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服务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郭佳钦 叶堂林 王雪莹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26-131,共6页
数字赋能是提高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驱动器,数字服务业更是助力区域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文章运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2008—2020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绿色经济效率进行测度,并通过构建面板计量模型,探讨... 数字赋能是提高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驱动器,数字服务业更是助力区域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文章运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2008—2020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绿色经济效率进行测度,并通过构建面板计量模型,探讨数字服务业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服务业对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特征;(2)京津冀、珠三角、成渝城市群数字服务业均能促进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且珠三角城市群作用程度最大;不同类型的数字服务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均显著为正,但影响程度略有差异;(3)产业结构调整是数字服务业影响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重要渠道,且产业结构调整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呈现明显的“U”型特征,即随着数字服务业规模的扩大,产业结构调整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由负向转为正向;(4)数字服务业对绿色发展的积极作用受到政府干预的影响,即随着政府干预程度逐步提高,数字服务业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作用不断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服务业 绿色经济效率 产业结构调整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数字服务业技术跨国溢出网络格局的时空演化 被引量:1
2
作者 赵立斌 张梦雪 《国际商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97,共15页
基于全球价值链上下游关系,构建全球数字服务业技术跨国前后向溢出两类网络,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法从整体、局部社团和个体层面探究数字服务业技术跨国溢出网络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两类溢出网络规模不断扩大,溢出效率不断提高,但网... 基于全球价值链上下游关系,构建全球数字服务业技术跨国前后向溢出两类网络,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法从整体、局部社团和个体层面探究数字服务业技术跨国溢出网络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两类溢出网络规模不断扩大,溢出效率不断提高,但网络分布较不均匀,存在明显的集聚效应和“小世界”特征,且从德国、美国、英国和卢森堡主导逐渐转变为中国、美国、德国和卢森堡共同主导;中国在两类网络中虽然具有较强的直接影响力、反控制力及波及影响力,但中介控制力明显弱于美国、德国和卢森堡;从溢出路径看,中国香港向中国内地的前后向溢出规模最大,卢森堡向英国和德国等欧洲经济体的前后向溢出规模较大;从溢出关联看,中国、美国和日本等亚太经济体大多属于主受益板块,在网络中扮演“吸收者”角色,而中国香港、新加坡以及奥地利、瑞士、卢森堡等多数欧洲经济体属于双向溢出或主溢出板块,在网络中担任“奉献者”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服务业技术 跨国溢出 复杂网络分析 网络格局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服务业开放拓展企业海外业务——基于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的准自然实验
3
作者 顾振华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8-64,共7页
开放数字服务业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评估相关举措的影响并挖掘影响机制具有深刻意义。以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的创建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选取2014—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的创建... 开放数字服务业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评估相关举措的影响并挖掘影响机制具有深刻意义。以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的创建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选取2014—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的创建会拓展基地内企业的海外业务,该拓展效应在东部地区、非国有企业以及制造业企业样本中更显著。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融资约束的降低和税收返还的增加在影响过程中发挥了机制作用。研究结论为评估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带来的收益和成本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服务业 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 生产效率 贸易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创新效率的影响:本地效应与空间溢出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晶晶 杨奕晨 陈金丹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42-52,共11页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数字经济已成为重塑全球经济竞争新优势、驱动创新的关键力量。结合2009-2019年我国259个地级市数据,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的CCR模型测度城市创新效率,基于空间杜宾模...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数字经济已成为重塑全球经济竞争新优势、驱动创新的关键力量。结合2009-2019年我国259个地级市数据,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的CCR模型测度城市创新效率,基于空间杜宾模型探究数字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创新效率影响的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数字服务业集聚可促进本地创新效率提升,还可通过空间溢出效应驱动邻近城市创新效率提升;第二,数字服务业集聚有助于拓展本土市场规模,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从而提升城市创新效率;第三,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数字服务业集聚可显著提高本地区创新效率,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数字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服务业集聚 城市创新效率 空间溢出 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服务业提升了区域绿色创新效率吗?——基于产业协同集聚与公众环境关注的双重视角 被引量:1
5
作者 叶堂林 张彦淑 王雪莹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60,共16页
