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骶尾骨侧位摄影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
作者 李峰 赵艳娥 +7 位作者 孙志远 潘永泉 曹新志 胡秋菊 常双会 鞠兵 卢光明 苏宏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732-734,共3页
目的:骶尾骨的常规X线检查方法不能够满足临床要求。文中通过与常规X线比较,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骶尾骨侧位摄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外伤致骶尾骨疼痛的患者均行普通X线平片及断层融合成像。评价2种成像技术所获得的骶尾骨图... 目的:骶尾骨的常规X线检查方法不能够满足临床要求。文中通过与常规X线比较,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骶尾骨侧位摄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外伤致骶尾骨疼痛的患者均行普通X线平片及断层融合成像。评价2种成像技术所获得的骶尾骨图像质量及骶尾骨异常诊断情况。结果:30例患者中,断层融合成像和普通X线的优质图像率分别为93.3%和53.3%(P=0.000 1)。断层融合成像技术发现10例骶尾骨骨折和(或)脱位的患者中,普通X线平片仅确诊2例,漏诊7例,1例怀疑骨折。结论:X线断层融合成像技术可明显改善骶尾骨侧位影像质量,且价格低廉、辐射剂量低,有望成为骶尾骨外伤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 数字断层融合 骶尾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盆数字断层融合辐射剂量优化 被引量:5
2
作者 吴慧钊 张泽坤 +2 位作者 丁芳芳 吴文娟 宋岩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讨骨盆数字断层融合(DTS)成像的最佳剂量比,以实现骨盆DTS的低剂量检查。资料与方法对18具骨盆标本进行3组骨盆DTS扫描和1组髋关节CT扫描,其中3组骨盆DTS扫描的剂量比参数值分别为6、7、10,比较4组所得图像质量评分和有效剂量。结... 目的探讨骨盆数字断层融合(DTS)成像的最佳剂量比,以实现骨盆DTS的低剂量检查。资料与方法对18具骨盆标本进行3组骨盆DTS扫描和1组髋关节CT扫描,其中3组骨盆DTS扫描的剂量比参数值分别为6、7、10,比较4组所得图像质量评分和有效剂量。结果 4组有效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32.06,P<0.001),4组髋关节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82.34,P<0.001)。4组间检查剂量依次为:6DTS剂量比组<7DTS剂量比组<10DTS剂量比组<CT组;DTS剂量比设置为6时所得图像质量低于其他3组,而DTS剂量比设置为7、10时的图像质量与CT无差别。剂量比设置为7时的DTS图像质量高而检查剂量小。结论剂量比影响骨盆DTS的检查剂量和图像质量,骨盆DTS检查的最佳剂量比为7,在此剂量比设置下,可以在保证诊断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骨盆DTS的低剂量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放射摄影术 数字断层融合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剂量效应关系 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骨关节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3
作者 齐洁 胡志华 +1 位作者 邓秋云 熊伟 《现代医院》 2019年第1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骨关节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78例骨关节外伤患者,给予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进行诊断(观察组),并给予常规X线检查作为对照(对照组)。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效果及... 目的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骨关节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78例骨关节外伤患者,给予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进行诊断(观察组),并给予常规X线检查作为对照(对照组)。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使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后图像质量评分高于采用常规X线检查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总准确率为89. 74%,高于对照组的66. 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敏感度与特异度为98. 57%和87. 50%,均高于对照组的71. 43%和75.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骨关节外伤尤其是一些复杂部位骨折的诊断中应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在临床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价值 诊断 骨关节外伤 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断层融合摄影在肺转移结节诊断和随访中的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张平 朱文玲 +3 位作者 陈世沛 滕红 严天军 李剑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26,30,共4页
