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知识产权保护差异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影响:“抑制”还是“倒逼”?
1
作者 张瀚文 李春顶 秦鹏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114,共14页
在全球经贸格局深刻演变背景下,各国数字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存在显著差异,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亟需完善适配的数字知识产权规则体系。本文基于中国全球价值链参与特征,解析进出口国数字知识产权保护差异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缩小数字... 在全球经贸格局深刻演变背景下,各国数字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存在显著差异,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亟需完善适配的数字知识产权规则体系。本文基于中国全球价值链参与特征,解析进出口国数字知识产权保护差异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缩小数字知识产权保护差距显著促进中国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提升,且监管规则一致性的作用优于立法差异;国家发展水平、行业数字化程度、自贸协定(FTA)签署及保护差异幅度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影响存在显著异质性;对于数字化程度较高行业,更强的知识产权保护通过技术创新激励与要素配置优化,推动中国价值链地位攀升。本文为中国在数字贸易规则重构期精准识别全球价值链治理中的知识产权制度性痛点,突破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困境,通过制度型开放实现价值链地位跃升提供理论支撑与政策参照。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数字经济时代知识产权保护与全球价值链互动关系的理论认知,也可为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下的数字知识产权治理体系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知识产权保护差距 行业数字 全球价值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保护对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的准自然实验
2
作者 赵喜仓 谢倩茜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2-108,共7页
本文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1~2022年28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对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能显著促进城市数字经济发展,且通... 本文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1~2022年28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对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能显著促进城市数字经济发展,且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作用机制检验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可以通过增加科技研发投入、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来促进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异质性检验发现,在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高、东部地区和人力资本水平高的城市知识产权保护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据此,建议发挥知识产权保护的独特作用、加大对数字化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提高城市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等,以推动城市数字经济的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数字经济发展 科技研发投入 城市创新能力 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保护赋能数字产业创新:影响机理与空间效应 被引量:1
3
作者 崔静 程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3-103,共11页
基于2009—2022年中国内地27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知识产权保护对数字产业创新的影响机理与空间效应。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正向赋能数字产业创新,这一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检... 基于2009—2022年中国内地27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知识产权保护对数字产业创新的影响机理与空间效应。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正向赋能数字产业创新,这一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对大规模城市数字产业创新的影响更为显著。中介作用机制显示,知识产权保护可以通过优化创新资本配置、降低信息披露成本、营造良好自主研发环境3种途径赋能数字产业创新发展。空间杜宾模型估计结果显示,知识产权保护不仅能够正向赋能本地区数字产业创新发展,而且对邻近地区数字产业创新发展发挥空间溢出效应。结论可为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保护对数字产业创新的赋能效应提供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创新资本配置 信息披露成本 自主研发环境 数字产业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对知识产权保护与数字贸易关系影响的研究
4
作者 罗泽伟 岳红强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7-94,共8页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刻重塑了知识产权保护与数字贸易的互动关系。基于技术赋能与法律挑战的双重视角,系统探讨了数字技术对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重构及其对数字贸易格局的影响。研究发现: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为知识产权确权、监测和交...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刻重塑了知识产权保护与数字贸易的互动关系。基于技术赋能与法律挑战的双重视角,系统探讨了数字技术对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重构及其对数字贸易格局的影响。研究发现: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为知识产权确权、监测和交易提供了高效工具,但人工智能生成物的权属争议、物联网数据泄露风险等新型挑战持续涌现;数字贸易的全球化特征要求构建统一的知识产权保护标准,而各国制度差异与跨境执法难题成为主要障碍。为此,需通过多边规则协调、数字技术嵌入监管体系、创新知识产权交易机制等路径,实现知识产权保护与数字贸易发展的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知识产权保护 数字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规制政策、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扩散
5
作者 郑坚铭 张丽娜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109,共10页
选取2005-2022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规制政策对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与内在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数字规制政策可赋能技术创新扩散;相比中西部地区,数字规制政策的赋能效应在东部地区、东北地区更显著;相比原始创新阶段... 选取2005-2022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规制政策对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与内在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数字规制政策可赋能技术创新扩散;相比中西部地区,数字规制政策的赋能效应在东部地区、东北地区更显著;相比原始创新阶段,数字规制政策的赋能效应对中试阶段、成熟阶段的技术创新扩散作用更显著;数字规制政策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扩散产生正向影响;数字规制政策对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扩散关系具有双重门槛效应,当数字规制政策指数处于(0.3325,0.4416]区间时,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扩散的赋能作用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规制政策 知识产权保护 技术创新扩散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保护能促进企业数字创新吗?——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
