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标本与虚拟仿真融合在森林保护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晓丽 乌达巴拉 +4 位作者 张燕如 刘雪英 张丽艳 韩吐雅 姜海燕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9期128-131,共4页
为培养从事森林保护行业的高质量专业人才,本文探讨了数字化标本与虚拟仿真系统的建设现状,探索将二者有效融合并应用于森林保护专业的教学实践,分析其教学效果与反馈方法。建设现状方面,可将昆虫、植物病害实物标本进行数字化处理,实... 为培养从事森林保护行业的高质量专业人才,本文探讨了数字化标本与虚拟仿真系统的建设现状,探索将二者有效融合并应用于森林保护专业的教学实践,分析其教学效果与反馈方法。建设现状方面,可将昆虫、植物病害实物标本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标本数据的在线发布和共享;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模拟真实操作环境,建立虚拟仿真系统。融合应用方面,将两项技术融合应用于案例驱动教学、项目式学习与实践、互动讨论3种教学模式,分别通过模拟松材线虫病的采样、检测和分析过程,设计虫害发生的监测与控制项目,并融入引导性问题或设计开放性问题,突显教学模式的多维度化和强互动性。教学效果评估与反馈方面,基于两项技术的有效融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学习参与度、创新协作能力等,并得到教师、学生的良好反馈评价。本文为森林保护及类似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标本 虚拟仿真 森林保护 虫害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实验教学标本数字化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2
作者 梁亚萍 鲁莹 +4 位作者 李彦 姜碌 李嘉 李修伟 方红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6期128-131,共4页
昆虫标本在昆虫学相关实验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验教学中,昆虫实物标本在制作、保存以及管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昆虫实验教学标本的建设提供了思路和方法,昆虫数字化标本顺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昆虫标本在昆虫学相关实验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验教学中,昆虫实物标本在制作、保存以及管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昆虫实验教学标本的建设提供了思路和方法,昆虫数字化标本顺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因具有诸多优势,受到教师和实验工作者的青睐。本文介绍了昆虫实物标本在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昆虫实物标本存在的问题、昆虫数字化标本的优势以及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为不断建设、完善和优化昆虫标本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学 实验教学 数字标本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职学校水产动物数字化标本馆的构建与应用--以广西水产畜牧学校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覃栋明 覃勤 《养殖与饲料》 2024年第6期134-138,共5页
[目的]建设水产动物数字化标本馆,使水产动物标本的浏览使用突破时空限制,学习水产专业知识更便捷,中职水产养殖专业教学更直观。[方法]应用互联网技术建立手机版和网页版的水产动物数字化标本馆,并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模式,将水产动物数... [目的]建设水产动物数字化标本馆,使水产动物标本的浏览使用突破时空限制,学习水产专业知识更便捷,中职水产养殖专业教学更直观。[方法]应用互联网技术建立手机版和网页版的水产动物数字化标本馆,并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模式,将水产动物数字化标本馆应用于水产养殖专业教学、科研和科普工作中。[结果]在手机和电脑网页上都能搜索到水产动物的信息,应用于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结论]水产动物数字化标本馆适应水产养殖专业的需要,与实体标本馆配合使用,线上线下双线联动,能有效地促进水产养殖专业教学、科研和科普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动物 数字标本 构建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标本数字化实践研究新进展、问题与展望 被引量:11
4
作者 杨良锋 孙韬 +5 位作者 赵宏雷 卢立伍 王伟 曹希平 陈晓雯 耿竹南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8-288,共11页
