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原生数字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中价值创造机制——基于金蝶数字平台发展的纵向案例研究
1
作者 张培 周昊潼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6-119,共14页
数字平台具有技术和市场双重属性,其对数字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及其新价值创造的内在机制尚不清晰。本文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聚焦金蝶数字平台发展实践进程,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理论从技术、市场两个层面探究非原生数字平台企业的... 数字平台具有技术和市场双重属性,其对数字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及其新价值创造的内在机制尚不清晰。本文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聚焦金蝶数字平台发展实践进程,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理论从技术、市场两个层面探究非原生数字平台企业的价值创造机制。通过将数字平台发展划分为构建、成长和扩展阶段,发现三阶段的价值创造机制分别表现为市场主导+技术支持驱动锁定型商业模式创新释放渠道价值、技术主导+市场跟随驱动互补型商业模式创新创造互补价值,以及技术+市场双轮驱动互补+新颖商业模式创新深化生态价值。研究结论丰富和拓展了数字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及其价值创造的相关研究成果,同时也为传统软件企业转型数字平台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平台企业 价值创造 商业模式创新 纵向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规制合作推进我国数字平台企业出海研究
2
作者 李万强 贺溦 《国际贸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5-85,共11页
数字平台企业出海要求降低数字贸易壁垒并使跨境规则标准化,但各国针对数字平台企业的数据驱动性、无形性及公共性特征施加了差异化的国内规制措施,极大地增添了平台企业出海的合规成本。现有国际经贸协定暂未为数字平台企业全球化运营... 数字平台企业出海要求降低数字贸易壁垒并使跨境规则标准化,但各国针对数字平台企业的数据驱动性、无形性及公共性特征施加了差异化的国内规制措施,极大地增添了平台企业出海的合规成本。现有国际经贸协定暂未为数字平台企业全球化运营提供统一的实质性约束纪律。国际规制合作在优化数字平台企业出海的国际制度环境方面具有优势,多元化合作场域易凝聚规制共识,程序性要求可适度避免国内规制措施分化,多样化的合作形式能够尊重各国规制偏好。我国可拓展与更新国际规制合作场域,发挥良好规制实践对国内规制程序的规范作用,应用等效与采用国际标准等合作形式为各国不同规制内容间搭建起认可的桥梁,针对数字平台出海面临的不同规制措施内容适用多层次、差异化的国际规制合作模式,优化数字平台企业出海所需国际制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平台企业出海 数字贸易规则 国际规制合作 数据跨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字平台企业存在“杀手并购”吗——特征事实、动因与后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蒋墨冰 罗莲 吕品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7-104,共18页
中国数字平台头部企业凭借资本和市场优势大量并购初创企业,引起了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的普遍担忧。中国数字平台企业是否存在以消除潜在竞争为目的的“杀手并购”?本文以中国三大数字平台巨头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BAT)为研究对象,手工... 中国数字平台头部企业凭借资本和市场优势大量并购初创企业,引起了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的普遍担忧。中国数字平台企业是否存在以消除潜在竞争为目的的“杀手并购”?本文以中国三大数字平台巨头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BAT)为研究对象,手工搜集了2012—2021年BAT的146个并购案例,剖析了BAT并购的特征事实、动因与后果。首先,统计分析刻画了BAT并购的6大特征事实:(1)倾向于并购国内初创企业;(2)并购集中于主要收入部门;(3)终止被并购方产品的比例为41%;(4)并购趋势与其他科技公司相反;(5)倾向于通过跨行业并购进入新的领域;(6)并购行业重叠度逐年递增。其次,并购动因分析表明,对于BAT主要收入部门和平台成熟期实施的并购,被并购方产品被终止的概率较低,即已有证据不支持BAT的“杀手并购”动因。最后,并购后果分析表明,BAT并购促进了同行业企业进入数量和并购数量的增长,即未造成“杀伤区”。本文的研究为中国数字平台企业并购政策的构建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平台企业 杀手并购 并购动因 并购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平台企业高质量发展驱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和实现路径 被引量:7
4
作者 张任之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130,共9页
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经济社会运行和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组织形态,数字平台企业高质量发展不仅是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也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当前,中国数字平台企业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推动创新突破、赋能... 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经济社会运行和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组织形态,数字平台企业高质量发展不仅是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也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当前,中国数字平台企业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推动创新突破、赋能实体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与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深刻的逻辑必然性。