6
作者 王寅 张明明 +2 位作者 贾翠雪 张璐 王凌靖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4-79,共16页
在数字经济情境下,知识产权保护成为企业进行自主创新与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鉴于此,本文利用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和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数字创新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①从总体上看,知... 在数字经济情境下,知识产权保护成为企业进行自主创新与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鉴于此,本文利用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和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数字创新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①从总体上看,知识产权保护能够促进企业数字创新;②分生命周期看,知识产权保护对数字创新的促进作用在成长期企业中更显著;③机制分析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可通过减少研发溢出和缓解融资约束两条路径促进企业数字创新;④异质性分析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数字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处于成长期的服务业企业、高科技企业、民营企业中表现更明显。研究拓展了数字创新影响机制研究的视角,为相关管理部门制定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也为企业数字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企业数字创新 企业生命周期 研发溢出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保护对数字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王伟 卢玉华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72,共9页
知识产权保护是提升数字产业创新效率的有力支撑,也是助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抓手。本文借助渐进式双重差分模型,使用2010~2022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考察知识产权保护对数字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正向提升... 知识产权保护是提升数字产业创新效率的有力支撑,也是助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抓手。本文借助渐进式双重差分模型,使用2010~2022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考察知识产权保护对数字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正向提升数字产业创新效率,且随着数字产业创新效率持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的正向驱动效应呈边际递增特征;(2)机制检验结果显示,知识产权保护可通过促进知识溢出、提升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水平驱动数字产业创新效率提升;(3)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相较于西部及东北部地区、传媒服务业和国有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更能推动东、中部地区、软件开发及信息技术服务业和非国有数字企业创新效率提升。基于此,提出多管齐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多路并进提升数字产业创新效率、因地制宜推动数字产业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希冀为提高数字产业创新效率提供相关理论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数字产业创新效率 知识溢出 技术创新 人力资本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被引量:28
8
作者 籍明明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7-156,共10页
数字金融和知识产权保护作为支撑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关键保障,深刻影响着企业研发投入行为,对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基于中国2011—2022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数字金融、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分析发现:数... 数字金融和知识产权保护作为支撑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关键保障,深刻影响着企业研发投入行为,对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基于中国2011—2022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数字金融、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分析发现:数字金融与知识产权保护均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促进作用;知识产权保护在二者作用过程中发挥负向调节效应。异质性检验发现,小型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受数字金融的驱动效应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知识产权保护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移网络与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 被引量:7
9
作者 毛毅坚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3,共11页
数字经济持续发展大势中,知识产权保护成为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动力之源。基于2009—2021年1000家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移网络与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之间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 数字经济持续发展大势中,知识产权保护成为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动力之源。基于2009—2021年1000家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移网络与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之间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可对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该结论在排除内生性问题与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显示,知识产权保护可通过完善技术转移网络,促进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异质性分析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对大规模企业、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大城市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的赋能效应更强。研究结论为缩短前沿技术距离与提高国际价值链分工竞争力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 技术转移网络 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数字创新:信号传递视角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豪男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79-183,共5页