地质标本作为地质历史和地学研究的见证物,是地质生产、研究与教学的核心材料和基础资源,是博物馆的立馆之本、服务之基,更是博物馆数字化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回顾总结中国地质博物馆十多年的数字化实践,以及横向对比国内外博物馆领... 地质标本作为地质历史和地学研究的见证物,是地质生产、研究与教学的核心材料和基础资源,是博物馆的立馆之本、服务之基,更是博物馆数字化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回顾总结中国地质博物馆十多年的数字化实践,以及横向对比国内外博物馆领域的数字化工作基础上,并结合测绘、光谱等领域的最新进展,进一步明确了数字标本的概念,数字标本的来源不局限于对现有标本的数字化,可超越传统标本尺度空间的限制,直接到标本采集点面向地质体进行无损采集,从而极大地开展标本采集、典藏、研究与科学传播工作。利用环拍-摄影测量法、矩阵拍摄法、拼接拍摄法等方法,对地质体进行大尺度的数字采集、后期加工形成数字地质体,因其具有地质体野外产出的空间关系、纹理特征、质地色泽等视觉特征,等同于在虚拟空间中再现了野外地质体,实现了地质体的数字化典藏,随着数字地质体的量的积累,孤立的地质体连成片,理论上讲可以实现典藏地壳。数字地质体不仅具有对已有地质体的数字化保护意义,而且具有科研、科普价值。自主研制的地质标本三维影像获取系统基本上解决了地质标本三维数字化存在的表面纹理信息清晰度低、高光材质及透明材质效果差、后期人工干预工作繁琐与艰巨这三个关键问题。最后,指出了当前数字标本正经历着由三维到多维的蝉变,综合分析了现代信息提取技术获取蕴藏在实体地质标本中专业信息的可行性,展望了多维数字标本实现的技术手段及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标本 数字地质体 数字技术 摄影测量 地质标本 地质体 博物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子平台及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运维:做法和经验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天翔 刘慧圆 +4 位作者 韩国霞 包伯坚 李敏 许哲平 覃海宁 《广西植物》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8-28,I0001-I0012,共23页
该文系统介绍了植物子平台所采取的以数字标本质量为导向的数字化技术规范和管理策略,以及CVH网站数据共享规则,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关键词 数字标本 技术规范 质量控制 管理策略 共享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植物标本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及挑战 被引量:2
6
作者 朱光福 伊廷双 刘杰 《广西植物》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27-141,共15页
全球自然历史博物馆中保存着约3.9亿份植物标本,这些标本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近20年来,随着标本数字化的发展,数字植物标本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数字植物标本不仅为标本传统的用途提供了便利,而且衍生出了新的研究主题... 全球自然历史博物馆中保存着约3.9亿份植物标本,这些标本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近20年来,随着标本数字化的发展,数字植物标本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数字植物标本不仅为标本传统的用途提供了便利,而且衍生出了新的研究主题和方向。鉴于目前中文文献中缺乏数字植物标本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概述及所面临挑战的分析,该文概述了全球植物标本数字化的现状,并对数字标本在生物地理学、入侵生物学、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学等领域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主要集中在以下5个方面:(1)生物地理学研究中物种分布格局及其成因;(2)编制入侵植物名录、重建入侵历史和预测入侵风险;(3)气候变化情景下植物分布格局的变迁机制;(4)生物多样性编目和保护区规划;(5)其他相关应用(如农业和民族药物学等)。最后,针对数字植物标本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应对策略,同时提出开发将数字标本与其他学科大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工具,为植物学及相关学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标本 数字标本 生物地理学 入侵生物学 气候变化 保护生物学 生物多样性 民族药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病害数字化标本库的构建 被引量:17
7
作者 龚国淑 张敏 +1 位作者 秦芸 黄云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60-363,共4页
图像是传送信息的重要工具 ,植物病害的症状及病原图在植物病理学教学、科研、推广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将图像数字化能实现图像的各种信息处理。文中就传统的植物病害标本制作、保存和应用中存在的不足 ,提出构建数字化标本库的意义。
关键词 植物病害 数字标本 症状 数字化图像 设备 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木材标本馆的网络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9
8
作者 安源 周玉成 +2 位作者 赵辉 张亚勇 侯小鹏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4-118,共5页
