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激光数字散斑测量物体面内位移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陈书汉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5-146,共2页
利用激光数字散斑原理搭建光路对物体面内位移进行测量,利用CCD接收毛玻璃移动前后的散斑图像,通过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得到干涉条纹并计算毛玻璃的面内位移。最后讨论对本系统测量的灵敏度,范围和精度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激光数字干涉测量 面内位移 精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像素数字散斑相关测量中计算窗口的选择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新忠 岱钦 +1 位作者 王希军 J.W.Seo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3-58,共6页
提出了一种亚像素数字散斑相关测量计算窗口的选择方法。采用模拟散斑图像,利用亚像素数字散斑相关测量中的相关系数插值法、拟合法及梯度算法原理,研究了计算窗口大小对这三种计算方法的测量精度和计算效率的影响,得出了不同亚像素精... 提出了一种亚像素数字散斑相关测量计算窗口的选择方法。采用模拟散斑图像,利用亚像素数字散斑相关测量中的相关系数插值法、拟合法及梯度算法原理,研究了计算窗口大小对这三种计算方法的测量精度和计算效率的影响,得出了不同亚像素精度要求下,可选择的计算方法及其最佳计算窗口。研究结果表明,测量精度越高,所需的计算窗口越大,选择合适的计算窗口可以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相关测量 亚像素 计算窗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成像的表面位移分析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3
作者 张煜 姜清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3-88,共6页
非接触式表面位移测量是一种无损测量技术,在诸多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针对混凝土应力应变测试和河道瞬时全流场测量的应用,详细地描述了数字散斑测量和粒子成像测速这2个典型的基于成像的表面位移分析系统的研发,指出了具有共性的... 非接触式表面位移测量是一种无损测量技术,在诸多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针对混凝土应力应变测试和河道瞬时全流场测量的应用,详细地描述了数字散斑测量和粒子成像测速这2个典型的基于成像的表面位移分析系统的研发,指出了具有共性的一些关键技术和难点,并提供了对应的解决方法。试验结果证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然而,该方法仍存在较多技术缺失,包括多视角CCD相机的三维测速、多目标全轨迹追踪、不同场景测量数据高精度融合等,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成像测速 数字散斑测量 表面位移 松弛匹配 光流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孔试样孔周破坏的应变局部化特征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天军 景晨 +2 位作者 张磊 纪翔 潘红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087-4094,共8页
抽采钻孔孔周裂纹漏气是瓦斯抽采浓度低的原因之一,裂纹是由应变局部化带演变形成。为探究应变局部化带特征与宏观裂纹之间的关系,开展含孔试样单轴压缩破坏试验,利用数字散斑相关测量方法获取试样表面破坏图像序列及其破坏过程中的全... 抽采钻孔孔周裂纹漏气是瓦斯抽采浓度低的原因之一,裂纹是由应变局部化带演变形成。为探究应变局部化带特征与宏观裂纹之间的关系,开展含孔试样单轴压缩破坏试验,利用数字散斑相关测量方法获取试样表面破坏图像序列及其破坏过程中的全场应变,分析不同阶段应变局部化带的分布特征,应力变化及能量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根据受力与分布特征,应变局部化带分为主拉伸(T1),法向剪切(NS),第二主拉伸(T2)及倾斜剪切(IS),宏观主裂纹是由T2,NS和IS应变局部化带贯通所形成。形成T1和T2应变局部化带的主导因素是拉应力,NS应变局部化带是由拉应力与压应力共同作用形成,IS应变局部化带的主导因素为压应力。T2,NS和IS应变局部化带的能量积累分别是T1应变局部化带的2.2,1.8和1.6倍,加载至应变的73.6%时,T1应变局部化带率先释放能量,产生微破裂,应力峰值后,T1应变局部化带持续释放能量,T2应变局部化带的能量变化呈下降、上升和下降趋势,NS与IS应变局部化带的能量变化为上升和下降,说明试样破坏过程为局部化带之间的能量调整,能量的调整与局部化带演化相关联。结果表明了含孔试样破坏过程中孔周应变局部化带的特征规律,揭示了钻孔应变集中带区域易发生斜交裂隙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孔试样 瓦斯抽采 裂纹扩展 应变局部化带 数字散斑测量 能量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19铝合金单、双道焊接头性能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鄢东洋 吴会强 +2 位作者 常志龙 郭彦明 黄诚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9-83,共5页
通过对比2219铝合金单道氩弧焊和氦弧打底+氩弧盖面双道焊接头的常温及液氮温度拉伸性能、显微硬度分布、单向拉伸过程的数字散斑测量(DIC)结果,发现在常、低温条件下双道焊接头的拉伸强度和延伸率均比单道焊接头高10%~20%,单... 通过对比2219铝合金单道氩弧焊和氦弧打底+氩弧盖面双道焊接头的常温及液氮温度拉伸性能、显微硬度分布、单向拉伸过程的数字散斑测量(DIC)结果,发现在常、低温条件下双道焊接头的拉伸强度和延伸率均比单道焊接头高10%~20%,单道焊接头焊缝及热影响区内材料的显微硬度值相比母材的降低程度比双道焊接头更为显著,其主要原因是单道焊接头的一次性热输入大于双道焊,材料受热影响更严重,焊漏高度及形状的可控性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19铝合金 氩弧焊 拉伸强度 延伸率 显微硬度 数字散斑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叶片振动疲劳试验振幅的DSCM实时监测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凌云 郭勇 王振林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6-208,共3页
大型汽轮机叶片结构与受力状态复杂,国际标准要求采用交变或脉动载荷在专用设备上测定悬臂梁式模拟叶片试件的振动疲劳极限。介绍了作者专门设计的振动疲劳试验装置,采用DSCM技术实时精确测定叶片在试验中典型截面的振幅。研究表明该非... 大型汽轮机叶片结构与受力状态复杂,国际标准要求采用交变或脉动载荷在专用设备上测定悬臂梁式模拟叶片试件的振动疲劳极限。介绍了作者专门设计的振动疲劳试验装置,采用DSCM技术实时精确测定叶片在试验中典型截面的振幅。研究表明该非接触式测量技术具有良好的测试精度,尤其在实时监测中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疲劳 脉动载荷 非接触测量 数字相关测量(DS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预制椭圆孔大理岩强度及破裂机理研究
7
作者 马海洋 田文岭 吴治邦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08-214,257,共8页
为研究椭圆孔长轴与水平轴夹角(α)和短轴与长轴比值(k)对大理岩试样强度及破裂机理的影响规律,利用RTX多功能岩石三轴测试系统对含预制椭圆孔的大理岩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并借助数字散斑应变量测方法对试样表面最大主应变场变化过程进... 为研究椭圆孔长轴与水平轴夹角(α)和短轴与长轴比值(k)对大理岩试样强度及破裂机理的影响规律,利用RTX多功能岩石三轴测试系统对含预制椭圆孔的大理岩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并借助数字散斑应变量测方法对试样表面最大主应变场变化过程进行记录。研究发现:随着α的增大,试样平均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随之增大,裂纹类型从主裂纹向次裂纹过渡,试样破坏模式从张拉破坏向剪切破坏过渡;随着比值k的增大,试样平均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出现波动变化现象,裂纹类型由Ⅰ型主裂纹向Ⅱ型主裂纹转变,试样破坏模式为拉剪混合破坏,拉裂纹占比不断提高;当比值k较小时,夹角α对试样性质影响较大,随着比值k的不断增加,夹角α的影响越来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理岩 预制椭圆孔 数字应变测量 裂纹扩展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