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文化产业中的数字情感劳动:一种新型劳动形式
被引量:
2
1
作者
周建新
王福如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1-159,256,共10页
数字情感劳动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数字文化产业的兴起而出现的一种新型劳动形式。与数字劳动、情感劳动相比,数字情感劳动凸显了数字与情感的交互效应,因此需要从技术属性、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等方面理解其概念的生成逻辑。由于技术...
数字情感劳动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数字文化产业的兴起而出现的一种新型劳动形式。与数字劳动、情感劳动相比,数字情感劳动凸显了数字与情感的交互效应,因此需要从技术属性、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等方面理解其概念的生成逻辑。由于技术与情感的交叉融合,数字情感劳动表现出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的统一、生产性与非生产性的统一、劳动主体的自主性、劳动者身份的不确定性和以数字媒介为中介等典型特征,并形成数字情感的表达、传递、管理和操纵四种主要类型。数字情感劳动嵌入文化生产的全过程、驱动文化消费的过程循环并重塑文化传播的链条,从而给文化产业发展带来重要影响,对数字文化产业的作用尤为显著。未来应大力促进数字情感劳动与数字文化产业的良性互动,推动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情感劳动
文化产业
平台经济
数字
劳动
劳动
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化产业中的数字情感劳动:一种新型劳动形式
被引量:
2
1
作者
周建新
王福如
机构
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深圳大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文化数字化与文化创新发展)
澳门城市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龙岩学院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1-159,256,共10页
基金
深圳大学人文社科领军学者创新团队项目“文化数字化创新体系研究”(项目号:24LJXZ03)
澳门基金会学术项目“澳门文化产业多元融合发展:基于数字经济与价值共创视角的研究”(项目号:100520-2309-184)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数字情感劳动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数字文化产业的兴起而出现的一种新型劳动形式。与数字劳动、情感劳动相比,数字情感劳动凸显了数字与情感的交互效应,因此需要从技术属性、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等方面理解其概念的生成逻辑。由于技术与情感的交叉融合,数字情感劳动表现出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的统一、生产性与非生产性的统一、劳动主体的自主性、劳动者身份的不确定性和以数字媒介为中介等典型特征,并形成数字情感的表达、传递、管理和操纵四种主要类型。数字情感劳动嵌入文化生产的全过程、驱动文化消费的过程循环并重塑文化传播的链条,从而给文化产业发展带来重要影响,对数字文化产业的作用尤为显著。未来应大力促进数字情感劳动与数字文化产业的良性互动,推动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数字情感劳动
文化产业
平台经济
数字
劳动
劳动
形式
分类号
F4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014.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G124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文化产业中的数字情感劳动:一种新型劳动形式
周建新
王福如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