数字平台企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推动数字技术创新突破、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以及推动数据要素价值创造,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不断涌现。然而,数字平台企业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赋能实体经济发展能力有待提升、人才储备薄弱以及国际化发展程度不高等诸多问题。基于以上内在逻辑,数字平台企业高质量发展驱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实现路径,主要包括提升数字平台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推进数字平台企业赋能实体经济发展、加强数字平台企业人才引育力度以及提升数字平台企业国际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字平台企业 高质量发展 数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平台企业市场力量的特殊性及其反垄断监管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白雪洁 娜梅雅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35,共15页
传统反垄断经济理论和监管体系已经难以适用于数字平台企业,且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在数字平台经济领域中呈现出许多新特征,这就要求对数字平台企业的反垄断监管研究要回归到市场力量这一核心问题上。本文认为与传统市场力量相比,数字平... 传统反垄断经济理论和监管体系已经难以适用于数字平台企业,且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在数字平台经济领域中呈现出许多新特征,这就要求对数字平台企业的反垄断监管研究要回归到市场力量这一核心问题上。本文认为与传统市场力量相比,数字平台企业围绕数据资源而形成的市场力量是其特殊性的根源所在,并且这种市场力量可以分为斯蒂格勒式和贝恩式两种形式,分别对应于对自身价格的直接控制能力和实质性提高竞争对手成本的能力。对这两种市场力量的区分,有助于探究传统反垄断监管体系在数字平台经济领域适用不足的原因,并进一步明晰当前对数字平台企业的反垄断监管思路,推动事前监管和事后监管相结合,从而更好地促进数字平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平台企业 市场力量 斯蒂格勒式市场力量 贝恩式市场力量 反垄断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平台企业的组织身份对金融资源获取的影响研究——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陈雪琳 周冬梅 +1 位作者 周阳 鲁若愚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7-177,共11页
数字平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往往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然而,现有文献关于组织身份对其金融资源获取的影响并未展开深入研究。本文选取了61家赴美IPO的数字平台企业,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通过领域维度和角色维度的联动探究获取较高... 数字平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往往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然而,现有文献关于组织身份对其金融资源获取的影响并未展开深入研究。本文选取了61家赴美IPO的数字平台企业,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通过领域维度和角色维度的联动探究获取较高金融资源的组织身份路径。研究表明:存在四条身份路径可支撑数字平台企业获取较高的金融资源,具体可归纳为组织领域双导向的既定领导者身份与组织领域多导向的潜在领导者身份两种模式。其中,数字技术导向与非潜在竞争者为其共同的核心条件。结合现有理论解释和经典案例分析,本文提出了三个研究命题,为数字平台企业获取金融资源提供理论支撑,助力数字经济与平台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平台企业 组织身份 金融资源获取 IPO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平台企业的组织特征与治理创新方向 被引量:23
7
作者 邱泽奇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44-55,共12页
数字平台企业(DPE)是古老组织形制在数字时代的创新,是数字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组织要素的意义上,DPE的参与者不再是单纯的岗位承担者,其目标不再是单纯营利,结构不再是由业务主导,技术也不再是生产技术主导,而是以数字技术为底层和... 数字平台企业(DPE)是古老组织形制在数字时代的创新,是数字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组织要素的意义上,DPE的参与者不再是单纯的岗位承担者,其目标不再是单纯营利,结构不再是由业务主导,技术也不再是生产技术主导,而是以数字技术为底层和支撑的,以数据为驱动力的,有机会和路径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形成了产品和服务闭环生态的崭新形制。是故,针对DPE的外部治理不可简单沿用针对传统企业的治理,治理创新需要重点专注于数据运用行为的后果以及数字红利的公平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平台企业 组织要素 治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册会计师参与数字平台企业算法审计的思考 被引量:4
8
作者 贺勇 尹思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8-82,共5页