文章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剖析知识产权保护影响企业数字创新的内在机理,以及不同所有制类型、不同生命周期和不同规模企业数字创新的差异化响应。研究发现:(1)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数字创新具... 文章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剖析知识产权保护影响企业数字创新的内在机理,以及不同所有制类型、不同生命周期和不同规模企业数字创新的差异化响应。研究发现:(1)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数字创新具有持续的促进作用,稳健性检验同样支持上述结论。(2)知识产权保护具有内向信号传递功能,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和优化创新策略促进企业数字创新。同时,知识产权保护亦具有外向信号传递功能,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企业数字创新。现阶段人力资本质量提升对企业数字创新的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3)企业数字创新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响应存在典型的异质特征,其中非国有企业、成长型企业和小规模企业的数字创新效应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数字创新 信号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知识产权保护与数字技术创新
11
作者 韩先锋 陈龙涛 徐杰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9-48,共10页
加快推动数字技术创新是新发展格局下实现数字中国战略目标的关键举措。本文基于知识产权保护视角,使用2012—2022年中国28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及门槛计量方法,实证解析了知识产权保护对数字金融赋能数字技术创新的异质动态调节机制。结... 加快推动数字技术创新是新发展格局下实现数字中国战略目标的关键举措。本文基于知识产权保护视角,使用2012—2022年中国28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及门槛计量方法,实证解析了知识产权保护对数字金融赋能数字技术创新的异质动态调节机制。结果发现:(1)数字金融对数字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激励效应,其中数字化支持服务程度的驱动效果最为明显,使用深度作用次之,覆盖广度的贡献最弱,且这种积极赋能效果在产业升级水平较高地区与“宽带中国”试点城市表现得更为明显。(2)知识产权保护在数字金融赋能数字技术创新过程中扮演着正向倒“U”型调控角色,过低或过高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均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数字金融赋能红利损失,而唯有适度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才最有利于发挥数字金融的激励效应。(3)知识产权保护对数字金融赋能数字技术创新的调节效应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在东、中部地区具有正向倒“U”型调节特征,而在西部地区呈现出正向边际效率递增的演变特征。(4)知识产权保护总体上有利于数字金融赋能数字技术创新,但最优的调节效果仅体现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尚需大力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进而充分释放数字金融赋能数字技术创新红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知识产权保护 数字技术创新 动态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知识产权试点与企业数字化转型 被引量:3
12
作者 崔皓 李华民 +1 位作者 吴非 常曦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0,共10页
利用2011—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检验金融科技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金融科技对非国有、高科技企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机制结果... 利用2011—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检验金融科技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金融科技对非国有、高科技企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机制结果显示,金融科技通过信息优化、风险承担能力跃升、数字创新活力提高等三种路径助力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特别地,知识产权保护是金融科技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外部制度条件,在开展知识产权示范的城市中,金融科技能够更大限度地激发企业数字化转型活力。研究结论不仅从区域溢出视角为理解金融科技效能提供了新经验,还从知识产权制度建设视角为更好发挥金融科技的作用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企业数字化转型 知识产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时代化学产品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
13
作者 祁光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1-762,共2页
在数字化时代,化学行业,尤其是制药、智能材料、农业化学品以及环境监测领域正在经历一场深刻而广泛的变革。全面信息化和自动化的时代,通过集成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在化学制品的研发、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与效率,... 在数字化时代,化学行业,尤其是制药、智能材料、农业化学品以及环境监测领域正在经历一场深刻而广泛的变革。全面信息化和自动化的时代,通过集成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在化学制品的研发、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与效率,以及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管理方面,彻底重塑了化学产品的研发模式,为创新开辟了新天地。现代化学产品的创新进程,越发依赖于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AI)方面的数字技术的支持,如AI驱动的预测模型能够精确预测化学反应的结果,而大数据技术则使得从庞杂的实验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洞察成为可能,从而大幅提高了研发效率和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分析 数字化时代 人工智能技术 农业化学品 化学制品 知识产权保护 大数据技术 智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发国最优动态知识产权保护策略——一个统一的理论和经验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苗二森 李俊青 高瑜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34,共18页
基于种类扩张模型,将知识产权保护、前沿技术差距和技术追赶统一于一个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研究后发国知识产权保护与该国技术进步之间的动态影响机制.研究表明,自主创新和技术模仿产生的技术追赶效应会随着前沿技术差距动态变化,致使知... 基于种类扩张模型,将知识产权保护、前沿技术差距和技术追赶统一于一个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研究后发国知识产权保护与该国技术进步之间的动态影响机制.研究表明,自主创新和技术模仿产生的技术追赶效应会随着前沿技术差距动态变化,致使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追赶的影响关于技术差距存在“门槛效应”.该“门槛效应”合理解释了国别层面上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和抑制技术进步同时并存的悖论和发达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存在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悖论,并且国家基础创新转化能力与国家技术引进吸收能力会显著影响该门槛值.数值模拟显示:恒定低水平的知识产权保护会使技术后发国落入“技术追赶陷阱”中.随着技术差距由远及近,先松后紧地逐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是最优动态技术追赶策略,有利于后发国摆脱“技术追赶陷阱”,完成技术追赶过程.运用跨国面板数据,采用门槛模型验证了存在“门槛效应”的结论,实证结果不受内生性问题和核心指标不同测度方法影响.本研究有助于中国因时制宜和因地制宜地制定最优动态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促进自主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前沿技术差距 国家基础创新转化能力 国家技术引进吸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数字图书馆的知识产权保护 被引量:92
