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数字文化空间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方向与改革路径
被引量:
44
1
作者
贺怡
傅才武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5-112,F0003,共9页
数字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发展并持续向文化领域渗透,促进了文化领域数字文化空间的形成,并逐步在文化领域建立起与传统行业范式不同的数字技术范式。正在形成的数字文化空间结构,立基于21世纪初期的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属于第五代...
数字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发展并持续向文化领域渗透,促进了文化领域数字文化空间的形成,并逐步在文化领域建立起与传统行业范式不同的数字技术范式。正在形成的数字文化空间结构,立基于21世纪初期的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属于第五代技术台阶,表现为有别于传统物理空间的虚拟化空间。这种文化空间的结构性大转型推动了公共服务供给从线下供给(在场消费)向线上供给(在线消费)的变迁,同时也在制度层面上引发了政府与企业边界的位移,倒逼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模式不断创新,探索和建立数字技术范式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深化“十四五”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方向之一。表1。参考文献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文化空间
公共
文化
服务体系
文化
体制改革
服务创新
改革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字文化异质性研究:异托邦建构与版权解构
被引量:
2
2
作者
魏西笑
向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8-178,共11页
随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的普及,文化作品的生产消费快速发生改变,数字文化作品的重叠堆积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并全面改变了生产关系。数字文化作品具有越来越显著的空间特征,同时出现了与乌托邦式版权管理理想相悖的发展态...
随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的普及,文化作品的生产消费快速发生改变,数字文化作品的重叠堆积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并全面改变了生产关系。数字文化作品具有越来越显著的空间特征,同时出现了与乌托邦式版权管理理想相悖的发展态势,继而被纳入了以福柯的异托邦为代表的空间理论观照的视域中。数字文化空间具有关系重构、补偿并置、流变区隔的典型异托邦表征,数字技术对现实中版权制度的保护创作者、激发创造力、维护平衡性等乌托邦想象和预设的消解,数字化手段赋予创作主体在受到版权制度和背后资本主义权力体系的排挤时颠覆性的抵抗手段,令数字文化空间具有了从根本上区别于真实空间的异质性。在认识到数字文化空间异质性的来源之外,也需要反思其带来的审美失衡和技术失训的异托邦危机。异托邦理论的运用,一方面把握了数字文化作品的空间特征,另一方面对资本主义权力体系主导的现行版权制度作出反思,为重构版权体系开辟了另类探索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文化空间
元宇宙
数字
文化
作品
异托邦理论
版权制度
空间
异质性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文化空间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方向与改革路径
被引量:
44
1
作者
贺怡
傅才武
机构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5-112,F0003,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文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8ZD24)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数字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发展并持续向文化领域渗透,促进了文化领域数字文化空间的形成,并逐步在文化领域建立起与传统行业范式不同的数字技术范式。正在形成的数字文化空间结构,立基于21世纪初期的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属于第五代技术台阶,表现为有别于传统物理空间的虚拟化空间。这种文化空间的结构性大转型推动了公共服务供给从线下供给(在场消费)向线上供给(在线消费)的变迁,同时也在制度层面上引发了政府与企业边界的位移,倒逼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模式不断创新,探索和建立数字技术范式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深化“十四五”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方向之一。表1。参考文献25。
关键词
数字文化空间
公共
文化
服务体系
文化
体制改革
服务创新
改革路径
Keywords
Digital Cultural Space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Reform of Cultural Administrative System
Service Innovation
Path of Reform
分类号
G249.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文化异质性研究:异托邦建构与版权解构
被引量:
2
2
作者
魏西笑
向勇
机构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出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8-178,共11页
文摘
随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的普及,文化作品的生产消费快速发生改变,数字文化作品的重叠堆积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并全面改变了生产关系。数字文化作品具有越来越显著的空间特征,同时出现了与乌托邦式版权管理理想相悖的发展态势,继而被纳入了以福柯的异托邦为代表的空间理论观照的视域中。数字文化空间具有关系重构、补偿并置、流变区隔的典型异托邦表征,数字技术对现实中版权制度的保护创作者、激发创造力、维护平衡性等乌托邦想象和预设的消解,数字化手段赋予创作主体在受到版权制度和背后资本主义权力体系的排挤时颠覆性的抵抗手段,令数字文化空间具有了从根本上区别于真实空间的异质性。在认识到数字文化空间异质性的来源之外,也需要反思其带来的审美失衡和技术失训的异托邦危机。异托邦理论的运用,一方面把握了数字文化作品的空间特征,另一方面对资本主义权力体系主导的现行版权制度作出反思,为重构版权体系开辟了另类探索进路。
关键词
数字文化空间
元宇宙
数字
文化
作品
异托邦理论
版权制度
空间
异质性
人工智能
Keywords
digital cultural space
metaverse
digital cultural works
heterotopia theory
copyright system
spatial heterolog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分类号
G124 [文化科学]
TP39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数字文化空间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方向与改革路径
贺怡
傅才武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4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数字文化异质性研究:异托邦建构与版权解构
魏西笑
向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