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1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基于大数据交易平台建立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正平 冯朝秀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6-98,共13页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数据纳入生产要素范畴,标志着我国正式将数据提升至与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传统要素并重的地位。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不仅在传统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在金融领域展现出独特价值,其可复制、可共...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数据纳入生产要素范畴,标志着我国正式将数据提升至与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传统要素并重的地位。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不仅在传统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在金融领域展现出独特价值,其可复制、可共享的特性为破解普惠金融发展瓶颈提供新动能。自2014年起,我国开始分批设立大数据交易平台,为探究数据要素释放普惠金融潜能的路径提供了准自然实验场景。基于此,利用2011—2022年间我国285个城市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探究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显著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数据要素市场建设通过提高银行竞争水平,进而促进数字普惠金融的深化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在重点城市、网络基础设施水平低、市场化水平低、第三产业占比高的城市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为此,政府应持续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包括加大资源投入、技术创新和平台建设力度,并出台深化大数据应用政策,拓宽大数据交易平台的应用场景;提高银行业竞争水平,通过优化银行机构城乡网点布局、引导并鼓励各类银行应用金融科技等方式,提升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促进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市场 数字金融 银行竞争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新质生产力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被引量:2
2
作者 申韬 彭江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37,共15页
作为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有机结合的产物,数字普惠金融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厘清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机制,可为我国扎实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论文选取2011—2023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深入剖... 作为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有机结合的产物,数字普惠金融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厘清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机制,可为我国扎实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论文选取2011—2023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深入剖析数字普惠金融、新质生产力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且这一促进效应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和财政自给率较低地区更加显著。传导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间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门槛效应检验显示,当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超过一定阈值时,数字普惠金融的赋能效应更为明显。进一步检验发现,良好的制度环境可以放大数字普惠金融的赋能效应。由此,应该持续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积极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不断优化外部制度环境,为扎实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蓄势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数字金融 新质生产力 制度环境 地区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安国俊 黄世晨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4,共10页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在我国加快绿色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进程中,带来了许多创新和机遇。基于2011—2022年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并开展实证分析,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在我国加快绿色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进程中,带来了许多创新和机遇。基于2011—2022年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并开展实证分析,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显著促进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研究结论为促进数字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的协调发展、促进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相关政策与机制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绿色经济发展 绿色技术创新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冯海红 徐绮敏 巴清悦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67,共8页
以2011—2021年创业板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依然成立。机制... 以2011—2021年创业板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融资成本和提高融资效率,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小型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中小企业 “专精特新”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缓解金融要素扭曲吗?
5
作者 张林 蒋李雯 丁晓兰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97,共16页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在缓解金融市场资源错配和促进金融要素价格均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级单位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空间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金融要素扭曲的影响及作用机...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在缓解金融市场资源错配和促进金融要素价格均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级单位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空间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金融要素扭曲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不仅能够缓解本地区金融要素扭曲,而且能够对周边地区金融要素扭曲产生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金融要素扭曲的缓解作用在中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低地区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地区更显著,但政府数字经济发展关注度高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可能会加剧本地区金融要素扭曲。中介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通过促进城乡经济融合发展和推动科技创新缓解金融要素扭曲。本文的研究为推进数字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金融要素扭曲 城乡经济融合发展 科技创新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溢出效应视角下数字普惠金融体系动态协调发展分析
6
作者 丁志国 田雨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9,共14页
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2014—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字普惠金融体系内部动态协调发展状态,同时利用基尼系数分解法讨论其演变规律与时空差异,并基于SDM模型考察关键因素对其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2014—2021年中国各省份数字... 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2014—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字普惠金融体系内部动态协调发展状态,同时利用基尼系数分解法讨论其演变规律与时空差异,并基于SDM模型考察关键因素对其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2014—2021年中国各省份数字普惠金融体系的动态协调发展水平基本表现为逐年提高,且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性,具体体现为东部地区的领先与西部地区的滞后;各省份数字普惠金融体系动态协调发展水平整体上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但在各经济分区内部具有负向地理溢出效应;城乡收入差距、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传统金融实力与区域创新能力均会对其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耦合协调 基尼系数分解 空间杜宾模型 地理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政策对农业发展韧性的影响
7
