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数字服务贸易网络地位变动的考量——基于科技金融发展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怀政 黄静茹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3-162,共10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和国际分工的深化,科技金融对全球数字服务贸易网络地位变动的影响需要引起重视。本文基于42个国家的双边数字服务贸易数据构建全球数字服务贸易网络,推导和验证了科技金融对全球数字服务贸易网络地位的影响机理。研... 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和国际分工的深化,科技金融对全球数字服务贸易网络地位变动的影响需要引起重视。本文基于42个国家的双边数字服务贸易数据构建全球数字服务贸易网络,推导和验证了科技金融对全球数字服务贸易网络地位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科技金融能显著提升国家在全球数字服务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并存在国家异质性,信息与通信技术对此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基于此,政府有必要深度融合科技金融与数字服务贸易,推进数字服务业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合理调控数字服务进出口依存度和外资进入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数字服务贸易网络 科技金融 点度中心性 特征向量中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服务贸易网络与企业技术持续创新——基于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3
2
作者 徐向慧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26,共6页
选取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数字服务贸易网络与企业技术持续创新的关系进行研究。同时,采用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模型、门槛模型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表明,数字服务贸易网络对企业技术持续创新具有正向推动作用,且知识产权保... 选取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数字服务贸易网络与企业技术持续创新的关系进行研究。同时,采用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模型、门槛模型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表明,数字服务贸易网络对企业技术持续创新具有正向推动作用,且知识产权保护与研发要素流动在二者间发挥中介作用;受知识产权保护与研发要素流动影响,数字服务贸易网络对企业技术持续创新的推动作用呈现非线性特征。基于此,提出提高数字服务贸易领域对外开放水平、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制机制、发挥研发要素协同配置效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企业技术持续创新注入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服务贸易网络 企业技术持续创新 知识产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数字服务贸易壁垒与贸易网络演化 被引量:1
3
作者 马述忠 杜特 《广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43,284,共16页
数字服务贸易的快速增长受益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但日益高筑的数字服务贸易壁垒成为严峻挑战。本文基于2014—2021年全球85个经济体数字服务贸易出口数据,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TERGM)等估计方法,探讨了数字... 数字服务贸易的快速增长受益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但日益高筑的数字服务贸易壁垒成为严峻挑战。本文基于2014—2021年全球85个经济体数字服务贸易出口数据,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TERGM)等估计方法,探讨了数字服务贸易壁垒对数字服务贸易网络结构演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服务贸易壁垒的提高显著抑制了数字服务贸易网络出口和进口联系的形成和维系,且国家间数字服务贸易壁垒政策差异越大,抑制效应越强,数字服务贸易壁垒强化了数字服务贸易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数字服务贸易壁垒对数字服务贸易新关系的形成具有更强的负向作用,对旧关系维系的负向影响则较弱,数字服务贸易网络具有“韧性”。异质性分析表明,基础设施连通性和电子交易领域的数字服务贸易限制措施,对贸易网络的负面影响最为显著;IT服务、金融服务及保险和养老金服务行业的数字化进出口受到贸易壁垒的影响更大。本文研究结论为我国优化数字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服务贸易网络 数字服务贸易壁垒 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数字服务贸易依赖网络的动态演变与动力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吕延方 方若楠 王冬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4-96,共13页
本文基于贸易网络和增加值双重视角的贸易依赖关系新测度,利用1995—2020年全球64个经济体数据,构建全球数字服务贸易依赖网络,运用网络理论和动态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剖析该网络形成与演化的内外生动力机制。研究发现:全球数字服务贸易... 本文基于贸易网络和增加值双重视角的贸易依赖关系新测度,利用1995—2020年全球64个经济体数据,构建全球数字服务贸易依赖网络,运用网络理论和动态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剖析该网络形成与演化的内外生动力机制。研究发现:全球数字服务贸易依赖网络存在明显的集聚效应、“小世界”宏观拓扑结构特征和“富人俱乐部”现象,且由于以中国为代表第三大社团的崛起,网络社团结构出现由双子星向三角形转化的动态变迁特征;经济体发展水平、创新要素跨境流动、知识产权保护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程度存在发送效应和接收效应,治理水平仅存在发送效应,且数字贸易关系协定正向促进全球数字服务贸易依赖网络的双向构建;全球数字服务贸易依赖网络的偏好依附效应明显,具备等级结构路径和连通性并存双重特征,与时间的交互作用正向促进贸易依赖网络的形成与演化,互惠贸易关系的形成存在明显的动态延迟。本文研究能够丰富和拓展国际贸易研究的理论内涵与外延边界,为我国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加快培育国际经贸竞争合作新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新视角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服务贸易依赖网络 动力机制 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型开放推动的全球数字服务贸易平衡性重构——来自“丝路电商”合作的证据
5
作者 马梦涓 余紫菱 马莉莉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8-38,共21页
全球数字服务贸易网络极化将加剧经济不平等及地缘冲突风险,缩小南北差距以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成果的普惠共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2005—2021年全球179个国家的面板数据,以“丝路电商”合作为抓手,检验制度型开放是否促进全球数... 全球数字服务贸易网络极化将加剧经济不平等及地缘冲突风险,缩小南北差距以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成果的普惠共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2005—2021年全球179个国家的面板数据,以“丝路电商”合作为抓手,检验制度型开放是否促进全球数字服务贸易平衡性重构。研究发现:制度型开放降低北方国家的绝对主导地位,加强全球南方的参与能力;并且“丝路电商”合作涉及的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核心议题均促进全球数字服务贸易网络平衡性重构。机制分析发现,制度型开放通过缩小数字技术鸿沟、数字治理鸿沟、数字监管鸿沟等渠道实现全球数字服务贸易平衡性重构。此外,制度型开放不仅直接作用于伙伴国,还通过多重路径产生逐层网络传播效应,包括地理溢出效应、“丝路电商”伙伴国对其区域贸易协定合作国的同侪效应以及通过同侪伙伴向更广泛的级联网络渗透。文章揭示了制度型国际公共产品在重塑全球数字服务贸易格局中的重要作用,为构建南北协同发展的全球数字服务贸易新秩序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型开放 “丝路电商”合作 数字服务贸易网络 平衡性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