运用Internet网络技术、ASP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将木材标本馆进行数字化,解决标本的存贮空间小、环境条件差等问题,使标本及其各种属性得到永久性保存。同时,将这些珍贵标本的使用群体由原来少数科研人员扩大到为林产工业企业的工程设计... 运用Internet网络技术、ASP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将木材标本馆进行数字化,解决标本的存贮空间小、环境条件差等问题,使标本及其各种属性得到永久性保存。同时,将这些珍贵标本的使用群体由原来少数科研人员扩大到为林产工业企业的工程设计人员、最广大的计算机网络用户,使有限的木材资源得到更加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标本 ASP 数据库 数字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人体标本的遴选 被引量:14
9
作者 原林 戴景兴 +3 位作者 唐雷 王兴海 黄文华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34-335,共2页
目的 :为数字化虚拟中国人的标本遴选 ,建立中国人体标准度评价体系。方法 :根据人类学特征、体表测量和染色体鉴定 3类指标建立了中国人体标准度的评价体系 ,并对中国首例“虚拟中国人Ⅰ号”用于人体建模的男性材料进行评价。结果 :建... 目的 :为数字化虚拟中国人的标本遴选 ,建立中国人体标准度评价体系。方法 :根据人类学特征、体表测量和染色体鉴定 3类指标建立了中国人体标准度的评价体系 ,并对中国首例“虚拟中国人Ⅰ号”用于人体建模的男性材料进行评价。结果 :建立了符合数字化虚拟人体的中国人体标准度评价体系。“虚拟中国人Ⅰ号”评价的标准度为 92 %。结论 :本文建立的中国人体标准度评价体系能够满足数字化虚拟中国人标本遴选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人体标本 标准人体评价体系 数字化虚拟中国人 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木材标本馆触摸式查询系统的实现 被引量:2
10
作者 安源 姜笑梅 +3 位作者 周玉成 张亚勇 侯晓鹏 赵辉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46,49,共4页
运用Internet网络技术、ASP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对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木材标本馆进行了数字化设计,使标本及其各种属性得到了永久性的保存。同时建立触摸式查询系统和IIS(网络信息服务),方便用户通过互联网访问查询系统,有效地缩... 运用Internet网络技术、ASP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对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木材标本馆进行了数字化设计,使标本及其各种属性得到了永久性的保存。同时建立触摸式查询系统和IIS(网络信息服务),方便用户通过互联网访问查询系统,有效地缩短查询标本的工作量,提高效率,使得有限的木材资源得到更加高效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标本 ASP 数据库 数字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层体系结构数字土壤标本馆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1
作者 于雷 周勇 +1 位作者 张甘霖 赵玉国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5517-5519,5523,共4页
土壤标本馆以展示实物标本和现场教育为主,由于展品数量多,存在管理成本高、难度大,数据共享受局限等突出问题,使得数字土壤标本馆的建设势在必行,但目前国内外对数字土壤标本馆研究与开发的相关报道甚少。尝试探索从三层体系结构理论入... 土壤标本馆以展示实物标本和现场教育为主,由于展品数量多,存在管理成本高、难度大,数据共享受局限等突出问题,使得数字土壤标本馆的建设势在必行,但目前国内外对数字土壤标本馆研究与开发的相关报道甚少。尝试探索从三层体系结构理论入手,设计数字土壤标本馆,探讨了对各个层次的设计思路与实现过程,并成功搭建数字土壤标本馆基础框架,为未来构筑功能更为丰富的土壤学及相关学科信息服务平台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层体系结构 数字土壤标本 表现层 应用层 数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等植物数字化标本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慧圆 覃海宁 +3 位作者 包伯坚 陈天翔 韩国霞 刘全儒 《广西植物》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9-45,共17页
传统上馆藏标本,主要用于植物分类学、植物资源学的研究。数字标本的出现将标本的使用拓展到从研究生物多样性时间空间分布到生态学和进化学理论、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和人类健康等广泛领域。截至目前,从互联网上获取的采自中国的植物... 传统上馆藏标本,主要用于植物分类学、植物资源学的研究。数字标本的出现将标本的使用拓展到从研究生物多样性时间空间分布到生态学和进化学理论、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和人类健康等广泛领域。截至目前,从互联网上获取的采自中国的植物标本数量已有1200多万份。该文通过整理和分析这些数据以了解中国植物标本的数字化精度、采集时间和采集地区规律以及采集空缺等状况。结果表明:中国标本采集形成了4个高峰,即20世纪30年代、60年代、80年代和21世纪初,中国植物标本采集和研究工作主要在20世纪50年代后由中国学者完成。标本采集地区覆盖度在省级较好,县级标本采集则很不平衡;标本采集类群在科属层面覆盖率高,但近五分之一的物种采集不足;标本的采集量既与植物分布幅度相关,也与采集地区的知名度、所获科研项目及采集者偏好有关。未来中国植物标本数字化方向应该在继续挖掘馆藏标本的同时,一方面开展对现有数字化标本信息再审核及补充,并加强与欧美大馆的信息共享以获取早期历史标本信息;另一方面应用数字化标本信息分析结果,指导境内标本的精准采集,包括采集薄弱/空白地区、采集薄弱/空白属种的采集,以进一步增强实体标本馆能力,提高数字化标本质量,为进一步完善植物标本数字化和精准化采集提供依据,更好地服务科学和社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标本 标本数字 采集空缺 精准采集 高等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植物标本馆的发展方向——数字植物标本馆 被引量:37