15
作者 邱均平 陈敬全 李宏轩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0-15,共6页
针对数字图书馆的新特点和网络化环境 ,从有关知识产权法律出发 ,较详细地论述了数字图书馆的域名权。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知识产权保护 信息资源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创新 被引量:18
16
作者 孙芳城 伍桂林 蒋水全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8-49,共12页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成为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议题。本文将数字普惠金融、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创新置于同一框架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与知识产权保护均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对数字普惠金融与企业创新的关...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成为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议题。本文将数字普惠金融、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创新置于同一框架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与知识产权保护均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对数字普惠金融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融资约束与财务风险来促进企业创新;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激励作用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产品与资本市场表现、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异质性检验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对数字普惠金融与企业创新的调节作用具有“规模效应”“融资依赖效应”和“阶段效应”。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企业创新的相关文献,还为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优化知识产权环境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知识产权保护 企业创新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差距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 被引量:7
17
作者 余长林 王瑞芳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22,共10页
本文基于南北技术扩散的分析框架探讨了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差距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影响。不同于以往研究,本文假定发展中国家同时进行自主创新和国外先进技术模仿,其知识产权保护在鼓励自主创新和国外技术模仿的两难中... 本文基于南北技术扩散的分析框架探讨了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差距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影响。不同于以往研究,本文假定发展中国家同时进行自主创新和国外先进技术模仿,其知识产权保护在鼓励自主创新和国外技术模仿的两难中权衡取舍。理论分析结果显示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差距都对其技术进步都有重要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当前的技术进步主要依赖于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模仿,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效应不显著。因此现阶段鼓励国外技术模仿的宽松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有利于促进我国的技术进步,但随着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不断缩小,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将会有利于促进我国的技术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技术差距 自主创新 技术模仿 技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图书馆与知识产权保护 被引量:15
18
作者 卢克建 江小云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3-55,共3页
探讨数字化和网络技术环境下建设数字图书馆所遇到的知识产权问题,阐述了其实质是网络环境下公众利益与著作权人利益的重新调整,从而从追求全社会利益的角度出发,在法律上给予利益的选择。
关键词 图书馆 数字 知识产权保护 公益性 合理使用 资源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数字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 被引量:49
19
作者 颜祥林 张雅希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3-148,共6页
作为信息社会发展原动力的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 ,导致了一系列数字作品的出现 ,进而给现行知识产权制度带来若干新的问题。本文着重探讨了信息产业界最为关注的部分数字作品 (计算机软件、数据库、多媒体作品等 )在信息化社会中的... 作为信息社会发展原动力的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 ,导致了一系列数字作品的出现 ,进而给现行知识产权制度带来若干新的问题。本文着重探讨了信息产业界最为关注的部分数字作品 (计算机软件、数据库、多媒体作品等 )在信息化社会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作品 知识产权 产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保护和FDI对中国行业工资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艳敏 张岩贵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2-77,共6页
本文首先对中国行业层面的工资差距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动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中国行业层面的工资差距在2000-2007年间在总体上呈现出发散的态势。在此基础上,选取劳动生产率作为参照基准,对行业间工资差距的公平性进行了价值判断,对比劳... 本文首先对中国行业层面的工资差距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动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中国行业层面的工资差距在2000-2007年间在总体上呈现出发散的态势。在此基础上,选取劳动生产率作为参照基准,对行业间工资差距的公平性进行了价值判断,对比劳动生产率,行业工资差别未能合理地反映行业的劳动差别,背离了"按劳分配"原则。为了减缓和扭转行业工资差距不合理的状况,本文选取了九大行业作为分析对象,对中国行业间工资差距的引致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证实了知识产权保护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作用,促进了行业间工资差距的收敛。FDI通过产出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示范效应的作用,扩大了行业间的工资差距。基于实证分析的结论,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设立统一的FDI准入门槛以便提高引资质量,有助于缩小我国行业间的工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行业工资差距 FDI 劳动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