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液滴PCR图像的荧光信息提取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姗姗 王子超 +2 位作者 于成壮 魏春阳 李军委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21-829,共9页
针对数字液滴聚合酶链式反应(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PCR)核酸检测中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由液滴数量多、尺寸小、排列紧密、荧光强度不均匀而导致的液滴难以计数问题,提出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基于灰度遍历法采集图... 针对数字液滴聚合酶链式反应(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PCR)核酸检测中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由液滴数量多、尺寸小、排列紧密、荧光强度不均匀而导致的液滴难以计数问题,提出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基于灰度遍历法采集图像的信息,通过微分分析法对液滴进行分类和计数,可准确采集ddPCR实验的图像信息。通过卷积算法去除图像中的噪声,使用灰度分布均衡化法增强图像的对比度。以灰度遍历的方式将图像在逐个阈值下二值化,并以几何条件为限制统计液滴数量。通过微分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荧光液滴与全部液滴的计数结果。在以人类gDNA(genomic DNA)为检测样本的ddPCR实验中,该算法的平均检测准确率为99.36%,与商用仪器算法和同类算法相比分别提高了2.24%,2.53%。该方法为ddPCR实验提供了可靠的检测结果,可更好地适用于ddPCR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斑点检测 数字液滴pcr 核酸检测 图像处理 图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病毒液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苏佳 赵炜 +6 位作者 刘伟洁 白洪旭 陈延飞 孙淼 吴华伟 薛青红 陈晓春 《中国兽药杂志》 2024年第5期17-25,共9页
为实现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的快速、准确、定量检测,以国内PPRV Clone 9疫苗株N基因为靶位点设计特异性引物及探针,建立了液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方法,并对其特异性、敏感性及重... 为实现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的快速、准确、定量检测,以国内PPRV Clone 9疫苗株N基因为靶位点设计特异性引物及探针,建立了液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方法,并对其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进行评价。将所建立的ddPCR方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qPCR)方法的灵敏度进行比较分析并应用于PPRV(Clone 9株)核糖核酸标准物质的定量。结果显示,所建立的ddPCR方法特异性好,仅PPRV检测结果为阳性,其他羊源病毒类生物制品及毒种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高,基因拷贝数检出限度为4.33拷贝/μL,比qPCR方法的灵敏度(57.3拷贝/μL)高10倍;重复性好,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为1.8%;定量准确,具有一定资质的9家单位各组测量数据组间变异系数小于5%。试验建立的ddPCR方法能够有效地对PPRV核酸进行快速检测,为PPRV的诊断及绝对定量提供了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数字pcr 荧光定量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滴数字PCR在乳腺癌精准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博诚 张显玉 +1 位作者 孙根 庞达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6-149,共4页
在精准医学大背景下,分子分型指导下的乳腺癌个体化治疗虽已成为常态,但仍需不断寻求更加优质高效的精准治疗方案。液滴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 PCR)在稀有基因突变检测、拷贝数变异检测以及与下一代测序技术相整合等方面,较传... 在精准医学大背景下,分子分型指导下的乳腺癌个体化治疗虽已成为常态,但仍需不断寻求更加优质高效的精准治疗方案。液滴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 PCR)在稀有基因突变检测、拷贝数变异检测以及与下一代测序技术相整合等方面,较传统的实时荧光定量PCR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本文针对dd PCR平台在不同乳腺癌亚型中的应用,以及对dd PCR技术助力下的乳腺癌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pcr 乳腺癌 精准治疗 基因突变 基因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流控液滴生成技术及液滴数字PCR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石倩暖 潘建章 方群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4-603,共10页
数字PCR作为一种新型核酸分析方法,能对样品中目标核酸分子进行绝对定量,具有极高的检测灵敏度和突出的抗背景序列对靶序列的竞争抑制能力。凭借这些优势,数字PCR在癌症标志物检测、无创产前检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液滴数字PCR... 数字PCR作为一种新型核酸分析方法,能对样品中目标核酸分子进行绝对定量,具有极高的检测灵敏度和突出的抗背景序列对靶序列的竞争抑制能力。凭借这些优势,数字PCR在癌症标志物检测、无创产前检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液滴数字PCR技术将PCR反应体系稀释并分散至大量液滴中,使液滴成为最多只包含单核酸分子的独立反应单元后进行PCR扩增和检测。目前液滴数字PCR分析系统大多采用微流控芯片生成液滴,芯片结构复杂、加工困难、价格高昂,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推广应用。探索能快速生成大规模液滴的方法对促进液滴数字PCR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微流控液滴生成技术和液滴数字PCR系统的研究进展,对膜乳化法、微流控芯片法和毛细管法进行了分类介绍并总结了它们的优缺点,介绍了微流控液滴数字PCR系统和商业化产品,并对液滴数字PCR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 数字pcr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滴式数字PCR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利什曼原虫的方法比较
5
作者 陈维琳 侯杰 +1 位作者 王念 马莹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86-992,1031,共8页
