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技术治理风险的生成与防治路径探析——以技术与制度互构论为视角 被引量:34
1
作者 盛明科 贺清波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23,共8页
数字技术对社会治理的渗透和形塑使得社会运行日益理性化,技术治理趋向凸显,风险也随之而来。从新制度主义的技术与制度环境合法性基础出发,以技术理性建构与制度环境调适二维分析框架为整合性分析主线,借助互构论理论探寻技术治理风险... 数字技术对社会治理的渗透和形塑使得社会运行日益理性化,技术治理趋向凸显,风险也随之而来。从新制度主义的技术与制度环境合法性基础出发,以技术理性建构与制度环境调适二维分析框架为整合性分析主线,借助互构论理论探寻技术治理风险的防治路径。研究发现,在技术理性导向下,遵循标准规范、程序预设、复杂化简等建构机理,技治结构体系得以强化的同时,也带来了弹性缺失、技术越位以及价值忽视等治理风险;而制度环境借助内在的制度弹性、制度规约、价值介入等机制加以调适,治理风险得到有效消解。总之,厘清技术理性与制度环境的交互机理,成为技术治理风险防治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治理 技术理性 制度环境 风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个人信息保护的组织行为研究——基于制度环境下的组织同构理论视角
2
作者 赵铭 鲁晓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3-74,共12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个人信息数据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生产要素。企业在通过数据挖掘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引发了用户对数据安全与隐私的普遍担忧。企业通常以隐私政策为工具向用户披露信息处理过程,获取用户知情同意。本文以100家高度依...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个人信息数据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生产要素。企业在通过数据挖掘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引发了用户对数据安全与隐私的普遍担忧。企业通常以隐私政策为工具向用户披露信息处理过程,获取用户知情同意。本文以100家高度依赖数据运营的企业为样本,收集其代表性平台的130份隐私政策文本展开内容分析,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实施有效推动了企业个人信息保护行为的发展。基于制度环境下的组织同构理论,本文深入考察了法律法规的出台、同类型企业间的模仿,以及企业内部专业规范部门的建立对企业组织行为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为完善我国互联网企业的数字技术治理体系提供了新的建议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 数字技术治理 组织同构 互联网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2021年《人工智能法》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伟洁 邓攀科 吕志远 《信息安全研究》 2022年第2期117-121,共5页
人工智能(AI)技术和应用飞速发展,在推动数字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同时,也为个人隐私保护、社会伦理甚至国家安全带来诸多风险和挑战.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纷纷在AI风险监管治理领域发力,积极推动AI应用可信可靠.对2021年4月欧盟... 人工智能(AI)技术和应用飞速发展,在推动数字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同时,也为个人隐私保护、社会伦理甚至国家安全带来诸多风险和挑战.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纷纷在AI风险监管治理领域发力,积极推动AI应用可信可靠.对2021年4月欧盟发布的全球首部《人工智能法》提案进行核心内容总结、亮点分析,并对我国提出了4点启示,以期为我国有效规制AI风险、促进AI技术和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为我国探索AI等新型数字技术领域的国家法律治理路径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风险 监管 数字技术治理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