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技术,算法如同一把“双刃剑”,在推动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伴生诸多算法风险,因此算法治理是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机制,而算法审计是算法治理的有效工具。近年来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为注册会计师参与数字... 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技术,算法如同一把“双刃剑”,在推动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伴生诸多算法风险,因此算法治理是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机制,而算法审计是算法治理的有效工具。近年来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为注册会计师参与数字平台企业算法审计提供了制度依据。注册会计师参与算法审计可以提高算法信息质量,落实算法责任主体,是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多元监管协同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的路径包括协助监管部门开展算法风险等级评估、为平台企业提供内部算法审计服务和接受公众委托提供算法合规鉴证,而其作用的发挥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与人才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平台企业 算法审计 注册会计师 算法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平台企业伦理治理与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构建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倬铭 简小烜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2-69,共8页
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涉及多个方面。数字平台企业是网络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数字平台企业伦理治理对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价值。但数字平台企业带来的数据攫取与垄断、算法歧视和滥用,以及信息不当推送与引导... 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涉及多个方面。数字平台企业是网络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数字平台企业伦理治理对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价值。但数字平台企业带来的数据攫取与垄断、算法歧视和滥用,以及信息不当推送与引导等伦理问题,已经成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现实桎梏。应从责任、规范等方面推进数字平台企业伦理治理,同时,各国需要摒弃隔阂、通力合作,共同促进全球数字平台企业治理体系变革,推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平台企业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伦理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平台企业伦理的困境与突围
10
作者 张志丹 崔浩然 《江汉论坛》 2025年第8期97-104,共8页
数字平台企业是数字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重要主体,伦理道德是保持企业发展、行业繁荣、市场有序的价值根基。数字平台企业在发展中逐渐暴露出数字生产资料的垄断性占有、收益分配的结构性失衡、市场环境的逐利性失序等伦理困境,其背后反映... 数字平台企业是数字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重要主体,伦理道德是保持企业发展、行业繁荣、市场有序的价值根基。数字平台企业在发展中逐渐暴露出数字生产资料的垄断性占有、收益分配的结构性失衡、市场环境的逐利性失序等伦理困境,其背后反映出资本逻辑主导的价值偏向、企业伦理规范建设缺位、消费主义的价值冲击等多方面成因。实现数字平台企业伦理困境的突围与重塑,既要坚持价值优先,构建数字平台企业道德经营的伦理基础;又要强化刚性约束,完善数字平台企业有序发展的伦理边际;更要增强德性自觉,推动数字平台企业担当有为的道德实践,从而推动企业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好服务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平台企业 经济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平台型企业网络效应影响因素的组态研究——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伟 卢尚坤 高娈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7,共8页
在消费者主导的数字浪潮下,网络效应已成为数字平台型企业扩大市场规模的关键点,依靠网络效应建立用户价值优势成为最核心的竞争策略。本研究在数字经济这一全新背景下,从网络效应视角出发,根据调查问卷获取的数据,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 在消费者主导的数字浪潮下,网络效应已成为数字平台型企业扩大市场规模的关键点,依靠网络效应建立用户价值优势成为最核心的竞争策略。本研究在数字经济这一全新背景下,从网络效应视角出发,根据调查问卷获取的数据,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法分析其多影响因素间的组态关系,深入挖掘其前因条件间的有效组合和匹配(即协同)。研究发现:市场定位和价格因素二者之间的协同是网络效应激发过程中的核心条件。技术因素和社交因素二者间的协同是网络效应扩大过程中的核心条件。平台治理和技术因素间的协同关系是网络效应迭代过程中的核心条件。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激发—扩大—迭代”三条增强数字平台型企业网络效应的实现路径,为数字平台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平台企业 网络效应 影响因素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平台生态系统下企业何以实现数字创新 被引量:8
12
作者 阮添舜 屈蓉 顾颖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82-91,共10页
