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系统的建模及理论分析 (二)接口、稳定性与相移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陈磊 闵勇 +2 位作者 叶骏 李国杰 梁旭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26-29,共4页
基于混合仿真系统的离散动态模型,分析了混合仿真系统稳定的判据。在一个典型的一阶电路中,推导了混合仿真系统无直流稳态误差的条件,并设计了使混合仿真结果与真实解一致的接口算法。分析了步长和接口延时对混合仿真结果相移的影响,推... 基于混合仿真系统的离散动态模型,分析了混合仿真系统稳定的判据。在一个典型的一阶电路中,推导了混合仿真系统无直流稳态误差的条件,并设计了使混合仿真结果与真实解一致的接口算法。分析了步长和接口延时对混合仿真结果相移的影响,推导了相移的近似表达式。仿真步长等于接口延时的2倍时相移最小。通过仿真比较了不同接口算法和积分算法的效果,并验证了理论分析得到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物理混合仿真 混合仿真稳定性 接口算法 接口延时 相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系统的建模及理论分析 (一)系统结构与模型 被引量:26
2
作者 陈磊 闵勇 +2 位作者 叶骏 李国杰 梁旭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9-13,共5页
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结合了数字仿真和物理模拟的优点,是仿真发展的新方向。接口算法是混合仿真中的关键问题。分析了混合仿真系统的结构,对串行时序和并行时序进行了比较。综述了已有的5种接口方法,并推导出其中4种方法的统一形式。最后... 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结合了数字仿真和物理模拟的优点,是仿真发展的新方向。接口算法是混合仿真中的关键问题。分析了混合仿真系统的结构,对串行时序和并行时序进行了比较。综述了已有的5种接口方法,并推导出其中4种方法的统一形式。最后建立了混合仿真系统的离散动态模型,该模型为混合仿真系统的理论分析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物理混合仿真 接口算法 理想变压器模型 阻尼阻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连接型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系统 (一)接口算法特性 被引量:30
3
作者 胡昱宙 张沛超 +1 位作者 方陈 包海龙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6-41,共6页
功率连接型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结合了实时数字仿真和动态物理模拟的优点,是未来研究新能源发电和储能设备物理特性和接入技术的关键手段。接口算法是功率连接型混合仿真系统的关键技术。文中从稳定性和精确性2个方面,研究并建立了功率连... 功率连接型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结合了实时数字仿真和动态物理模拟的优点,是未来研究新能源发电和储能设备物理特性和接入技术的关键手段。接口算法是功率连接型混合仿真系统的关键技术。文中从稳定性和精确性2个方面,研究并建立了功率连接型混合仿真系统的接口特性。对阻抗阻尼接口进行了化简,分析了简化阻尼阻抗接口和理想变压器接口的稳定性。分析了简化阻尼阻抗接口对数字仿真系统精确性的影响,得出在阻抗匹配时阻尼阻抗法不受接口延迟影响的透明特性。针对物理模拟系统无源和有源2种情况,分析了简化阻尼阻抗接口和理想变压器接口对物理被试系统精确性的影响,得出理想变压器接口带有源负载能力优于阻尼阻抗接口的结论。根据理论分析结果,给出了在各种情况下选择接口算法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连接型数字物理混合仿真 接口算法 理想变压器模型接口 阻尼阻抗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连接型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系统(二)适应有源被试系统的新型接口算法 被引量:12
4
作者 胡昱宙 张沛超 +1 位作者 包海龙 方陈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6-81,共6页
将实时数字仿真技术和动态物理模拟技术结合起来,可以对含可再生能源和储能的微网系统进行研究与测试。由于被试系统为有源系统,对混合仿真系统的接口算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简化阻尼阻抗接口,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有源被试系统的阻抗... 将实时数字仿真技术和动态物理模拟技术结合起来,可以对含可再生能源和储能的微网系统进行研究与测试。由于被试系统为有源系统,对混合仿真系统的接口算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简化阻尼阻抗接口,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有源被试系统的阻抗跟踪算法,实现了实时阻抗匹配。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接口模型,新接口用理想变压器接口构成前向驱动器,以激励物理模拟系统;由简化阻尼阻抗接口构成反向观测器,以获得精确的数字仿真结果。MATLAB仿真表明,对于有源被试系统,新接口算法兼顾了简化阻尼接口算法对数字仿真系统的"透明性"以及理想变压器接口的带有源负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连接型数字物理混合仿真 阻尼阻抗接口 理想变压器模型接口 阻抗匹配 有源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电站数字物理混合仿真技术的多级联合仿真培训系统 被引量:20
5