绿色低碳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之一,绿色创新已成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引擎。数字经济服务业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等特点,在推动绿色创新乃至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选取2010—2020年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 绿色低碳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之一,绿色创新已成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引擎。数字经济服务业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等特点,在推动绿色创新乃至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选取2010—2020年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样本数据,探讨数字经济服务业对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服务业能够提升绿色创新效率,且数字经济服务业细分行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即数字技术应用业对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正向影响,数字产品服务业对绿色创新效率具有负向影响,数字要素驱动业的绿色创新效应则不显著;相较于资源型城市,数字经济服务业对非资源型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更明显;数字经济服务业能够通过促进产业协同集聚、提高公众环境关注度来提升绿色创新效率。本文的研究对于推动数字经济服务业发展和提升绿色创新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服务业 绿色创新 绿色创新效率 产业协同集聚 公众环境关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数字经济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晓嘉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27,共4页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持续快速发展,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为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提供了新支撑。“数字红利”能够推动发展与收入提升,优化要素配置,并增加社会财富。但在...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持续快速发展,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为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提供了新支撑。“数字红利”能够推动发展与收入提升,优化要素配置,并增加社会财富。但在享受“数字红利”的同时,也要警惕“数字鸿沟”引发的发展与分配失衡问题。财政政策能够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落实税收补贴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推动数字经济与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助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服务业 共同富裕 财政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对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韦帅民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73,共11页
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是推动产业质量、效率与动力变革的核心引擎,可加快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步伐,助力“中国制造”行稳致远。选取2005—2021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与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是推动产业质量、效率与动力变革的核心引擎,可加快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步伐,助力“中国制造”行稳致远。选取2005—2021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与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可正向驱动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该结论在控制内生性问题以及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能够通过提升技术融合式创新与创新要素配置水平,推动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门槛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在技术融合式创新水平跨越门槛值后,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方能发挥对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的助推作用。在创新要素配置水平处于(0.051-1.332]区间时,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对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的正向影响最显著。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对于胡焕庸线以东地区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赋能效应更强。基于此,提出夯实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基础、构建多主体交互创新生态网络、筑构创新要素市场一体化发展格局等政策建议,以加快推进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数字 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 技术融合式创新 创新要素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产业投入产出效应的统计测度
8
作者 韩胜娟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10,共6页
在我国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体系下,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稳固,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准确阐释数字经济产业在产业链中与上下游产业的依赖关系,对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化发展进程、实现经济高质... 在我国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体系下,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稳固,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准确阐释数字经济产业在产业链中与上下游产业的依赖关系,对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化发展进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2018年和2020年全国153部门投入产出表为基础,界定数字经济产业,汇总整理得到分离数字经济产业的投入产出表。据此,从需求和供给两个层面测度数字经济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制造业和数字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各行业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需求拉动效应和供给推动效应,数字制造业的影响效应更具集聚性;数字制造业和数字服务业存在较高程度的自我消耗和相互消耗关系,数字制造业对数字服务业的需求拉动和供给推动效应有所增强;非数字经济产业与数字经济产业特别是与数字服务业的融合程度有所提升,但各产业部门的数字化融合表现出部门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制造业 数字服务业 需求拉动 供给推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水平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协同推进实践 被引量:6
9
作者 李蛟 宫云飞 +1 位作者 郭艳慧 鲍芙蓉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9-136,共18页
