治理部门的数字化协同机制,强化数字技术赋能社会治理的认同机制,夯实社会治理数字化的“安全底座”等举措,全方位推动社会治理数字化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双向奔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数字 工具理性 价值理性 社会治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权力治理中的社会法定位与进路 被引量:10
6
作者 林嘉 罗寰昕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8-236,共9页
以平台为代表的“数字权力”的崛起是数字社会治理的核心命题,传统公私法治理在数字社会治理中面临许多挑战。数字权力治理中所呈现的聚焦社会利益、侧重调整不平等关系、多种调整模式共存的特征与社会法的原理和规范相契合。数字权力... 以平台为代表的“数字权力”的崛起是数字社会治理的核心命题,传统公私法治理在数字社会治理中面临许多挑战。数字权力治理中所呈现的聚焦社会利益、侧重调整不平等关系、多种调整模式共存的特征与社会法的原理和规范相契合。数字权力的社会法治理进路在以和谐信任为价值理念、以利益平衡为基本原则、以协同共治为治理方法下推进,力图充分发挥社会法在社会利益调节、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的优势,强化社会法凝聚社会共识的功能,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数字社会治理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权力 数字社会治理 社会 共建共治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宇宙能否为公众参与社会治理赋权——通过五层阶梯结构辨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潘浩之 吕守军 陈杰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1-92,127,共13页
“技术赋权”是在社会治理过程中,通过新兴技术促进政府以外多元力量参与和协作的路径。技术赋权是否能真正实现广大公众的增权?以元宇宙技术为例,其一方面能为政府与公众提供新的沟通渠道与媒介,但另一方面也可能被技术资本利用为实现... “技术赋权”是在社会治理过程中,通过新兴技术促进政府以外多元力量参与和协作的路径。技术赋权是否能真正实现广大公众的增权?以元宇宙技术为例,其一方面能为政府与公众提供新的沟通渠道与媒介,但另一方面也可能被技术资本利用为实现“资本控权”的工具。针对该矛盾,五层阶梯结构创新了现有元宇宙技术赋权理论,辨析元宇宙影响下不同社会主体获得技术赋权的地位与类型。五层阶梯结构的五个不同层级代表了公众获得技术赋权从低至高的程度,分别为“资本控权”“表象互动”“公众参与”“协同共创”“授权自治”。五层阶梯结构的每一层级分别根据技术赋权关键词,识别、阐明了公众在社会治理中的对应角色与相应案例。研究结果显示:“协同共创”在现实社会治理背景下有较强的推广基础,是目前数字化转型实践可行的发展方向,对技术赋权中元宇宙的应用导向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同时,五层阶梯结构也警示技术资本利用元宇宙逃避监管,并防止通过推行“新自由主义”议程扩大资本控权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 技术赋权 五层阶梯结构 公众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媒体融合的本质、使命与道路选择——从数字传播理论看中国媒体融合的新思维 被引量:44
8
作者 方兴东 钟祥铭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47,共7页
媒体融合在中国有着特殊的使命。媒体融合的根源是技术变革所引发的社会信息传播机制之范式转变。把握媒体融合的本质和趋势,需要深入探索互联网五十年的技术演进历程,明晰大众传播、网络传播、自传播和智能传播等几次社会信息传播机制... 媒体融合在中国有着特殊的使命。媒体融合的根源是技术变革所引发的社会信息传播机制之范式转变。把握媒体融合的本质和趋势,需要深入探索互联网五十年的技术演进历程,明晰大众传播、网络传播、自传播和智能传播等几次社会信息传播机制的转变,以及社会发展与社会形态变迁的进程。面对已经开启的智能传播新阶段,中国媒体融合的战略思维必须超越传统单纯的内容思维,超越过去固有的技术—内容—机制维度,站在媒体传播—互联网—数字社会治理这一全新的三维结构中。中国媒体融合需要同时布局两大主场:一个是立足国内、自上而下、深入基层社会,从内容驱动的媒体传播拓展到数据驱动的数字社会治理,走出中国特色的传统媒体转型的康庄大道;另一个是面向全球、自下而上、立足世界市场,打造全球竞争与博弈能力,建立与中国大国地位相适应的传播能力和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媒体融合 自传播 智能传播 数字传播 数字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赋能:数字营商环境建设的理论逻辑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73
9
作者 周伟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0-42,M0004,共14页
数字时代优化营商环境需要发挥数据赋能效用,构建数字营商环境体系。数字营商环境是数字时代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数字社会治理的内在要求。数字营商环境呈现出基础设施智能化、政务服务在线化、数据运营... 数字时代优化营商环境需要发挥数据赋能效用,构建数字营商环境体系。数字营商环境是数字时代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数字社会治理的内在要求。数字营商环境呈现出基础设施智能化、政务服务在线化、数据运营无界化、平台信息交互化等特点,具有信息沟通的即时互动、政务服务的精准供给、行政负担的显著降低、市场风险的有效识别等优势。尽管数字营商环境具有显著的智慧化特点和内在发展优势,但目前在数字基础设施、数据开放共享、平台系统结构、在线政务服务等方面依然存在短板。全面推进数字营商环境建设,需要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据全面开放共享、优化平台系统结构功能和提升在线政务服务能力,从而提升数字营商环境整体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商环境 政务服务 数据赋能 数字营商环境 数字社会治理 数字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的政治属性与数字货币的发展前景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樯 张乾友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4-115,共12页
货币具有交换中介与治理工具的双重属性,它既要满足市场要求,也须以主权货币的形式发挥政治功能,且作为治理工具而存在。现实中频发的主权货币危机侵蚀着人们对主权货币的信心,从而形成用技术手段实现货币去政治化的期望。通过对数字货... 货币具有交换中介与治理工具的双重属性,它既要满足市场要求,也须以主权货币的形式发挥政治功能,且作为治理工具而存在。现实中频发的主权货币危机侵蚀着人们对主权货币的信心,从而形成用技术手段实现货币去政治化的期望。通过对数字货币兴起过程的研究,发现技术、观念和组织力量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回应去中心化的数字加密货币与平台企业发行的稳定币带来的治理挑战,各国政府基于数字化治理、保护数字时代国民财富、汲取经济资源的需要,开始积极推动主权货币的数字化,主权数字货币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数字货币发展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货币 比特币 主权数字货币 数字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