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动、拉动与驱动:数字政府治理绩效提升的多重制度逻辑分析
1
作者 吴松江 吴泽钰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104,共8页
数字政府治理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其绩效的稳步提升对于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理论,国家逻辑、官僚逻辑、法治逻辑、社会逻辑以及市场逻辑的协同联动,共同构成了省级数字政府治理绩效生... 数字政府治理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其绩效的稳步提升对于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理论,国家逻辑、官僚逻辑、法治逻辑、社会逻辑以及市场逻辑的协同联动,共同构成了省级数字政府治理绩效生成的五重制度逻辑场域,并将省级数字政府的数据开放水平、组织机构设立、数字治理能力、制度体系建设、政民互动程度以及数字基础设施六个因素纳入省级数字政府治理绩效的条件变量,构建了多重制度逻辑下省级数字政府治理绩效的分析框架。通过组态效应分析,可以得出三条提升省级数字政府治理绩效的路径:政府统筹推动型路径、社会反馈拉动型路径和多元协同驱动型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政府治理 治理绩效 多重制度逻辑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数字政府治理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被引量:36
2
作者 朱玲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2期72-73,共2页
我国数字政府治理是对政府治理模式的技术化加成,也是对政府治理框架的全方位变革,更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数字中国重要论述的具体实践。然而,在持续推进过程中,我国数字政府治理仍旧面临体系化建构与法制化建设有待加强、多元参与... 我国数字政府治理是对政府治理模式的技术化加成,也是对政府治理框架的全方位变革,更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数字中国重要论述的具体实践。然而,在持续推进过程中,我国数字政府治理仍旧面临体系化建构与法制化建设有待加强、多元参与机制效能尚未全面发挥及专业化优秀人才缺口明显等现实困境。因此,应通过建构与完善数字政府治理的法律体系、升级与重塑数字政府治理的多元参与机制以及引进与培养数字政府治理的优秀人才等方式,推进我国数字政府治理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政府治理 国家治理 数字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权变视域下数字政府治理结构演进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少泉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6-83,共8页
党组织、政府部门、公益部门、私营部门和公民都是数字政府治理主体,政府部门在传统治理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数字政府治理结构的演进包含5个环节,这一演进有助于推进理论创新、优化政治生态、加快数字政府治理进程并同时规避"政... 党组织、政府部门、公益部门、私营部门和公民都是数字政府治理主体,政府部门在传统治理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数字政府治理结构的演进包含5个环节,这一演进有助于推进理论创新、优化政治生态、加快数字政府治理进程并同时规避"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其具有革新性、目的性、开放性、整体性和形式差异性等特征,演进趋向是建立系统权变治理结构。数字政府治理结构演进的动因存在于治理组织内部和外部,这一演进面临一些困难:现存治理结构适应者的反对;部分人员对系统权变治理结构的成效存在质疑;治理主体之间有待进一步强化协同效能;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有待进一步提高交流效能。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成因分析,能够发现推进数字政府治理结构演进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政府治理 系统权变组织 治理结构 治理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政府治理中的类ChatGPT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礼 吕佩安 《征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17,共12页
类ChatGPT模型将以其拟人性、交互性、多模态等技术优势来重塑数字政府治理格局。类ChatGPT模型能够辅助数字政府治理结构的优化升级,从宏观上构成数字政府实现的逻辑起因,微观上成为数字政府递进的关键要素,动态上成就数字政府沟通的... 类ChatGPT模型将以其拟人性、交互性、多模态等技术优势来重塑数字政府治理格局。类ChatGPT模型能够辅助数字政府治理结构的优化升级,从宏观上构成数字政府实现的逻辑起因,微观上成为数字政府递进的关键要素,动态上成就数字政府沟通的现实具象化。但是,在类ChatGPT模型引入数字政府治理的过程中,极易因算法权力扩张和技术资本异化等因素加剧数据主权风险、资本侵蚀风险以及信息失序风险。为此,应当将法治路径融入数字政府治理过程以有效构建类ChatGPT模型的应用路径,以法律规范规制类ChatGPT模型的应用进路,以数据分级完善类ChatGPT模型的前置保障,以责任分配廓清类ChatGPT模型的权责关系,以合宪运行搭建类ChatGPT模型的法治边界,以期最大限度发挥类ChatGPT模型的技术效能,优化数字政府治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政府治理 类ChatGPT模型 法治 技术赋能 数据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众数字政府治理体验对美好生活感知的影响机制与条件 被引量:7
5
作者 郑建君 吴润琏 秦婉竹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7-68,共12页
为探讨公众数字政府治理体验与美好生活感知关系,以政府信任为中介变量、现实与预期差距为调节变量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在都会区、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进行问卷调查,共获得2459份有效数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政... 为探讨公众数字政府治理体验与美好生活感知关系,以政府信任为中介变量、现实与预期差距为调节变量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在都会区、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进行问卷调查,共获得2459份有效数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政府信任在公众数字政府治理体验对其美好生活感知的影响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现实与预期差距对公众数字政府治理体验与美好生活感知的主效应以及政府信任的中介效应均具有调节作用,即在现实好于预期时,公众数字政府治理体验对美好生活感知的影响关系更强,而在现实不如预期时,政府信任在公众数字政府治理体验对获得感、安全感影响的中介作用更显著。研究发现有助于加深认识公众数字政府治理体验与美好生活感知的关系,也为提升治理效能、增进公众美好生活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政府治理体验 美好生活感知 政府信任 现实与预期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股权资本成本——机制识别、异质性特征与政府数字化治理下的效应差异 被引量:2