13
作者 陈三茂 田晔林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208-210,共3页
笔者认为21世纪植物标本馆的发展方向是数字植物标本馆。数字植物标本馆是将各种原植物形态特征转化成数字化信息并存储起来以计算机技术进入标本馆并提供有效服务,而且能在网络化的环境中被本地和远程用户存取。数字植物标本馆的特点是... 笔者认为21世纪植物标本馆的发展方向是数字植物标本馆。数字植物标本馆是将各种原植物形态特征转化成数字化信息并存储起来以计算机技术进入标本馆并提供有效服务,而且能在网络化的环境中被本地和远程用户存取。数字植物标本馆的特点是:收藏数字化、操作电脑化、传递网络化、资源共享化。数字植物标本馆的模式是一个开放式的硬件和软件的集成平台,通过数码摄像机和数码像机把植物的各种特征数字化并通过计算机和植物标本的集成在网上服务。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和多媒体以及存储技术,对原始的植物标本图像等进行处理。并就数字植物标本馆存在着保存和网络安全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 植物标本 发展方向 数字植物标本 形态特征 数字化信息 计算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数字化植物病虫害标本馆的构建 被引量:1
14
作者 汤士勇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11期44-46,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建设数字化标本馆已经成为标本馆建设的重要方向。该文介绍了病虫害图像的采集、制作以及数字化病虫害标本馆的设计实现的全过程及方法,重点阐述了利用Access构建病虫害数据库及ASP建立查询的相关技术。
关键词 数字标本 植物病虫害 ACCESS A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标本数字化建设及共享发展趋势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建平 许哲平 《广西植物》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52-61,共10页
标本数字化建设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的重要工作基础,通过标本数据的整合分析,在生物分类学、生态学、生物工程、生物保护、粮食安全、生物多样性评估、教学教育和人类社会活动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撑。为了了解全球标本数字化建设工作的... 标本数字化建设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的重要工作基础,通过标本数据的整合分析,在生物分类学、生态学、生物工程、生物保护、粮食安全、生物多样性评估、教学教育和人类社会活动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撑。为了了解全球标本数字化建设工作的现状以及数据共享的策略与技术发展趋势,该文分别调查梳理了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地区的标本数字化和平台建设情况,对标本数据共享现状和趋势从数据使用协议、新技术新方法和公众科学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并为中国国内的标本数字化工作提出了工作建议,包括:(1)加强标本数字化建设、管理和动态更新方面的协同机制建设,确保实物资源和数字化资源信息同步;(2)加强数据整理和发布,促进数据质量的提升,充分开放数据使用协议,减少数据使用的阻碍;(3)加强对新技术的学习和引入,特别是开源软件、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在标签快速识别、自动鉴定和属性数据提取等方面发挥作用;(4)加强区域和国际合作,推动数据的整合应用;(5)推动公众科学项目发展,促进野外采集、室内整理、在线纠错、数据产品研发等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本数字 数据共享 GBIF 公众科学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学数字切片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彪 魏万红 +4 位作者 丁海东 吴晓霞 黄金林 杜坤 潘志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3-105,110,共4页
应用C#语言、显微-数码成像技术、电子地图技术、SQLserver数据库等软件编程技术与工具,将植物优质玻片标本转化为能够在线拖曳、缩放、浏览、标注的数字切片标本等虚拟仿真资源,使植物显微结构观察实验不必借助显微镜即可进行,为优质... 应用C#语言、显微-数码成像技术、电子地图技术、SQLserver数据库等软件编程技术与工具,将植物优质玻片标本转化为能够在线拖曳、缩放、浏览、标注的数字切片标本等虚拟仿真资源,使植物显微结构观察实验不必借助显微镜即可进行,为优质玻片标本在更大范围内的共用共享提供了解决方案,实现了植物显微结构观察实验由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实验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数字切片 数字标本 虚拟仿真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Biotracks采集植物标本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洲锋 刘恩德 陈家辉 《广西植物》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64-179,共16页
