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G7成员国数字教育政策比较研究——基于政策主体、工具与主题的三维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正青 米娜瓦尔·米尔哈力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9-99,共11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正推动着教育体系变革和劳动力市场重塑,以G7成员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通过政策调整以适应这一新形势。基于政策文本分析视角,以G7成员国的七份数字教育政策为样本,构建“政策主体—政策工具—政策主题”分析框架,对文本逐... 教育数字化转型正推动着教育体系变革和劳动力市场重塑,以G7成员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通过政策调整以适应这一新形势。基于政策文本分析视角,以G7成员国的七份数字教育政策为样本,构建“政策主体—政策工具—政策主题”分析框架,对文本逐篇编码,多维度分析各国数字教育政策趋势与异同。研究显示:政策主体维度,各国已基本形成多主体参与的网络治理结构;政策工具维度,供给型、环境型和需求型政策三种政策工具整体运用相对均衡,但内部结构呈现出重供给型、轻需求型的失衡状态;政策主题维度,各国关注点多样,旨在利用现代数字技术来改变教育的组织架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解决教学质量问题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借鉴G7成员国数字教育政策经验,可从推动多主体共同参与、理性挑选政策工具箱、动态性调整政策内容等方面持续优化数字教育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数字教育政策 政策文本 内容分析 G7成员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职业教育数字化政策的基本内容与经验借鉴 被引量:1
2
作者 祁占勇 吴仕韬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28,共9页
面对教育数字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世界各国把政策制定作为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变革的关键保障。依托罗斯威尔和泽格菲尔德的政策工具分类框架能够将国外职业教育数字化政策划分为以“出台数字化战略框架”为依托的环境型政策,以“保障数... 面对教育数字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世界各国把政策制定作为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变革的关键保障。依托罗斯威尔和泽格菲尔德的政策工具分类框架能够将国外职业教育数字化政策划分为以“出台数字化战略框架”为依托的环境型政策,以“保障数字经费投入”“重视数字技能培训”“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为内容的供给型政策和以“激发多主体参与”为导向的需求型政策。其中,数字战略框架是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依靠,保障数字经费投入是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支柱,重视数字技能培训是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是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心,激发多主体参与是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动力。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还缺乏系统完备的政策体系,还要从科学规划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框架、加强以“数字本位”为内核的供给型政策建设、完善以“产教融合”为导向的需求型政策工具、加快部署建设“数字校园”的基础性工程等维度着手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高质量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数字 职业教育数字政策 环境型政策工具 供给型政策工具 需求型政策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数字教育政策注意力配置差异与治理路径
3
作者 李海龙 陈翠荣 +1 位作者 崔红岩 张雅静 《重庆高教研究》 2025年第5期75-85,共11页
注意力配置差异体现了数字教育发展过程中各地方政府的政策思路与工作重点,加快统筹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需要关注并研究其背后的治理逻辑。基于2000—2023年各地方政府发布的248份数字教育政策文本,构建“政策工具—政策内容—关键过程... 注意力配置差异体现了数字教育发展过程中各地方政府的政策思路与工作重点,加快统筹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需要关注并研究其背后的治理逻辑。基于2000—2023年各地方政府发布的248份数字教育政策文本,构建“政策工具—政策内容—关键过程域”三维分析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从空间维度探究地方政府数字教育政策注意力的配置差异情况。研究发现,我国数字教育政策在空间区位上的注意力分配存在明显差异,数字教育政策完善程度呈现从东部向中西部扩散、逐级递减的趋势。究其根本,政策环境作为外部性因素驱动数字教育政策演变扩散,行政偏好作为科层体制与激励信号交织下的制度性因素发挥作用,价值理念则构成影响政府注意力分配的内部性动因。结合地方数字教育治理创新模型,未来应从以下方面加以治理,力求实现地方数字教育协同发展:突破政策文本线性局限,推进政策网络系统性重构;完善政策工具结构,创新省际教育帮扶模式;重申教育政策使命,转变政策主体价值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教育政策 注意力配置差异 地方政府 分配机制 治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