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快成形算法用于慢衰减闪烁体的高计数率能谱读出 被引量:3
1
作者 曾国强 杨剑 +4 位作者 欧阳晓平 喻明福 胡天宇 唐伟 葛良全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71-1677,共7页
慢衰减型闪烁体(NaI(Tl)、CsI(Tl)等)探测器经过前放输出的脉冲信号具有较长的上升时间,造成电荷在收集的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弹道亏损。在后续脉冲成形中为了降低弹道亏损对能量分辨率的影响,一般采用较宽的成形平顶来增加电荷的收集时间... 慢衰减型闪烁体(NaI(Tl)、CsI(Tl)等)探测器经过前放输出的脉冲信号具有较长的上升时间,造成电荷在收集的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弹道亏损。在后续脉冲成形中为了降低弹道亏损对能量分辨率的影响,一般采用较宽的成形平顶来增加电荷的收集时间。但在高辐射粒子注量率的场合下,由于慢衰减型闪烁体输出的脉冲堆积严重,采用传统的滤波成形方式获得的脉冲计数率和能量分辨率明显降低。为解决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以数字反褶积为核心的数字快成形算法。该算法可去掉慢衰减型闪烁体探测系统的衰减电流拖尾,获得一理想的冲激脉冲电流,然后再通过滤波成形为一窄脉冲,并彻底消除弹道亏损的影响。通过对^(137) Csγ源测量,使用传统成形算法的能谱测量系统在成形时间为1.5μs时,其光电峰能量分辨率为6.99%,计数率为68 000s^(-1);而使用数字快成形系统,在相同情况下获得6.37%的能量分辨率,计数率可达102 000s^(-1)。因此数字快成形算法可有效地修复在高辐射粒子注量率下,窄脉冲成形引起的信号变形和拖尾,从而提高了脉冲堆积甄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快成形 数字反褶积 数字信号处理 堆积甄别 电流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