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矿井及其相关技术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明举 丁伟 +2 位作者 许考 杨敏 刘彦伟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6期416-418,共3页
结合数字地球和数字中国战略的提出 ,对未来的数字矿井进行了构想 ,给出了数字矿井的基本框架 ,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数字矿井的相关技术———矿井空间数据的获取与分析技术、网络数据库与分布式计算技术、数据仓库及数据挖掘技术、多种... 结合数字地球和数字中国战略的提出 ,对未来的数字矿井进行了构想 ,给出了数字矿井的基本框架 ,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数字矿井的相关技术———矿井空间数据的获取与分析技术、网络数据库与分布式计算技术、数据仓库及数据挖掘技术、多种数据整合及虚拟现实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球 数字矿井 相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矿井生产实时监控系统的研究
2
作者 白雪亮 李玉琳 《煤矿开采》 2008年第4期18-19,29,共3页
系统以神华公司补连塔矿、大柳塔矿生产系统为例,阐述了数字矿井生产实时监控系统的组成,分析了实时监控系统的软件结构。运用VB程序语言及SQL server2000数据库,建立了数字矿井实时监控系统,系统的实现为数字矿井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关键词 数字矿井 实时监控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矿井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湘源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9-72,共4页
讨论了数字化矿井含义,提出了矿井综合自动化、信息系统数据传输及接入的解决方案。对矿井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方案进行了论述,对未来新技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无源多业务接入系统 矿井数字 无线通信系统 数据传输 信号覆盖 EAM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MAX在煤矿数字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新河 李哲宁 +1 位作者 于海洋 王鹏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6-78,共3页
井下三维巷道的可视化是数字矿山研究领域的关键问题之一。详细阐述了矿山数字化的建模背景和如何利用3DMAX软件技术来进行三维巷道建模。
关键词 数字矿井 3DMAX 巷道建模 三维巷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固矿井设计综述 被引量:18
5
作者 郭俊生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共3页
龙固矿井作为山东省巨野矿区开发的第一对特大型矿井,存在煤层埋藏深、巨厚松散表土层、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高地温、高地压、煤易自燃、村庄多等诸多建井难题。通过优化开拓布局、优选井口位置、创新井筒设计、攻关综放工艺,采用一井一... 龙固矿井作为山东省巨野矿区开发的第一对特大型矿井,存在煤层埋藏深、巨厚松散表土层、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高地温、高地压、煤易自燃、村庄多等诸多建井难题。通过优化开拓布局、优选井口位置、创新井筒设计、攻关综放工艺,采用一井一面保证矿井设计能力,将龙固矿井建设成了国内外极具影响力、安全高效、绿色开采的数字化矿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固矿井 开拓布置 绿色开采 数字矿井 设计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事故信息发布平台建设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杜学领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1-133,共3页
文章讨论了煤矿事故信息发布平台建设的必要性,认为煤矿事故信息发布平台应实现及时发布权威准确信息和收集并共享煤矿事故相关资料这两大主要功能。详细介绍了利用该平台进行信息发布的流程、信息发布权限的设置,以及信息的内容以及平... 文章讨论了煤矿事故信息发布平台建设的必要性,认为煤矿事故信息发布平台应实现及时发布权威准确信息和收集并共享煤矿事故相关资料这两大主要功能。详细介绍了利用该平台进行信息发布的流程、信息发布权限的设置,以及信息的内容以及平台建设的软硬件条件、资金来源及使用、专家团队建设等。该平台的建设有助于实现煤矿事故信息权威、及时发布,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认定、事故资料的长期共享,有助于提高我国煤矿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事故 信息发布平台 煤矿安全 数字矿井 冲击地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4DGIS的智能化矿区云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毛善君 景超 +6 位作者 李团结 黄伟 高鹏 宋启 李祥 陈金川 姜文磊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626-2640,共15页
时空信息是智能化煤矿建设的重要基础,如何构建矿区统一的基于多维GIS的综合一体化管控决策平台,对提升智能化系统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智能化矿井、智能化矿区建设过程中矿区级GIS管理和应用方式单一、多层级管... 时空信息是智能化煤矿建设的重要基础,如何构建矿区统一的基于多维GIS的综合一体化管控决策平台,对提升智能化系统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智能化矿井、智能化矿区建设过程中矿区级GIS管理和应用方式单一、多层级管控模式缺乏全场景业务研究与应用、多源数据应用缺乏空间维度的融合分析以及生产设备控制缺少多系统空间协同联控机制等问题,提出了基于4DGIS的智能化矿区云平台总体框架,研究了基于“4DGIS+数字孪生”数据底座的“云边端”分层架构三级应用融合技术、基于大数据的跨数据库多源数据融合应用技术、基于4DGIS的自主可控设备群协同联控技术,研发了融合多元特征的时空图推理模型、基于大数据的决策支持模型应用子平台、4DGIS协同控制子平台,构建了“集团+矿井”生产要素全息可视、生产系统协同可控、生产管理智能可算的智能化矿区云平台,实现了煤矿井下的一键智能巡检、检修模式向生产模式一键切换的生产全过程协同控制、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决策分析等功能,完成了单系统智能化向全矿区智能系统化的跨越。相关技术在黄陵矿业公司及所属一号煤矿、二号煤矿、双龙煤业、瑞能煤业4对矿井得到了实际应用,提高了矿井安全生产管控效率和集团公司的智能化决策支持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DGIS 数字孪生矿井 智能化矿区 协同联控 智能化巡检 多源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relevant parameters in complicated mine ventilation network by numerical test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从陆 吴超 王卫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5年第2期205-208,共4页
Depending on the numerical test approach on a computer,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relevant parameters, eg branch number, node number, mesh number, computation accuracy, preliminary value of airflow rate, iteration numbe... Depending on the numerical test approach on a computer,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relevant parameters, eg branch number, node number, mesh number, computation accuracy, preliminary value of airflow rate, iteration number, computation time and convergence in a mine ventilation network analysis, we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5 mine ventilation system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higher computation accuracy greatly influences the iteration number. When the accuracy reaches 10-6m3·s-1 for solving a complicated mine ventilation network, the running time is too long though a high-speed computer is used. The preliminary value of airflow rate in the range of 1100m3·s-1 has little effects the iteration number. The structure of network also has some effect on the iteration numb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e ventilation sensitivity analysis numerical test parameters adjust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