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谐振式光纤陀螺数字检测系统中A/D、D/A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牡铖 马慧莲 金仲和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280-2283,共4页
谐振式光纤陀螺(Resonator Fiber Optic Gyro,R-FOG)是基于Sagnac效应产生的谐振频率差来测量旋转角速度的一种新型光学传感器.对R-FOG数字检测系统中A/D、D/A位数及量化精度进行了研究.在A/D端,利用过采样和低通滤波技术相结合,扩展A/... 谐振式光纤陀螺(Resonator Fiber Optic Gyro,R-FOG)是基于Sagnac效应产生的谐振频率差来测量旋转角速度的一种新型光学传感器.对R-FOG数字检测系统中A/D、D/A位数及量化精度进行了研究.在A/D端,利用过采样和低通滤波技术相结合,扩展A/D精度;在D/A端,利用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提高有限位D/A的量化精度.最后将上述方案应用于实际的数字处理专用DSP芯片,利用12位A/D和14位D/A,组建了R-FOG数字检测系统,得到了和理论相类似的解调曲线,在此基础上,初步获得陀螺转动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式光纤陀螺 数字检测系统 A/D、D/A量化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玻璃表面检测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莫卫东 冯金高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18-623,共6页
本研究把传统光学方法与现代数字化图象技术相结合 ,运用先进的数字化图象处理手段和 Zernike多项式拟合干涉波面方法进行干涉图象的计算 ,并在理论上有较大的突破 ,从而可快速准确测量出光学平面玻璃表面的平整度以及对其它技术指标的... 本研究把传统光学方法与现代数字化图象技术相结合 ,运用先进的数字化图象处理手段和 Zernike多项式拟合干涉波面方法进行干涉图象的计算 ,并在理论上有较大的突破 ,从而可快速准确测量出光学平面玻璃表面的平整度以及对其它技术指标的定量评定 .本研究所架构的光学平面玻璃表面检测系统的精度达到了λ/ 1 0 0 ,灵敏度为λ/ 1 0 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仪 数字图像处理 Zernike多项式拟合 平面玻璃表面 激光陀螺 数字化玻璃表面检测系统 平整度 环型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60数字辐射照相集装箱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3
3
作者 安继刚 周立业 +10 位作者 刘以思 邬海峰 吴志芳 向新程 王立强 张颜民 李富荣 高宝增 郑沅水 刘锡明 谈春明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20-231,共12页
清华大学核研院提出并实现了用钴 60γ数字辐射照相技术来在线检查集装箱的方法与装置。所用γ射线源为 3~ 11TBq的常规钴 60工业探伤机 ,安全可靠、价格低 ,但辐射强度却比加速器的低数百倍 ,对获取高质量图像造成极大困难。为此 ,... 清华大学核研院提出并实现了用钴 60γ数字辐射照相技术来在线检查集装箱的方法与装置。所用γ射线源为 3~ 11TBq的常规钴 60工业探伤机 ,安全可靠、价格低 ,但辐射强度却比加速器的低数百倍 ,对获取高质量图像造成极大困难。为此 ,专门研究、发明了极高灵敏度与探测效率的阵列探测装置 ,又研究、发展了特殊低噪声前端电路和计算机信号与图像处理技术 ,使得此种装置的检测性能与昂贵的加速器集装箱检测系统相当或更好 ,而占地少、价格低、易操作、好维护、辐射安全性很好、可靠性极佳 ,在国际集装箱检测装备行业中独树一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60数字辐射照相集装箱检测系统 结构 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粮情检测控制系统设计
4
作者 李敏 孟臣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2年第3期36-39,共4页
采用PC机作上位机,新型智能LTM-8000系列“一线总线”采集模块作下位机,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做测温电缆,设计出一种全数字化粮情测控系统。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易于扩展、防止电浪涌和抗熏蒸腐蚀等特点,是一种很有发展前... 采用PC机作上位机,新型智能LTM-8000系列“一线总线”采集模块作下位机,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做测温电缆,设计出一种全数字化粮情测控系统。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易于扩展、防止电浪涌和抗熏蒸腐蚀等特点,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粮情测控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精情检测控制系统 设计 一线总线 数字温度感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X射线骨密度检测系统前臂桡骨测量结果的评估 被引量:5
5
