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人工智能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微观企业层面的证据
1
作者
陈余磊
同小歌
+1 位作者
冉茂盛
韩炜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89,共15页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正在掀起一场“生产力革命”,推动着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跃迁。在此背景下,文章依据社会—技术系统理论(STST理论),将人工智能划分为愿景与技术两个维度,构造出人工智能愿景与人工智能技术指标,采用2010—2022年...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正在掀起一场“生产力革命”,推动着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跃迁。在此背景下,文章依据社会—技术系统理论(STST理论),将人工智能划分为愿景与技术两个维度,构造出人工智能愿景与人工智能技术指标,采用2010—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A股数据,探讨人工智能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关联。实证结果表明:其一,人工智能显著促进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控制内生性以及稳健性后检验结果与基准检验结果一致。此外,研究还证实了人工智能愿景相对于人工智能技术而言,前者可能存在夸大效应,即人工智能技术的正向效应要小于人工智能愿景,这意味着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不应该让人工智能仅停留在“口号”阶段,而应该努力促进人工智能技术落地落实,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其二,在传导机制方面,文章打开了人工智能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黑箱”,从劳动力技能结构调整角度剖析人工智能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机制,研究发现无论是人工智能愿景还是人工智能技术都显著提高了劳动力技能水平,推动了劳动力技能结构从低技能向高技能转变,即人工智能可以赋能劳动力技能提升,进而对新质生产力产生积极影响。其三,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的高科技行业特征更加有利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与应用,且企业所处地区的数字技术设施越好,人工智能技术发挥的正向效应就越强,即上述两个方面均会加强人工智能对新质生产力的正向促进作用。研究结论对促进企业形成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新质生产力,以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一是要坚定不移走科技发展之路,不断加大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投入,以科技自主自强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要大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数字化人才,不断壮大新型劳动者队伍,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三是要加快营造“软环境”与“硬环境”,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提供沃土,助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愿景
人工智能
技术
新质生产力
劳动力技能结构
高科技行业
数字技术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智能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微观企业层面的证据
1
作者
陈余磊
同小歌
冉茂盛
韩炜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商学院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出处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89,共1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22XJC630004)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23SKGH038)
+1 种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22NSCQ-MSX30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72032007)。
文摘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正在掀起一场“生产力革命”,推动着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跃迁。在此背景下,文章依据社会—技术系统理论(STST理论),将人工智能划分为愿景与技术两个维度,构造出人工智能愿景与人工智能技术指标,采用2010—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A股数据,探讨人工智能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关联。实证结果表明:其一,人工智能显著促进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控制内生性以及稳健性后检验结果与基准检验结果一致。此外,研究还证实了人工智能愿景相对于人工智能技术而言,前者可能存在夸大效应,即人工智能技术的正向效应要小于人工智能愿景,这意味着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不应该让人工智能仅停留在“口号”阶段,而应该努力促进人工智能技术落地落实,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其二,在传导机制方面,文章打开了人工智能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黑箱”,从劳动力技能结构调整角度剖析人工智能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机制,研究发现无论是人工智能愿景还是人工智能技术都显著提高了劳动力技能水平,推动了劳动力技能结构从低技能向高技能转变,即人工智能可以赋能劳动力技能提升,进而对新质生产力产生积极影响。其三,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的高科技行业特征更加有利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与应用,且企业所处地区的数字技术设施越好,人工智能技术发挥的正向效应就越强,即上述两个方面均会加强人工智能对新质生产力的正向促进作用。研究结论对促进企业形成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新质生产力,以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一是要坚定不移走科技发展之路,不断加大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投入,以科技自主自强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要大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数字化人才,不断壮大新型劳动者队伍,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三是要加快营造“软环境”与“硬环境”,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提供沃土,助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关键词
人工智能愿景
人工智能
技术
新质生产力
劳动力技能结构
高科技行业
数字技术设施
Key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visi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workforce skill structure
high-tech industries
digital technology facilities
分类号
F270.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F061.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4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TP1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人工智能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微观企业层面的证据
陈余磊
同小歌
冉茂盛
韩炜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