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教育教师数字教学能力:参考框架、发展脉络与提升策略——基于2010-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比赛(1)的分析 被引量:35
1
作者 薛栋 武加霞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1-48,共8页
教师数字教学能力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信息和通信技术能力框架》《欧盟教育工作者数字能力框架》以及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的分析,遵循教师数字教学能力发展... 教师数字教学能力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信息和通信技术能力框架》《欧盟教育工作者数字能力框架》以及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的分析,遵循教师数字教学能力发展的纵向逻辑和厘清教师将数字技术应用于专业实践所需全部能力的横向逻辑,是构建教师数字能力框架的整体思路。参照已有教师数字教学能力框架,梳理我国十年间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比赛,呈现出"强调数字资源与工具设计开发能力、关注数字技术与传统教学融合能力、全面考察教学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三阶段特征。为提高职业教育教师数字教学能力,从思想共识、理论基础、实践逻辑三方面提出如下对策:实现从职业院校领导到一线教师的"全员数字化"发展、构建基于类型的职业教育教师数字教学能力框架以及建立从职前到职后的教师数字教学能力培养培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师队伍 数字教学能力 信息化教学能力比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互场景视域下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的诊断与提升探究
2
作者 李兴振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47-149,共3页
交互场景视域下,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乃教育信息化2.0时代发展的结果,有助于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可采取制定地方性的智慧教育改革政策,明确交互场景运用侧重点;基于数字化教学实践“境脉”,养成整合、驯化、化解与转化思维;构建立... 交互场景视域下,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乃教育信息化2.0时代发展的结果,有助于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可采取制定地方性的智慧教育改革政策,明确交互场景运用侧重点;基于数字化教学实践“境脉”,养成整合、驯化、化解与转化思维;构建立体化、共享化教学资源体系,契合交互场景的开放属性;以师生合作学习利益共同体,实现师生“同心同向、同长同行”;通过引企驻校共建实训基地,提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水平等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场景 数字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提升 教育数字化转型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习—场域”视角下高校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倩雯 郑富兴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6-143,共8页
面向未来,“数字”与“教学”在场域变化中将持续对话与概念重塑。基于“惯习—场域”视角分析高校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教学认知与理念更新滞后,教学模式尚需革新;学科与技术整合能力短缺,实践创新有待深化;情感关怀... 面向未来,“数字”与“教学”在场域变化中将持续对话与概念重塑。基于“惯习—场域”视角分析高校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教学认知与理念更新滞后,教学模式尚需革新;学科与技术整合能力短缺,实践创新有待深化;情感关怀与主体责任缺失,伦理规范亟待强化三方面问题。原因主要在于数字时代背景下,技术逻辑对教育场域造成错位冲击,科研教学失衡的制度结构弱化了教师发展能动性以及高校教学文化发展元素缺位造成的教师发展模式与环境不合等。基于此,应以深化教师对高等教育数字化本质认识为首要,更新其教育理念;以注重协同发展为核心,拓展整合培育渠道;以强化伦理责任为必要,重视道德规范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习 场域 教育数字 高等教育 高校教师 数字教学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技术支持的师范生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期望价值信念的作用 被引量:8
4
作者 苟江凤 杨九民 +1 位作者 李荣娜 郑文燕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6-61,86,共7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如何将智能技术与师范生培养融合发展已成为新时代教师教育振兴计划的关键。为了探究智能技术支持的师范生数字化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路径,该研究基于情境期望价值理论,...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如何将智能技术与师范生培养融合发展已成为新时代教师教育振兴计划的关键。为了探究智能技术支持的师范生数字化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路径,该研究基于情境期望价值理论,选取567名师范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探讨环境支持和期望价值信念(即自我效能感和感知有用性)在培养智能技术支持的数字化教学能力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在环境支持对智能技术支持的自主学习和信息化教学的影响起到了中介作用;自我效能感在环境支持对智能技术支持的自主学习中起到了中介作用。此外,高环境支持和期望价值信念组的师范生表现出更好的智能技术支持的自主学习和信息化教学行为意愿。基于此,研究揭示了这一机制形成的内因,并从强化拟真情境应用、优化课程体系和发展协同机制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为实践中提升师范生的数字化教学能力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技术 师范生 数字教学能力 期望价值信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师范生数字化教学能力框架结构、基本样态与培养策略 被引量:7
5