6
作者 罗孟旎 姚王信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7-188,共12页
基于2014—2022年深沪A股上市公司数据,利用Python技术对企业年报进行文本分析,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和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降低股权资本成本,且这种降本作用具有持续性和异质性,在“非国家股... 基于2014—2022年深沪A股上市公司数据,利用Python技术对企业年报进行文本分析,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和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降低股权资本成本,且这种降本作用具有持续性和异质性,在“非国家股东”控股企业、制造行业、高新技术企业更显著。机制检验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三个方面抑制股权资本成本,一是有效降低企业信息不对称性,降低投资者预期风险和报酬率水平;二是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保护投资者利益;三是增强资本市场正向预期,提升股票交易活跃度,提高企业股票流动性水平。此外,现阶段数字化转型的“降本”效能还需要外部宏观制度条件的协同。政府数字化治理可以激发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股权资本成本的抑制效能。研究结论为深化中国企业创新发展转型提效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股权资本成本 信息不对称性 内部控制质量 股票流动性 政府数字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政府治理与公司股价同步性——基于大数据管理机构设立的准自然实验
7
作者 孙光林 严子安 艾永芳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25年第5期147-160,共14页
设立大数据管理机构是完善政府数字治理体制、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2-2022年面板数据,以大数据管理机构的设立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大数据管理机构设立对公司股价同步性... 设立大数据管理机构是完善政府数字治理体制、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2-2022年面板数据,以大数据管理机构的设立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大数据管理机构设立对公司股价同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设立大数据管理机构能够显著抑制企业股价同步性。机制分析表明,大数据管理机构的设立能够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与经营环境不确定性降低公司股价同步性。异质性研究表明,大数据管理机构的设立对技术密集型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的股价同步性抑制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政府治理 大数据管理机构 股价同步性 信息不对称 经营环境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数字治理、营商环境与城市创新 被引量:7
8
作者 孙萍 胡珍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2-167,共6页
文章基于2017—2020年中国27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样本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政府数字治理对城市创新的影响效果、作用机理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政府数字治理对城市营商环境与创新产出均具有正向促进作... 文章基于2017—2020年中国27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样本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政府数字治理对城市创新的影响效果、作用机理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政府数字治理对城市营商环境与创新产出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政府数字治理可以通过营商环境的间接作用对城市创新产生正向影响;考虑空间效应后,政府数字治理对城市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为正却不显著,表明目前政府数字治理对城市创新发展的正向溢出效应较为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数字治理 营商环境 城市创新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众参与情境下的政府数字治理创新路径——以北京网络问政平台主题分析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媛媛 陈志鹏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8-89,共12页
政府数字治理是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核心议题,通过公众微观诉求视角分析政府数字治理现状、问题和创新路径,能为政府数字治理实践提供思路。文章利用BERTopic与Sentence-BERT结合方式,提取北京地区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的公众诉求与政府... 政府数字治理是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核心议题,通过公众微观诉求视角分析政府数字治理现状、问题和创新路径,能为政府数字治理实践提供思路。文章利用BERTopic与Sentence-BERT结合方式,提取北京地区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的公众诉求与政府回应文本主题信息,从主题的向量特征、主题内容、主题关联性等维度分析,发现政府数字治理存在消极应对、回应被动、公众评价与反馈机制不完善、应对能力有限导致的治理困境等问题。文章提出治理思想文化创新、治理技术手段创新、治理评价体系创新、治理模式机制创新等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治理 政府数字治理 信息行为理论 政治系统理论 主题模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治理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理论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5