作者 杜家廷 陈姝洁 顾谦农 《农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54,共15页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稳定器”和“压舱石”,增强农业发展韧性是农业强国建设的内在要义。文章基于2011—2022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以《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为政策变量,运用广义DID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政策对农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稳定器”和“压舱石”,增强农业发展韧性是农业强国建设的内在要义。文章基于2011—2022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以《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为政策变量,运用广义DID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政策对农业发展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政策对农业发展韧性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且这种影响存在异质性。从数字普惠金融构成维度来看,数字化深度对农业发展韧性的提升效应最大;从农业细分行业和地理区域来看,该政策对小农业、东部地区、非粮食主产区、金融排斥高水平区农业发展韧性的提升作用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主要通过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技术创新、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等路径来增强农业发展韧性,数字鸿沟对该政策提升农业发展韧性功能的发挥具有抑制效应,传统金融竞争则具有促进效应。为此,应在大力夯实农村数字基础设施,积极缓解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基础上,不断增强数字普惠金融政策的可达性、针对性、畅通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政策对我国农业发展韧性的提升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农业发展韧性 数字鸿沟 城乡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环境规制与绿色发展
8
作者 湛军 刘晓玉 王福红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9-64,共6页
本文基于2012—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和GML指数测算中国30个省的绿色发展指数,对我国数字普惠金融,环境规制与绿色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环境规制与数字普惠金融均对绿色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数... 本文基于2012—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和GML指数测算中国30个省的绿色发展指数,对我国数字普惠金融,环境规制与绿色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环境规制与数字普惠金融均对绿色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普惠金融与环境规制之间存在着互相补充的协同作用,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缓解因环境规制产生的融资约束,环境规制可以引导数字普惠金融进行定向绿色投资,协同作用促进绿色发展;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升级在其中发挥着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环境规制 数字金融 绿色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乡村产业兴旺的影响实证分析
9
作者 张安忠 《南方农业》 2025年第5期108-112,共5页
基于河南省18个地级市2011—202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乡村产业兴旺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具备便捷性、低成本、广覆盖的金融服务特征,能够直接促进乡村产业兴旺。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农村... 基于河南省18个地级市2011—202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乡村产业兴旺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具备便捷性、低成本、广覆盖的金融服务特征,能够直接促进乡村产业兴旺。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等路径显著促进了乡村产业兴旺。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水平较低地区的乡村产业兴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充分体现了普惠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乡村产业兴旺 人均可支配收入 资源配置效率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互联网的调节效应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寅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116,共17页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服务模式,在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压力与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覆盖范围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也对产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当前,我国制造业企业中,中小微企业数量众多,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对于促进制造业转...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服务模式,在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压力与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覆盖范围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也对产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当前,我国制造业企业中,中小微企业数量众多,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对于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都具有积极作用。而数字普惠金融的运营离不开互联网相关设施与技术的支持。换言之,互联网建设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数字普惠金融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程度。本文以2013—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在采用熵值法评价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运用面板回归模型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程度,以及互联网对该影响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数字普惠金融显著地促进了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互联网对该影响也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但是不同地区之间数字普惠金融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这与我国不同地区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和互联网建设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制造业发展与数字普惠金融和互联网之间的融合程度有很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 产业转型升级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创新 互联网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产品供应链整合的促进作用——基于农村电商发展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妍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1-104,共4页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使用2014-2022年省级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产品供应链整合的影响效应,得到以下研究结论:第一,数字普惠金融能有效促进地区农产品供应链整合,但这一促进作用存...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使用2014-2022年省级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产品供应链整合的影响效应,得到以下研究结论:第一,数字普惠金融能有效促进地区农产品供应链整合,但这一促进作用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第二,农村电商发展强化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产品供应链的整合效能。最后,文章从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提高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效率等方面提出促进农产品供应链整合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供应链整合 数字金融 农村电商发展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市场建设能促进数字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吗?——基于数据交易平台设立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兴 海焱茹 何奇龙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3,共11页
实现数字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能推动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但面临数据困境。本文基于数据交易平台设立的准自然实验,以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样本,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衡量地区数字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融合... 实现数字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能推动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但面临数据困境。本文基于数据交易平台设立的准自然实验,以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样本,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衡量地区数字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水平,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探究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对数字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前数字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整体呈向好趋势,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显著促进了二者的融合发展;数据要素市场建设通过提高创新能力、促进人才聚集等机制促进数字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异质性分析表明,在数字基础发展水平高、市场化水平低以及政府创新支持水平较弱的地区,该影响更强。因此,应培育高质量的数据要素市场,以进一步推动绿色数字普惠金融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市场 数字金融 绿色金融 融合发展 多期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的影响机制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1
13
作者 葛和平 王佳昊 姚亦嘉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9-88,共10页