数字化是新发展格局全国统一大市场下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表征。从产出、成本双视角建构理论解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水平对其制造业全球价值链(GVC)地位的影响与调节机制,以2014—2019年我国省级制造业行业层面的面板数据为... 数字化是新发展格局全国统一大市场下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表征。从产出、成本双视角建构理论解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水平对其制造业全球价值链(GVC)地位的影响与调节机制,以2014—2019年我国省级制造业行业层面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十三五”时期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水平对制造业总体GVC地位的积极影响尚未充分发挥,而在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则表现出较强的正向影响,行业竞争在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水平与制造业GVC地位的影响中发挥着正向调节效应,而科技创新能力在西部地区与东北部地区发挥正向调节效应;第二,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水平同期积极推动资本密集型制造业GVC地位攀升,行业竞争在技术密集型制造业GVC地位影响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而科技创新能力、制度环境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GVC地位影响的调节效应较弱。这一结论为新发展格局阶段利用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双循环驱动下国内产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和实施区域异质化调节措施提供了可行的政策着力点和优化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水平 异质要素密集度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业数字经济规模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慕娟 马立平 王若男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8-32,共5页
文章利用投入产出表测算我国30个省份的服务业数字经济规模,并结合核密度函数和Dagum基尼系数分析服务业数字经济规模的时空演变特征和地区差异,最后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随机效应模型和纵向数据系数参数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服务业数字... 文章利用投入产出表测算我国30个省份的服务业数字经济规模,并结合核密度函数和Dagum基尼系数分析服务业数字经济规模的时空演变特征和地区差异,最后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随机效应模型和纵向数据系数参数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服务业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业数字经济规模持续增长,东部地区发展规模最大,其次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服务业数字经济规模总体差异呈现缩小态势,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技术创新投入、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干预度、外贸依存度、市场化程度和人力资本均是导致不同地区服务业经济规模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数字经济 核密度估计 Dagum基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向“十四五”的中国服务业:趋势预判、关键突破与政策思路 被引量:26
11
作者 夏杰长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0,31,共11页
“十三五”时期,中国服务业发展成绩斐然,服务业正迎来全面跃升的新阶段。“十四五”时期,中国服务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将延续稳中向上的发展态势。预计到2025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服务业劳动就业占比、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和... “十三五”时期,中国服务业发展成绩斐然,服务业正迎来全面跃升的新阶段。“十四五”时期,中国服务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将延续稳中向上的发展态势。预计到2025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服务业劳动就业占比、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和服务消费占比将分别达到59.05%、54.98%、60.52%和50.40%,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将由2019年的14.62万元/人提高到2025年17.90万元/人。据此判断,“十四五”时期中国服务业的主导地位将进一步巩固,服务经济的时代特征将更加显著。中国服务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目标,需要综合施策,协同推进,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合理运用政府政策,推动服务业在数字化、平台化、智能化、融合化和标准化等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力促服务业发展规模和质量迈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升级 数字服务业 高质量发展 市场机制 “十四五”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市场化能否促进数字产业集聚——来自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被引量:22
12
作者 赵放 李文婷 马婉莹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3-152,共10页
数据要素作为数字经济的微观基础和创新引擎,对繁荣数字产业意义重大。本文基于2008-2020年30个省份的样本数据,将大数据交易平台建设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从数字服务业和数字制造业两个维度探讨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对数字产业集聚的影响... 数据要素作为数字经济的微观基础和创新引擎,对繁荣数字产业意义重大。本文基于2008-2020年30个省份的样本数据,将大数据交易平台建设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从数字服务业和数字制造业两个维度探讨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对数字产业集聚的影响。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能促进数字服务业集聚,但会抑制数字制造业集聚。机制分析表明,数据要素市场化主要通过提高数字技术创新水平和数字人力资本积累影响数字服务业和数字制造业集聚。异质性分析表明,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会因为地区数字化程度、市场活力以及经济基础不同对数字产业集聚产生差异性影响。研究结果能够为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加速数字产业集群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市场 数字服务业集聚 数字制造业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疫情冲击下的中国服务业:分化与创新发展 被引量:25
13
作者 夏杰长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12,共10页
在中国经济基本面转向服务业为主的背景下,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大流行对服务业产生巨大冲击。此次疫情大流行对依赖客源和物理场所的特定服务业发展和就业冲击十分严重,对基于"互联网+"的新兴服务业冲击比较有限,有些线上服务业... 在中国经济基本面转向服务业为主的背景下,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大流行对服务业产生巨大冲击。此次疫情大流行对依赖客源和物理场所的特定服务业发展和就业冲击十分严重,对基于"互联网+"的新兴服务业冲击比较有限,有些线上服务业甚至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疫情冲击正在逐渐改变中国居民的消费行为和方式,进而对服务业产生深刻影响,"无接触式服务"正成为服务供给和消费的重要形式。笔者认为,服务业供应链薄弱、工时过于刚性、发展模式粗放、医疗配置扭曲、社区治理低效等是中国服务业遭受新冠肺炎病毒疫情严峻冲击的主要原因。疫情大流行是外生因素,但其改变不了中国服务业长期向好的大趋势。基于此,笔者提出,应科学谋划服务业发展战略,积极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平台化和智能化,引导服务业创新发展,提升服务业抗击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冲击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病毒 疫情冲击 服务业数字 服务业修复性增长 服务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