10
作者 谷城 张树山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3-87,共15页
将信息惠民国家试点政策视为政府实施治理数字化的准自然实验,利用2010—2021年285个城市层面数据,实证考察了政府治理数字化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政府治理数字化能够显著促进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且对新质生产力... 将信息惠民国家试点政策视为政府实施治理数字化的准自然实验,利用2010—2021年285个城市层面数据,实证考察了政府治理数字化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政府治理数字化能够显著促进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且对新质生产力内涵下的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资料和新质劳动对象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政府治理数字化通过促进市场竞争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来发挥有效市场作用,通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优化营商环境来发挥有为政府作用,进而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政府治理数字化更能够促进知识产权保护强度高、智慧物流基础设施水平高、数字经济关注度高地区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对此,未来应加快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进程;深入疏通政府治理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传导渠道;制定差异化政策,提高政府治理数字化的精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治理数字 新质生产力 资源配置效率 制度性交易成本 营商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数字治理能力提升路径研究——基于TOE分析框架的组态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跃胜 金文俊 谭宇轩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3-111,共19页
本文基于调适拓展后的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构建理解政府数字治理能力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并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省级政府数字治理能力进行组态分析。研究发现:(1)单个影响因素难以提升地方政府数字治理能力,但政府数字服务水平作... 本文基于调适拓展后的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构建理解政府数字治理能力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并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省级政府数字治理能力进行组态分析。研究发现:(1)单个影响因素难以提升地方政府数字治理能力,但政府数字服务水平作为核心条件发挥较为普适的作用;(2)存在驱动较高政府数字治理能力的3种驱动模式,分别是协同共生融合型、组织-环境平衡型、多元叠加主导型;(3)在特定条件下,政府数据治理能力和公众服务需求可以通过等效替代以“殊途同归”的方式提升地方政府数字治理能力。在跨案例的比较中进一步发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政府数字治理能力驱动路径存在明显差异。本文的研究结果揭示了政府数字治理能力背后多重因素间的复杂本质,并为不同区域地方政府提升政府数字治理能力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数字治理能力 TOE框架 组态分析 数据治理能力 政府注意力分配 公众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数字治理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机制与门槛效应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彦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3-109,共7页
政府治理的数字化转型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选取2011—2021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探究政府数字治理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政府数字治理能够通过规模效率变动显著提升城市绿色全要素... 政府治理的数字化转型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选取2011—2021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探究政府数字治理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政府数字治理能够通过规模效率变动显著提升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表明,政府数字治理的促进效果呈现出“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区域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府数字治理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还存在以数字基础设施和财政分权程度为门槛的非线性特征,分别呈现出边际报酬递增和边际报酬递减的演化现象。研究为推动数字政府建设以及“双碳”目标下城市经济的绿色高效转型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数字治理 数字政府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数字治理赋能制度创新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3
13
作者 秦国民 王紫薇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6-111,共6页