Biotracks是一款自然观察类的公众科学应用,目前已经被各类科学调查和自然观察项目广泛使用。该文利用Biotracks的标本采集项目将野外采集的数据与标本馆的数字馆藏系统连接起来,使用户在手机上记录的信息可以被应用到标本馆的标本数字... Biotracks是一款自然观察类的公众科学应用,目前已经被各类科学调查和自然观察项目广泛使用。该文利用Biotracks的标本采集项目将野外采集的数据与标本馆的数字馆藏系统连接起来,使用户在手机上记录的信息可以被应用到标本馆的标本数字化中。这种方式不仅提升了数字标本的转录效率,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标本收集流程中的数据整合方式,使得标本从采集到收藏的各个环节都能获得高质量的效率提升。同时,新的标本收集模式还能自然地将标本的野外照片与数字标本融为一体,从而使得传统标本原本很难呈现的颜色、行为、立体结构、环境等信息最终可以通过数字标本再次展现给研究者。这在信息维度上不仅拓展了传统标本的内涵,结合公众科学,未来还有望进一步延伸馆藏标本鉴定和讨论的时空范围。此外,公众科学在解决标本馆问题中所展现出来的潜质,为重新审视标本馆的领域价值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tracks 标本 植物标本 标本数字 公众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机版木材标本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建
18
作者 乐达 谈继勇 汪杭军 《湖北林业科技》 2013年第5期13-16,共4页
本文基于NET4.0,采用C#语言和ADO.NET数据访问技术,结合SQL Server数据库,开发建立了数字化木材标本管理系统,实现了木材标本的数字化管理和快捷检索。本系统具有运行速度高、信息处理能力强、人机界面直观、功能齐全、通用性强、硬件... 本文基于NET4.0,采用C#语言和ADO.NET数据访问技术,结合SQL Server数据库,开发建立了数字化木材标本管理系统,实现了木材标本的数字化管理和快捷检索。本系统具有运行速度高、信息处理能力强、人机界面直观、功能齐全、通用性强、硬件环境要求低等特点,为促进木材科学与数字化技术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标本信息管理系统 数字标本 SQL SERVER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化标本和种群形态变异特征试论块茎堇菜的分类地位
19
作者 苏雪 侯云云 +2 位作者 高婷 王亚莉 孙坤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9-194,共6页
块茎堇菜是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的一种特有两型闭花植物,目前其分类地位存在诸多争议。据此,本文对块茎堇菜及其近缘类群鳞茎堇菜的主要数字化标本以及同域分布的几个自然种群的叶片形态变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参试数字化... 块茎堇菜是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的一种特有两型闭花植物,目前其分类地位存在诸多争议。据此,本文对块茎堇菜及其近缘类群鳞茎堇菜的主要数字化标本以及同域分布的几个自然种群的叶片形态变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参试数字化标本被分为两个明显不同的集群,一个集群符合块茎堇菜的叶片形态,另一集群则符合鳞茎堇菜;同样,同域分布的6个自然种群也分为两个集群。此外,叶片形态变异分析还显示叶片先端和叶基部形态参数ΔW、AL、BL和LWR在块茎堇菜/鳞茎堇菜同一类群不同种群间或种群内变异幅度较小且较为稳定,然而它们在不同类群间差异却极为显著(P<0.01)。因此,块茎堇菜和鳞茎堇菜理应作为两个不同的类群处理,这也表明叶片形态特征完全可以作为鳞茎堇菜和块茎堇菜的重要分类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茎堇菜 数字标本 叶片形态 分类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自然保护区本底资源调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20
作者 唐军 薛亚东 +5 位作者 卢慧 李佳 李广良 毛业勇 邓长胜 李迪强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12,共7页
为了更好地开展自然保护区本底资源调查,实现对野生动植物及植被、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等不同调查对象的本底资源数字标本信息采集,构建基于移动GIS和WebGIS技术的自然保护区本底资源调查系统。该系统在湖北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得到了... 为了更好地开展自然保护区本底资源调查,实现对野生动植物及植被、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等不同调查对象的本底资源数字标本信息采集,构建基于移动GIS和WebGIS技术的自然保护区本底资源调查系统。该系统在湖北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得到了较好的应用,目前已采集保护区数字标本60 229条。结果表明,利用移动化、网格化的本底资源数字标本采集和管理模式,将极大地提高自然保护区本底资源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丰富度,为保护区的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底资源调查 数字标本 移动GIS WEB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