作者 应奇峰 陈锦平 +2 位作者 郑嘉寅 张骏 余卫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对比研究数字X射线骨密度检测系统和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检测桡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两种不同测量方法的精确性和准确性。方法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用数字X射线骨密度检测系统及DXA... 目的对比研究数字X射线骨密度检测系统和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检测桡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两种不同测量方法的精确性和准确性。方法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用数字X射线骨密度检测系统及DXA对34名受试者的桡骨远端1/3处各测量2次,并对两种不同测量方法的精确性、准确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中的34名受试者年龄31~81岁,平均年龄(55. 0±13. 3)岁,采用数字X射线骨密度检测系统测量的均方误差及均方变异系数分别为(0. 015 g/cm^2及1. 7%),均小于DXA的测量结果 (0. 019 g/cm^2及2. 1%)。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的BMD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数字X射线骨密度检测系统测量同DXA测量结果相似,可用于临床前臂桡骨骨密度测量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X射线骨密度检测系统 骨密度 精确性 双能X线吸收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等长肌肉收缩功能检测系统信度及效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吴剑 李建英 时卫东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21-729,共9页
目的基于肌肉等长收缩原理,设计研发一款数字化等长肌肉收缩功能检测系统,并对其信度及效度进行研究,验证测试系统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13名大学生经同一检测者2次使用等长肌力测试系统,进行最大力量测试,测试间隔时间1周,使用组内相关系... 目的基于肌肉等长收缩原理,设计研发一款数字化等长肌肉收缩功能检测系统,并对其信度及效度进行研究,验证测试系统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13名大学生经同一检测者2次使用等长肌力测试系统,进行最大力量测试,测试间隔时间1周,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对结果进行信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校标后,肘、膝不同力臂位置测量值与固定载荷(小、中、大)进行效度检验。结果信度检验结果表明,除膝关节右侧伸肌第1次与第2次相关系数低于0.75,为0.695,其它相关系数均在0.75以上;效度检验结果表明,除肘关节伸肌力臂位置27 cm实测值与固定载荷150 N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外(P<0.05),肘关节屈肌力量及膝关节屈、伸肌力量力臂位置实测值与大、中、小固定载荷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研究设计研发的等长肌力测试系统具有较好的重测信度及效度,可实现对肘膝关节肌肉力量的精确测量,同时具有实时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等长肌肉收缩功能检测系统 肌肉力量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铆接质量数字化检测系统 被引量:4
7
作者 郝博 闫俊伟 +2 位作者 王杰 郭嵩 尹兴超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65-70,共6页
为实现铆接质量数字化检测和质量追溯,提出基于机器学习的铆接质量数字化检测方法。使用CCD摄像机对铆接部位进行图像采集,然后进行中值滤波、Canny边缘检测、图像形态学处理等,实现铆接部位裂纹检测和特征信息提取。利用改进的粒子群... 为实现铆接质量数字化检测和质量追溯,提出基于机器学习的铆接质量数字化检测方法。使用CCD摄像机对铆接部位进行图像采集,然后进行中值滤波、Canny边缘检测、图像形态学处理等,实现铆接部位裂纹检测和特征信息提取。利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算法建立铆接质量检测模型,并使用检测样本对模型进行检验。对不合格的铆接进行质量追溯,应用专家系统判断产生缺陷的原因。在某型号飞机装配车间对原型系统进行应用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检测准确率达96%,可提高铆接质量检测效率、统一检测标准、减少工人劳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铆接质量 数字检测系统 质量追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J⁃6型与数字式轨道检测系统对比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李颖 王昊 +4 位作者 李国龙 程朝阳 余宁 秦哲 魏世斌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7-30,52,共5页