智能化时代,政府数字治理是推动制度创新的基础性要素和关键资源。从政府数字治理赋能制度创新的一般机理来看,政府数字治理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直接或间接赋能制度创新,为制度创新提供新动力,同时,政府数字治理赋能倒逼制度创新转型,体... 智能化时代,政府数字治理是推动制度创新的基础性要素和关键资源。从政府数字治理赋能制度创新的一般机理来看,政府数字治理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直接或间接赋能制度创新,为制度创新提供新动力,同时,政府数字治理赋能倒逼制度创新转型,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政府数字治理赋能制度创新的独特机理主要体现在:在技术上具备可能性的,不一定就是可行的、社会公众可以接受的,对制度创新可能会产生溢出效应。因此,应着力构建政府数字治理赋能制度创新的整合共享机制,提升制度创新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强化制度创新的制度数据安全,构建制度创新的应用情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数字治理 制度创新 制度恰适性 制度数据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数字一体化治理技术下沉路径及策略优化 被引量:10
14
作者 滕新玉 陶欢 鲁耀斌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47-1857,共11页
对我国31个省级政府数字一体化治理案例进行组态分析,并使用地理探测器探测数字一体化技术下沉的策略交互效果,以探讨基于多元主体治理能力的全景式政府数字一体化技术下沉的协同治理路径。研究表明:我国各地政府数字一体化协同治理的... 对我国31个省级政府数字一体化治理案例进行组态分析,并使用地理探测器探测数字一体化技术下沉的策略交互效果,以探讨基于多元主体治理能力的全景式政府数字一体化技术下沉的协同治理路径。研究表明:我国各地政府数字一体化协同治理的技术下沉路径呈现区域化差异与多元化选择特征;技术下沉驱动力包括政府统筹下的渠道下沉驱动、市场需求导向下的渠道下沉驱动、公民需求驱动、服务供给导向下的渠道下沉驱动4类。地理探测器对数字化策略的交互探测结果表明:政府统筹与社会公民素养交互作用、渠道下沉建设与社会公民素养交互作用能够最大程度地解释政府数字一体化高水平治理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数字治理 技术下沉 全景式协同治理 组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基本现代化的数字政府建设方略 被引量:53
15
作者 李军鹏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6-27,共12页
未来15年,是我国迈向基本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到2035年,我国将从上中等收入国家成长为发达经济体,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实现信息化,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建成公共服务型政府,基本建成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基本实现... 未来15年,是我国迈向基本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到2035年,我国将从上中等收入国家成长为发达经济体,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实现信息化,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建成公共服务型政府,基本建成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基本实现应急管理现代化,这些对数字政府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到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数字政府,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数字政府建设根本价值取向,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作为数字政府建设成效判断的根本标准;将推进协同治理、加快整体政府建设作为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目标,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深入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全面提升在线发展指数、人力资本指数、通信基础设施指数与电子参与指数,大力发展在线服务,推进数字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持续扩大电子参与。同时,数字政府建设应覆盖政府权力运行的全过程与全流程;要正确处理好政府数字治理权力与公民数字权利之间的关系,达成治理效率与公民隐私权保护、政府权力扩张与权力制约之间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现代化 数字政府建设 数字政府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政府建设面临的多重风险及其规避策略 被引量:34
16
作者 王广辉 郭文博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6-155,共10页
数字政府建设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在数字政府建设中,面临着技术风险、管理风险、数据风险、安全风险。这些风险的成... 数字政府建设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在数字政府建设中,面临着技术风险、管理风险、数据风险、安全风险。这些风险的成因主要包括:关键核心技术发展滞后、体制革新不能适应发展需要、数据供给能力有限、相关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不完善、数字政府建设生态环境欠佳。规避数字政府建设风险,应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推动数字政府体制革新,更好地适应数字政府建设需要;提升数据安全防护水平,提高数据供给能力;完善数字政府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提升数字政府服务能力;优化数字政府生态环境,提升数字政府建设主体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政府建设 数字政府治理 治理体系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政府建设的内在机理、现实困境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46
17
作者 黄未 陈加友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4-155,共12页
建设决策科学化、治理精细化、服务高效化的数字政府是我国政府实现数字化转型、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的必由之路和时代命题。当前,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在顶层设计、技术应用和服务保障方面有所欠缺。解决这些问题,可从宏观、中观、微观... 建设决策科学化、治理精细化、服务高效化的数字政府是我国政府实现数字化转型、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的必由之路和时代命题。当前,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在顶层设计、技术应用和服务保障方面有所欠缺。解决这些问题,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入手。就宏观层面而言,应明确构建数字政府的战略目标,实现社会治理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就中观层面而言,应强化公众参与和部门协同,充分发挥各治理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政府职能的切实转变;就微观层面而言,应探索数字信息在政府治理中的重要实践价值,同时加强数据安全保护,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提供有效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政府建设 数字政府治理 政府职能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营商环境:从世界银行评价标准到中国方案 被引量:55
