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物流发展对农产品市场分割的影响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利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99,共4页
本文利用2010-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农产品市场分割指数及数字物流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理论和实证方面探讨数字物流发展对农产品市场分割的影响效果与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物流发展能够显著缓解农产品市场分割;机... 本文利用2010-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农产品市场分割指数及数字物流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理论和实证方面探讨数字物流发展对农产品市场分割的影响效果与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物流发展能够显著缓解农产品市场分割;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物流发展能够显著提高要素配置效率,降低市场扭曲程度,有助于缓解农产品市场分割。据此,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物 农产品市场分割 要素配置效率 市场扭曲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物流发展对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基于空间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检验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鑫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104,共4页
本文通过构建数字物流与产业链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选用固定效应模型、空间效应模型及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探究数字物流对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我国数字物流发展与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在研究期内均呈现波动增长状态;从... 本文通过构建数字物流与产业链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选用固定效应模型、空间效应模型及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探究数字物流对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我国数字物流发展与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在研究期内均呈现波动增长状态;从基准回归分析来看,数字物流发展对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且通过了相关稳健性检验;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数字物流发展不仅有利于促进本省域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提升,还对邻接省域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起到显著助推作用;从门槛效应来看,数字物流发展对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影响存在非线性关系。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物 产业链现代化 空间溢出 门槛效应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采购对流通产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数字物流的调节作用
3
作者 樊文婧 李蕊爱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22-125,共4页
采购管理是流通产业高效运行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推进数字化采购是提升流通产业效率的有力抓手。本文基于2009-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化采购与流通产业效率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数字化采购正向影响... 采购管理是流通产业高效运行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推进数字化采购是提升流通产业效率的有力抓手。本文基于2009-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化采购与流通产业效率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数字化采购正向影响流通产业效率,数字物流能够强化数字化采购对流通产业效率的正向影响。根据上述结论,建议建立健全数字化采购制度,提升数字化采购水平,推动数字物流平台建设,以进一步提升流通产业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采购 流通产业效率 数字物 调节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省际数字物流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识别
4
作者 李元豪 钱昭英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4,67,共11页
以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熵值法测度并运用核密度估计、修正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方法、QAP模型探究数字物流空间关联的网络结构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省份均存在于整个空间关联网络中,展... 以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熵值法测度并运用核密度估计、修正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方法、QAP模型探究数字物流空间关联的网络结构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省份均存在于整个空间关联网络中,展现出稳定且复杂的空间关联关系,但整体的空间关联性较低,省份间数字物流的交流协作仍有很大发展空间;数字物流空间关联网络的“马太效应”显现,东部地区省份充分发挥着领头作用和中介作用,中西部地区省份处于关联网络的边缘位置;数字物流空间关联网络形成4大板块,各板块内部“俱乐部”效应明显;地理距离、财政支持水平、科技创新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差异矩阵对数字物流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有显著影响,而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消费水平差异矩阵对网络的形成效果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物 空间关联网络 修正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物流、新质生产力与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
5
作者 张杏利 凌文豪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14-117,共4页
数字物流作为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激发新质生产力及推动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具有关键作用。因此,本文以我国省域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机理分析和指标体系构建,实证检验数字物流对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 数字物流作为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激发新质生产力及推动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具有关键作用。因此,本文以我国省域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机理分析和指标体系构建,实证检验数字物流对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物流不仅直接影响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水平的提升,还通过激发新质生产力这一机制效应,间接增强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物 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 新质生产力 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长三角数字物流推进低碳转型战略创新
6
作者 薛冰欣 陈敏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51,共11页