目的探讨胸部数字断层融合(DTS)检查对恶性肿瘤肺转移结节的诊断和随访价值。资料与方法对257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胸部DTS检查和数字X线摄影(DR)检查,以多层螺旋CT作为参照,比较DTS和DR对肺转移结节的检出情况,评估DTS对肺转移结节的诊... 目的探讨胸部数字断层融合(DTS)检查对恶性肿瘤肺转移结节的诊断和随访价值。资料与方法对257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胸部DTS检查和数字X线摄影(DR)检查,以多层螺旋CT作为参照,比较DTS和DR对肺转移结节的检出情况,评估DTS对肺转移结节的诊断效能。结果 257例患者中,34例发生肺转移,共确认187个转移结节。DR检出16例共计65个结节,DTS检出31例共计164个结节。DR和DTS对恶性肿瘤肺转移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7.1%、87.9%、37.2%、91.6%和91.2%、99.6%、96.9%、98.7%。DTS对直径<5mm和5~10mm的肺转移结节的检出率明显高于DR(P<0.01)。结论 DTS较DR对肺转移结节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可用于转移性肺癌的诊断和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肿瘤复发 数字断层融合 放射摄影术 胸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显示颞骨茎突的方法及应用体会 被引量:2
5
作者 贾绪银 周轲 《安徽医学》 2012年第10期1363-1364,共2页
目的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DTS)技术显示颞骨茎突的方法,以及该技术在诊断茎突过长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治疗的30例茎突综合征患者,分别用两种方法进行检测,一是用数字X线机进行断层摄影和多层螺旋CT进行扫... 目的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DTS)技术显示颞骨茎突的方法,以及该技术在诊断茎突过长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治疗的30例茎突综合征患者,分别用两种方法进行检测,一是用数字X线机进行断层摄影和多层螺旋CT进行扫描检查。同一个茎突的正侧位长度和角度分别在两种检查方法下进行观察。结果在茎突正位长度,内倾角以及侧位前倾角,两种方法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侧位断层图像,两种方法检测,X线机检测的茎突长度明显小于CT的测量值,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倾角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对颞骨茎突进行测量,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基本上可达到CT检测的标准,辐射小、费用低,在对茎突过长综合征的诊断中,拥有很大的使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 数字断层融合 颞骨茎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寰枢椎脱位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汤永刚 杨斌 +3 位作者 张良 靳晓晖 张帅 贾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5期827-830,共4页
目的探讨X线数字化断层融合成像技术(digital tomosynthesis,DTS)对寰枢椎脱位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7月期间共113例寰枢椎脱位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包括DR检查43例,DTS检查17例,CT检查63例。并对其行影像诊断符合率... 目的探讨X线数字化断层融合成像技术(digital tomosynthesis,DTS)对寰枢椎脱位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7月期间共113例寰枢椎脱位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包括DR检查43例,DTS检查17例,CT检查63例。并对其行影像诊断符合率和有效剂量(effectivedose,ED)换算值的对比分析。结果DR检查中诊断寰枢椎脱位20例,占46.50%,DTS检查诊断寰枢椎脱位15例,占88.20%,CT检查诊断寰枢椎脱位60例,占95.20%。DTS和CT诊断寰枢椎脱位的符合率均明显高于D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TS和CT诊断寰枢椎脱位的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寰枢椎检查在DR正位、侧位,DTS冠状位、矢状位和CT的ED分别为(0.0961±0.0469)mSv、(0.0974±0.0471)mSv、(0.1358±0.0117)mSv、(0.1135±0.0132)mSv、(0.8377±0.0769)mSv。DTS和CT的有效剂量明显高于DR,CT的有效剂量明显高于DTS。结论DTS成像技术对寰枢椎脱位的诊断符合率高于常规DR,接近CT,但其辐射剂量远低于CT。