数字平台生态系统是企业数字创新的重要情境,基于生态系统观与技术能力观构建“生态系统—数字能力”研究框架,以207家数字平台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方法(fsQCA)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创新是由多个条件变量协同... 数字平台生态系统是企业数字创新的重要情境,基于生态系统观与技术能力观构建“生态系统—数字能力”研究框架,以207家数字平台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方法(fsQCA)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创新是由多个条件变量协同作用的结果,且各条件变量均不是结果变量的必要条件;企业高水平数字服务创新的前因组态包括数字支持—生态助力型和生态导向—数字协助型;企业高水平数字商业模式创新的前因组态包括全维度协同型和生态链接—数字保障型;由企业数字能力应用特征差异化分析可知,数字能力在数字服务创新模式中主要发挥场景构建和服务融合作用,在数字商业模式创新模式中主要发挥协同创造和价值重塑作用。结论可为企业数字创新提供理论视角,为企业与外部生态系统良性互动提供优化路径,进而为促进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指导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平台生态系统 数字平台企业 数字服务创新 数字商业模式创新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策略对数字创业平台企业绩效影响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勇 仝甜甜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3-224,共12页
基于价值共创理论分析数字创业平台生态系统的价值共创与分配过程,构建多Agent模型,利用仿真实验模拟平台企业的开放策略对系统演化及平台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显示:①当平台企业实施静态开放策略时,短期内平台企业的利润与开放度之间... 基于价值共创理论分析数字创业平台生态系统的价值共创与分配过程,构建多Agent模型,利用仿真实验模拟平台企业的开放策略对系统演化及平台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显示:①当平台企业实施静态开放策略时,短期内平台企业的利润与开放度之间大致呈倒U形关系,而从长期来看,随着系统价值共创的增速不断提高,平台企业利润也将随着开放度的增加而增加;②与静态开放策略相比,平台企业通过实施动态开放策略,对有能力的数字创业者提供更多的开放资源,并激励其创新积极性,进而提高平台企业的长期利润;③当平台企业实施动态开放策略时,不同的开放度激励对数字创业者的积极性及创新成果影响差别不大,因而提高开放度激励对平台企业的长期利润没有显著提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创业平台企业 平台开放策略 价值共创 多主体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治理到被治理:论基于数字平台型企业的社会治理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锋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8-45,共8页
数字平台型企业日益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重要的社会治理主体,在数据收集、数据处理、社会控制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成为日益强大的巨型组织。然而,数字平台型企业与社会治理之间存在双重紧张。数字平台型企业从根本上讲,奉... 数字平台型企业日益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重要的社会治理主体,在数据收集、数据处理、社会控制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成为日益强大的巨型组织。然而,数字平台型企业与社会治理之间存在双重紧张。数字平台型企业从根本上讲,奉行资本的逻辑,即它非常明确地指向营利;而社会治理的逻辑是公共性逻辑,追求的是公共利益。进而,数字平台型企业所拥有的大数据的公共性与企业的经营之间也存在紧张。因为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逆性,这就需要我们未雨绸缪,根据新信息技术的发展特点,转变治理思路,从“先野蛮生长再治理”的老路转向“先建构治理架构再发展”的新路,把政府监管的重心从知情同意转向由使用者承担更多的责任,进而重塑数字平台型企业的治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平台企业 社会治理 公共性 治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企业平台:考察分析与政策支持思路 被引量:7
15
作者 贾康 余乐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6-144,共9页
对数字化企业平台的认知,尚处于全球学术的前沿领域,其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的新业态,特别值得中国在由中等收入向高收入经济体发展冲关阶段为寻找新经济增长点、新支撑力而重视和探讨。基于本文从理论视角和产业革命实践视角提出的数字... 对数字化企业平台的认知,尚处于全球学术的前沿领域,其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的新业态,特别值得中国在由中等收入向高收入经济体发展冲关阶段为寻找新经济增长点、新支撑力而重视和探讨。基于本文从理论视角和产业革命实践视角提出的数字化企业平台分析框架,结合美国和中国企业平台所对应的区域及发展路径,可以得出以下判断:我国数字化企业平台发展存在跃迁式与渐进式“两种收敛”与“三条路径”;我国平台发展应主要遵循渐进式收敛的第三条路径,即现阶段应以制度与政策着力支持全产业链技术突破,有序推动我国数字化企业平台收敛于更优的“第IV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企业平台 经济社会价值 包容性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产业振兴中的“市场科层制”——以A企业“乡村特派员”项目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房莉杰 刘伟俊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1-83,158,共14页
在乡村产业振兴中,传统企业和地方政府行为分别遵循市场逻辑和科层逻辑。然而数字平台企业作为局部市场和局部科层的载体,却与前两者的行为逻辑有所不同。本文试图以“市场科层制”来概括数字平台企业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行为逻辑。文章... 在乡村产业振兴中,传统企业和地方政府行为分别遵循市场逻辑和科层逻辑。然而数字平台企业作为局部市场和局部科层的载体,却与前两者的行为逻辑有所不同。本文试图以“市场科层制”来概括数字平台企业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行为逻辑。文章以电商平台A企业的“乡村特派员”项目为案例,通过对具体帮扶过程的研究发现,项目初始主要是利用局部市场资源,寻找市场机会、打造市场模式;之后逐渐过渡到利用局部科层资源扩大市场参与、完善市场体系。旨在为帮扶县建立稳定、包容、可持续的市场体系。该案例表明,“市场科层制”有能力突破“市场-科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二分法,取得更好的乡村产业振兴效果。但是,局部市场和局部科层的风险与局限性也应予以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科层制 乡村产业振兴 数字平台企业 乡村特派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未来产业的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模式选择与政策体系