首先,从中国式现代化历程回顾与理论诠释入手,针对数字物流推进低碳转型提出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其次,重点选择长三角41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从数字化发展水平、物流投入能力和物流产出能力等三个方面设计数字物流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 首先,从中国式现代化历程回顾与理论诠释入手,针对数字物流推进低碳转型提出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其次,重点选择长三角41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从数字化发展水平、物流投入能力和物流产出能力等三个方面设计数字物流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经济发展现代化、生态文明现代化和科技创新现代化4个维度构建中国式现代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最后,建立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与调节效应模型来实证检验数字物流与碳排放绩效、能源强度及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2011—2022年长三角41个地级市的数字物流发展对碳排放绩效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能源强度在数字物流影响碳排放绩效的过程中发挥完全中介效应,且中国式现代化在数字物流与碳排放绩效之间起着正向调节作用。根据当前长三角数字物流推进低碳转型的现实问题,提出先从“技术、效率”层次和“四位一体”方向上进行战略调适,再从思维定位、宏观布局与微观锁定上开展战略创新,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城市低碳转型路径,为促进长三角区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目标探索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数字物 低碳转型 战略调适 战略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物流、城乡融合发展与农产品流通效率
7
作者 林禹 郝廷婷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92-95,共4页
本文基于2010-2022年我国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利用熵权法测算数字物流发展水平和农产品流通效率,然后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物流对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影响,以及城乡融合发展在其中发挥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数字物... 本文基于2010-2022年我国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利用熵权法测算数字物流发展水平和农产品流通效率,然后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物流对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影响,以及城乡融合发展在其中发挥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数字物流能够显著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物流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从而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物流的正向作用在东部地区和互联网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物 农产品流通效率 城乡融合发展 互联网发展 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物流赋能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与效应——基于物流碳生产率视角 被引量:18
8
作者 马晓君 聂昀秋 肖潇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79,共12页
在社会经济全面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从物流碳生产率视角探究数字物流赋能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与效应意义重大。基于2015—202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和CRITIC-G1-Bonferroni算子,分别对各地区数字物流和可持续发... 在社会经济全面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从物流碳生产率视角探究数字物流赋能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与效应意义重大。基于2015—202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和CRITIC-G1-Bonferroni算子,分别对各地区数字物流和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测算,进而以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模型和空间模型,对数字物流、物流碳生产率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物流以非线性递增的态势显著促进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升,且在东部、东北地区的作用强于中西部地区;其中,物流碳生产率的提高是数字物流释放可持续发展红利的重要机制。同时,数字物流对可持续发展还具有空间溢出效应,表明其对地区间可持续发展水平相互协调、带动也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随着传统产业全面数字化对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影响不断加深,该溢出效应变得愈加显著,从而带动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均衡提升。为了巩固数字物流为可持续发展带来的红利优势,首先要促进社会资本参与物流数字化转型,建设共享的物流平台和基础设施,淘汰过剩落后产能,形成开放统一的物流市场,并通过设立管理部门制定并监督低碳环保标准。此外,应通过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加强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建立地区合作机制,共享资源和技术,优化物流网络,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物 可持续发展 流碳生产率 非线性递增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物流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市场化水平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8
9
作者 白清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1-94,共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因此,本文基于我国2011-2021年省份面板数据,探究数字物流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物流能够显著促进产业链韧性提升,且这...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因此,本文基于我国2011-2021年省份面板数据,探究数字物流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物流能够显著促进产业链韧性提升,且这一促进作用在东部及中部地区相对明显。从作用机制分析来看,市场化水平间接作用于数字物流与产业链韧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物 产业链韧性 市场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物流发展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影响效应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媛媛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74-77,共4页
本文采用2011-2021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物流发展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物流发展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水平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数字物流发展对东部地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水平提... 本文采用2011-2021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物流发展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物流发展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水平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数字物流发展对东部地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水平提升效果较为明显,对西部地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水平影响相对较弱;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物流发展通过促进产业升级这一条路径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水平产生正向影响。最后,就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稳定 数字物 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产业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城市群数字物流对商贸流通业发展效益的影响研究——基于资源错配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明辉 刘继来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1-184,共4页