18
作者 孙源 章昌平 +1 位作者 商容轩 米加宁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1-159,共9页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席卷而来,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人类快速全面进入数字时代,"物理空间-社会空间-数字空间"交互影响、不断融合发展构成"三元空间"世界的背景下,传统营商环境正在向数字营商环境转变。世界银行的评价...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席卷而来,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人类快速全面进入数字时代,"物理空间-社会空间-数字空间"交互影响、不断融合发展构成"三元空间"世界的背景下,传统营商环境正在向数字营商环境转变。世界银行的评价体系提供了一个传统工商业社会中营商环境评价的一般体系和方法,随着三元空间形成和数字治理的发展,其逻辑和标准逐渐显现出系列弊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首次提出了数字营商环境的概念,但目前国内对营商环境评价的实践和研究大多还是沿用世界银行的框架体系。学术界对营商环境的数字化转型更多地集中在如何应对数字经济的发展和赋能传统营商环境上,尚未从"三元空间"治理和"数字空间"政府形态的视角对数字营商环境进行系统性、理论性的探讨。本文从我国数字营商环境的实践历程和出场语境出发,在分析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弊端的基础上,认为数字营商环境具有突破时空限制、实现精准治理、增强公平公正性和提高用户体验、提升办事效率、利于构建商事活动全球统一标准等优势;探讨了数字营商环境从市场要素维度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从治理要素维度赋能传统营商环境和从发展愿景维度向"三元空间"治理全面转型的三重逻辑;同时提出我国应加强数字营商环境的研究与实践,通过构建数字营商环境评价体系、面向"发展"增强商事主体获得感、建立数字营商环境评价数据采集方法和"以评促建"加强一流数字营商环境建设等对策,超越世界银行评价体系,构建数字营商环境建设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标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营商环境 中国方案 三元空间 数字政府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融合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机制研究:理论框架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梁会君 史长宽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77,共10页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选择。利用2012—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数实融合影响新质生产力的效应和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实融合能够显著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并且该影响在东部地区、制造业大...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选择。利用2012—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数实融合影响新质生产力的效应和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实融合能够显著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并且该影响在东部地区、制造业大省、高研发投入地区、高人力资本地区、高技术市场地区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实融合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提高了新质生产力。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够增强数实融合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基于此,要进一步加强数实融合发展力度,针对地区、行业、研发投入、人力资本、技术市场等差异进行分类施策,并有效畅通数实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渠道,大力提升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融合 新质生产力 产业结构升级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政府数字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量时代地方主政官员数字化引流助力经济发展
20
作者 何阳 《理论与改革》 2025年第5期100-112,共13页
地方主政官员数字化引流助力经济发展是指地方党政机关一把手充分借助数字技术生成流量,并将流量转变为地方经济发展动能的行为,正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动向。从叙事角度看,地方主政官员数字化引流助力经济发展呈现出以短视频等数字媒... 地方主政官员数字化引流助力经济发展是指地方党政机关一把手充分借助数字技术生成流量,并将流量转变为地方经济发展动能的行为,正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动向。从叙事角度看,地方主政官员数字化引流助力经济发展呈现出以短视频等数字媒介为叙事载体、以地方主政官员为叙事主角、以地方文化及景观为叙事线索、以“线上+线下”有机互动为叙事方式的特征,是一个多向度的引流形态,其流量结构主要包含数据流、信息流、人口流和资金流。地方主政官员数字化引流助力经济发展的运作遵循着价值形塑、关键行动者推动、制度创新和技术支撑四重逻辑。其中,流量经济思维将流量作为经济发展的稀缺资源,形塑崭新的经济发展观;凭借地方主政官员和社会热点人物等关键行动者形成多个流量引爆点;与社会热点人物之间的频繁互动并且引入政府资源托举等政策既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又保证了流量的持续生产;数字技术不仅赋予景观内容新颖性,而且通过对外部环境的改变影响着数字景观的传播速度和广度以及精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引流 地方主政官员 流量社会 流量经济 数字技术 数字政府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