基于2011—202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系统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振兴的推动作用,剖析其在不同乡村产业和地区中的效应差异。实证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了乡村产业的发展,且在低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促进效果更为显著。此外,... 基于2011—202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系统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振兴的推动作用,剖析其在不同乡村产业和地区中的效应差异。实证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了乡村产业的发展,且在低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促进效果更为显著。此外,影响效应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工业和服务业的推动作用相对明显,但对农业的促进效果则相对较弱。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的使用深度比提升数字化水平和覆盖广度更有助于乡村产业的发展。据此,要优先提高低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工业和服务业相关产业的数字普惠金融的使用深度,从而不断推动我国乡村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乡村产业振兴 数字化水平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供需视角的机制分析
14
作者 火统梅 张立杰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7-103,共7页
选取2012-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供给侧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和需求侧的农业技术创新是重要中介机制,且需求侧的中介作用明显大于供... 选取2012-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供给侧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和需求侧的农业技术创新是重要中介机制,且需求侧的中介作用明显大于供给侧。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自身三大维度和地区发展条件而有所不同,其中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数字化程度影响不显著,且相较于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和金融监管水平较高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和金融监管水平较低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数字普惠金融对其影响呈现“先增后减”的倒“U”型特征。通过分析,为数字普惠金融精准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农业高质量发展 人力资本 金融监管 供给侧 需求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谭燕奇 王伶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282-1286,共5页
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随着数字普惠金融在湖北省的进一步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不平衡的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本文基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采用2011—2022年湖北省各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 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随着数字普惠金融在湖北省的进一步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不平衡的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本文基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采用2011—2022年湖北省各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湖北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外开放程度提高、产业结构优化、互联网普及率扩大和受教育程度提高能够增加居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并提出完善数字普惠金融体系、建立数字化农村征信评估系统、完善数字普惠金融相关法律法规、因地制宜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数字金融 城乡收入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产业振兴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16
作者 陈琦 叶心宇 +1 位作者 周继芬 黎进 《四川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05-112,共8页
数字普惠金融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重大支持,乡村产业振兴是数字普惠金融创新和发展的动力。该研究基于二者耦合关系的理论分析,运用熵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别测算2011—2020年我国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产业振兴水平及二者的耦合协调度,... 数字普惠金融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重大支持,乡村产业振兴是数字普惠金融创新和发展的动力。该研究基于二者耦合关系的理论分析,运用熵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别测算2011—2020年我国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产业振兴水平及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并进一步探究二者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11—2020年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水平均呈上升趋势。耦合协调水平持续增强,总体上升为初级协调发展阶段,但是总体协调水平不高;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及农村电商销售比例等为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空间差异较明显,总体呈现“东强西弱”的发展格局。据此,提出促进二者耦合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乡村产业振兴 熵权法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科技创新对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的影响
17
作者 张慧萍 刘明月 郭健斌 《河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25-32,共8页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深度融合的产物,为破解乡村振兴中的金融资源供需矛盾提供了新路径。选取2011-2022年我国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深入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普惠...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深度融合的产物,为破解乡村振兴中的金融资源供需矛盾提供了新路径。选取2011-2022年我国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深入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发展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且呈边际递减的态势;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可以间接有效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对不同地区的乡村振兴发展作用具有明显的差异,对中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大于东部地区。提出统筹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发展,引导产业融合,加快乡村发展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指数 乡村振兴 农业科技创新 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信贷融资支持与农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18
作者 王亭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81-85,共5页
文章利用2012—2022年沪深A股农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结合信贷融资支持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了农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产生... 文章利用2012—2022年沪深A股农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结合信贷融资支持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了农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产生信贷融资支持,提高了企业的银行信贷规模;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提高企业的信贷规模,进而促进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产权性质差异分析发现,相比于国有企业,对于非国有企业而言,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信贷融资支持 高质量发展 产权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
19
作者 荣宇飞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5-70,共6页
数字普惠金融是现代金融服务融合数字技术的体现,其是否能够有效促进农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文章利用2013—2022年中国农业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农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对影响机理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 数字普惠金融是现代金融服务融合数字技术的体现,其是否能够有效促进农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文章利用2013—2022年中国农业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农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对影响机理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提高企业的研发投资,进而正向影响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考察不同企业生命周期,研究发现相比于衰退期,在成长期和成熟期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高质量发展 研发投资 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黄河流域情况的考察
20
作者 赵虎林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1-107,共7页
聚焦黄河流域,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作用,选取82个代表性城市,使用多种计量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赋能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显著,且其赋能作用存在门槛效应,赋能作用会随着经济包容性的提... 聚焦黄河流域,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作用,选取82个代表性城市,使用多种计量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赋能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显著,且其赋能作用存在门槛效应,赋能作用会随着经济包容性的提升而增强。同时,数字普惠金融赋能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间接效应的贡献大于直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黄河流域 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