作者 黄文涛 魏文辉 +2 位作者 吴季浩 徐正清 张海青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95-98,102,共5页
介绍了作者研发的基于变电站数字物理混合仿真技术的多级联合仿真培训系统总体结构、关键技术及实现方法。该系统对变电站内监控系统、保护及测控装置、五防系统等采用现场真实物理设备,而变电站一次设备及其邻近电网采用数字仿真,同时... 介绍了作者研发的基于变电站数字物理混合仿真技术的多级联合仿真培训系统总体结构、关键技术及实现方法。该系统对变电站内监控系统、保护及测控装置、五防系统等采用现场真实物理设备,而变电站一次设备及其邻近电网采用数字仿真,同时采用电磁暂态与全动态电网联合仿真技术,这样既能详细而真实地反映变电站一次设备的行为,又能逼真地再现大电网各类动态过程对变电站的影响。应用该系统可以进行调度、集控站以及变电站运行人员的联合培训和反事故演习,特别是能够有效提高变电站运行人员实际操作的训练效果,并加强变电站人员的电网概念和全局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联合仿真培训 变电站仿真 实时仿真 数字物理混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数字物理混合仿真接口算法综述 被引量:29
6
作者 辛业春 江守其 +1 位作者 李国庆 王丽馨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59-167,共9页
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结合了动态物理模拟仿真和实时数字仿真的优点,是进行复杂电力系统研究分析的有效手段;接口算法是保证其闭环稳定性和仿真精确性的关键。文中给出了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系统构建的总体结构;对已有接口算法的基本原理、建... 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结合了动态物理模拟仿真和实时数字仿真的优点,是进行复杂电力系统研究分析的有效手段;接口算法是保证其闭环稳定性和仿真精确性的关键。文中给出了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系统构建的总体结构;对已有接口算法的基本原理、建模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仿真验证了理想变压器模型法、输电线路模型法与阻尼阻抗法的稳定性和精确性性能,并对各类算法的适用领域进行了总结。最后,针对数字物理混合仿真接口算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和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物理混合仿真 接口算法 接口稳定性 仿真精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数字物理混合仿真技术 被引量:20
7
作者 辛业春 王威儒 +3 位作者 李国庆 王朝斌 江守其 杨洋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903-3909,共7页
为解决功率接口所引起的稳定性下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阻尼阻抗功率接口算法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数字物理混合仿真方法。根据阻尼阻抗法开环传递函数特性,得出阻尼阻抗与物理仿真系统等效阻抗匹配原则。分类讨论并计算不同工况下物理... 为解决功率接口所引起的稳定性下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阻尼阻抗功率接口算法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数字物理混合仿真方法。根据阻尼阻抗法开环传递函数特性,得出阻尼阻抗与物理仿真系统等效阻抗匹配原则。分类讨论并计算不同工况下物理仿真系统的等效阻抗,实现对阻尼阻抗的实时匹配,进而提升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系统的稳定性与精确性。提出了一种针对直流电压接口的延时补偿方法,解决功率接口延时补偿问题,降低接口延时带来的仿真误差。搭建了四端柔性直流电网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平台验证所提出的接口算法,对混合系统进行不同工况下的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数字物理混合仿真方法可以对接口延时进行高效补偿,在传输功率变化、换流站闭锁等情况下可以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 数字物理混合仿真 阻尼阻抗法 延时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和储能并网物理数字混合仿真实验系统方案 被引量:9
8
作者 孟超 吴涛 +3 位作者 刘平 沈宇 刘辉 王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0-95,共6页
分析了物理数字混合仿真的原理,介绍了一种由光伏阵列、储能电池和RTDS实时数字仿真系统等设备共同组成的仿真实验平台。将实际的光伏电站特征信息接入数字仿真系统,研究光伏电站接入电网后系统稳定特性的变化。对混合仿真系统中物理数... 分析了物理数字混合仿真的原理,介绍了一种由光伏阵列、储能电池和RTDS实时数字仿真系统等设备共同组成的仿真实验平台。将实际的光伏电站特征信息接入数字仿真系统,研究光伏电站接入电网后系统稳定特性的变化。对混合仿真系统中物理数字接口进行了详细说明,提出了混合仿真实验的流程,通过实例验证了方案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仿真 光伏阵列 储能 扰动器 实时数字仿真系统 闭环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物理模型互联方法及混合仿真系统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钱珞江 叶飞 钟启迪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5-48,共4页