针对目前广泛使用的GJ‐6型和数字式轨道检测系统,分别在系统结构、传感器、信号处理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有载条件下两种系统检测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基于同一条线路采用两种系统检测得到的轨道质量指数,对比分析两种系统的检... 针对目前广泛使用的GJ‐6型和数字式轨道检测系统,分别在系统结构、传感器、信号处理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有载条件下两种系统检测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基于同一条线路采用两种系统检测得到的轨道质量指数,对比分析两种系统的检测差异。结果表明:两种轨道检测系统在检测时的测量位置不同是检测结果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两种系统的检测波形重合度较高,其中对三角坑和水平的检测差异略大;两种系统检测同一条线路时,TQI值差异平均为4%~8%,可据此对两系统检测结果进行修正,解决工务系统对线路质量进行评价时出现偏差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几何检测 轨道动态变形 现场试验 GJ-6型轨道检测系统 数字式轨道检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箭箱底数字射线检测系统设计
9
作者 李光保 陈浩 +2 位作者 平昊 孙建宇 王文强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7-113,共7页
运载火箭贮箱箱底/筒段焊缝数字射线检测目前主要通过传统基于人工的射线照相,存在检测效率低、主观经验依赖性强、质量稳定性差等问题。为了实现运载火箭贮箱箱底/筒段焊缝数字射线高效检测,满足常态化高强密度发射形势下其快速、批量... 运载火箭贮箱箱底/筒段焊缝数字射线检测目前主要通过传统基于人工的射线照相,存在检测效率低、主观经验依赖性强、质量稳定性差等问题。为了实现运载火箭贮箱箱底/筒段焊缝数字射线高效检测,满足常态化高强密度发射形势下其快速、批量研制需求,研发一种基于双机器人协同的运载火箭贮箱箱底/筒段焊缝数字射线检测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主要完成双机器人的协同运动、远程控制启动、伺服电机驱动、自动定位,并在上位机实现数据通信等功能。实验结果表明:所开发的数字检测控制系统可兼容多种型号箱底与筒段检测,检测效率高、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射线检测系统 双机器人协同 PLC 伺服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开环光纤陀螺(FOG)检测方案及实现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静 陈新军 杨远洪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28-32,共5页
采用一种具有工程意义的开环光纤陀螺 (FOG)调制解调方案 ,并以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及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为基础 ,对开环光纤陀螺数字检测电路进行了设计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 ,系统达到预期的性能 ,对开环光纤陀螺的工程化。
关键词 光纤陀螺 调制解调方案 数字检测系统 数字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前臂桡骨数字X射线骨密度测量结果:全国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7
11
作者 应奇峰 余卫 +5 位作者 尹香君 张骏 陈锦平 李志新 王临虹 夏维波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68-473,共6页
目的分析全国流调中数字X射线测量正常人群前臂桡骨骨密度的结果及其特点。方法收集全国12个流调点4982例正常受试志愿者行数字X射线测量前臂桡骨骨密度的测量结果。桡骨测量部位和感兴趣区为非优势侧前臂桡骨远端1/3处。其中男性2110人... 目的分析全国流调中数字X射线测量正常人群前臂桡骨骨密度的结果及其特点。方法收集全国12个流调点4982例正常受试志愿者行数字X射线测量前臂桡骨骨密度的测量结果。桡骨测量部位和感兴趣区为非优势侧前臂桡骨远端1/3处。其中男性2110人,平均年龄(54.8±14.2)岁(20~89岁);女性2872人,平均年龄(55.5±13.0)岁(20~89岁)。结果前臂桡骨骨密度峰值均位于30~40岁年龄组,男性骨峰值(0.990±0.118)g/cm^2,显著高于女性骨峰值(0.844±0.100)g/cm 2(P<0.001);峰值后,随年龄组的增加而下降,女性各年龄组的下降率均高于男性,特别是50~60岁年龄组女性骨密度下降最为明显(12.87%/10年)。结论前臂X线骨密度检测系统用于此次流调时的测量结果可反映正常人群前臂桡骨骨密度、骨密度随年龄变化及老年人群骨密度不同程度下降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X射线骨密度检测系统 骨密度 前臂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模数转换器TLC2543的串行接口及运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卢鑫 庞伟正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9,共3页
TLC2543是 TI公司的新型模数转换器。本文介绍了它的功能、原理以及如何用它的串行接口和微处理器构建12位的数据检测系统。同时给出与80C5,TMS370, 68HC11三个微控制器的接口电路。
关键词 模数转换器 微处理器 数字检测系统 串行接口 TLC25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