因此,提倡DTS作为临床寰枢椎脱位诊疗的重要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数字断层融合成像技术 寰枢关节脱位 影像诊断符合率 空间分辨率 有效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常规X射线与X射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用于骶尾骨侧位摄影中的价值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洁诚 徐蓉 蔡裕兴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6年第4期388-390,394,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常规X射线摄影与X射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DTS)在骶尾骨侧位摄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就诊的疑有骶尾骨病变患者214例,其中男性98例,女性116例;年龄38-59岁,平均年龄43.2岁。先... 目的对比分析常规X射线摄影与X射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DTS)在骶尾骨侧位摄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就诊的疑有骶尾骨病变患者214例,其中男性98例,女性116例;年龄38-59岁,平均年龄43.2岁。先后进行常规X射线摄影和DTS,比较两种成像技术获得的骶尾骨图像质量。结果 DTS诊断,骶尾骨骨折患者121例,骶尾骨脱位患者27例;常规X射线摄影诊断,骶尾骨骨折患者91例,骶尾骨脱位患者31例,漏诊45例,误诊9例。DTS的图像优秀率高达93.0%,常规X射线摄影技术中的图像优秀率为50.0%。DTS图像比常规X射线摄影图像的清晰度高、对比度明显。常规X射线摄影像图像骶尾骨结构显示不清晰,难以确定骨折或脱位,易发生漏诊。结论 DTS可以多方位、多层面地获得清晰度高、对比度明显的骶尾骨图像,满足临床诊断的需求,从而避免误诊和漏诊,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摄影 X射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 骶尾骨侧位 骶骨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X线断层融合检查诊断肺部占位病变 被引量:1
8
作者 陈世沛 赵张平 +3 位作者 朱文玲 李剑波 滕红 严天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胸部数字化X线断层融合检查(DTS)对肺部占位病变的检出能力。资料与方法对57例有肺部占位病变的患者进行胸部DTS和数字化X线摄影(DR)检查,以多层螺旋CT结果为参照,分析胸部DTS和DR检查对肺部占位病变的敏感性,同时评估DTS对肺... 目的探讨胸部数字化X线断层融合检查(DTS)对肺部占位病变的检出能力。资料与方法对57例有肺部占位病变的患者进行胸部DTS和数字化X线摄影(DR)检查,以多层螺旋CT结果为参照,分析胸部DTS和DR检查对肺部占位病变的敏感性,同时评估DTS对肺部占位病变特征的检出能力。结果 57例患者中,CT确认肺部占位性病灶83个,DR和DTS分别检出其中48个和79个病灶,敏感性分别为57.8%和95.2%。胸部DTS对肺内占位病变的边缘结构和内部特征显示优于DR。结论 DTS对肺部占位病变的检出能力接近CT,敏感性高于DR,可作为肺内占位病变高危人群筛检和随访的常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数字断层融合 放射摄影术 胸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ACR-156模型评价数字乳腺断层融合X线成像对乳腺模拟病灶的显示能力 被引量:5
9
作者 杨蕾 宋俊峰 +1 位作者 李静 周纯武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5期911-915,共5页
目的以ACR-156模型评价数字乳腺断层融合X线成像(DBT)对乳腺模拟病灶的显示能力。方法选用不同数量的有机玻璃衰减板和ACR-156模型组合模拟不同等效乳腺压迫厚度(19mm、28mm、37mm、47mm、55mm和65mm)。采用Combo HD模式、在自动曝光控... 目的以ACR-156模型评价数字乳腺断层融合X线成像(DBT)对乳腺模拟病灶的显示能力。方法选用不同数量的有机玻璃衰减板和ACR-156模型组合模拟不同等效乳腺压迫厚度(19mm、28mm、37mm、47mm、55mm和65mm)。采用Combo HD模式、在自动曝光控制下对模型进行摄影。根据美国放射学会(ACR)推荐的评分方法,三位评分者分别对ACR-156模型中的纤维条、微钙化点和肿块进行单独计分。结果 1)纤维条评分比较:DBT和全视野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在每个压迫厚度中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成2D和FFDM在压迫厚度为19mm、28mm、37mm和47mm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压迫厚度为55mm和65mm时,合成2D的评分均低于FFDM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微钙化点评分比较:DBT和FFDM在每个压迫厚度中的微钙化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成2D和FFDM在压迫厚度为19mm、28mm、37mm、47mm和55mm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压迫厚度为65mm时,合成2D的评分低于FFDM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肿块评分比较:压迫厚度为19mm和28mm时,DBT的评分高于FFDM和合成2D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压迫厚度为37mm、47mm和55mm时,DBT、FFDM和合成2D的评分一致;压迫厚度为65mm时,DBT和FFDM的评分均高于合成2D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动曝光控制下:1)压迫厚度小时,DBT显示肿块的能力优于FFDM;随着压迫厚度增大,DBT显示肿块的能力与FFDM相仿;2)各压迫厚度下DBT显示纤维条和微钙化点的能力与FFDM相仿;3)压迫厚度小时,合成2D显示纤维条、微钙化点和肿块的能力与FFDM相仿,随着压迫厚度增大,合成2D显示纤维条、微钙化点和肿块的能力均不如FFD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乳腺断层融合X线成像 