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稀疏贝叶斯推断的LDACS波束形成方法
1
作者 王磊 高翔 胡潇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2-339,共8页
L波段数字航空通信系统(L-band digital aeronau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LDACS)作为未来航空数据链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非常容易受到相邻波道的测距机系统信号的干扰。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稀疏贝叶斯推断的LDACS波束形成方法。首先,将... L波段数字航空通信系统(L-band digital aeronau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LDACS)作为未来航空数据链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非常容易受到相邻波道的测距机系统信号的干扰。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稀疏贝叶斯推断的LDACS波束形成方法。首先,将LDACS地面站的粗略来向信息作为先验,并根据空域信号来向的稀疏性构建稀疏信号。随后,通过贝叶斯推断估算干扰和噪声的功率,估计各个信源的来向。最后,重构干扰噪声协方差矩阵,获得波束形成权矢量。该方法无需知晓干扰数量、干扰来向等信息。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低信噪比和少快拍条件下也能稳定输出波束方向图,表现出较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波段数字航空通信系统 测距机 波束形成 稀疏贝叶斯推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波束形成技术(DBF)在雷达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胡可欣 胡爱明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3-106,114,共5页
数字波束形成技术是天线波束形成原理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广泛应用于阵列信号处理领域。由于电磁工作环境的恶化和大量射频干扰的存在,在极低的信干噪比(SINR)条件下进行目标检测和信息提取十分困难。对于阵列系统,往往... 数字波束形成技术是天线波束形成原理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广泛应用于阵列信号处理领域。由于电磁工作环境的恶化和大量射频干扰的存在,在极低的信干噪比(SINR)条件下进行目标检测和信息提取十分困难。对于阵列系统,往往采用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ADBF)技术,来抑制强干扰和方向性干扰对有用信号的影响。介绍了数字波束形成器的基本原理及其DSP的实现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波束形成 数字信号处理器 空间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数字波束形成(DBF)算法
3
作者 康桂花 邱文杰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0-33,共4页
本文介绍了 DBF 的基本特点与实现方案。在具有严格约束的最小功率自适应算法与采样矩阵梯度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同时形成一组自适应扫描多波束的 DBF 算法。文中以一个12元线阵为例,对该算法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给出了大量的模拟... 本文介绍了 DBF 的基本特点与实现方案。在具有严格约束的最小功率自适应算法与采样矩阵梯度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同时形成一组自适应扫描多波束的 DBF 算法。文中以一个12元线阵为例,对该算法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给出了大量的模拟结果。结果表明,每个自适应波束在干扰源方向都形成了较深的“零点”,而在约束方向则保持不变的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波束 算法 天线 雷达 db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数字波束形成器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2
4
作者 朱荣新 方姚生 王晓锋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6-49,共4页
介绍了一个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器的原理、组成和实现方法 ,给出了实验结果 ,验证了一些关键技术 ,表明数字波束形成 (DBF)技术可提高雷达天线性能。
关键词 雷达 数字波束形成 dbf 雷达天线 原理 自适应处理 数字信号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发全数字波束形成相控阵雷达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36
5
作者 吴曼青 王炎 靳学明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5-47,60,共4页
介绍了基于DDS技术实现系统幅相控制的 8单元收发全DBF(数字波束形成 )相控阵雷达的基本原理 ,并讨论了天线、全数字T/R组件、系统软件等各分系统组成。同时介绍了该雷达系统的工作过程、系统校正过程 ,还给出了实际测量的系统各发射通... 介绍了基于DDS技术实现系统幅相控制的 8单元收发全DBF(数字波束形成 )相控阵雷达的基本原理 ,并讨论了天线、全数字T/R组件、系统软件等各分系统组成。同时介绍了该雷达系统的工作过程、系统校正过程 ,还给出了实际测量的系统各发射通道的幅相误差、误差补偿后不同加权的发射方向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雷达 数字波束形成 图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相控阵雷达数字波束形成及干扰置零方法 被引量:12
