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幸福感的概念、理论模型和测量综述
1
作者 王菁 刘爱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94-801,共8页
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数字幸福感是一个新兴概念,反映了数字技术与个体健康之间的关系。本文概述数字幸福感的概念,梳理数字幸福感的理论,介绍数字幸福感的测量工具,最后提出未来研究应完善测量工具、深入揭示影... 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数字幸福感是一个新兴概念,反映了数字技术与个体健康之间的关系。本文概述数字幸福感的概念,梳理数字幸福感的理论,介绍数字幸福感的测量工具,最后提出未来研究应完善测量工具、深入揭示影响机制、加强跨文化研究并开发相应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幸福感 理论模型 测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数字幸福感:主流媒体积极新闻理念及实践主张
2
作者 田浩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15,共7页
在数字时代,个体的新闻接受与信息消费行为逐渐为数字媒体平台所统摄,由信息倦怠所引发的新闻回避、情感疲劳与社交孤独助推了个体的情感危机。以数字幸福感为观念框架,积极新闻作为一种与介入性新闻和建设性新闻密切相关的新闻理念,主... 在数字时代,个体的新闻接受与信息消费行为逐渐为数字媒体平台所统摄,由信息倦怠所引发的新闻回避、情感疲劳与社交孤独助推了个体的情感危机。以数字幸福感为观念框架,积极新闻作为一种与介入性新闻和建设性新闻密切相关的新闻理念,主张在行动者关系、实践方式与新闻角色等维度上建立以积极内容和积极体验为内核的新闻实践方案,以疗愈个体心灵与凝聚社会共识为两翼来探索数字新闻业的创新理论。在数字媒体平台上,主流媒体机构应当秉持“数字幸福观”,系统性探寻更加积极的生活意义构造和社会介入方案,着力打造积极新闻业与积极社会的融合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新闻 数字幸福感 信息倦怠 主流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幸福感:心理健康教育的时代需求 被引量:7
3
作者 黄潇潇 俞国良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6-192,共7页
数字幸福感,既是加快数字健康融合发展的必经途径,也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必然要求。区别于传统幸福感,它不仅关注数字活动给用户带来的积极与消极体验,还侧重于如何在个体因素、设备因素和环境因素的三重影响下管理和控制数字技术,以... 数字幸福感,既是加快数字健康融合发展的必经途径,也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必然要求。区别于传统幸福感,它不仅关注数字活动给用户带来的积极与消极体验,还侧重于如何在个体因素、设备因素和环境因素的三重影响下管理和控制数字技术,以期实现数字技术益处的最大化。这对突破当前数字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建构不牢、测评指标模糊、矫治效果甚微的困境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未来需重视数字幸福感的功效、建立健全数字心理健康教育、完善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从而响应数字心理健康的时代号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幸福感 数字心理健康 数字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态视角下Y世代移动数字过度使用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巩洪村 邓三鸿 +2 位作者 杨杰 孔嘉 曹高辉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8-137,149,共11页
[目的/意义]数字过度使用对用户福祉、人际关系、工作生产力等产生了负面社会影响,探索移动数字过度使用前因的复杂作用机制,以期帮助用户迈向适度且有意义的人机交互,缓解数字技术产生的负面影响。[研究设计/方法]基于数字幸福感框架,... [目的/意义]数字过度使用对用户福祉、人际关系、工作生产力等产生了负面社会影响,探索移动数字过度使用前因的复杂作用机制,以期帮助用户迈向适度且有意义的人机交互,缓解数字技术产生的负面影响。[研究设计/方法]基于数字幸福感框架,从个人、设备及环境三个层面的因素出发,构建Y世代移动数字过度使用的组态模型。收集关于Y世代数字用户的158份问卷数据,通过NCA方法分析数字过度使用的必要条件,并通过fsQCA分析用户数字过度使用的条件组态。[结论/发现]结果发现了数字素养、感知数字幸福感应用有用性、社会数字压力三个必要条件,以及四条数字过度使用的等效路径,其中,性别、特质错失焦虑、实际数字使用时长以及非工作时间的电子通信期望是导致用户移动数字过度使用的核心条件。[创新/价值]将数字过度使用行为定位于非临床视角,在成瘾框架外证实了前因与移动数字过度使用之间因果关系的非对称性,扩展了对数字过度使用产生机理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过度使用 Y世代 数字幸福感 影响因素 组态分析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