作者 薛爱峰 方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3-129,共7页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数字技术对教育教学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师范生作为准教师应该具备必要的数字化教学能力。研究基于英语师范生数字化教学能力的专业需求与特点,在分析英语师范生数字化教学能力要素的基础上,构建...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数字技术对教育教学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师范生作为准教师应该具备必要的数字化教学能力。研究基于英语师范生数字化教学能力的专业需求与特点,在分析英语师范生数字化教学能力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其框架模型,包含数字化教学技术素养、数字化专业发展能力、数字化学生发展能力三个维度。通过调查和访谈,分析了英语师范生数字化教学能力的基本样态,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提高英语师范生数字化教学能力的可行策略,以助于英语师范生数字化教学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教学能力 英语师范生 基本样态 培养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院校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创新实践研究 被引量:30
6
作者 白晓晶 张铁道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89-96,共8页
数字化正在重塑职业教育新生态,对教师能力发展提出新要求。通过分析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推动职业院校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的案例,从国家标准引领、学校培训与应用、教师个体任务驱动、社会力量推动四个方面总结了不同主体推动教师数... 数字化正在重塑职业教育新生态,对教师能力发展提出新要求。通过分析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推动职业院校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的案例,从国家标准引领、学校培训与应用、教师个体任务驱动、社会力量推动四个方面总结了不同主体推动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所采取的举措。当前主要共识与经验为: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需兼顾通识性、专业性与特色化,培训与实践要回归真实课堂与理实结合,重视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针对教师能力差异分级分层培训与指导等。此外,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面临明确相关标准融入职业教育,基于情境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展设计,发挥行业企业作用,系统化规划与支持保障以及挖掘示范案例所面临的需求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数字化转型 教师数字教学能力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核心要素分析——基于学生和教师的视角 被引量:145
7
作者 韩锡斌 陈香妤 +1 位作者 刁均峰 周潜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7-42,共6页
学生和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需要被重点关注。首先阐述了数字时代学生数字素养的内涵及发展策略。数字素养不仅包括基本的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信息与数据素养、数字安全和数字伦理素养等,也包括数字时... 学生和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需要被重点关注。首先阐述了数字时代学生数字素养的内涵及发展策略。数字素养不仅包括基本的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信息与数据素养、数字安全和数字伦理素养等,也包括数字时代信息化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还包括在网络社会成长过程中“虚实分离的我”实现统一自我认同的意识和能力。人类学习将迈向泛在学习新生态,“人机结合”将作为学生的基本认知方式。为了支持学生数字素养的全面发展及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其次讨论了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的内涵及发展策略。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体现在数字技术融入教学的意识、素养、能力和研究。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发展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提出了政府部门、社会组织、高等院校、教师自身等方面采取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高等教育 学生信息素养 教师数字教学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现实困境与突围之策——基于全国职教高地省市高职院校的调研 被引量:17
8
作者 奚茂龙 胡俊平 吴兆明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0-55,共6页
数字化时代高职教师的信息素养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发展质量。通过对山东省、甘肃省、江西省、江苏省、广东省等全国主要职教高地省市职业院校教师的调研发现,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逐渐融入教学日常,但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总体偏低;高职... 数字化时代高职教师的信息素养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发展质量。通过对山东省、甘肃省、江西省、江苏省、广东省等全国主要职教高地省市职业院校教师的调研发现,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逐渐融入教学日常,但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总体偏低;高职院校教师普遍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但主动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创新成为常态,但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待提升;高职院校普遍重视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提升,但信息化建设支持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信息素养,需要优化顶层设计,确立教师信息素养提升战略地位;强化跨专业协同合作,提升教师数字资源开发与应用能力;加强智慧校园建设,打造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软硬件支持环境;持续推进“三教”改革,提高教师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完善制度建设,优化信息素养提升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素养 高职院校教师 信息技术 数字教学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