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数字时代新闻生态的“破壁”与重构
被引量:91
- 1
-
-
作者
彭兰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
出处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25,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数字新闻学理论、方法与实践研究”(20&ZD318)
-
文摘
数字时代,新闻业的旧有壁垒被打破,一个全新的新闻生态系统逐步形成。数字技术带来了多方面的“可供性”增强,也带来多种方向的融合,新闻业原有的边界不断消融。数字环境下新闻生产主体表现出万众皆媒、万物皆媒的可能,多元主体下的新闻生产也具有分布式、碎片化、进行时式的特点。在内容传播方面,以人为媒的社交分发和基于算法的智能分发两种模式逐渐普及,对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形成深层挑战。在全新的生产与传播模式下,“新闻”的含义及其价值坐标也在发生漂移。商业化平台逐渐成为用户获取新闻内容的重要渠道,重构了新闻的传播渠道。数字时代的新闻生态既包含由职业新闻生产者构成的作为社会守望者的新闻业,又包含由无数个体、组织乃至机器共同构成的泛新闻生态系统,这种系统是有序与无序的混杂、专业与业余的并存,是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的互动,也是媒介景观与社会景观的共融。
-
关键词
数字新闻学
数字新闻生态
数字新闻生产
社交分发
智能分发
平台化
-
分类号
G210.7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数字时代信息失序现象成因与治理
被引量:7
- 2
-
-
作者
杨奇光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16,共6页
-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1XNQ010)研究成果。
-
文摘
包括误导信息、虚假信息和恶意信息等在内的类型化信息失序现象加剧了信息污染与公共危机。基于数字时代的信息生态特征,可从“技术—文化”和“技术—社会”的维度阐释由技术可供、圈层社交与社会情绪等因素导致的信息失序的深层逻辑。我国数字时代信息失序的治理需发挥事实核查的“真实性基础设施”效用,同时结合法律、政府和平台的协同治理力量,倡导“党媒算法”与“四力”建设,不断提升公众适应数字化生存的复合型媒介素养。
-
关键词
信息失序
数字新闻生态
治理
-
分类号
G210.7
[文化科学—新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