现代电力系统通常包含高压直流输电(HVDC)或灵活交流输电(FACTS)等由开关器件构成的高频元件,单一实时数字模型因其离散性而受仿真截止频率限制,无法准确模拟这类元件的高频响应过程,目前最有效的仿真措施是建立包含这类高频元件物理模... 现代电力系统通常包含高压直流输电(HVDC)或灵活交流输电(FACTS)等由开关器件构成的高频元件,单一实时数字模型因其离散性而受仿真截止频率限制,无法准确模拟这类元件的高频响应过程,目前最有效的仿真措施是建立包含这类高频元件物理模型的数字-物理互联混合模型。根据电路替代定理提出节点电压重叠互联方法,即在数字模型中将接口点电压变量通过D/A转换输出通道形成物理模型中的电压源替代支路,又将该物理支路的电流变量通过A/D转换输入数字模型中形成接口支路的替代电流源,从而实现数字-物理模型的互联;从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对基于该方法互联的混合仿真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证明混合仿真模型为有条件数值稳定系统且推导出模型的稳定条件判别式;最后,通过混合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模型 物理模型 互联 混合仿真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数字物理混合仿真改进阻尼阻抗接口算法 被引量:10
10
作者 辛业春 江守其 +2 位作者 李国庆 王振浩 王丽馨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90-97,共8页
针对功率接口引起的稳定性和精确性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MMC-HVDC)系统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的改进阻尼阻抗接口算法。根据MMC中功率器件断态电阻通常远大于通态电阻的特性,简化了阻抗计算过程,并采... 针对功率接口引起的稳定性和精确性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MMC-HVDC)系统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的改进阻尼阻抗接口算法。根据MMC中功率器件断态电阻通常远大于通态电阻的特性,简化了阻抗计算过程,并采用绝对稳定且精度较高的梯形积分法对子模块电容进行离散化,实现了MMC正常运行工况下阻尼阻抗接口算法阻抗的高效匹配;结合MMC闭锁运行时的特点,提出了其闭锁时阻抗的实时匹配方法;基于傅里叶分解重构电压信号的方法实现了接口延时补偿控制,以提高系统的仿真精度。在PSCAD/EMTDC中建立了基于所提接口算法的双端MMC-HVDC数字仿真系统,对不同运行工况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改进阻尼阻抗接口算法可以保证混合仿真系统在不同扰动下稳定运行,且有功功率最大相对误差小于1.5%,具有优越的稳定性和精确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物理混合仿真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阻尼阻抗法 阻抗实时匹配 接口延时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TDS的风光发电系统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苹 许志荣 +4 位作者 宋嗣博 郑群儒 周少雄 廖一旭 李畅飞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58,共7页
风光发电系统的仿真分析研究是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风光发电系统数字物理混合实时数字仿真的关键技术展开研究,构建风光发电系统电气架构和通信架构,采用实时数字仿真器作为研究工具,建立基于RTDS纯软件的各微电... 风光发电系统的仿真分析研究是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风光发电系统数字物理混合实时数字仿真的关键技术展开研究,构建风光发电系统电气架构和通信架构,采用实时数字仿真器作为研究工具,建立基于RTDS纯软件的各微电源单体控制系统模型和基于RTDS的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单体微电源模型,并分别在稳态和动态两种情况下对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两者间特性的差异,证明所建模型的有效性,为两类模型的选择使用提供指导。数字物理混和仿真分析条件更接近于实际情况,既可在物理平台上对控制策略的性能进行检验和调试,又可实时修正控制参数、控制策略,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重要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发电系统 实时数字仿真 数字物理混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相位校正方案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俊林 毛承雄 +3 位作者 王丹 冷凤 陈迅 曾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0-194,共5页