6
作者 曹运合 张焕颖 +1 位作者 张守宏 刘峥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65-369,共5页
宽带相控阵波束形成通常使用模拟延时线,但量化误差及硬件的高代价阻碍了它的应用。该文在基于子阵和发射为线性调频信号的前提下,提出一种宽带子阵数字波束形成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接收信号拉伸处理和低通滤波,然后在子阵间加权实现宽... 宽带相控阵波束形成通常使用模拟延时线,但量化误差及硬件的高代价阻碍了它的应用。该文在基于子阵和发射为线性调频信号的前提下,提出一种宽带子阵数字波束形成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接收信号拉伸处理和低通滤波,然后在子阵间加权实现宽带子阵数字波束形成。低通滤波后的数字采样和信号处理均可在低的速率下进行,大大降低了运算量且容易实现。此外,宽带干扰的存在会严重影响一维距离像的性能,为了抑制宽带强干扰信号,在上述数字波束形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宽带干扰置零方法。该方法在强宽带干扰功率的情况下仍可很好地工作。最后,对测距误差和子阵栅瓣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仿真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雷达 宽带 数字波束形成 拉伸处理 宽带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阵列天线接收通道宽带信号校准与波束形成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陈文俊 王建 聂在平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82-586,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简洁、实用的天线接收通道宽带信号校准方法.该方法采用零中频信号处理技术,通过理论分析将数字阵列天线接收通道宽带线性调频信号校准分为通道间的时间和相位校准,证明了接收通道间宽带线性调频信号相位校准可以转化为... 本文提出了一种简洁、实用的天线接收通道宽带信号校准方法.该方法采用零中频信号处理技术,通过理论分析将数字阵列天线接收通道宽带线性调频信号校准分为通道间的时间和相位校准,证明了接收通道间宽带线性调频信号相位校准可以转化为单频信号进行,给出了接收通道间宽带信号的幅度校准方法和时间校准允许的误差范围.在通道校准基础上,采用脉冲压缩技术合成了宽带天线方向图.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阵列天线 宽带信号 通道校准 数字波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径宽带数字阵列时域波束形成方法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陶 汪学刚 +1 位作者 周云 于雪莲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1-25,共5页
对线性调频信号进行拉伸处理已成功应用于宽带数字阵列雷达接收波束形成,但在大阵列孔径条件下,实现任意宽带雷达信号的收发数字波束形成目前仍是难点。文中根据宽带数字阵列雷达的特点和当今数字信号处理器件的发展,通过分析阵列处理误... 对线性调频信号进行拉伸处理已成功应用于宽带数字阵列雷达接收波束形成,但在大阵列孔径条件下,实现任意宽带雷达信号的收发数字波束形成目前仍是难点。文中根据宽带数字阵列雷达的特点和当今数字信号处理器件的发展,通过分析阵列处理误差,综合考虑工程实现复杂度和方法性能,给出了两种基于数字移相与数字延时的时域宽带数字波束形成方法。上述两种方法具有较好的工程可行性,且能够有效克服孔径效应实现任意宽带脉冲信号的收发数字波束形成。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并讨论了对方法性能有重要影响的一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数字阵列雷达 大孔径阵列 数字时延 分数延时滤波器 宽带时域数字波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波束形成器的FPGA实现 被引量:20
9
作者 程伟 左继章 许悦雷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4-36,39,共4页
数字波束形成技术是天线波束形成原理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其广泛应用于阵列信号处理领域 。
关键词 数字波束形成 FPGA 数字信号处理 空域滤波器 智能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VDS在数字波束形成处理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盛卫星 李宝珊 崔君军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8-40,共3页
提出了采用LVDS高速串行数据总线技术的有源相控阵雷达DBF处理器方案。同一般的并行数据总线相比 ,既确保了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又降低了互连总线的复杂度和系统成本。将高速电路设计的理论运用于LVDS高速串行数据总线电路的设计 ,完成... 提出了采用LVDS高速串行数据总线技术的有源相控阵雷达DBF处理器方案。同一般的并行数据总线相比 ,既确保了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又降低了互连总线的复杂度和系统成本。将高速电路设计的理论运用于LVDS高速串行数据总线电路的设计 ,完成了差分PCB线传输和双绞线传输两种连接方式的LVDS总线试验电路 ,并探索了LVDS高速串行数据总线的性能。实测结果表明 ,在双绞线传输方式时试验电路在 2m长的传输距离上最高可传输 1.2 8Gbps的数字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雷达 数字波束形成 低电压差分数据总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星载数字波束形成系统的通道幅相校正方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乔纯捷 马璐 黄志刚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73-77,共5页