全视野数字化乳腺摄影 ACR-156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X射线断层融合技术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成文东 蔡裕兴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5年第3期265-268,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X射线断层融合(DTS)在静脉肾盂造影(IV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8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接受IVP检查87例患者,其中男性49例,女性38例;年龄20~68岁,中位年龄40岁。行IVP及DTS,回顾性分析图像特征。结果 8... 目的探讨数字X射线断层融合(DTS)在静脉肾盂造影(IV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8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接受IVP检查87例患者,其中男性49例,女性38例;年龄20~68岁,中位年龄40岁。行IVP及DTS,回顾性分析图像特征。结果 87例常规IVP检查中发现泌尿系结石42例,其中肾结石22例,输尿管结石16例,尿道结石4例。IVP联合DTS检查发现泌尿系结石65例,其中肾结石32例,输尿管结石27例,尿道结石6例,肾囊肿3例。IVP、IVP联合DTS检出结石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8.3%、74.7%。DTS均能清晰显示肾脏位置、大小、形态、密度、边缘,降低肠道伪影干扰,减少重叠区。IVP只能显示重复肾盂肾盏结构紊乱,DTS清晰可见重复肾盂肾盏。DTS可清晰显示尿道结石和输尿管内〈1 cm的结石,但IVP未能显示。结论 DTS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IVP,能更清晰地显示双肾盂、输尿管、膀胱,是对IVP一种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X射断层融合摄影技术 肾盂造影 泌尿系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数字化X线断层融合检查在诊断隐匿性骨折方面的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艳芳 董慧萍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3期4-5,共2页
目的 :探讨数字化X线断层融合检查在诊断隐匿性骨折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疑似隐匿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这80例患者均进行数字化X线断层融合检查和DR检查。对... 目的 :探讨数字化X线断层融合检查在诊断隐匿性骨折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疑似隐匿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这80例患者均进行数字化X线断层融合检查和DR检查。对比这80例患者进行数字化X线断层融合检查和DR检查所得图像质量的良好率。结果 :这80例患者进行数字化X线断层融合检查所得图像质量的良好率为96.25%,这80例患者进行DR检查所得图像质量的良好率为81.25%。与进行DR检查相比,这80例患者进行数字化X线断层融合检查所得图像质量的良好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数字化X线断层融合检查在诊断隐匿性骨折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X线断层融合检查 隐匿性骨折 DR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断层融合在隐蔽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晏邦有 《安徽医学》 2013年第2期178-180,共3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断层融合(DTS)技术在隐蔽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来我院就诊,X线诊断疑似骨折或平片检查为阴性、不能排除隐蔽骨折的128例患者,采取数字化断层融合技术进行诊断,观察融合的结果图像,分析其在... 目的探讨数字化断层融合(DTS)技术在隐蔽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来我院就诊,X线诊断疑似骨折或平片检查为阴性、不能排除隐蔽骨折的128例患者,采取数字化断层融合技术进行诊断,观察融合的结果图像,分析其在隐蔽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有66例X线检查显示阴性,而数字化断层融合诊断显示,四肢关节骨折22例,腕部骨折13例,寰枢椎骨折4例,颈椎和胸椎骨折患者9例,半脱位3例,鼻骨骨折2例,下颌骨骨折2例,肋骨骨折1例,骶尾骨骨折10例。X线检查疑似为骨折的有44例,经数字化断层融合技术检查确诊为骨折20例,排除骨折24例。而X线和数字化断层融合技术诊断正常者为18例。通过随访证实由数字化断层融合诊断为骨折的86例患者与随访的情况符合。结论利用数字化断层融合诊断隐蔽骨折具有较高的优越性和准确性,这种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骨折的诊断正确率,值得临床诊断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蔽骨折 数字断层融合技术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断层融合技术在骨骼病变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二丰 李京徽 +5 位作者 梁海波 张鑫鑫 刘建 刘晨昊 马鹏鹏 徐小威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1期25-28,共4页