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在适应当前电力系统仿真时优势越来越明显,进而对它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提出了一种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相位校正方案,用于改善电压电流信号在数字仿真子系统与物理仿真子系统之间传递过程产生的时间... 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在适应当前电力系统仿真时优势越来越明显,进而对它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提出了一种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相位校正方案,用于改善电压电流信号在数字仿真子系统与物理仿真子系统之间传递过程产生的时间延迟。通过明确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的组成部分,解析信号交互过程,对不同类型的相位校正环节传递函数进行伯德图比较,引入相位误差评价标准,使得在一定频率范围内相位校正环节超前角度与谐波次数具有近似线性关系,保证待研究全景仿真对象在稳态工况下工频信号相位零误差,故障工况下各低次谐波误差平方和最小。在PSCAD/EMTDC平台中搭建数字物理混合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物理混合仿真 信号交互 相位校正 谐波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并网系统数字物理混合仿真新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曾杰 李俊林 +3 位作者 陈迅 毛承雄 陈晓科 冷凤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4-90,共7页
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受新能源发电的影响越来越大,单一的实时数字仿真或物理仿真在反映配电网和并网设备相互作用机理时的缺陷愈发明显。为此,本文构建了一种包含直流电压分量跟踪的光伏并网系统数字物理混合仿真新方法,用于完善新能... 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受新能源发电的影响越来越大,单一的实时数字仿真或物理仿真在反映配电网和并网设备相互作用机理时的缺陷愈发明显。为此,本文构建了一种包含直流电压分量跟踪的光伏并网系统数字物理混合仿真新方法,用于完善新能源发电并网及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混合仿真建模。通过建立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的光伏并网系统模型,引入数字仿真子系统下发电压信号直流分量作为新的被控对象,分析数模连接器改进逆变控制策略,实现了包含直流电压分量跟踪的光伏并网系统数字物理混合仿真,保证稳态工况下数模连接器输出电压中不含直流分量,故障工况下保留电网中出现的非周期电压。本文针对光伏发电并网,在PSCAD/EMTDC平台中搭建模型,对该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物理混合仿真 光伏 低电压穿越 负序电流补偿 直流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机组运行动态数字孪生建模及半物理仿真 被引量:5
14
作者 胡阳 王蔚然 +3 位作者 房方 宋子秋 许昱涵 刘吉臻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6-648,共13页
面向数字孪生技术所提出的精准映射与实时仿真需求,针对大型风电机组复杂非线性运行特性,提出了一种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 multi-output,MIMO)有限差分域-混合半机理(finite difference domain-hybrid semi-mechanical,FDD-HSM)数... 面向数字孪生技术所提出的精准映射与实时仿真需求,针对大型风电机组复杂非线性运行特性,提出了一种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 multi-output,MIMO)有限差分域-混合半机理(finite difference domain-hybrid semi-mechanical,FDD-HSM)数字孪生建模方法,建立了含物理控制器的风电机组数字孪生半物理仿真系统。推导机组集成动态MIMO-FDD-HSM模型结构;定义可表征机组运行工况的有限差分回归向量,完成全工况下有限差分空间紧致凸划分、参数模型辨识以及非参数模型训练;联合物理控制器搭建风电机组数字孪生仿真系统,开展硬件在环实时仿真。结果表明:该仿真系统具有高精度、实时逼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数字孪生 混合半机理 有限差分域 物理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变电站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培训系统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穆世霞 田青 +3 位作者 张明 张秀娥 曹苒 于亚伟 《陕西电力》 2015年第7期92-97,共6页
提出了智能变电站混合仿真培训系统的整体架构,详细介绍了其关键技术和应用情况。采用高性能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多核多CPU并行处理技术和实时仿真算法开发了智能变电站实时仿真软件;采用B码对时同步方式及PCI总线技术自主开发了电子式... 提出了智能变电站混合仿真培训系统的整体架构,详细介绍了其关键技术和应用情况。采用高性能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多核多CPU并行处理技术和实时仿真算法开发了智能变电站实时仿真软件;采用B码对时同步方式及PCI总线技术自主开发了电子式互感器模拟装置、合并单元模拟装置、智能终端模拟装置等接口设备;利用数字物理接口技术实现数字仿真与真实二次设备无缝连接,搭建了智能变电站闭环培训环境。该系统为专业人员提供了全场景、全过程的实训平台,满足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检修人员的培训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数字物理混合仿真 仿真培训 实时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 kV数字物理混合仿真扰动试验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金浩 钟佩军 +2 位作者 雷达 孙建军 常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4-140,共7页
