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科技创新对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张慧萍 刘明月 郭健斌 《河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25-32,共8页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深度融合的产物,为破解乡村振兴中的金融资源供需矛盾提供了新路径。选取2011-2022年我国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深入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普惠...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深度融合的产物,为破解乡村振兴中的金融资源供需矛盾提供了新路径。选取2011-2022年我国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深入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发展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且呈边际递减的态势;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可以间接有效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对不同地区的乡村振兴发展作用具有明显的差异,对中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大于东部地区。提出统筹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发展,引导产业融合,加快乡村发展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指数 乡村振兴 农业科技创新 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提升粮食体系韧性的机理及效应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王妍霏 叶举 曹杰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8-60,共13页
基于2011—2020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数字金融如何影响我国粮食体系韧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够显著提升我国粮食体系韧性,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并消除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成立... 基于2011—2020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数字金融如何影响我国粮食体系韧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够显著提升我国粮食体系韧性,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并消除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对中、西部地区粮食体系的韧性有着更为显著的提升作用;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政府支持、金融监管能够显著增强数字金融赋能粮食体系韧性的效应。据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针对粮食体系韧性变化特点,充分释放数字金融赋能粮食体系韧性的潜力;基于东、中、西部地区异质性特点,因地制宜地扶持数字金融发展;适度、有效监管,科学引导数字金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数字金融 粮食体系韧性 数字普惠金融指数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是否推动了企业去杠杆——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 被引量:16
3
作者 谢周亮 周素华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23-29,共7页
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中国的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迅速壮大。将2011—2018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数据与北京大学2011—2018年城市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进行匹配,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分析数字金融对民营... 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中国的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迅速壮大。将2011—2018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数据与北京大学2011—2018年城市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进行匹配,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分析数字金融对民营企业杠杆率的影响,基于企业异质性特征展开分析,并利用调节效应模型讨论了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否具有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数字金融会显著抑制民营企业杠杆率,有效防范企业债务风险。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对大型民企的去杠杆弹性更大,并且在创新能力较弱的企业中,数字金融对企业去杠杆的促进作用更强,即随着企业创新能力的增强,数字金融对企业杠杆率的抑制作用减弱。上述研究为数字金融的发展及民营企业的转型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数字普惠金融指数 企业异质性 企业创新 企业杠杆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形差异的电子商务进农村政策效应实证剖析
4
作者 张娟 关昕 胡志全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1期126-134,共9页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利用2013—2020年中国2419个县(市、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利用2013—2020年中国2419个县(市、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政策显著促进了县域经济增长,该政策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政策不仅在地形平坦地区表现出促进作用,同时在地形起伏度较大的山地,也显著促进经济增长。由此表明,政策通过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促进效应和市场的拉动效应可以实现县域经济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商务 县域经济 多时点双重差分法 地形起伏度 数字普惠金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发展有助于农商行业务回归本源吗?——来自县域农商行的微观证据 被引量:5
5
作者 亓鹏 韩庆潇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6-54,共9页
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对农商行服务中小微企业同时产生了“技术溢出”和“市场挤出”两种效应,二者相反的作用方向为农商行回归业务本源带来不确定性。基于此,本文利用87家县域农商行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科技对农商行本源业务... 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对农商行服务中小微企业同时产生了“技术溢出”和“市场挤出”两种效应,二者相反的作用方向为农商行回归业务本源带来不确定性。基于此,本文利用87家县域农商行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科技对农商行本源业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农商行中小微业务规模之间呈倒U形关系,说明金融科技发展程度较低时,有利于农商行中小微业务规模增长,但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则转为抑制业务规模增长。从金融科技的二级分类指标来看,只有数字金融使用深度指数与农商行中小微业务规模之间同样呈倒U形关系,说明当前金融科技主要通过数字金融使用深度这一维度对农商行产生影响。从业务竞争程度来看,高竞争组与低竞争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异质性,说明银行市场竞争对上述倒U形关系存在一定的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农商行 中小微企业 数字普惠金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