由通道间幅相误差导致的通道失配问题,会导致数字波束形成系统的性能下降,严重影响波束形状及指向,必须设法进行校正。本文提出了一种星载DBF接收系统的幅相误差校正方法,该方法利用地面站发射校正信号,由星载接收机检测和比较各通道间... 由通道间幅相误差导致的通道失配问题,会导致数字波束形成系统的性能下降,严重影响波束形状及指向,必须设法进行校正。本文提出了一种星载DBF接收系统的幅相误差校正方法,该方法利用地面站发射校正信号,由星载接收机检测和比较各通道间幅相参数的差异,利用反演运算得到校正系数矩阵,并将该矩阵用于通道校正。受到星地钟差和多普勒频率偏移的影响,在采用传统的DFT方法进行通道参数检测的过程中,因存在频谱泄露问题而导致估计结果不够理想。本文提出利用全相位DFT法实现通道幅相参数的估计,改善了估计结果。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进行幅相校正后,DBF接收系统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波束形成 幅相校正 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天线发射数字多波束形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顾杰 龚耀寰 何芳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2年第4期381-385,共5页
智能天线技术应用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具有可以减小因频率复用造成的共信道干扰 (CCI)、提高频谱利用效率及增大系统容量、减小发射功率和空间电磁干扰、增加发射效率、对小区进行动态划分等优点。阵列天线的数字多波束形成技术是智... 智能天线技术应用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具有可以减小因频率复用造成的共信道干扰 (CCI)、提高频谱利用效率及增大系统容量、减小发射功率和空间电磁干扰、增加发射效率、对小区进行动态划分等优点。阵列天线的数字多波束形成技术是智能天线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关于接收数字多波束形成处理技术国内外相关文献报导较多 ,而对于发射数字多波束形成技术报导较少。文中主要讨论了两种发射数字多波束的形成方法 ,并通过计算机仿真试验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此方法对蜂窝定位 ,空分多址系统的实现也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天线 数字波束 形成方法 快速傅里叶反变换 空时信号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的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建 盛卫星 +1 位作者 韩玉兵 马晓峰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38-444,共7页
该文根据目标在空间的稀疏性,提出了接收端的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算法。在阵元稀布的情况下,用压缩感知的压缩采样理论,恢复出缺失通道的回波信息,然后用恢复的信号做数字波束形成。该算法所形成的波束具有波束旁瓣低... 该文根据目标在空间的稀疏性,提出了接收端的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算法。在阵元稀布的情况下,用压缩感知的压缩采样理论,恢复出缺失通道的回波信息,然后用恢复的信号做数字波束形成。该算法所形成的波束具有波束旁瓣低,指向误差小,干扰方向零陷深,而且没有栅瓣等优点,波束性能接近满阵时候的波束性能,而且使用该方法减少的阵元数远远大于其他稀布阵方法减少的阵元数。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对该方法进行了性能评估,给出了不同信噪比、不同干噪比、不同快拍情况下的计算结果,仿真结果也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数字波束形成 稀布阵 多测量欠定系统正则化聚焦求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DS阵列的发射数字波束形成系统设计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德平 王超 袁乃昌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5-128,共4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高性能DDS芯片AD9959的数字阵列雷达发射数字波束形成系统。该系统的核心器件为2片AD9959与1片FPGA芯片。系统以全数字方式产生8通道相参雷达信号,具有幅相控制灵活、易于扩展、模块化、体积小等特点。最后以实测图表的... 设计了一种基于高性能DDS芯片AD9959的数字阵列雷达发射数字波束形成系统。该系统的核心器件为2片AD9959与1片FPGA芯片。系统以全数字方式产生8通道相参雷达信号,具有幅相控制灵活、易于扩展、模块化、体积小等特点。最后以实测图表的形式说明了系统的杂散抑制,相位噪声,灵活的幅相控制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数字波束形成 AD9959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数域多用户数字波束形成方法的分析与仿真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文杰 金梁 +1 位作者 李盈 王婉南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6-10,共5页