传统电能质量扰动试验系统不能直观反应实际电网扰动,也不能用于测试实际电网扰动下并网设备的运行特性。对此提出一种10 kV/3 MVA数字物理混合仿真扰动试验系统设计方法。该方法能够在实验室环境下实现电力系统运行模拟,可用于电网故... 传统电能质量扰动试验系统不能直观反应实际电网扰动,也不能用于测试实际电网扰动下并网设备的运行特性。对此提出一种10 kV/3 MVA数字物理混合仿真扰动试验系统设计方法。该方法能够在实验室环境下实现电力系统运行模拟,可用于电网故障下并网设备的特性研究;同时本扰动试验系统也能模拟基于波形特征描述的电能质量问题。提出了数字物理混合扰动试验系统的总体框架,功率接口为级联H桥式背靠背拓扑,在逆变侧采用比例+重复控制模拟数字侧仿真波形,仿真结果证明所提出的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物理混合仿真 电能质量 扰动试验系统 功率接口 级联H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力系统全数字实时仿真装置的大电网机电暂态–电磁暂态混合仿真 被引量:45
17
作者 朱旭凯 周孝信 +3 位作者 田芳 徐得超 黄柳强 李刚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31,共6页
对高压直流输电和柔性交流输电系统设备的准确仿真需建立详细的电磁暂态模型,而大电网中建立所有设备的电磁暂态模型来进行计算是不现实的,针对该问题,采用了3个典型算例,详细介绍了应用电力系统全数字实时仿真装置的混合仿真功能进行... 对高压直流输电和柔性交流输电系统设备的准确仿真需建立详细的电磁暂态模型,而大电网中建立所有设备的电磁暂态模型来进行计算是不现实的,针对该问题,采用了3个典型算例,详细介绍了应用电力系统全数字实时仿真装置的混合仿真功能进行大规模电网仿真的过程。将大电网分为电磁暂态子网和机电暂态子网,其中大电网局部或某些关注的设备作为电磁暂态子网,其余网络作为机电暂态子网,电磁暂态子网中的设备用详细的电磁暂态模型描述。将混合仿真计算结果与传统的机电暂态仿真结果相比较,验证了混合仿真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数字仿真装置 混合仿真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 静止无功补偿器 可控串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数字混合仿真技术综述 被引量:51
18
作者 柳勇军 闵勇 梁旭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38-43,共6页
相互独立的机电暂态程序与电磁暂态程序由于各自的不足和局限,已经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现代电力系统对仿真技术的要求,数字混合仿真技术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文章对该技术进行了研究,认为接口的处理是其中的关键,在此基础上... 相互独立的机电暂态程序与电磁暂态程序由于各自的不足和局限,已经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现代电力系统对仿真技术的要求,数字混合仿真技术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文章对该技术进行了研究,认为接口的处理是其中的关键,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接口位置选择、等值电路形式、数据交互方式以及数据转换等核心问题。最后指出,在混合实时仿真中电磁暂态侧与实际物理装置相连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机电暂态 电磁暂态 数字仿真 混合仿真 等值电路 实时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分析的数字物理混合仿真技术 (三)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叶骏 闵勇 +2 位作者 闵睿 梁旭 李国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4-18,共5页
基于离散动态模型,对电力一次系统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将混合仿真理解为一种数值方法,其稳定性由延时系统和离散动态模型的稳定性决定。基于延时微分方程组的理论,分析了延时系统的稳定性及离散动态模型的稳定性,并推... 基于离散动态模型,对电力一次系统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将混合仿真理解为一种数值方法,其稳定性由延时系统和离散动态模型的稳定性决定。基于延时微分方程组的理论,分析了延时系统的稳定性及离散动态模型的稳定性,并推导了接口稳定性的条件。通过LC二阶电路的混合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物理混合仿真 稳定性 延时 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分析的数字物理混合仿真技术(二)收敛性与准确性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叶骏 闵勇 +2 位作者 闵睿 梁旭 李国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7-22,共6页
基于离散动态模型,对电力一次系统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的收敛性和准确性进行了研究。将混合仿真理解为一种数值方法,通过对离散动态模型的误差分析,得到了混合仿真的收敛性结论。混合仿真的准确性主要由混合仿真所收敛到的延时系统决定。... 基于离散动态模型,对电力一次系统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的收敛性和准确性进行了研究。将混合仿真理解为一种数值方法,通过对离散动态模型的误差分析,得到了混合仿真的收敛性结论。混合仿真的准确性主要由混合仿真所收敛到的延时系统决定。推导了交流稳态下混合仿真的理论解和接口的功率折算关系,并通过混合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物理混合仿真 收敛性 准确性 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