17
作者 方莹莹 阳镇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4-196,共13页
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依靠基础研究拉动、依托应用场景驱动、产业跨界融合驱动和前沿技术驱动是面向未来产业的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的主要需求与形态。面向未来产业的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模式可分为研究型大学/... 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依靠基础研究拉动、依托应用场景驱动、产业跨界融合驱动和前沿技术驱动是面向未来产业的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的主要需求与形态。面向未来产业的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模式可分为研究型大学/科研机构主导的创新链推动产业链融合模式、以创新型企业主导的产业链拉动创新链融合、以产业链链主主导的产业链牵引创新链融合和以数字平台企业主导的产业链与创新链双向融合。因此,要通过发挥研究型大学/科研机构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持续强化创新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培育未来产业产业链链主企业和发挥数字平台企业创新赋能作用等方式加快推动面向未来产业的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产业 产业链创新链融合 模式选择 产业链链主企业 数字平台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下乡”何以可能--基于某数字乡村治理平台的社会动员分析
18
作者 刘学 《新视野》 2025年第4期100-111,共12页
“平台下乡”是数字平台企业参与乡村治理的重要现象。然而,当前“平台下乡”面临着“技术悬浮”的问题。根据某数字乡村治理平台在全国众多村庄的推广与应用情况,从企业视角出发,能够探究数字平台进入乡村治理的发生机制。平台进入乡... “平台下乡”是数字平台企业参与乡村治理的重要现象。然而,当前“平台下乡”面临着“技术悬浮”的问题。根据某数字乡村治理平台在全国众多村庄的推广与应用情况,从企业视角出发,能够探究数字平台进入乡村治理的发生机制。平台进入乡村治理场景需要多种机制的协同作用:政治规制机制赋予“平台下乡”制度合法性,提供政策与制度支撑;利益连接机制借助积分制与村庄竞争激发村民参与,增强平台吸引力;文化认知机制从身份建构、生活嵌入、关系运作等方面调整村民心理认同,推动乡村公共生活和社交互动的数字化。这些机制协同作用,共同促进平台在乡村治理中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下乡 数字乡村治理 数字平台企业 社会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正义视角下数据确权原则的建构性阐释 被引量:22
19
作者 武西锋 杜宴林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6-184,共9页
数字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数据确权原则无疑是其中最本质、最根本的问题。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从脱贫致富迈向共同富裕的重大政策变革,数字经济缺乏的不是经济效率,而是社会的公平正义。因此,数据确权原则的建构,应当在坚持以人民为... 数字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数据确权原则无疑是其中最本质、最根本的问题。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从脱贫致富迈向共同富裕的重大政策变革,数字经济缺乏的不是经济效率,而是社会的公平正义。因此,数据确权原则的建构,应当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共同富裕的发展战略部署下展开,以承载更高的价值追求。当前,不少研究机械地套用科斯定理,基于效率原则主张将数据确权于平台,这必然会进一步扩大数字鸿沟与财富鸿沟。努力实现经济正义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这将必然成为数据确权原则的逻辑起点。数据是消费者的数据,把数据赋权于消费者个人,是经济正义的内在要求。数据的非竞争性也使权能分离得以可能,只要满足平台的数据获取和使用需求,消费者数据产权不仅不会降低数据效率,反而有利于促进财富最大化,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全社会的公平正义。因此",政府监管、个人所有、平台使用"理应是我国数据确权的最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据确权 效率与公平 数字平台企业 共同富裕 个人信息保护 平台反垄断 数据权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励相容与价值共创:平台型社会治理的行动逻辑
20
作者 杨宏山 何沐雨 《东南学术》 2025年第5期205-215,共11页
数字平台企业具有营利性和公共性双重属性,是社会治理的重要行动主体。构建平台型社会治理体系既要发挥数字平台企业的作用,也要创新运营和激励机制,促使企业目标与公共价值相兼容,实现价值共创。根据项目的创新性和行动路线的明晰度,... 数字平台企业具有营利性和公共性双重属性,是社会治理的重要行动主体。构建平台型社会治理体系既要发挥数字平台企业的作用,也要创新运营和激励机制,促使企业目标与公共价值相兼容,实现价值共创。根据项目的创新性和行动路线的明晰度,政府与平台企业合作有共创试验模式与授权运营模式两种类型。政府通过政企合作途径,发挥平台企业的技术和数据资源优势,创新公共数据运营机制,能增进社会效益。平台型社会治理依靠信号传导、信任承诺、合规监管、反馈学习等机制进行运作。促使平台向善需要在多方主体之间增进互动,强化平台规则监管,培育第三方算法审计机构,防范技术陷阱损害公共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平台企业 平台型社会治理 价值共创 激励相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