随着数字经济与物流业结合更加紧密,探讨数字物流如何赋能商贸流通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因此,本文基于2011-2021年京津冀城市群1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物流对流通业发展效益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京津冀城市... 随着数字经济与物流业结合更加紧密,探讨数字物流如何赋能商贸流通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因此,本文基于2011-2021年京津冀城市群1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物流对流通业发展效益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京津冀城市群数字物流可以显著提升商贸流通业发展效益,且这一影响结论经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通过影响机制发现,京津冀城市群数字物流可以通过缓解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错配助推商贸流通业发展效益提升。最后,本文就基础设施建设、资源配置、市场监管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物 商贸流通业 发展效益 资源错配 京津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物流、农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分析——以边疆三省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刚 郑雄飞 珠扎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2-210,共9页
文章基于数字物流(L)、农牧业发展(A)和区域经济增长(E)指标体系,运用AHP-CRITIC综合权重的TOPSIS法对2013-2022年边疆三省LAE水平进行测度,继而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核密度估计探究LAE耦合协调的动态演进过程,并结合障碍因子分析和回... 文章基于数字物流(L)、农牧业发展(A)和区域经济增长(E)指标体系,运用AHP-CRITIC综合权重的TOPSIS法对2013-2022年边疆三省LAE水平进行测度,继而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核密度估计探究LAE耦合协调的动态演进过程,并结合障碍因子分析和回归模型探究耦合协调进程中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边疆三省LAE水平存在差距,由高到低依次为内蒙古、新疆、西藏;各省LAE存在较强的耦合关系,其中内蒙古和新疆LAE耦合协调度呈上升态势,西藏LAE耦合协调度在时间区间内不断波动;LAE耦合协调发展受到交通可达性、科技创新和农牧业发展规模的正向影响,环境规制对LAE耦合协调具有抑制作用。文章以边疆三省LAE水平为依据,对LAE耦合协调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解析,为促进边疆三省LAE相关政策有效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物 农牧业发展 区域经济增长 耦合协调度 边疆三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物流对流通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基于人力资本和环境规制的门槛效应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金凤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38-41,共4页
数字物流已经成为推动流通业低碳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探究了数字物流对流通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物流显著提升了流通业碳排放效率,该结论在经过缩尾处理等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 数字物流已经成为推动流通业低碳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探究了数字物流对流通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物流显著提升了流通业碳排放效率,该结论在经过缩尾处理等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区域异质性显示,数字物流对中部地区流通业碳排放效率的提升作用最强,其对东部和西部地区流通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相对较弱;数字物流对流通业碳排放效率影响过程中存在人力资本的单门槛效应,当人力资本水平超过门槛值14.121后,数字物流对流通业碳排放效率的提升效果得到显著加强;环境规制的门槛效应检验发现,当环境规制强度越过0.324和0.638的门槛值后,数字物流对流通业碳排放效率的提升效果呈现边际递增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物 流通业碳排放效率 人力资本 环境规制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经济对乡村产业兴旺的影响:以数字物流为中介 被引量:7
14
作者 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发展研究课题组 张宝生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6,共14页
数字时代,数字技术以较强的渗透力和融合力在各行业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重构产业生态,催生新兴业态。平台经济运用数字技术促成多方供求交易,促进商品、服务和信息交换,赋能经济转型和产业发展,成为数字经济重要的组织形态和市场运作模... 数字时代,数字技术以较强的渗透力和融合力在各行业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重构产业生态,催生新兴业态。平台经济运用数字技术促成多方供求交易,促进商品、服务和信息交换,赋能经济转型和产业发展,成为数字经济重要的组织形态和市场运作模式。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重要标志,是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基础。跨地域的市场交易需要通过物流体系联结,传统物流体系经过数字技术赋能后转型升级为数字物流系统。基于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和西藏地区)的面板数据,以数字物流为中介,实证分析平台经济对乡村产业兴旺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观察期内,我国平台经济发展水平和乡村产业兴旺水平显著提高,平台经济对乡村产业兴旺具有促进作用,且该结论在进行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数字物流在平台经济对乡村产业兴旺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发展数字物流是释放平台经济发展红利的重要机制。数字物流对平台经济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在数字物流基础发展阶段,其影响逐步显现,但由于发展水平较低,该影响的进一步发挥存在一定限制;随着数字物流突破第一门槛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其影响呈现出边际效用递增特征;随着数字物流跨过第二门槛进入高度发展阶段,其影响呈现出边际效用递减特征。平台经济对乡村产业兴旺的农业生产、产业经营、产业融合三个维度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在三个维度中,平台经济对农村产业经营的影响最大;平台经济对乡村产业兴旺的影响具有地区异质性,在西部地区最大,在东部地区次之,在中部地区不显著。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应在推动乡村平台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乡村数字物流建设,并使之与平台经济发展协同匹配,进而在此基础上全方位多层次促进乡村产业兴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经济 数字物 乡村产业兴旺 门槛效应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数字物流发展对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红柳 康琳赛 王明吉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90-93,共4页
本文采用我国2011-2022年省域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物流发展对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物流发展能够显著促进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并经过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地区异质性表明,... 本文采用我国2011-2022年省域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物流发展对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物流发展能够显著促进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并经过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地区异质性表明,相比于西部地区,数字物流发展对东部和中部地区流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果更为显著。从作用机制来看,数字物流发展可以通过带动市场一体化进而促进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最后,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 数字物 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市场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物流双向交互逻辑和路径 被引量:49
16
作者 宋丹 徐政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65,共12页