骨骼病变的类型较多,包括骨结核、骨折、骨质增生、骨质疏松、骨肿瘤等,及早诊断并及时治疗对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极为重要。传统的数字X线摄片(DR)检查主要是通过观察病灶密度、信号强度、与周围组织关系等来鉴别诊断骨病变种... 骨骼病变的类型较多,包括骨结核、骨折、骨质增生、骨质疏松、骨肿瘤等,及早诊断并及时治疗对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极为重要。传统的数字X线摄片(DR)检查主要是通过观察病灶密度、信号强度、与周围组织关系等来鉴别诊断骨病变种类,但受曝光条件、肠腔气体干扰等因素的影响,易导致图像质量不佳,从而发生误诊、漏诊。数字化断层融合技术(DTS)是一种新型成像技术,可在短时间内采集多幅原始图像,并重建出清晰的多层面图像,可有效消除重叠影的影响。本研究对DTS在骨骼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骨骼病变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断层融合技术 骨骼病变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融合技术在腰椎斜位峡部裂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14
作者 龙健胜 蔡裕兴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5年第5期476-479,共4页
目的 常规拍摄腰椎斜位片观察峡部,但制约因素较多,如肠气、肠内容物较多,常不能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通过与普通腰椎斜位片比较,探讨数字断层融合技术(DTS)在腰椎斜位摄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0例腰椎疼痛患者,其中男性3... 目的 常规拍摄腰椎斜位片观察峡部,但制约因素较多,如肠气、肠内容物较多,常不能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通过与普通腰椎斜位片比较,探讨数字断层融合技术(DTS)在腰椎斜位摄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0例腰椎疼痛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19 ~ 72岁,平均年龄42.5岁。行普通斜位X射线平片和DTS成像,将2种图像的清晰度、对比度进行比较,分析其相应的表现和诊断。结果 60例腰椎疼痛患者所拍普通腰椎斜位片与DTS图像的峡部裂比率分别为25.0 %、38.3 %,可疑峡部裂比率分别为25.0 %、3.4 %,普通腰椎斜位片有50.0 %未见明显峡部裂,而DTS为58.3 %,由此可见,DTS图像质量高于普通成像。结论 DTS断层融合成像拍摄腰椎斜位图像清晰度高,避免了临近结构的重叠及肠气、肠内容物等其他因素的限制,辐射剂量低,价格低廉,在实际明确诊断腰椎峡部裂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平片 数字断层融合技术(DTS) 断层融合 腰椎峡部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角DBT与MRI在致密型乳腺恶性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振华 李曼 刘文霞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9期1603-1607,共5页
目的 对比广角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与MRI在致密型乳腺恶性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效能。方法分析我院行DBT及MRI检查的126例致密型乳腺(不均匀致密类+高度致密类)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观察病灶的影像学特征,以病理结果绘制ROC曲线,分析... 目的 对比广角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与MRI在致密型乳腺恶性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效能。方法分析我院行DBT及MRI检查的126例致密型乳腺(不均匀致密类+高度致密类)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观察病灶的影像学特征,以病理结果绘制ROC曲线,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126例(126个病灶)致密型乳腺患者中不均匀致密c类93例(73.8%),高度致密d类33例(26.2%),乳腺癌病灶71个(56.4%),良性病灶55个(43.6%);2位阅片医师分别应用DBT和MRI对乳腺癌诊断准确性Kappa值为0.792,两者检查可靠度较好。广角DBT对致密型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敏感度(84.5%)、特异度(89.1%)、准确率(86.5%),致密型乳腺良恶性病变在动态增强乳腺MRI诊断的敏感度(93.0%)、特异度(87.3%)、准确率(90.5%);ROC曲线显示DBT、MRI的AUC分别为0.893、0.870,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24,P>0.05)。结论 广角DBT具有与MR相近的诊断致密型乳腺肿块的效能,对于致密型乳腺癌是一种可靠简便快捷的常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型乳腺 磁共振成像 数字乳腺断层融合 数字乳腺X线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