目的建立内脏利什曼病液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将其与同时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进行方法学比较,探究其在内脏利什曼病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以杜氏利什曼原虫小环动基体DNA(kinetoplast DNA,kDNA)为分子靶标,根据其约200 bp的保... 目的建立内脏利什曼病液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将其与同时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进行方法学比较,探究其在内脏利什曼病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以杜氏利什曼原虫小环动基体DNA(kinetoplast DNA,kDNA)为分子靶标,根据其约200 bp的保守片段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内脏利什曼病液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比较其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检测限、精密度以及在不同利什曼原虫虫株中的检测效果。结果液滴式数字PCR检测下限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下限相同,约为1.0×10 copies/μL;随待测样本浓度的降低(1.0×10^(4)copies/μL~1.0×10 copies/μL),液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变异系数呈增大趋势(12.07%~62.96%),重复性越差;实时荧光定量PCR变异系数较小(2.96%~4.26%),且不同浓度之间的变异系数差别不大。2种方法在不同利什曼原虫中的检测灵敏度不同。结论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相比,液滴式数字PCR在利什曼原虫检测中的灵敏度和重复性没有表现出显著的优势,后续还需更多的研究从分子靶标的选择、灵敏度、精密度及特异度等方面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什曼原虫 数字pcr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液滴图像拼接与识别算法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嘉文 董晓斌 +1 位作者 苗桂君 邱宪波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5-379,共5页
液滴微流控技术是近来年生物医学领域新兴的生化分析手段,要提高其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对微流控芯片中的目标液滴实现高通量、高精度检测与计数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提出一种低复杂度、低成本、高灵敏度的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荧光液滴图... 液滴微流控技术是近来年生物医学领域新兴的生化分析手段,要提高其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对微流控芯片中的目标液滴实现高通量、高精度检测与计数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提出一种低复杂度、低成本、高灵敏度的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荧光液滴图像与明场液滴图像拼接与识别方法,可以实现对扩增后的液滴芯片扫描拍照后的拼接,并且通过轮廓检测以及轮廓筛选,对拼接后的图像进行准确的液滴识别。实验表明,该算法对荧光和非荧光液滴的识别率均达到99.2%以上,与较高复杂度的基于分水岭分割法相比更加简单可靠,可达到与分水岭算法相同的识别正确率,具有一定优越性,能在高通量液滴检测领域得到较好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pcr 数字pcr 计算机视觉 图像拼接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NMG株)基因组DNA标准物质的研制 被引量:11
7
作者 苏佳 白洪旭 +5 位作者 赵炜 王德丽 刘伟洁 王芳 薛青红 陈晓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0-325,共6页
为提高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核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研究通过病毒核酸提取及质量检测、分装,制备LSDV NMG株基因组DNA标准物质。通过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外源病毒评价其纯净性;采用液滴式数字PCR(ddPCR)方法检测LSDV ORF101基因... 为提高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核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研究通过病毒核酸提取及质量检测、分装,制备LSDV NMG株基因组DNA标准物质。通过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外源病毒评价其纯净性;采用液滴式数字PCR(ddPCR)方法检测LSDV ORF101基因的拷贝数以评估该标准物质的均匀性、稳定性并与9家实验室协作标定;进一步采用qPCR方法对该标准物质试用。结果显示,本研究制备的标准物质不存在外源病毒污染;组内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均匀性好;标准物质于-20℃稳定保存6个月,4℃稳定保存7d,25℃稳定保存24 h;标准物质ORF101基因最终定值为(8.6±1.3)×10~3拷贝/μL;可以用于qPCR检测。综上,该标准物质定值准确,均匀性好,不仅可以用于LSDV核酸检测相关实验的质量控制、仪器校准、检测方法评价,还可为研制体外诊断试剂提供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 数字pcr 标准物质 定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TSC2基因低比例突变嵌合体基因学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金筱筱 金鹏珍 +2 位作者 严恺 钱叶青 董旻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86-590,共5页
目的:对一例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结节性硬化症(TSC)患者进行基因突变分析以明确诊断。方法:收集一例临床上拟诊TSC的患者及其父母的外周血,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对先证者TSC1和TSC2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测序,确定候选致病突... 目的:对一例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结节性硬化症(TSC)患者进行基因突变分析以明确诊断。方法:收集一例临床上拟诊TSC的患者及其父母的外周血,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对先证者TSC1和TSC2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测序,确定候选致病突变位点,同时对先证者及其父母的外周血DNA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并用液滴数字PCR技术确定先证者体细胞中该突变嵌合比例。结果:先证者的TSC2基因第11号外显子存在c.1096G>T(p.E366*)杂合无义突变,为微小突变峰,突变比例未高于其突变阈值,不排除嵌合体的可能。液滴数字PCR结果提示,先证者为c.1096G>T点突变嵌合体,嵌合比例为14%。结论:先证者TSC2基因发生体细胞镶嵌突变,c.1096G>T可能是该TSC患者的致病原因。液滴数字PCR有助于体细胞镶嵌突变嵌合体的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硬化症 TSC2 诊断 全外显子组测序 Sanger测序 镶嵌现象 数字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