在实数域讨论了智能天线系统中的多用户数字波束形成方法.智能天线可以通过阵列天线技术在同一信道中利用多个波束同时给多个用户发送不同的信号,以提高通信容量.推导了多用户天线阵等效激励模型的实数形式,并从空间信道均衡的角度... 在实数域讨论了智能天线系统中的多用户数字波束形成方法.智能天线可以通过阵列天线技术在同一信道中利用多个波束同时给多个用户发送不同的信号,以提高通信容量.推导了多用户天线阵等效激励模型的实数形式,并从空间信道均衡的角度在实数域解释了多用户波束形成原理,进一步提出了多用户数字波束形成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上述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智能天线系统中下行选择性发送的问题,并有硬件结构简单、兼容性好、利于软件无线电实现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天线 多用户波束形成 数字波束形成 阵列天线技术 实数域 通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地基雷达数据成像处理的数字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乞耀龙 王彦平 +1 位作者 李湖生 张兴凯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13-1317,共5页
地基雷达是微波成像基于地面平台的应用,具有可重复观测、稳定、可控的特点,可应用于露天矿边坡形变、城区沉降、山体滑坡等领域的长期观测。然而,目前的地基雷达基本成像原理是通过机械运动形成合成孔径,采集时间较长,不适用于快速监... 地基雷达是微波成像基于地面平台的应用,具有可重复观测、稳定、可控的特点,可应用于露天矿边坡形变、城区沉降、山体滑坡等领域的长期观测。然而,目前的地基雷达基本成像原理是通过机械运动形成合成孔径,采集时间较长,不适用于快速监测。基于多通道阵列天线的雷达通过阵列天线阵元之间的电子切换扫描实现阵列方向的聚焦,可以满足快速监测的需求。本文在地基雷达中引入阵列电子扫描的工作模式,大幅度提高数据获取效率,推导了在方位向采用数字波束形成方法聚焦的处理过程。具体的,首先建立了阵列扫描的地基雷达成像几何,继而推导了应用于地基雷达实测数据成像处理的数字波束形成算法,形成了阵列扫描地基雷达的数据处理流程,最后,通过边坡实测数据的成像处理,验证了本文成像方法及处理流程的有效性,并通过强散射体的成像指标,分析了成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雷达 阵列天线 数字波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实时数字多波束形成系统实现方法 被引量:10
17
作者 程进 傅有光 王峰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45-48,共4页
给出了一种基于FPGA和DSP结构的高速并行数字多波束形成系统模块。该模块利用FPGA的结构特点,对通道间加权的复乘采用并行处理的方式,而多波束形成则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该系统模块具有实时宽带多波束形成以及通道校正功能。
关键词 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 数字信号处理器 数字波束形成 低压差分信号 印制电路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的稳健子阵异步RLS算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军 金荣洪 +1 位作者 范瑜 耿军平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4年第6期685-688,693,共5页
提出了一种修正的递归最小二乘自适应算法———稳健子阵异步递推最小二乘算法 (MSARLS)———用于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该算法综合运用稳健估计和子阵异步递推技术。改进后的算法 ,不但大大减少了运算量 ,而且增强了算法抗突发强干扰... 提出了一种修正的递归最小二乘自适应算法———稳健子阵异步递推最小二乘算法 (MSARLS)———用于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该算法综合运用稳健估计和子阵异步递推技术。改进后的算法 ,不但大大减少了运算量 ,而且增强了算法抗突发强干扰的性能。另还给出了计算的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波束形成 稳健估计 子阵异步 RLS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恒定束宽的宽带数字波束形成方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杰贵 罗景青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58-1461,共4页
探讨了应用于雷达电子战系统的宽带数字波束形成(DBF)技术。提出了一种恒定束宽的宽带数字波束形成新方法,该方法将均匀线阵视为连续线阵的均匀离散采样,将空间重采样思想用到恒定束宽波束形成器设计中。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是正确、... 探讨了应用于雷达电子战系统的宽带数字波束形成(DBF)技术。提出了一种恒定束宽的宽带数字波束形成新方法,该方法将均匀线阵视为连续线阵的均匀离散采样,将空间重采样思想用到恒定束宽波束形成器设计中。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是正确、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波束形成 宽带 恒定束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智能天线数字波束的形成与实现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玉峰 左继章 彭芳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3-35,共3页
提出了数字波束形成的方法,该方法是利用FPGA进行空域滤波,通过DSP浮点运算,高效地实现权值估计,避免高位加法进位影响计算速度。同时使用软件方式完成自适应算法的更新,增强了系统灵活性,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实现方法。
关键词 智能天线 数字波束形成 FPGA 空域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