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度松绑、数字治理生态与新质生产力——双重机器学习下大数据管理机构设立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
1
作者 魏万青 叶秋志 陈永洲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0,共11页
数据具有边际报酬递增乘数效应,是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新增长极。通过数据制度松绑将赋能新质生产力,助力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借助双重机器学习模型,选取2010—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探讨大数据管理机构设立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考察... 数据具有边际报酬递增乘数效应,是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新增长极。通过数据制度松绑将赋能新质生产力,助力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借助双重机器学习模型,选取2010—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探讨大数据管理机构设立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考察制度松绑、数字治理生态与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联系与建链路径。研究发现:①以大数据管理机构设立为代表的制度松绑能有效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大数据管理机构的设立推动数字政策环境、数字经济环境与数字社会环境优化,从而作用于新质生产力发展;②进一步分析发现,制度松绑带来的驱动效应受到异质性因素干扰,其中在高政府效率、高人力资本、高信息化水平地区的作用效果更强。研究结论为新质生产力嵌入制度变迁视角提供理论解读,为通过制度路径和治理体系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现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松绑 数字治理生态 新质生产力 大数据管理机构 双重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泛滥样态与调适路径
2
作者 张迪 张力伟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6-126,共11页
在数字中国战略纵深推进背景下,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面临着技术赋能潜力与治理实践异化的张力。数字技术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过程中,滋生出技术应用的泛滥样态,掣肘数字化转型实效。通过解构数字技术与治理系统的互构机制,揭示出技术工具... 在数字中国战略纵深推进背景下,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面临着技术赋能潜力与治理实践异化的张力。数字技术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过程中,滋生出技术应用的泛滥样态,掣肘数字化转型实效。通过解构数字技术与治理系统的互构机制,揭示出技术工具的过度扩张引发治理效能衰减现象,具体表现为基层实践中存在概念空转、信息过载、平台冗余与创新泡沫四重样态。进一步,运用“结构—过程—功能”的整体性分析框架,揭示了这种技术扩张如何引致结构性适配、过程性调适失灵及功能性价值偏离三重制度张力,并最终导致技术主导逻辑对治理内在需求的制度性排斥。基于此,促进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中的动态平衡、提升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实际效能、构建有序有度的数字治理新生态,应从构建要素调适、能力培育和治理生态进化的系统性调适路径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 数字化转型 数字泛滥 技术异化 数字治理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协商民主的内在机理与治理路径 被引量:5
3
作者 段治文 于雯美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8-85,共8页
发展数字协商民主是推进中国数字社会治理精准化的必然趋向,建设数字中国也客观要求以数字化赋能协商民主。“云平台”构建多元主体互动新协商格局,“云计算”塑造规范化程序化新协商秩序,“云履职”提升参政议政新协商实效,都彰显了我... 发展数字协商民主是推进中国数字社会治理精准化的必然趋向,建设数字中国也客观要求以数字化赋能协商民主。“云平台”构建多元主体互动新协商格局,“云计算”塑造规范化程序化新协商秩序,“云履职”提升参政议政新协商实效,都彰显了我国数字协商民主的创造性实践。但数字时代的严峻复杂形势也带来了治理挑战:技术精英占据天然优势地位,背离数字协商民主理想;算法“黑箱”阻碍多元共识,加剧公众协商过程非理性化;数据泄露导致陷入数字治理困境,阻碍共商共建共享;数字平台无限扩张进而霸占数字社会的话语主导权。基于此,中国语境下发展数字协商民主从而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亟须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提供激发民主活力的数字技术保障,构建多元主体的协同性平台治理,健全数字协商民主基本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数字协商民主 数字资本主义 数字治理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