在数字化时代,传统物流业面临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全面挑战,新质生产力成为物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新质生产力和数字物流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深入研究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物流双向交互逻辑和路径有助于推动我国物流业... 在数字化时代,传统物流业面临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全面挑战,新质生产力成为物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新质生产力和数字物流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深入研究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物流双向交互逻辑和路径有助于推动我国物流业转型升级,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现代物流体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有力保障。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物流双向交互的逻辑机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物流具有内在一致性,两者均以数据资源要素为核心纽带、以新模式新业态为表现形式、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发展趋势;二是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数字物流发展的重要动力,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为物流业提供增量的新方向,绿色低碳提升物流社会价值;三是数字物流发展催生新质生产力,促进技术创新,打造高素质劳动者队伍,促进新要素双向流动。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物流双向交互面临四个方面的现实困境:一是数字物流基础设施薄弱,复合型人才匮乏;二是行业组织架构运行难度大,物流市场大而不强;三是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滞后,绿色发展意识不强;四是数据安全风险高,跨境数字物流发展受限。因此,应夯实数字物流基础设施,加强数字物流人才培养;加强经济建设,组建数字物流产业联盟;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构建绿色数字物流经济生态圈;构建开放格局,打造高水平跨境数字物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物 新质生产力 数字化转型 人机共智 城乡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物流与区域经济韧性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李晓梅 赵晓洁 李焕焕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2-93,共12页
文章基于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物流—区域经济韧性”复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分析数字物流与区域经济韧性各子系统以及复合系统指标间的关联特性和耦合协调水平。研究发现:数字物... 文章基于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物流—区域经济韧性”复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分析数字物流与区域经济韧性各子系统以及复合系统指标间的关联特性和耦合协调水平。研究发现:数字物流、区域经济韧性子系统及两者复合系统指标间均以较高关联为主;数字物流子系统内部耦合协调度高于区域经济韧性子系统,且已实现由濒临失调至勉强协调的等级跨越;“数字物流—区域经济韧性”复合系统耦合协调度呈波动增长趋势,共有21个省份处于协调阶段且保持稳定增长水平,区域层面耦合协调度呈华东>华中>华北>华南>西南>东北>西北的分布格局。据此,文章提出推进数字物流与区域经济韧性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物 区域经济韧性 灰色关联 耦合协调度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物流促进物流业碳排放效率提升的机制与效应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帅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65,共12页
数字技术对碳减排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探究数字物流提升物流业碳排放效率的机制及影响效应,对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选取2014—2021年我国30个省份(不包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测度数字物流发展水平及物流业碳排放效率... 数字技术对碳减排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探究数字物流提升物流业碳排放效率的机制及影响效应,对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选取2014—2021年我国30个省份(不包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测度数字物流发展水平及物流业碳排放效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物流提升物流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物流能够显著促进物流业碳排放效率的提升,促进效应在综合发展规模较高、产业集聚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较高地区更加显著。信息化能力和能源强度在数字物流影响物流业碳排放效率中发挥着中介作用,数字物流发展使信息渠道更加畅通,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提高能源要素边际替代率,促进物流业碳排放效率的提升。交通运输压力在数字物流提升物流业碳排放效率过程中存在双重门槛效应。随着地区交通运输压力由弱变强,数字物流对物流业碳排放效率产生先促进后抑制的影响。据此,提出激发数字物流节能减排活力、提升区域信息化能力等建议,助推“双碳”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物 碳排放效率 信息化能力 能源强度 交通运输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物流提升城乡融合发展的效应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薛阳 贾慧 冯银虎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77,共16页
近年来,数字物流快速发展显著加深了城乡经济联系,也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创造了条件。因此,基于2013—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物流对城乡融合发展的激励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物流能显著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且数字物流对... 近年来,数字物流快速发展显著加深了城乡经济联系,也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创造了条件。因此,基于2013—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物流对城乡融合发展的激励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物流能显著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且数字物流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效果呈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高要素市场发育程度地区>低要素市场发育程度地区态势。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物流通过扩大市场规模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且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提升,数字物流对城乡融合发展呈边际效应递增趋势。同时,基于空间依赖性,数字物流对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显著空间溢出作用,能够有效提升本地区域及邻近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进而,应加快智慧化数字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打破城乡分割的藩篱,充分释放数字物流赋能城乡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物 城乡融合发展 激励效应 空间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物流、电子商务发展对消费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解永进 薛建强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115,共5页
在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和加快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释放数字物流新动力,对于优化消费结构和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数字物流、电子商务影响消费结构优化的理论框架,并采用2011-2021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进行实... 在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和加快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释放数字物流新动力,对于优化消费结构和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数字物流、电子商务影响消费结构优化的理论框架,并采用2011-2021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第一,数字物流显著促进了消费结构优化,这一结果在考虑内生性、替换测度方法、解释变量滞后一期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稳健。第二,数字物流均有利于推动城乡消费结构优化,但对城市消费结构优化的正向影响更突出。第三,机制检验发现,数字物流能够通过促进电子商务发展进而优化消费结构,尤其是在农村层面作用更大。因此,要加快数字新基建建设,推动数字物流发展,构建市、县、乡、村等多级物流体系,提高电子商务发展质量,助推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物 电子商务发展 消费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